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汽轮机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东方汽轮机

东方汽轮机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51-1722/TK
国际标准刊号:1674-9987
主办单位: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宁夏社会科学社科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智能电网电力论文发表期刊

   《东方汽轮机》机械工程师发表期刊,是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主办的公开发行的技术期刊,主要刊登透平机械及新能源发电设备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的论文和总结,也刊登反映国内外透平机械相关领域的有独到见解的综述或编译文章。本刊旨在推动发电设备行业的学术和技术交流,促进能源和动力工程学科的发展和透平领域的进步,为能源和透平机械及相关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能源设备的使用和运行单位搭建一个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

  期刊栏目:

  设计研究、专题论述、制造工艺、运行维护、表面工程、东汽要闻

  期刊收录:

  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东方汽轮机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 《东方汽轮机》基本要求 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 《东方汽轮机》文题 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 《东方汽轮机》作者与单位 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 摘要和关键词 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 标题层次 一级标题用“一、二、……” 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 计量单位、数字、符号 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 参考文献 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 (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 序号.作者.文题 网址 (至子-- 栏目).上传年月。

  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阅读推荐:汽轮机技术

  《汽轮机技术》为专业技术性刊物。内容涉及汽轮机的实验研究、加工工艺、材料应用、安装调试、维护运行、设备改造等方面。读者对象为发电设备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等,也可供力学、材料、能源等专业科研人员参考。

  东方汽轮机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双机回热的变转速透平小机通流优化设计————作者:陶志坚;白昆仑;平艳;张晓丹;钟主海;

摘要:文章介绍了双机回热机组变转速透平小机通流优化设计理念和方法,开展了宏观方案论证、叶型优化设计和变转速性能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在设计边界和级次条件下,平均反动度和平均流动系数均能寻获最优值,使通流效率最佳;通过优化基于3弦长控制的静叶弯曲规律,获得了更高的通流效率;当运行工况从THA下降至75%THA时,通流效率下降0.74%,变工况性能较优。总体来看,通过一维底层参数优化、二维宽域叶型优选及积叠规...

双机回热机组小汽轮机结构设计要点————作者:饶真炎;宋放放;张文祥;徐志辉;高展羽;赵先波;冯娟;赵春芳;

摘要:双机回热系统可有效提升发电系统循环效率,是火电机组最前沿的技术之一。东汽设计的国内首台带功率平衡发电机双机回热系统超超临界一次再热百万机组——岳阳项目成功投运,主汽轮机和给水泵小汽轮机各项参数正常,控制系统稳定可靠。文章基于岳阳项目的设计经验,对小汽轮机的结构设计关键要素进行阐述

一次再热双机回热和常规回热系统的分析研究————作者:陈阳;刘昊;孙奇;

摘要:火电一次再热汽轮机组中,蒸汽再热提高了回热抽汽的过热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加热器内热交换时的不可逆损失,一次再热回热抽汽系统引入了新的矛盾。文章对比分析一次再热机组中THA工况下常规回热系统和双机回热系统中回热蒸汽的过热度,并分别计算2种系统各加热器的?效率。算例计算表明:THA工况下除氧器和No4、No6加热器在双机回热系统中的?效率分别比在常规回热系统中的?效率高2.05%,3.77%,7.35...

双机回热系统低加切除工况分析————作者:张文祥;宋放放;夏开君;谢林贵;刘兴超;王俊皓;

摘要:在高参数煤电机组上采用双机回热系统具备一定的节能作用。双机回热系统中抽汽背压式汽轮机排汽到某个低压加热器,对于抽汽背压式汽轮机而言,该低压加热器就是“凝汽器”。由于双机回热系统中大机与抽汽背压式汽轮机系统深度耦合,低加切除后对于机组和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大。文章通过对双机回热系统的低加切除工况进行分析,评估低加切除工况带来的影响,给出控制目标与方法,保证机组在低加切除工况下仍可稳定运行

二次再热机组启动过程抑制汽缸鼓风的方法探讨————作者:邓凌宇;宋放放;赖强;唐涛;曹应飞;谢林贵;

