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61-1027/K
国际标准刊号:1001-5205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主管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查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测试科技核心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征稿,创刊于1987年,是由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目前我国历史地理学科唯一定期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本刊继承和发扬《禹贡》精神,以促进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为宗旨,登载有关历史地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地名学研究、方志学研究、古都学研究、历史地理学史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历史地理学和相关学科重要的学术动态、学术评论、资料索引和出版信息等。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荣获1995、1996年连续两年被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授予陕西省一级期刊称号;1996年被陕西省教委和陕西省新闻出版局联合授予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期刊第二名。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栏目设置

  历史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历史环境变迁研究、学术争鸣、学术评论、研究动态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征稿要求

  1、《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来稿要求有新发现和新见解,立论明确,论证谨严,材料充实、可靠,语言精炼。稿件必须有引言部分,概述本领域研究进展,说明作者研究的意图、创新之处及理论或现实意义。

  2、《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稿件必须字迹清晰,欢迎提供打印件或软盘。投寄软盘或用电子邮件投稿者,请同时提供一份打印件。

  3、《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引文请认真核对,详细注明出处,一律以脚注形式置于每页正文之下,各页分别编序。具体格式如下: 历史文献:时代、作者、书名、卷次、子目、版本。 论著:作者、书名、章节、页码、出版社、版次、出版年月。 论文:作者、文章名、发表刊物名称、刊物期次、页码。

  4、来稿篇幅不限,但一般以不超过2万字为宜。

  5、来稿请附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提要和3—5个关键词。提要为文章内容的缩写,反映文章的主要观点,不加评述。

  6、本刊取舍稿件重在学术水平,为此自2001年起开始实行匿名评审稿件制度,请作者来稿时将姓名、单位、电话、邮编等另纸附上。

  7、来稿文责自负,但本刊有权删改;重大删改当与作者商量,不愿删改者请注明。

  8、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本刊对所有来稿均实行编辑初审、编委或专家复审、主编终审三级定稿制,如作者在投稿后4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在此期限内,若因一稿多投产生不良后果,概由作者负责。

  9、来稿请寄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42#信箱《中国历史地理地理论丛》编辑部,邮政编码:710062。切勿寄给个人,以免丢失或延误。

  阅读推荐:华夏人文地理

  《华夏人文地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期刊目录

近代里下河垛田的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作者:袁慧;

摘要:垛田作为一种独特的旱作农业,近代主要分布在里下河南腹地的滨湖、河岸、草荡,以兴化城东郊和泰州城北郊规模最大。这一分布格局是水文与人力综合驱动的结果。泰州城、兴化城一线受里下河水文动态影响,旱涝灾情明显,但是水域较浅、淤泥丰富,利于堆土叠垛。同时,兴化城东郊和泰州城北郊人力资源充足,促进了垛田集群的形成。民国前期,垛田区农民通过蔬菜瓜果轮作,实现了高投入、高收益的集约化经营。20世纪30年代以后,农...

近代云南草棉推广研究(1889—1938)————作者:张永帅;刘长利;

摘要:沿边开放重塑了云南棉货进口格局,促使近代云南植棉兴起。从清末开始,地方政府大力推广草棉种植,至1938年开始推广木棉前,云南草棉种植虽然面积渐次扩展,总产量呈增长趋势,但各地成规模的棉田很少,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远未实现“自给”目标,使得推广成效十分有限。棉田分布特征和推广效果的内在关系表明,近代云南草棉推广的失败,是由云南总体上不宜植棉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

清代厅制研究述评————作者:许若冰;

摘要:厅制是清代重要且颇具特色的地方行政制度之一,因其兼涉清王朝的疆域管理、民族治理及地方行政体制等问题而受到历史地理学、边疆民族史诸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一方面从宏观制度史层面细致考辨厅制的整体演进,揭示厅制起源、定型与裁并的历史轨迹及其内在动因;另一方面从区域史层面开展个案研究,探析厅制在海疆、陆疆及民族地区各具特色的表达及其特殊的管理体制,同时关照厅的基层治理、司法审判等...

