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建筑工程师评审投稿期刊,创刊于1963年,该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唯一面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专业技术杂志(双月刊),它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冶金科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办,自1963年创刊以来已办刊40多年,是一份历史悠久的工程建设类专业技术杂志。
期刊报道:
《工程建设》主要报道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的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和新的建设项目信息等。
《工程建设》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期刊栏目:
工程经济、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设备、工程管理、工程环保、工程项目信息、信息园地
期刊收录: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工程建设杂志社征稿要求:
1.工程建设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工程建设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工程建设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阅读推荐: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水利论文发表,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本刊创刊于1991年,原刊名《防渗技术》(内部发行),1995年公开发行(季刊),2003年更名为《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年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工程建设》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工程建设》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工程建设最新期刊目录
《工程建设》杂志征订启事
摘要:<正>《工程建设》(CN 43-1465/TU,ISSN 1673-8993,邮发代号42-114)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国家级建筑科学与工程类科技期刊,由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原国家大型甲级综合设计单位——冶金工业部长沙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主管主办。刊登国内外冶金矿山、桥梁与隧道、轨道交通、公路工程、医疗康养、岩土工程与地基基础、民用与商用住宅、传统建筑、绿地与风景园林等工程建设领域的综...
敞开式TBM在破碎硬岩地层的卡机处理与脱困技术研究————作者:唐维;贾文达;
摘要:为了迅速解决类似TBM卡机问题,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安全,文章针对乌鲁木齐至尉犁段在建世界最长高速公路的天山胜利隧道TBM掘进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左侧围岩破碎和裂隙水发育引发破碎带塌方,导致TBM刀盘及护盾卡死无法正常转动的问题展开研究,介绍了采用TGP超前钻探与预注浆技术保护TBM刀盘并对其前方围岩进行加固处理,通过化学灌浆和超前预注浆技术处理卡盾问题,最终成功脱困。研究表明:该方法不仅成功使TB...
盾构下穿枫江地层变形特性及影响规律研究————作者:许楚明;王良俊;邓声锐;马迪;卢春雨;陈保国;
摘要:为了探讨盾构下穿河流地层变形特性及影响规律,文章以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二期工程GX08~GX09区间盾构下穿枫江为背景,建立盾构下穿河流有限元模型,分析盾构下穿河流过程中地层变形特性和管片位移变化规律,以及注浆压力和掌子面支护力对地表沉降和管片位移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盾构下穿河流前,掘进方向掌子面上方地表竖向位移为沉降变形,最大值4.5 mm;管片随着地层隆起而上浮,注浆后管片上浮量约为27...
六瓣梅花型混凝土桩截面几何特性研究————作者:李龙;
摘要:六瓣梅花型混凝土桩是为满足工程需要研发的一种新型异型桩。为促进六瓣梅花型混凝土桩的推广应用,文章基于桩截面外切圆半径和开弧弧度两个控制变量,对其截面几何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随着截面外切圆半径和开弧弧度的增大,桩截面面积和截面周长逐渐增大;2)随着截面外切圆半径的增大,周长-面积比逐渐减小,随着开弧弧度的增大,周长-面积比逐渐增大;3)当六瓣梅花型混凝土桩与圆形桩截面面积相等时,开弧弧度在6...
隔离桩对复合地层小净距盾构隧道的变形影响研究————作者:杨益;褚继龙;黎伟佳;周书东;杜涛;
摘要:小净距盾构隧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大,容易影响盾构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文章以深圳某新建盾构隧道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FLAC3D建立数值分析模型,研究隔离桩对复合地层小净距盾构隧道施工的变形机理及其影响,对不同桩长、桩径、桩间距等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并提出在复合地层中盾构隧道施工建议。结果表明:隔离桩能够有效减少盾构隧道中的垂直位移,对水平位移影响相对较小;盾构隧道的最大垂...
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研究————作者:宋扬;孙立建;江建;白宇航;徐东;
摘要:为丰富装配式节点设计,提高装配式节点抗震性能,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中节点,基于该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试验,建立装配式节点有限元模型,对其在低周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行为展开分析。随后,通过分析获取了装配式节点的应力云图、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并与实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此外,还对装配式节点进行了扩展参数分析,以探究相关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型钢强度的...