摘要:文章针对二次再热机组启动过程中超高压缸、高压缸的鼓风风险,重点分析了鼓风产生的原理以及启动参数、阀门流量分配、通风阀控制策略对鼓风的影响,并结合实际启动过程进行论证,探讨抑制鼓风的方法,以降低二次再热机组启动过程中的超高压缸、高压缸的鼓风风险,为后续二次再热机组的启动提供参考

东方新一代高效反动式通流在百万二次再热机组中的应用————作者:李音;陈涛;苟小平;平艳;钟主海;谢贞军;

摘要:东方百万二次再热机组结合了东方在二次再热机组上的设计经验以及最新的反动式通流设计技术,采用了安全可靠的动叶片结构,有着良好运行业绩的高温叶片材料,常规强度分析与有限元强度振动设计相结合等先进设计技术,开发了通流效率高、结构形式先进、强度振动特性优良的新一代反动式通流。大唐新余百万二次再热机组的成功投运表明东方在百万二次再热机组市场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东方1000 MW超超临界一次再热双机回热汽轮机智慧化总体方案与应用————作者:周赵伟;平艳;伍文华;侯俊鹏;刘晓燕;袁超;

摘要:文章针对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1 000 MW超超临界一次再热双机回热汽轮机组,形成智慧化总体解决方案,着重阐述了满足智慧电厂建设需求的各功能模块设计特点及功能,旨在采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汽轮机组优化运行与智能运维,以提升机组的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

双机回热系统用于工业供热改造方案探讨————作者:刘金芳;史宣平;肖振东;李煜;喻敏;张元林;

摘要:新型电力系统下供热机组运行模式多以“供热+深调低电负荷”为主、“供热+顶峰高电负荷”为辅,“以热定电”不复存在。现役汽轮机组进行工业供热改造,深调供热或大流量供热时常规回热系统方案抽汽点后加热器无法正常投入、回热系统效率低。双机回热系统方案A可实现回热系统梯级用汽、做功加热、效率提升,收益快速弥补改造成本增加;原主汽轮机抽汽点后通流取消回热抽口,通流效率和结构可靠性提高,凝汽器实际运行背压降低,整...

某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抽背式给水泵汽轮机组布置方案研究————作者:许轶哲;周杰;李军锋;李尧;贺维第;郑良栋;周兴乐;黄军军;

摘要:文章针对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的抽背式给水泵汽轮机组进行了布置方案的系统分析与优化。结合抽背式给水泵汽轮机厂家的动态特性计算,取消前置泵与齿轮箱之间的光轴,缩短给水泵组轴系长度,给水泵汽轮机的抽汽接口采用分层布置,加大抽背式汽动给水泵组的基座刚度,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后控制了抽背式给水泵汽轮机组的振动,对解决变转速、变功率复杂轴系的振动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双机回热系统给水泵汽轮机设计特点及运行控制策略————作者:曹应飞;宋放放;唐涛;高展羽;邓凌宇;赵琦;宋建华;

摘要:双机回热系统应用于高参数火力发电机组,能减小回热抽汽换热损失,进一步提高热力系统循环效率。东方研制的首台双机回热机组给水泵汽轮机采用“4抽1排”抽汽背压式设计,同轴驱动给水泵和功率平衡发电机。文章简要论述了该双机回热给水泵汽轮机设计特点及启动运行控制策略

双机回热系统回热式小汽轮机配置方案研究————作者:刘兴超;谢林贵;张文祥;王喜慧;韩般若;

摘要:目前双机回热系统回热式小汽轮机配置有变转速和定转速2种方案,文章基于某百万二次再热双机回热机组,对回热式小汽轮机采用不同配置方案的回热系统差异、机组整体经济性、关键设备选型进行了分析对比。可为后续双机回热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某型泵电双驱双机回热机组轴系扭振特性研究————作者:何江南;杨灵;祁乃斌;曹寒;马骏;陈丹;董卫红;赵力;

