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问题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城市问题

城市问题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119/C
国际标准刊号:1002-2031
主办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主管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查看城市问题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江苏城市规划省级城市规划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基建管理优化上海基建期刊

   《城市问题北京城市管理期刊,创刊于1982年,是北京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城市问题研究美术期刊,创刊以来,坚持“双百”方针,倡导学术理论创新和实事求是的学风,注重发表对我国城市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开辟了城市科学、城市建设与发展、经济与社会、城市管理、外国城市、城市瞭望等栏目,荣获中国市长协会推荐期刊、多次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期刊。全国重点高校和重点科研机构都将《城市问题》列为其科研成果发表的首选期刊之一。本刊属学术刊物。旨在反映我国及国外城市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期刊栏目:

  城市科学、市长论坛、城市建设与发展、经济与社会、城市管理、外国城市、城市了望

  期刊收录: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城市问题杂志社征稿要求:

  1、《城市问题》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城市问题》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城市问题》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阅读推荐:江苏城市规划

  《江苏城市规划》省级城市规划期刊投稿,是城市经过规划、建设后投入运行并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城市建设是以城市规划为依据最终服务于城市运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城市问题》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城市问题》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城市问题最新期刊目录

知识产权治理与城市经济韧性——来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经验证据————作者:曹倩雯;曾军平;

摘要: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是保障经济稳定发展、抵御风险、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着力点。以知识产权治理为切入点,基于2007—2021年中国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实施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实施显著增强了城市经济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行政等级较低、资源禀赋丰富以及规模较大的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实施...

北京中轴线遗产景观游客价值感知及文化自信提升研究——基于LDA模型的分析————作者:刘键;李孟楠;邹锋;杨忠军;

摘要: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激发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对培育和提升文化自信具有积极作用。以北京中轴线遗产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驱动的用户生成内容分析及LDA机器学习法,探讨文化遗产与游客价值感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游客对北京中轴线遗产景观葆有较高的价值感知,这对其文化自信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然而,北京中轴线遗产景观也存在全龄无障碍设计不足、精益服务供给不充分、观览体验有待提升、活动管理...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时代价值与三重进路————作者:毕娟;

摘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是中国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探究其时代价值和可行进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文献研究和定性分析发现,城市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加速创新迭代驱动下国内外城市顺应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面向未来城市发展需求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必经路径。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是智慧城市新的发展阶段,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向的有效手段,也是未来城市发展愿景实现的重要保障。建议从器物、制度和精神三个维度构建城市全域数字...

中国城市生态空间规模与结构对空气污染的影响————作者:江曼琦;田伟腾;

摘要: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已成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降污减排的重要目标。基于2005—2020年我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生态空间规模与结构对改善空气质量的影响效果。研究显示:城市生态空间与建设空间、蓝绿空间与建设空间、蓝绿空间与城市空间面积的比值越高,对空气中PM2.5浓度的抑制效应越明显。生态空间与建设空间、蓝绿空间与建设空间之比的增加在非供暖区...

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成效、问题及发展路径————作者:曲嘉瑶;

摘要:养老服务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供给和需求匹配的视角分析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取得的成效、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不断加强,医养服务协同水平持续提升,智慧养老服务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供给明显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前,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还面临异地养老需求整体偏弱、异质性养老需求未被满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数字化协同能力及政策协同力度有待提升等问题。据...

中国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概念、框架与路径————作者:文余源;余子龙;张超;

摘要:世界级城市群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化的最高空间形态,对世界经济、政治具有高度控制力和影响力,已经成为大国培育核心全球竞争力、引领未来全球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基于全球城市体系对“世界级城市群”概念进行界定,通过与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和对比,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提出其界定准则。从流空间—位空间一体分析视角构建中国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理论框架,并基于界定准则,分别从位空间和流空间两方面对中国长三角、粤港澳大...

我国省域“粮食—生态”双安全统计测度及区域差异演化——基于脆弱性视角的分析————作者:王长松;李建强;姜婧;

摘要:基于脆弱性评估模型构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03—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得出省份“粮食—生态”双安全脆弱性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对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产销平衡区的“粮食—生态”双安全脆弱性水平区域差异及其来源进行分解,结合核密度估计和空间马尔可夫链方法讨论各省份“粮食—生态”双安全脆弱性水平的动态发...

超大城市跨界通勤圈同城化发展的创新机制及实现路径——基于环京跨界通勤圈的实证分析————作者:王德利;

摘要:推动跨界通勤圈同城化发展是加快建设以超大城市为核心的现代化都市圈的主要抓手。以环京通勤圈为例,分析跨界通勤圈同城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跨界通勤圈同城化发展需集成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下的新型管理机制、财税分享机制、事权下放机制、统一发展机制、市场化运营机制等,从“超大城市减量发展”转向“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从“行政区经济”转向“经济区经济”,从“以地铁为主导”转向“以市郊铁路为主导”,从轨...