基于ABAQUS的下压与上拔工况下钢管杆变截面桩基础响应分析————作者:马一丹;高兴林;张丽娟;王文明;
摘要:为解决大直径钢管杆基础经济性差的问题,变截面桩基础的设计应用至关重要。文章采用ABAQUS软件在平地工况下分别建立变截面桩以及直桩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以应力和位移为进行控制,进行其在相同控制工况下的响应分析,研究了变截面桩基础大直径部分按照承台和桩进行配筋时不同变截面桩的承载特性,并对变截面桩和直桩进行对比。研究表明:1)在下压及上拔工况下,变截面桩基础与直桩基础相比,两者最大位移相差不大,最大应...
黏滞阻尼器在大跨斜拉桥减震设计中的应用————作者:尚晋;
摘要:为揭示黏滞阻尼器对大跨斜拉桥减震效果的影响规律,需对黏滞阻尼器进行参数分析及优化设计。文章以某斜拉桥项目为工程背景,建立空间动力模型,基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设置了阻尼器后的大跨斜拉桥结构动力响应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阻尼器参数和布置位置,可有效降低结构主梁和塔顶纵向位移,同时改善墩底受力,解决大跨度斜拉桥的抗震问题;综合考虑阻尼器制作和安装等因素,该桥阻尼系数取6 000...
装配式蒸压加气混凝土板静置及安装受力分析————作者:王仲杰;王朝强;程林枭;齐从俊;陈瑞华;
摘要:为提升板材在建筑结构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助力装配式建筑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设计强度等级为A5.0、干密度等级为B06的装配式板,其材料由水泥、生石灰、机制砂、脱硫石膏、铝粉按15∶20∶55∶9∶1的质量比组成,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标准。随后对该装配式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在正面平放、侧面立放两种静置叠放方式,以及正面布置、侧面布置两种安装布置条件下的弯矩、挠度、稳定性、支座反力...
地下室主动抗浮技术措施探讨及工程应用————作者:陈辉;周义;
摘要: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不断深入,地下室抗浮问题直接影响建筑安全性与稳定性。文章旨在探讨主动抗浮技术措施的原理与应用,为抗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分析排水限压法、泄水降压法和隔水控压法的技术特点,结合具体工程案例,阐述了排水限压法和泄水降压法等抗浮措施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实践;详细介绍了抗浮设计思路、设计方案和设计流程;同时提出了抗浮工程维护的相关要求。研究表明:在具备自排水条件的工程中,采用...
基于城市污水AB法处理的碳减排量测算分析————作者:师旭军;马小蕾;李建;王海梅;雷克刚;
摘要: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污水处理厂的资源高效利用与碳减排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AB法工艺,采用污泥厌氧消化与热电联产相结合的方法,以西北地区规模为20×10~4 m3/d的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以《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为出水再生利用标准,详细测算其碳排放量和碳减排量。研究表明:通过污水资源化利用,可有效减少约3.5×10~4 kgCO2-eq/...
关于余热余能发电机组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探讨————作者:刘果;
摘要:目前,余热余能发电机组通常采用直配线式接入母线的小型机组,但其接地方式选择仍沿用火力发电或电网系统的传统模式,未能充分考虑余热余能机组的特殊性。文章以某钢厂的余热余能发电机组为例,系统性地分析了不同接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并结合机组运行特点,提出了一套针对性的接地方式选取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系统特性、保护配合及运行可靠性等多维度因素,可为今后相关行业的余热余能机组中性点接...
基于连续倒塌抗力的弧形梁柱子结构数值分析————作者:曹祥;任宜春;周浩;
摘要:为研究弧形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基于ANSYS/LS-DYNA建立了弧形混凝土梁柱子结构精细化数值模型。通过相关试验进行合理验证后,考虑弧形梁曲率、梁截面配筋等参数变化,开展了中柱失效情形下的拟静力抗连续倒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梁初始曲率的影响,加载时产生的附加扭矩会加速混凝土破坏与钢筋断裂,导致结构压拱机制和悬链线机制的失效提前;随着弧形梁曲率逐渐增大,梁柱子结构的连续倒塌抗力逐渐降低,但极...
考虑松动效应的松动圈厚度计算方法————作者:周清;朱洪威;
摘要:为研究隧道工程中围岩的开挖损伤与采动应力耦合作用对围岩的影响,基于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建立考虑围岩松动效应的围岩松动区厚度解析解表达式,并提出3种强度准则参数的确定方式。通过对既有工程案例的对比分析,验证所提出解析解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采用组合3确定的强度准则参数计算得到的结果显著优于其他两种组合所对应的结果;2)在不同开挖半径的等效方法下,基于组合3计算得到的结果均具有较高的精...
