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7-1398/U
国际标准刊号:1672-0032
主办单位:山东交通学院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城市交通交通论文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砖瓦世界科技杂志发稿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季刊)创刊于1993年,是由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交通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及时反映教学、科研动态和成果,跟踪交通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新材料。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专家论坛、交通科技、交通经济、交通发展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杂志社征稿要求

  1.《山东交通学院学报》中英文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如系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并给出项目的编号或批准文号。

  2.《山东交通学院学报》中英文所有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全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第一作者的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作者详细联系地址和方式(包括电话、电子信箱、传真等)。

  3.《山东交通学院学报》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300字以内,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具有独立性,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论文所得出的具有独创性的具体结果和结论。

  4.中英文关键词。关键词3~8个,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规范词;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5.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分类表中的分类号,若有多个分类号,请用‘;’分割,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

  6.正文。正文部分采用层次标题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之间用下圆点“.”如“1”、“1.1”、“1.1.1”等。

  7.文中图表要精选、规范,具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统一连续编号。图要精心设计和绘制,图中文字与符号应植字,不用手写。表的结构要简洁,建议采用三线表。

  8.文(包括图表)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量的符号一律为斜体,单位符号一律为正体。

  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用数字加方括号编写,并在文中引用之处一一标注。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或4名以上则列前3名,加“等”;外文作者书写时,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注:文献标识类型为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5)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6)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作者投稿,文责自负。来稿以3000~5000字为宜,请用5号宋体、A4纸打印并附软盘,也可通过E-mail传送。请自留底稿,勿一稿多投,若6个月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阅读推荐: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8年,每年出版四期,季末出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温度对设置缓冲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层间结合系数的影响————作者:王兵;孙丰哲;董肇明;胡洪溪;樊丽然;胡朋;

摘要:为研究设缓冲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各层间的结合状态,以AC-13沥青混合料为缓冲层,强度等级C30的混凝土为路面面层,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制作试件,通过改造土工直剪仪剪切盒,在竖向荷载分别为0.327、0.627、0.927、1.227 k N,在温度分别为15、30、60℃下进行层间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水泥稳定碎石与缓冲层界面、水泥混凝土与缓冲层的层间抗剪强度均随竖向荷载的增大而增大;...

重力式码头墙后回填改良土应用研究————作者:刘冰冰;宋志坚;王日升;赵月航;

摘要:为检测将水泥与干土的质量比为8%的水泥改良土作为重力式码头墙后回填物的承载力,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抗剪强度试验、点荷载试验及承载比试验等室内试验,采用无损检测方法电阻率法,研究单应力场作用下,含水率分别为7.7%、9.7%、11.7%、13.7%、15.7%、17.7%、19.7%的水泥改良土试件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以及电场响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含水率下,试件电阻率均随荷载和位移的增大...

城镇土地利用与路网形态对过境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作者:靳子恒;翟琳;

摘要:为分析城镇土地利用及路网形态对过境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程度,以北方某市G503、G302、G334、G203、S514等5条公路沿线的33个城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镇路网建模获取拓扑特征参数,采用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计算土地利用强度与土地混合利用程度,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自变量对过境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程度,并通过负二项回归分析自变量与过境公路交通事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基于旧规设计理念的在役空心板梁抗剪性能对比————作者:卢悄悄;宋淑琴;赵鹍鹏;梁茂景;

摘要:为分析目前在役旧空心板梁支点剪力区的抗剪性能,保障桥梁的使用安全性及耐久性,考虑板梁截面形式、普通钢筋布置方式、预应力钢筋张拉布置方法、混凝土材料强度、荷载作用组合等影响因素,采用软件MIDAS CIVIL分别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198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设计空心板梁S1、S2,在静力荷载和移动荷载下进行...

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作者:张丛;常琳;杨斌;张永波;王言哲;李振;马哲;孙肃徽;王继业;

摘要:为推动我国港口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和助推港口转型升级,调研分析港口各类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内涵,以基础支撑、全球枢纽等6个一级指标和集装箱码头长度、最大吃水深度等26个二级指标,构建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全球20个具有代表性的海洋港口,采用层次分析-优劣解距离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technique...

