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建筑工程师评审投稿期刊,创刊于1963年,该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唯一面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专业技术杂志(双月刊),它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冶金科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办,自1963年创刊以来已办刊40多年,是一份历史悠久的工程建设类专业技术杂志。
期刊报道:
《工程建设》主要报道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的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和新的建设项目信息等。
《工程建设》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期刊栏目:
工程经济、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设备、工程管理、工程环保、工程项目信息、信息园地
期刊收录: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工程建设杂志社征稿要求:
1.工程建设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工程建设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工程建设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阅读推荐: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水利论文发表,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本刊创刊于1991年,原刊名《防渗技术》(内部发行),1995年公开发行(季刊),2003年更名为《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年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工程建设》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工程建设》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工程建设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连续倒塌抗力的弧形梁柱子结构数值分析————作者:曹祥;任宜春;周浩;
摘要:为研究弧形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基于ANSYS/LS-DYNA建立了弧形混凝土梁柱子结构精细化数值模型。通过相关试验进行合理验证后,考虑弧形梁曲率、梁截面配筋等参数变化,开展了中柱失效情形下的拟静力抗连续倒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梁初始曲率的影响,加载时产生的附加扭矩会加速混凝土破坏与钢筋断裂,导致结构压拱机制和悬链线机制的失效提前;随着弧形梁曲率逐渐增大,梁柱子结构的连续倒塌抗力逐渐降低,但极...
考虑松动效应的松动圈厚度计算方法————作者:周清;朱洪威;
摘要:为研究隧道工程中围岩的开挖损伤与采动应力耦合作用对围岩的影响,基于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建立考虑围岩松动效应的围岩松动区厚度解析解表达式,并提出3种强度准则参数的确定方式。通过对既有工程案例的对比分析,验证所提出解析解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采用组合3确定的强度准则参数计算得到的结果显著优于其他两种组合所对应的结果;2)在不同开挖半径的等效方法下,基于组合3计算得到的结果均具有较高的精...
滑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方案优化筛选设计————作者:周冬;
摘要:为确保滑坡区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滑坡的地质条件,利用传递系数法等方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研究,并筛选合适的滑坡防治方案;通过支持向量机实现滑坡防治后的变形预测,并以预测结果评价滑坡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滑坡稳定性的定性评价结果与定量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综合评估得出,滑坡稳定性总体处于不稳定~基本稳定,尤其是在暴雨工况条件下,滑坡失稳风险较大;2)经滑坡防治方案的筛选,得出方案1“抗滑桩+...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应力强度分析————作者:何俊雄;陈良锐;龚贵友;张丛;
摘要:为探究半刚性路面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反射裂缝的发展规律及不同裂缝形态下的应力变化趋势,以应力强度因子作为裂缝应力强度的表征对象,通过改变倾斜裂缝的角度、长度及交通荷载大小,研究应力强度因子在荷载移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张开型应力强度因子KⅠ随反射裂缝与交通荷载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倾角从0°增大至30°的过程中,KⅠ峰值降低了33.74%;...
RAP掺量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作者:张丛;唐文洋;张轩铭;陈良锐;何俊雄;
摘要:为探究RAP掺量对厂拌热再生沥青中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配合比设计确定不同掺量条件下的最佳沥青用量,并对其主要路用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1)再生沥青混合料动稳定系数随RAP掺量增加而增加,当掺量由20%增加至50%时,动稳定度增加47.1%;2)RAP掺量由20%增加至50%过程中,再生沥青混合料弯拉强度增长20.16%,但弯拉应变降低31.37%,劲度模数增加79.94%,且掺量超过40%时...
静载试验法与高应变法在桩基检测中的综合比较研究————作者:林杰昶;
摘要:为确保桩基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高效,提升桩基检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文章以某大型电厂桩基工程质量检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静载试验法和高应变动力检测法对后注浆灌注桩试桩区3根试桩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高应变法,静载试验所提供的检测结果更为直观且精确,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桩基的实际承载性能,但静载试验的实施过程耗时较长,且伴随的经济成本也相对较高;静载试验及...