摘要:文章以某型泵电双驱双机回热抽背式小机组轴系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轴系各转子进行了模化,采用连续质量的传递矩阵法计算了轴系的扭振固有频率,并依据API612标准规定,对机组瞬态扭振响应和稳态扭振响应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浅谈双机回热系统中功率平衡发电机功率影响因素————作者:李军锋;范春敏;曹哲;李尧;

摘要:部分新建1 000 MW大型火电机组,采用抽背式给水泵汽轮机抽汽供回热加热器,代替主机抽汽。因主汽轮机、给水泵汽轮机均带回热抽汽,称为双机回热系统。国内采用双机回热系统的超超临界百万机组关于是否增加功率平衡发电机有过激烈的讨论,为进一步提高效率,减少抽背式给水泵汽轮机的进汽节流损失,抽背式给水泵汽轮机与功率平衡发电机常采用同轴布置方法,功率平衡发电机的功率直接影响抽背式给水泵汽轮机的效率和厂用电率...

东汽1000 MW二次再热汽轮机超高压汽缸中心调整技术研究————作者:张欣;张桂明;羊小军;胡开吉;陈萍;刘章波;

摘要:文章以东汽某型1 000 MW二次再热汽轮机组为例,研究超高压模块双筒形汽缸的中心调整技术,总结出技术要点,为其他类似机组的汽缸安装调整提供借鉴

百万等级双机回热汽轮机高中压模块联装技术研究————作者:张桂明;白德斌;羊小军;马若晨;刘章波;

摘要:文章以东汽某超超临界1 000 MW双机回热筒形缸汽轮机组为例,系统研究分析其高中压模块联装技术,总结出技术要点,为其他类似机组的制造厂内总装及电厂安装提供借鉴

双机回热系统抽背式小汽机背压分级控制策略————作者:王坚;马栋;付琼;李军锋;张文祥;宋放放;

摘要:文章提出了1 000 MW级一次再热或二次再热机组采用双机回热系统时抽背式小汽机的背压分级控制策略,包括配置了排汽调节阀、中压缸抽汽或辅助蒸汽至混合集箱的补汽管路及调节阀、混合集箱至下一级低加的溢流管路及调节阀、混合集箱至凝汽器的溢流管路及调节阀等背压控制方法;合理设定抽背式小汽机背压的工作范围为0.09~0.72 MPa,启停期间设定值为0.2 MPa。制定了小汽机背压控制措施的优先级,分级使用...

双机回热系统管道安装质量控制技术探讨————作者:刘海河;

摘要:火力发电厂双机回热系统就是主汽轮机用于驱动主发电机发电,并从汽缸中间抽取一定量的蒸汽单独驱动小汽轮机,从而使小汽轮机能够为主汽轮机提供部分回热抽汽,同时小汽轮机功率输出用以驱动给水泵做功或者配置小发电机用于发电,国能湖南岳阳电厂2×1 000 MW新建工程采用了这一技术。双机回热抽背式小汽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抽汽开口多等特点,同时,由于轴系较长,对管道推力敏感性较高,很可能引起小汽机的振动超标。...

《东方汽轮机》2024年总目录

摘要:<正>~

《东方汽轮机》投稿须知

摘要:<正>《东方汽轮机》是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主办的公开发行的技术期刊,主要刊登透平机械及新能源发电设备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的论文和总结,也刊登反映国内外透平机械相关领域的有独到见解的综述或科技文章。本刊旨在推动发电设备行业的学术和技术交流,促进动力工程学科的发展和透平领域的进步,为透平机械及相关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搭建一个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欢迎国内外专家...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期刊联合征订

摘要:<正>《动力工程学报》杂志是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会刊,由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和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主办,是动力工程类中文核心期刊,月刊,大16开,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月的15日出版发行。每期每本定价15元,全年240元(包括邮费)。邮发代号:4-301。邮编:200240;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剑川路1115号。E-mail:dong@chinajour-nal.net.cn。《发电设备》是全国发...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