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建筑》建筑期刊发表,创刊于1975年,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管,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山西省建设行业唯一的一份国家级刊物,山西省一级期刊。杂志社设有编辑部、广告部、发行部和排版中心,共有采编40余人,主编1人,副主编3人,责任编辑6人,编辑30余人。
《山西建筑》设有专家专稿;规划建筑;结构抗震;裂缝成因及防治;岩土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及应用;水暖电气;市政工程;建筑业论坛;质量控制;建设经济、概预算、招投标;道路桥梁;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机械与设备;园林、绿化、环保;测量;水利工程等20余个栏目,是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及广大读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在刊登优秀学术论文和建设科技信息的同时,还开辟有名人专访、单位介绍及广告宣传专栏,介绍业界名人的创业历程以及企业的形象宣传。
期刊荣誉:
《山西建筑》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2005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2006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
期刊栏目:
专家专稿、结构抗震、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及应用、水暖电气、建筑业论谈、质量控制
期刊收录: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山西建筑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篇幅:稿件篇幅要求在3000~3500字左右,采用打印件,须附电子版或发邮件。
二、标题:稿件标题在20个汉字以内。
三、山西建筑摘要:稿件要有摘要,字数为60~80个字左右。摘要的内容要求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能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从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方面写,采用以下语句:
1)“对……进行了分析”;2)“从……方面进行了论述”;3)“提出了……方法”;4)“进行了……研究”;5)“达到了……效果”;6)“解决了……问题”。
四、关键词:稿件要有关键词,一般为3~6个词,即文章中经常出现的名词术语。
五、参考文献:来稿要有参考文献,内容必须是公开发表的,参考文献需详细标注,例如:
1)参考专著:请注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参考期刊:请注明作者、文章名称、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六、文章作者:文章作者不得超过3人,如超过3人,其余人员在文章末尾说明。
七、作者简介:文章需附所有作者简介。内容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现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编。
八、山西建筑插图:稿件中的插图一律用CAD软件绘制,插图及照片均应与文章中的内容相对应,并注明图、表名称。
九、标题:正文中标题用1、1.1、1.1.1……标明,内容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并使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
十、联系电话、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请附在稿件的后面。
阅读推荐:广州建筑
《广州建筑》广州建筑杂志,创刊于1973年,由广州市建筑总公司科学技术信息中心主办。本刊以发表建筑领域的应用性研究成果或实践经验性技术论文为主,内容包括建筑设计、施工、检测与监测技术、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科研成果的应用等。可供从事建筑设计、科研、施工、监理、质检和房地产开发等专业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有关专业大专院校的师生参考。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山西建筑》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山西建筑》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山西建筑最新期刊目录
贵州省黎平县四寨村历史环境要素文化表征研究————作者:汪建;
摘要:文章引入文化表征概念,对贵州省黎平县四寨村历史环境要素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从空间形态、平面布局、空间营造等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文化表征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在文化表征指导下对四寨村历史环境要素保护提出建议,解决了传统村落保护中原真完整缺失的问题
长三角城市群韧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作者:张引弦;
摘要:文章以长三角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可持续发展政策与城市韧性理论,构建四大维度韧性评价体系,对2002年—2021年韧性指数进行测算和空间分布趋势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韧性呈“东高西低”格局,区域内部差距随着政策推进逐步缩小,各维度韧性存在较大差异,“优势城市”与“短板城市”差距明显。研究提出通过政策引导优化各维度韧性发展路径,兼顾区域协同与精准扶持,特别是改善短板城市韧性,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
黄土深基坑排桩支护内力计算探讨————作者:邱本胜;周荣;
摘要:排桩支护结构具有受力明确、结构变形小的特点,在黄土地区深基坑支护中普遍应用,但对其工作机理认识、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选择等方面研究仍有待完善。基于黄土结构强度高的特点,分析基坑排桩间黄土对排桩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建立黄土深基坑排桩支护刚度分配法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刚度分配法模型的支护结构内力计算成果曲线能够与实测监测值很好地拟合,说明该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对于黄土深基坑排桩支护结构内力计算适用,可为黄土...