唐初河套地区丰、云二州废置始末————作者:李佳;

摘要:隋末唐初,因河套地区政治地理态势与政治空间的复杂变化,丰、云二州建制经历了多次调整。武德元年,地方势力张长逊、郭子和在臣服于突厥的同时又降于唐。在多方利益交换中河套地区名义上易主,唐置丰、云二州,但实际仍在张长逊、郭子和的控制下,相对独立。武德四年,唐与突厥关系趋于恶化,张长逊、郭子和归唐入朝,正式结束两属状态。随后,唐廷迫于防御压力放弃河套地区,省废丰州,寄治云州。贞观初梁师都灭亡、突厥衰败,河...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西北地区灾害防治与生态重建”学术研讨会召开————作者:程森;

摘要:<正>2024年10月19日—20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西北地区灾害防治与生态重建”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暨生态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与公共安全专业委员会、西安历史地理学会协办。来自中国地震局...

中国猕猴桃属植物的地理分布与利用:以考古发现遗存为中心————作者:屈亚婷;杨晗;郭艳利;金普军;周秦汉;

摘要:一般认为,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的栽培与驯化起源于20世纪初从我国引种的新西兰。然而,我国作为猕猴桃的原产国与分布中心,对猕猴桃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入探索我国历史上猕猴桃的地理分布与利用方式,有助于了解我国猕猴桃的社会文化演化过程。目前,我国考古遗址出土猕猴桃炭化种子的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明代,且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与黄河中下游南部地区,表明从事多元化生业经济的先民已较广泛地...

河北省蔚县代王城选址的历史地理学考察————作者:蔺媛;马保春;

摘要:代王城遗址,位于今河北蔚县壶流河中游东南代王城镇一带。相关文献记载与最新考古勘探成果表明,代王城始筑年代不晚于战国中晚期。从地貌特征、区域文化发展和道路交通方面考察代王城选址问题,发现代王城地处蔚县盆地的地理中心。总体上,历史时期蔚县盆地“文化发展中心”呈自东北向西南迁移之势,代王城是战国秦汉时期的文化发展中心,恰巧位于盆地内壶流河南岸北东—南西向交通主干线与南北向穿行蔚县盆地之飞狐道交叉点

民国时期的几幅灾情图及其价值————作者:艾梅;高升荣;

摘要:灾情图属于民国时期基层政府记录和上报灾荒信息的图式公文,生成于勘灾环节,是直观反映灾情状况的专题地图。基于民国时期不同区域的几幅灾情图,从绘制背景、绘制内容等方面对其性质、特点进行探究,可见这些灾情图承载的历史信息较为多元,不仅提供了直观的灾情记录,还隐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信息,为理解民国时期自然、政治和社会状况提供了珍贵的图像史料。随着史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和古旧地图数字化技术的推进,灾情图的...

明清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农业收成的影响————作者:康翊博;杨煜达;郑景云;

摘要:利用年分辨率的分区农业收成序列和多种代用资料的气候重建序列,定量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北方10个代表性分区农业收成与气候的相关关系及其空间差异。明清中国北方的农业收成受夏季温度变化影响显著,其中陕晋二省收成对夏温变化更加敏感,具有年际相关性,而鲁豫二省为年代际相关性。这一差异应当与积温的空间分异有关。降水对各省农业收成具有普遍影响,影响程度强弱自西向东递减;冬播为主的地区与春播为主的地区的收成对不同季节...

六朝建康东南郊的空间认知与行旅文化————作者:祝修颀;张伟然;

摘要:六朝时期,破冈渎—秦淮河—青溪水道是连接吴会地区与建康公私交通的主要孔道,这一线自建康由远及近存在方山、五城、青溪三大交通节点。方山是建康东南最大的交通枢纽,也是建康人迎来送往的极限之地。在时人的观念里,这里构成了区分建康都邑内外的界限性地标。五城地处建康“城中”的边界地带,是秦淮河边的水陆要冲、商旅送别的次远地。青溪两岸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形成了贵族官僚的聚居区与游乐胜地,是都城城址东边最值得注...

明清广东碣石城形态及功能的演变————作者:姚豪兵;吴宏岐;

摘要:明清时期广东东路海防重镇碣石城的形态和功能均经历了明显的演变过程。明初在广东惠州府海丰县沿海设立碣石卫,碣石卫城属于单一军事城堡性质。嘉靖年间,为应对倭寇的侵扰,在碣石卫城西南侧兴建了具有民城性质的石桥场城,组成具有军民双城形态的碣石城,碣石城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清初在原碣石卫城西面近海地方新建碣石镇城,碣石城再次恢复到单城形态,不过已演变成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型城市。晚清以来,随着碣石城海防区位重要...