基于PreScan的AEB系统控制策略————作者:吕晓娇;李方媛;徐月云;赵长利;郑刘源;

摘要:为提高雨、雾等恶劣天气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AEB)系统的适用性,提出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分级预警与分级制动控制策略。综合考虑驾驶员特性和车辆运行状态,优化碰撞时间(time to collision,TTC)预警阈值与制动临界安全距离,为提高制动过程中的驾乘舒适性,控制制动减速度变化率。在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hina New Car Asse...

基于YOLO-NPDL的复杂交通场景检测方法————作者:张浩晨;张竹林;史瑞岩;曹士杰;王文翰;雷镇诺;

摘要:为提高复杂交通场景下车辆目标检测模型的检测精度,以YOLOv8n(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8 nano)为基准模型,设计具有复合主干的Neck-ARW(包括辅助检测分支(auxiliary detection branch)、RepBlock模块、加权跳跃特征连接(weighted jump feature fusion))颈部结构,减少信息瓶颈造成沿网络深度方向的信...

小型加筋土试件电阻率响应特征————作者:赵亚文;刘勇;刘长青;

摘要:为研究加筋土试件电阻率随加载时间、荷载及筋带应变变化的耦合关系,采用万能压力机和模具配合压制加筋土试件,在设计位置埋设CPE3020型钢塑复合拉筋带,采用万用表测量加筋土试件电阻率变化,研究其电阻率响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加筋土试件电阻率随加载时间、荷载和筋带应变的增大而减小。2)相同压实度下,含水率越高,加筋土试件电阻率越小;相同含水率下,压实度越大,加筋土试件电阻率越小。3)压实度越小,加...

基于有限元和角位移场的深挖路堑稳定性分析————作者:董舒静;赵瑜隆;展玉华;吴国华;马文龙;

摘要:为保证公路深挖路堑的稳定性,测试风化岩石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堆积密度、毛体积密度、颗粒级配与压碎值,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边坡稳定性,分析深挖路堑的变形影响因素,采用切片法布设角位移传感器监测路堑变形,根据监测数据建立角位移场。结果表明:边坡失稳破坏可分为初始变形阶段、匀速变形阶段、临滑阶段3个阶段;第二横断面坡脚出现塑性应变区,随时间增加出现裂缝,坡脚抗滑能力下降,中下部岩石土向下运动,...

低温-动荷载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桥面铺装层动态响应————作者:李雄傲;王琨;谢丹丹;孙星辰;姜自玉;李洪珍;冯壮壮;

摘要:为解决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桥面铺装层常出现开裂、拥包、脱层等病害问题,研究低温-动荷载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桥面铺装层应力与位移分布规律,基于有限元软件COMSOL构建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模型,分析桥面铺装受低温环境作用与低温-动荷载耦合作用时的动态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在低温作用下,桥面铺装上面层顶部最大位移为28.75 mm,平均主应力为0.79 MPa;在低温-动荷载耦合作用下,桥面铺装主要受拉...

基于改进YOLOv5s算法的轨道扣件缺陷检测————作者:张兴盛;阮久宏;沈本兰;李金城;华超;

摘要:针对轨道扣件缺陷复杂程度较高,严重影响列车行车安全,人工巡检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轨道扣件缺陷检测算法。考虑轨道扣件缺陷的特征以及检测时所处复杂作业环境,采用Conv Ne Xt V2模块代替YOLOv5s算法主干网络前端C3模块,采用Efficient Rep网络改进YOLOv5s算法主干网络末端,引入具有动态非聚焦机制的损失函数WIOU加快YOLOv5s算法模型计算收敛速度,...

土工格栅加筋泡沫轻质土抗折性能试验研究————作者:李银河;刘勇;张宏博;

摘要:为研究土工格栅加筋泡沫轻质土的抗折性能,将水、水泥、发泡剂按一定质量比配备,满足流值为160~200 mm,采用4种不同的土工格栅加筋层数(0、1、2、3)和3种湿密度(600、700、800 kg/m3)下,将边长95 mm的正方形和宽95 mm、长395 mm的矩形土工格栅放在试模中,养护28 d后脱模,制备土工格栅加筋泡沫轻质土试件,对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四点弯曲...