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设计及改造提升研究————作者:戴楠;唐泉;汤晓;魏欣悦;
摘要:青少年宫(活动中心)作为协同学校共同完成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教育场所,是校外教育的主阵地。一方面依靠政府力量,另一方面整合社会资源以其特有的教育形式,承担着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的职责,成为校园教育的补充和延伸。由于不同地区的发展形式不同,教育环境有所差异,建造适合中国教育体制发展的青少年宫活动空间一直是设计及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国内外素质教育及其场所的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国内现有的部分青少年宫...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乡村景观美学研究热点————作者:陈美贤;张瑞超;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国内外乡村景观美学研究进展,基于WoS和CNKI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乡村景观格局要素、设计、美学与评估、生态和现代技术等五个方向分析了2013年—2023年乡村景观美学领域的研究趋势、高频词和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国外研究侧重跨学科理论与技术应用,特别是在景观生态与气候适应性方面;国内研究受到政策推动,注重实践应用,尤其在设计和评价体系构建上。指出未来乡村景观美学应加强跨学科融...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结合点与实施策略————作者:廖春洪;
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是当前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作为土建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土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文章探讨了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结合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阐述了教学实施策略,以期为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实践能力提升目标下GIS应用课程教学创新探索————作者:牛艳华;
摘要:随着我国各行业对创新型GIS应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具备核心素养和行业应用能力的高素质GIS人才成为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文章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的“GIS应用”课程为核心,首先剖析了“GIS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验、教学方式单一、项目实践机会少等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GIS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与培养目标,从丰富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
雄安体育场大跨空间钢屋盖建造关键技术————作者:邵宝健;吴文平;卢海丰;
摘要:雄安体育场结构体系复杂,地下室为混凝土框架和抗震墙结构体系,看台结构为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屋盖为钢结构空间网壳体系,屋顶中央网壳为张弦铝合金网壳体系。为解决空间钢结构体系施工的难题,研发了先将大跨度空间网壳屋盖整体一次性提升就位,再进行下部看台结构安装的施工技术。通过将钢屋盖在地面进行整体拼装,再通过计算机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将屋盖整体提升就位,解决了复杂屋盖高空作业的难题,提高了安装精度,减少了高空...
临江富水地层超大基坑工程设计方法研究————作者:孙峰;
摘要:本研究以富阳市秦望广场超大地下综合体一期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临江富水环境和特殊地下综合体与隧道合建形式给基坑工程带来的施工问题,分析了复杂地层条件下施工重、难点,从整体方案和具体方案的角度阐述了该类基坑工程的设计思路。表明深层基坑和大面积基坑合建时,可以考虑采用逆作法结合中心岛的施工方式,尽量缩减工期;在临江富水环境中,应严格控制地下水,隔断江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
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作者:邹任洲;
摘要:文中研究的斜坡类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以坡度、坡形、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类型作为评价因子,以36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作为样本,采用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和信息量模型法,计算各因子信息量,并按一定权重叠加得出各栅格单元的总信息量,结合野外调查实际情况,将研究区地质灾害划分为高、中、低和非易发区。该评价结果将为研究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指导
数字化动态调度下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供应需求分析————作者:李建伟;范高峰;郑王霖;
摘要:文中以数字化动态调度为核心理念,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供应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调度策略。通过精细化分解施工活动,构建了标准化编码体系,并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施工现场与虚拟模型的数据同步。研究发现,数字化动态调度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构件调配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此外,探讨了预制构件需求模型的构建及其在BIM环境下的应用,强调了协同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对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与资源配置,优化...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集料-沥青界面黏结性能研究————作者:骆作辉;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到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工程经验表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但其水稳性能却有所降低。因此,文章基于集料-沥青黏附理论,采用室内拉伸试验,研究了温度、沥青老化程度、集料类型、再生剂、水分等因素对集料-沥青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进而从微观层面解释了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较差的原因
车轮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有限元分析————作者:谷喜权;
摘要:为了提高有限元车辙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评估车辆参数(车轮组、车速、轮压)对车辙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三维路面模型。该模型采用移动轮载对路面进行重复加载,并采用应变硬化模拟沥青混合料的蠕变规律。结果表明,车辆前轮组(单轴单轮)荷载对路面车辙的影响与后轮组(单轴双轮)同等重要。车辆后轮组考虑双轴双轮荷载比单轴双轮更容易引起路面车辙,双轴双轮荷载使路面车辙增加33%,且低速行驶的车辆也会大大增加路面车辙,当...