新型全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作者:夏宗军;陈志飞;刘春利;王金凤;王宜飞;
摘要:为降低地下水浮力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结合非预应力全长粘结抗浮锚杆和预应力抗浮锚杆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全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施工方法。采用预应力钢筋+筏板预应力段结构+防水层及以下全粘结段结构+二次注浆技术,筏板中的锚杆段为预应力段,预应力筋张拉后锚入筏板,防水层及以下锚杆为全粘结段,在全粘结段采用二次注浆技术,抗浮锚杆位置的筏板底板防水采用五道防水密封。与采用传统的抗浮锚杆相比,该方法可以减少钢筋用...
某金属矿山充填制备系统工艺优化改造————作者:洪晓东;
摘要:为解决设备老旧、工艺落后、充填料浆质量没有保障等问题,以国内某在生产金属矿山技改扩能工程为例,对矿山现有充填制备系统工艺改造过程进行介绍。通过对尾砂浓密方式、料浆搅拌方式、料浆输送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充填制备工艺改造方案,并对充填能力、物料平衡及主要工艺装置进行计算和选型。实践证明:采用深锥浓密机的充填工艺能有效稳定底流浓度,实现稳态充填,且溢流水含固率较低。本文成果可为矿山技改扩能工程实施提供...
碳纤维板加固H型钢梁剥离过程模拟及抗力分析————作者:张鹏旭;
摘要:为了建立更加方便、高效、直观的CFRP板加固钢梁有限元模型,基于“实体-板壳”黏贴-滑移界面模型,建立碳纤维板加固钢梁的三维模型,模拟未加固钢梁和贴板CFRP板加固钢梁的特征荷载、破坏模式及荷载-挠度曲线,分析不同荷载下CFRP板的应力变化和界面剥离过程,研究梁的剪跨比、跨高比和CFRP板的伸长比等因素对加固梁的界面剥离及剥离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纯弯段长度对界面应力无影响,对剥离弯矩的影响也...
某边坡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参数优化————作者:张生才;
摘要:为探明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不同参数下边坡的稳定性情况,以某边坡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对抗滑桩设计参数进行模拟,分析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截面尺寸、桩间距、锚索预应力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可以提高边坡稳定性,采用支护方案的边坡稳定性从1.02提高到1.30以上。通过对抗滑桩不同参数工况的模拟,得出边坡的稳定性随抗滑桩截面尺寸的增大、桩间距的减小、...
烧结烟气活性炭法超低排放运行实践及工艺优化————作者:孔镇;李进中;
摘要:为响应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政策要求,以山西某钢铁集团烧结烟气两级活性炭法超低排放运行实践为例,介绍了两级活性炭法烟气净化原理及系统组成,分析了实际运行过程中给料输送机结露及除尘管道堵塞、给料输送机顶部冒灰、制酸系统短时间停运时影响吸附解析系统正常运行、活性炭消耗减少、吸附塔压降增大、透气性变差和吸附塔气室积料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和优化措施。实践证明:处理后的SO2浓度为0~5 m...
《工程建设》杂志征订启事
摘要:<正>《工程建设》(CN 43-1465/TU,ISSN 1673-8993,邮发代号42-114)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国家级建筑科学与工程类科技期刊,由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原国家大型甲级综合设计单位——冶金工业部长沙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主管主办。刊登国内外冶金矿山、桥梁与隧道、轨道交通、公路工程、医疗康养、岩土工程与地基基础、民用与商用住宅、传统建筑、绿地与风景园林等工程建设领域的综...
软弱夹土层场地预应力管桩形状对沉桩过程的影响————作者:王海宁;秦永亮;王培森;
摘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以其桩身质量可靠、适应性强、造价经济等优点,常被用于处理各种复杂地质工况。本文以河南某科技产业园实际工程为例,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运用CEL法构建土体(欧拉体)-桩基(实体)三维数值模型,考虑实际沉桩过程中PC管桩桩长及桩径的不同及相同桩尺寸下沉桩速度不同,对比分析桩周软弱夹土层的应力及沉降量与桩基沉桩时间的响应规律。研究表明:相同桩尺寸下沉桩速度不同,软弱土层应...