聚烯烃类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作者:王昊;韦金城;张东晓;安平;狄恩州;

摘要:为分析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在寒冷地区的应用,将聚烯烃类高模量剂分别掺入90#基质沥青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tyrene-Butadiene-Styrene,SBS)改性沥青,制备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合料AC-10-SBS(H)、AC-20-90#(H)、AC-20-SBS(H),分析掺加高模量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高模量剂可有效提升A...

基于车辆轨迹数据的城市道路驾驶行为分析————作者:康佳宜;咸化彩;曾辉莉;

摘要:为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以车辆轨迹数据为基础,以济南市经十路某路段为研究对象,将道路划分为120个有效路段,研究道路坡度、交叉口、车道、公交车站、人行横道、辅道、交通吸引点等交通条件对车辆加速频率和减速频率的影响,选取主要影响因素建立驾驶行为与交通条件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并选取长5 km的城市主干路为案例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平坦路段、有交叉口路段更易产生加速和减速行为;有人...

基于EWM-FCE模型的高速公路行车风险分析————作者:郭懿天;张萌萌;潘景宜;

摘要:为准确评估高速公路行车风险,综合考虑微观驾驶行为和宏观交通环境,选取速度离散度、加速度变化率、碰撞时间占比、空间占有率及中大型车占比为行车风险的评价指标,提出基于熵权法(entropy weighting method,EWM)与模糊综合评价(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的EWM-FCE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标定模型的组合隶属度函数,并将其评价结果与传统三...

新春寄语

摘要:<正>孔伟金山东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山东交通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编自2025年起,《山东交通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这既是《学报》发展中的一次跃升,更是对学术传播需求日益增长的回应。《学报》致力于交通运输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交流思想、展示成果的重要平台。随着交通运输学科的不断发展与交叉学科的深入融合,交通运输领域的研究将涉及更多的...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24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摘要:<正>为进一步提高《山东交通学院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促进期刊持续健康发展,吸引优质稿源,鼓励和培育优秀作者,更好地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推交通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本刊编辑部组织评审专家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从论文内容的创新性、选题的重要性、研究成果的应用性和写作质量等方面对2024年度本刊发表的69篇论文进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共评出优秀论文15篇

沥青路面热风循环加热机导流板结构参数优化————作者:刘泽源;张洪丽;张青梅;王义清;

摘要:为提高沥青路面热风循环加热效率,以热风循环加热机导流板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差分法和泰勒级数展开法对射流冲击传热问题进行数值求解,建立沥青路面流固耦合传热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FLUENT仿真分析热风射流冲击传热流场,研究导流板内侧倾斜角度(45°、50°、55°、60°、65°、70°)、外侧倾斜角度(30°、35°、40°、45°、50°)对加热效率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制定30组试验方案...

交通锥收放装置设计及关键部件优化————作者:王义清;张洪丽;王庆先;刘泽源;

摘要:为解决交通锥收放装置存在收放不稳定、通用性较差、施放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交通锥收放装置设计及关键部件优化方案,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交通锥收放装置中质量占比最大的一体式框架进行优化设计。在极限工况下对一体式框架进行静力学分析,基于最优空间填充设计方法进行试验设计,采用基因聚合法进行响应面拟合,得出设计点、拟合优度和相关灵敏度图,获取结构尺寸参数对几何质量、总变形...

考虑护栏和桥面铺装联合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静载试验分析————作者:秦冰冰;盛越越;郭斌;

摘要:为解决桥梁静载试验中理论计算模型与桥梁实际受力状态不一致的问题,采集某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在加载车中载和偏载工况下的试验数据,分别与裸梁模型A、仅考虑桥面铺装模型B、同时考虑桥面铺装和护栏模型C计算的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静载工况作用下,桥梁的实测挠度和应变均小于3个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但模型A的位移和应变校验系数整体过小,易对桥梁的实际承载状态造成误判,模型B的校验系数小于模型C。...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