繁华大道跨合九铁路桥涉铁段换梁加固设计————作者:杨怀英;
摘要:以具体工程的涉铁路段换梁加固设计为例,对已运营超20年的城市主干道上跨铁路桥维修改造中的主梁更换梁板的加固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方案对比提出了采用低高度宽体预制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替换原桥空心板梁的技术方案。结合社会影响、施工条件、综合造价、涉铁项目施工窗口期等因素,综合分析了宽体箱梁在快速更换桥梁主梁结构中的适用性,并对宽体箱梁正常使用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应力状态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采...
聚丙烯纤维对隧道洞渣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周政;
摘要:文章探索聚丙烯纤维对隧道洞渣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来处理洞渣问题。结果表明,适量添加纤维能有效提升洞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而过高的纤维掺量则导致抗压强度下降。此外,聚丙烯纤维的掺入也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劈裂抗拉性能,使得混凝土呈现出韧性破坏的特点。表明了该研究不仅为纤维洞渣混凝土的制备提供了实用建议,也为解决洞渣处理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桥梁桩基础的钻孔灌注桩孔壁稳定性分析研究————作者:石磊;王传军;窦创战;
摘要:针对桥梁钻孔灌注桩孔壁稳定性,结合铜仁市石阡县猫猫冲中桥,对桥址地质勘查及室内试验确定土体参数,运用三维有限元软件FLAC3D建模分析。研究发现,钻孔直径增大使孔壁横向位移和地表沉降加剧,如直径从1.0 m增至2.0 m时,位移与沉降显著增长;钻孔深度增加,孔壁下部位移增长明显且地表沉降随之上升;填土厚度增长也会导致孔壁失稳风险提升,横向位移与沉降相应增加。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
国土空间体系下历史文化名城编制创新探索————作者:段文海;
摘要:随着机构改革,历史文化名城编制由城乡规划体系变更为国土空间体系。文中对比两个体系下历史文化名城编制模式的差异性,从编制理念、编制路径、编制体系和编制技术四方面对国土空间体系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创新进行探索;以汝城为研究案例,分析保护规划的编制创新亮点,最后总结编制经验,为其他城市的保护规划提供借鉴参考
基于城市双修的工业遗产改造研究————作者:阎婫;邓浚岚;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新高度和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大量工业遗产及废弃地作为存量资源和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与改造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议题。本研究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结合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两大原则,以青钢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为例进行解析,从青钢概况、政策定位及现存问题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了城市双修视角下的新旧共生的文化策略和因地制宜的生态策略。最后通过Sketchup及Photoshop...
基于“双碳”背景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原理及路径研究————作者:冯瑞冰;周通;刘畅;苏比努尔·艾斯凯尔;白依冉;
摘要:在“双碳”目标下,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对推动建筑业绿色转型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了分类收集、分选处理和再生利用等核心环节,提出建立分类回收体系、研发处理技术、提高再生材料质量、构建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等策略。针对技术瓶颈、成本和质量标准问题,提出了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加强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指出未来研究需关注材料性能提升、法规完善和商业模式...
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设计策略研究————作者:何家鹏;
摘要: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城市设计策略的研究至关重要。城市更新旨在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以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挑战。有效的城市设计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等多重因素。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探讨了如何在尊重原有城市肌理的基础上,进行功能优化和空间重塑。同时,提出了公众参与、智能技术应用和多元化资金筹措等创新策略,以实现城市更新的全面协调发展。研究表明,科学...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矿产综合利用》
- 省级《建筑技艺》
- 省级环境与发展
- 学报鸡西大学学报
- 省级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 省级天津航海
- 国家级中国刑事警察
- 省级汽车与配件杂志
- 国家级《中华建设》
- 省级《今日科技》
- 省级中国纺织(英文版)
- 省级《内蒙古电力技术》
- 北大核心知识窗
- 北大核心《系统工程学报》
- 省级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 省级科技浪潮
- 北大核心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中国勘察设计》
- 国家级《信息记录材料》
- 北大核心《电焊机》
- 北大核心《中国科学.数学》
- 省级科园月刊
- 北大核心《地球科学进展》
- 省级橡胶参考资料
- 国家级《轻合金加工技术》
- 省级印刷经理人
- 国家级《中国西部科技》
- 北大核心《化学通报》
- 学报《皮革化工》
- 国家级《纤维复合材料》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