“双碳”战略背景下数字经济碳减排效应的实证研究————作者:李从欣;刘佳源;

摘要:基于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碳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及其分维度均具有显著的降碳效应,其分维度的降碳效应依次为数字产业化>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数字创新。不同区域间的数字经济碳减排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降碳效应依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低创新环境地区>高创新环境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数字经济碳减排具有中介效应,分维度来看,产业...

《城市问题》2024年总目次(总第342—353期)

摘要:<正>~

新质生产力赋能社区生态更新初探————作者:赵清;

摘要:融合新质生产力的城市生态更新是城市迈向高质量、集约化、绿色创新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社区是城市社会生活基本单元,社区生态更新是城市生态更新的重要基础实践场域。以社区生态更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社区生态更新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新质生产力融合的困境,按照“规划—改造—治理—保障”的逻辑,基于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视角,系统构建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社区生态更新体系,具体包括社区低碳生态更新规划...

以中欧班列运行促进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作者:包路林;

摘要:基于中欧班列运行与我国沿线节点城市之间互动关系的视角,从外贸规模、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城市协作等六个方面分析中欧班列运行对西安、重庆、石家庄等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正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欧班列作为亚欧大陆跨国贸易的重要载体,其开通运行对我国内陆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欧班列进入规模化运行之际,需要从政策层面加强统筹,针对规划设计、货运组织、运行效率、市场化运营等方...

制度创新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经验研究————作者:方齐云;程子昂;何一佳;赵当如;

摘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数字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区内系列制度创新为企业的数字化发展带来重要契机。基于2011—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多期DID模型,探究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显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促进作用,通过数字化能力建设、市场规模扩张和外部数字环境建设共同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结...

数字时代城市风险治理现代化的机制及路径————作者:张成岗;

摘要: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复杂多变的风险,亟需加强应对,探究城市风险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机制与路径。在传统基于静态事件视角切入研究的基础上,应更多关注基于“技术”“人”“事件”视角的风险内容变化,聚焦城市风险复杂关联、整体涌现、扩散放大、多重叠加与不确定性的特征,构建前置性风险治理框架。要发挥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的作用,加强数字化风险研判,健全数字化风险防控机制,完善智能化风险评估方案,构建智慧化风险防控协同机...

关键数字技术融合对城市技术突破的影响研究————作者:叶琴;蒋海云;曾刚;曹月娥;尹伊君;

摘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融合深刻地改变了经济结构,成为重塑国家创新格局、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基于2014—2022年我国地级市关键数字技术发明专利数据,在划分七种关键数字技术类型的基础上,定量比较城市不同类型数字技术融合能力,探索关键数字技术融合对城市技术突破影响的过程与机理。研究发现:首先,东部城市关键数字技术融合能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武汉、成都、西安等中西部城市的快速崛起打破了原有由东部...

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展、成效与建议————作者:黄征学;郭叶波;潘彪;

摘要: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京津冀地区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等优势,协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显著成效。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加快集聚,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底进一步夯实,营造形成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环境。面向未来,京津冀地区首先要发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优势,聚焦“国家所需、地方所能”,打造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先行区、示范区。其次,要依...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内涵、思路与路径————作者:董红燕;孙久文;

摘要:新时期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的内涵体现在发展动能强劲、资源配置高效、产业结构优化、绿色共享宜居四个方面。基于发展内涵提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的思路,即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培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市场改革为根本优化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以承接疏解为契机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以品质提升为引领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宜居城市。为推动雄安新区实现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应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数...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功能差异及引导策略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网络视角的分析————作者:李迎成;彭维康;杨钰华;

摘要:基于技术创新网络的多维度和多尺度特征,分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在湾区尺度与国家尺度下的技术合作与转移网络,探讨技术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技术创新网络整体呈现“双核—三中心—多节点”结构,其中,技术合作在湾区尺度上更加紧密,而技术转移在国家尺度上更为活跃,且以技术输出为主。城市的多维邻近与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是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技术创新网络结构的重要因素,其对不同尺度与不同维...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城市网络演化研究——基于大型企业“总部—分支”数据的实证分析————作者:赵继敏;

摘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京津冀地区的城市网络发生了演化。以京津冀地区分布在全部43个地级行政区且处于存续/在业状态的大型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度1950—2013年、2014—2023年两个阶段的京津冀城市网络关系,应用QAP回归分析方法和近十年43个地级行政区的属性数据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受到经济...

创新要素配置效率与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作者:吕静韦;何艳辉;王雪滔;

摘要:较高的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是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引入流空间理论,基于2017—2021年京津冀地级市层面相关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并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对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创新要素配置效率通过促进交通流、信息流、商贸流等强化...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城市问题北京城市管理期刊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6045.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