《工程建设》杂志征订启事
摘要:<正>《工程建设》(CN 43-1465/TU,ISSN 1673-8993,邮发代号42-114)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国家级建筑科学与工程类科技期刊,由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原国家大型甲级综合设计单位——冶金工业部长沙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主管主办。刊登国内外冶金矿山、桥梁与隧道、轨道交通、公路工程、医疗康养、岩土工程与地基基础、民用与商用住宅、传统建筑、绿地与风景园林等工程建设领域的综...
纤维混凝土研究状况和热点——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作者:王占魁;魏国庆;魏鼎峰;孟媛;吴雪菲;
摘要:为更细致地分析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利用CiteSpace软件从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等角度对纤维混凝土方向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纤维混凝土的发文量较为稳定,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2)研究机构和作者之间的合作较为分散,团队协作有待增强;其中尹世平的发文量最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3)前期热点主要集中于纤维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
不同降水作用下渗流岩质公路边坡安全稳定性研究————作者:李雅婧;冯文林;
摘要:降雨产生的渗流会降低公路边坡的稳定性,进而引发各种边坡灾害,影响公路的安全运营。因此,如何有效保障降水条件下公路边坡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云茂高速公路风化岩质雨水渗流边坡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水力梯度下的加固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揭示边坡变形及安全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边坡的水平和垂直位移均随水力梯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位置的位移变化受水力梯度的影响程度差异显著;2)水力梯度对滑...
全固废材料固化硫酸盐渍土的抗压性能研究————作者:马桂平;
摘要:宁夏地区硫酸盐渍土路基工程在季节性冻融作用下很容易发生盐冻胀破坏,进而导致强度降低。为此,文章开展基于冻融循环下固化硫酸盐渍土的抗压性能研究,以冻融循环次数、氯硫比、粉煤灰掺量、电石渣掺量及硅灰掺量为5个影响因素,通过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XRD衍射试验,得到不同龄期下固化硫酸盐渍土冻融后的抗压强度及反应产物。试验结果表明:1)7、28 d龄期中各因素对固化硫酸盐渍土无侧限...
非对称独塔斜拉桥的换索敏感性研究————作者:王贤;余钱华;石桦睿;
摘要:为确保结构的安全并维持斜拉桥的正常运营,在其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换索操作。然而,斜拉索的拆除会导致结构发生变化,而不同的换索方案又会直接影响换索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文章基于分区优化的理念,综合考虑拉索长度和拉索力对斜拉桥进行分区,并根据各换索方案在不同区域的敏感性表现,选取敏感性较高的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并结合施工效率,在各区域内进行方案比选。结果表明:1)在换索施工过程中,塔偏、主梁挠度以及...
烧结工程设备数字化设计的探索及研究————作者:林小龙;薛明升;陈宇;代友训;彭志伟;
摘要:随着烧结工程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飞速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三维BIM技术凭借其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和参数化等优势,开始逐步应用于烧结工程,并贯穿项目设计和施工的全流程。然而,这一应用也面临着设计周期长和设计难度大的问题,其中烧结设备建模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文章基于Revit平台探索烧结设备的数字化设计,旨在为实现烧结设备的三维快速建模和出图提供思路和参考。研究表明,通过建立设备数据库、模型库以及程...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国家级《中国生漆》
- 省级《天津纺织科技》
- 省级金属加工热加工
- 国家级《化学工业》
- 北大核心《物理学进展》
- 南大核心管理现代化杂志
- 国家级《给水排水》
- 省级网球大师
- 国家级《建材发展导向》
- 国家级中国眼镜科技
- 北大核心《海相油气地质》
- 省级电工技术
- 省级铸造设备研究
- 国家级《合成润滑材料》
- 北大核心《石油化工》
- 北大核心《石油机械》
- 省级广东公路交通
- 北大核心《变压器》
- 国家级《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 北大核心《山东社会科学》
- 北大核心《振动与冲击》
- 北大核心科学观察
- 省级《北方环境》
- 北大核心毛纺科技
- 北大核心分析化学
- 省级《科学咨询》
- 国家级水利水电施工
- 国家级《华北电力技术》
- 北大核心《无机化学学报》
- 北大核心《材料开发与应用》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