内套钢管的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作者:谢志文;汪小平;吴宏睿;吴汉彬;
摘要:为满足高层装配式建筑的需要,提出一种新型内套钢管的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该剪力墙在保证优异抗震性能的同时利于运输和装配。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内套钢管的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和普通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并研究各参数对内套钢管的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普通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相比,内套钢管的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环氧树脂和耐碱玻璃纤维改性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作者:冯神赐;朱洪威;丁伟正;
摘要:通过引入不同掺量的环氧树脂(0%、2%、4%、6%(质量分数))和耐碱玻璃纤维(0.1%、0.2%、0.3%、0.4%(体积分数)),制备透水混凝土,并对其力学性能、透水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选取环氧树脂(2%、4%)和耐碱玻璃纤维(0.2%、0.3%)进行复掺,研究其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单掺4%环氧树脂时,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均分别达到24.03MPa和3.43MPa,透水系数和孔隙...
超深竖井基坑抗浮锚筋桩受力特性及布桩参数优化研究————作者:龚兵文;万缘;周王鹏;陈保国;
摘要:公明超深竖井为罗田-铁岗水库输水干线竖井,其基坑底板高于地下水位约70m,抗浮问题显著。文章依托于公明超深竖井,利用三维数值模拟对超深竖井底板抗浮锚筋桩的受力特性及布桩参数优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锚筋桩布置越靠近底板中心越先发挥拉拔作用,最大轴力也越大,随着锚筋桩布桩位置远离底板中心,其最大轴力逐渐减小;底板中心部位锚筋桩先发挥拉拔作用的同时使基岩向上隆起,外围锚筋桩受基岩隆起影响显著,甚至在桩侧...
深圳某管廊盾构施工岩溶处置技术研究与应用————作者:于祥涛;
摘要:岩溶地层盾构施工风险较高,易出现盾构机倾覆、地表变形大等问题。文章依托深圳市16号线共建管廊碧新路绕行段盾构施工项目,在探明岩溶发育特征、规模与充填特性的基础上,选取3个具有代表性的溶洞进行试验研究,形成一套完备的岩溶处置施工工艺,并总结了岩溶处置时注浆加固异常情况的应对措施与注浆效果检测方法。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地表变形与掘进姿态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所确定的岩溶处置方案合理、高效。本文成果...
《工程建设》杂志征订启事
摘要:<正>《工程建设》(CN 43-1465/TU,ISSN 1673-8993,邮发代号42-114)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国家级建筑科学与工程类科技期刊,由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原国家大型甲级综合设计单位——冶金工业部长沙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主管主办。刊登国内外冶金矿山、桥梁与隧道、轨道交通、公路工程、医疗康养、岩土工程与地基基础、民用与商用住宅、传统建筑、绿地与风景园林等工程建设领域的综...
绿色冶金技术创新影响因素识别研究————作者:刘何美;谢朝明;
摘要: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变得愈加严峻,特别是在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排放方面。在此背景下,绿色冶金技术的创新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为研究绿色冶金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识别双高环境下智慧工地安全管理韧性影响因素,采用解释结构模型与MICMAC方法,将19个影响因素分为5个层级,从系统视角剖析了双高环境下智慧工地安全管理韧性影响因之间的递阶层级结构关系和内在作用机理。结...
大跨度预应力密肋梁屋盖高支模施工技术————作者:靳涛;钱自成;高开朗;张紫光;
摘要: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典型的模板施工技术,能够实现大跨度预应力密肋梁屋盖的施工要求。文章主要以郑州某商务产业园为研究背景,对大跨度密肋预应力梁盖施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大跨度高支模预应力密肋梁进行分析和计算,验证所设计的高支模架的整体稳定性。结果表明:当立杆间距越大,搭设步距越大,无剪刀撑时,高支模体系的稳定承载力越小;当高支模体系材料的立杆间距为1 200 mm,搭设步距为1 500 mm,...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火炸药学报》
- 国家级《中国修船》
- 国家级《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 省级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 省级玻璃
- 北大核心《地质与资源》
- 北大核心造纸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项目管理技术》
- 国家级供热制冷
- 国家级稀土信息
- 国家级中国烹饪
- 北大核心《汽轮机技术》
- 北大核心《河南科技》
- 省级《陕西环境》
- 省级《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 国家级摩托车信息
- 北大核心《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 省级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 省级西部广播电视
- 省级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国家级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 省级贵州茶叶
- 国家级《小水电》
- 省级《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 北大核心《液压气动与密封》
- 北大核心《矿床地质》
- 省级《认证技术》
- 省级上海轻工业
- 国家级中国民用航空
- 北大核心《地理空间信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