五代都城建筑名目考————作者:贾鸿源;

摘要:五代都城建筑名目,在选择性继承唐制因素,形成本时期新制度,下启北宋东京都城制度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对五代都城中的宫城与皇城制度异同、都城门宇制度沿革、以正衙为代表的宫殿位置与功能变迁等问题有重要解释,但存在部分讹误。通过辨正上述问题,借以揭示五代诸朝都城建筑名目的内在联系以及变革细节

1600年以来日本本州岛的台风及其社会影响————作者:潘威;施磊;

摘要:日本1600年以来的历史文献记录、早期器测记录和现代气象数据,可以通过处理重建1600—2020年本州岛逐年台风频率序列。该序列显示,全球/半球性的升温与台风频率呈现阶段性的正相关关系,“厄尔尼诺”强度增高伴随着本州岛台风频率减少。19世纪20至40年代,本州岛的台风频率明显增加,导致当时日本各地普遍出现“风水害”现象,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其中1843年的台风活动异常成为德川幕府“天保革新”失败...

2023年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综述————作者:张兴照;

摘要:2023年中国历史地理学延续了之前的良好研究态势。多学科介入,交叉研究多样,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带动历史地理学研究百花齐放,学术路径与研究方法的反思带来学术旨趣的转向和研究领域的拓展。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各分支学科及地图、文献和学术史等都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王汗和窝阔台冬营地、围猎场、行殿考————作者:宝音德力根;

摘要:克烈王汗是12世纪末13世纪初蒙古高原霸主,拉施特《史集》用波斯文记载了其冬营地六个地名。在准确复原这些地名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可以确定其中五个地名的今地理位置,进而可考定蒙古大汗窝阔台私属围猎场和其去世的行殿。王汗冬营地位于汪吉—翁金河下游,包括今蒙古国中戈壁省南部、前杭爱省东南部和南戈壁省东北部,核心地区是月帖古·忽兰山及其北麓的野马川,即后来大蒙古国窝阔台等大汗的冬猎地。窝阔台私属围猎场?...

《贵州历史地图集》:贵州历史的地图呈现————作者:罗权;

摘要:<正>在贵州建省610周年之际,作为贵州省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的《贵州历史地图集》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和贵州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该图集由贵州省自然资源厅与贵州省史学会联合编制,是贵州省建省以来第一部历史地图集,对于完善我国历史地图集结构体系、弥补区域历史地图集的缺失、推进贵州历史地理问题研究的深化、宣传贵州区域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4年总目录

摘要:<正>~

清水江文书所见山场经管地图————作者:马国君;杨庭硕;

摘要:清水江文书中的山场经管地图是林业文书的重要内容,是研究清至民国时期西南少数民族调节人工营林产权纠纷,促进林业可持续运行的重要物证。其中家族村社间宜林地产权权属地图确定了不同家族的山场界限,有利于家族山场的纠纷解决;家族村社内产权转让地图确定了家族山场股权变化关系;山主与栽手间的宜林地使用权责地图反映了外来栽手与山主涉及林木种植、管护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地图揭示了西南少数民族林业土地产权经管方面的特点...

《日本藏中国古地图的整理与研究》述评————作者:肖爱玲;朱亚洁;张艺航;

摘要:《日本藏中国古地图的整理与研究》是一部收集、整理、研究日本收藏和绘制的中国古代舆图的专著。该书不仅填补了我国古地图海外搜集工作的部分空白,丰富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资料,而且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国地图谱系和城市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文献支撑。该书搭建的古地图分类、整理与研究的框架体系,对于深化和拓展中国古地图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该书为中国学界全面掌握中国古代舆图在日本的收藏与传播情况提供了非常有价值...

晚清“五洲”地理知识的传播与普及————作者:陶中淼;

摘要:“五洲”地理知识在晚清社会的传播与普及是地理学发展与时局形势相互作用的结果。明末清初传入中国的“五大州”地理知识于鸦片战争后始进入清人的关注视野,受限于传统观念,清人对此持抵触态度。在与世界各国的接触与引进日本地志的进程中,“五洲”由名到实。随着以“洲”为代表的中、西间地理概念得到对接,清人对以“五洲”为基础的世界地理知识介绍愈发系统化。在被纳入教育体系后,“五洲”知识体系开始取代中国传统世界认知...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