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是由鞍山钢铁学院主办的、主要发表本院师生员工的学术和科技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刊物。读者对象为大学的师生员工和科研院所及工矿企业的科技人员。主要栏目有:基础科学、材料科学、应用化学与化学工程、机械、电子与信息、计算机科学、土木交通、经济管理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已获中国期刊检索与评价系列数据库收录证书,并被 《CA》和《AJ》等多家权威检索系统收录。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文摘杂志(俄)(2009)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基础科学、钢铁冶金与材料科学、应用化学与化学工程、机械、电子与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土木交通工程、经济管理与人文社科。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纯铁液凝固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宋玉来,肖远悠,刘双,李金凤,王国承,SONG Yulai,XIAO Yuanyou,LIU Shuang,LI Jinf eng,WANG Guocheng
自蔓延法制备铬铁合金 张武,李成威,韩凯新,姚丹,林常平,ZHANG Wu,LI Chengwei,HAN Kaixin,YAO Dan,LIN Changping
激光熔覆AlCoCrFeNiTi0.5合金涂层制备及其组织性能 李泰增,张丽,陈子尚,徐洋,齐艳萍,沙明红,LI Taizeng,ZHANG Li,CHEN Zishang,XU Yang,QI Yanping,SHA Minghong
碳质石煤与生物质混合焙烧过程的热分析研究 张硕,刘坤,刘广强,赵晶,ZHANG Shuo,LIU Kun,LIU Guangqiang,ZHAO Jing
现浇轻质复合保温墙体抗弯性能试验 刘岱熹,田雨泽,肖丹,潘常升,LIU Daixi,TIAN Yuze,XIAO Dan,PAN Changsheng
五柱塞式秸秆燃料成型机可行性分析 刘乾,王凤辉,卜雪君,LIU Qian,WANG Fenghui,CHANG Long
基于LOGO!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 孙勇,戴立红,沈明新,李彪,杨兆凯,SUN Yong,DAI Lihong,SHEN Mingxin,LI Biao,YANG Zhaokai
基于SPI的金属探测器人机界面系统设计 魏东,王小红,周冰,WEI Dong,WANG Xiaohong,ZHOU Bing
一种基于VFDT算法的同构XML流分类方法 闫红,迟呈英,李付学,YAN Hong,CHI Chengying,LI Fuxue
一类广义扩展结构大系统动态输出反馈鲁棒分散关联镇定 李小华,严慰,刘晓平,LI Xiaohua,YAN Wei,LIU Xiaoping
一类线性系统的容错控制分配策略设计 黄胜绢,HUANG Shengjuan
基于混合人工势场-蚁群算法的机器人避障 董晔,吴丽娟,DONG Ye,WU Lijuan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露天矿边坡监测中的应用 徐茂林,高延东,张贺,贾国辉,贺丹,XU Maolin,GAO Yandong,ZHANG He,JIA Guohui,HE Dan
建筑设计论文: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化
摘要:建筑通过对空间形态的艺术化塑造,来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精神需求,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化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是建筑艺术面向公众表达的一种形式,通过运用多种建筑造型语言, 把建筑空间作为公共艺术表达的载体,积极利用建筑空间中各种可以利用的元素,并采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把公共艺术的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融入到建筑空间环境之中,从而使公众对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水基纳米润滑液润滑性能及纳米颗粒分散性研究进展————作者:张雪婷;夏垒;李岩;侯贝玲;李娜;李雪;
摘要: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水基纳米润滑液作为一种新型润滑剂在摩擦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然而,纳米颗粒在润滑液中的团聚现象限制其实际应用性能。为提升水基纳米润滑液的性能,需要纳米颗粒稳定地分散于水溶液中。本文简述水基纳米润滑液的润滑性能及其作用机制,论述不同类型分散剂,包括无机电解质类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和硅烷偶联剂,在改善纳米颗粒分散性方面的作用机制,分析影响纳米颗粒分散性能的因素,指出当前研究中的挑战及未...
含铜301奥氏体不锈钢高温组织原位观察————作者:李怡轩;李娜;马永会;姜正义;
摘要:在301奥氏体不锈钢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铜,利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含铜不锈钢进行原位组织观察。结果表明,较低温度(<1 300℃)下,晶粒尺寸随着铜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较高温度(>1 300℃)下,各实验钢中都迅速形成较大晶粒,大晶粒的尺寸随着铜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同时晶粒尺寸的均匀性显著提高。与常规301不锈钢相比,含铜钢的高温δ铁素体的形成温度提高约100℃,说明铜显著扩大了奥氏体...
Ti元素含量对退火态TixZrVNb高熵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作者:欧鹏程;黄天荡;刘如意;潘轩航;余佳;
摘要:对TixZrVNb合金在800℃进行不同时间的退火处理,研究其组织结构与性能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过800℃退火处理后,TixZrVNb合金均有相变发生,生成了富Ti的HCP相,TiZrVNb与Ti1.5ZrVNb中生成V2Zr化合物相。Ti元素抑制V2Zr相生成,在Ti2 基板表面酸洗处理对7075/1070A铝合金固液铸轧复合的影响————作者:汤化锐;曹志刚;李玉涛;徐振;陈庆强;王子岳;段琪也;郭剩; 摘要:采用拉伸-剪切实验以及扫描电镜、能谱仪等表征手段,深入研究固态基板表面酸洗处理对7075/1070A铝合金固液铸轧复合过程和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基板表面酸洗处理可有效去除7075铝合金固态基板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随着酸洗用盐酸质量分数的增加,固态基板与液态铝的相容性提高,复合板的结合质量提高。使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酸洗处理后,基板表面沟槽均匀、纹理一致、导流作用增强,复合板... 锯齿型多并苯的分子结构及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作者:单衍雪;王伯琪;张淞波;高超;岳莉;赖仕全; 摘要:锯齿型多并苯是一类重要的线性多环芳烃,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电子特性。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d,p)水平下对苯环数n=3~9的七种锯齿型多并苯(菲、?、苉、苯并苉、萘并苉、菲并苉、苯并菲并苉)进行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获得各分子的稳定构型,分析其键长分布和振动频率。通过前线分子轨道、Mulliken布局、分子静电势分布等分析其反应活性位点、极化率及热力学参数。对七种并苯... N/S共掺杂空心石墨烯球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研究————作者:张广元;高欣然;杨金连;陈猛;宋德辉;罗小马;王坤; 摘要:采用软模板法制备N/S共掺杂空心石墨烯球,利用XRD、XPS、SEM和TEM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以NS-rGO为负极材料组装了钠离子半电池并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N/S共掺杂空心石墨烯球成功制备,得益于N/S元素掺杂引入的大量储钠活性位点,在0.1 A/g的电流密度下,NS-rGO材料的首圈可逆容量提升至326.1 mAh/g。中空石墨烯球结构保障了NS-rGO材料具有优... 高性能玻璃态MOFs基固态Li金属电池————作者:栾佳蕾;李诗蔓;李丽超;林春羽;李吉嘉;安百钢;姜广申; 摘要:为解决固态Li金属电池(LMBs)界面阻抗高、离子电导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熔融淬火法制备玻璃态TIF-4基准固态电解质(GT-4)。实验结果表明,准固态电解质GT-4在室温下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达到7.53×10-4S/cm;与Li负极具有较宽的电化学窗口,电压上限为5.4 V;且具有较强的枝晶抑制能力。Li|GT-4|Li对称电池在0.1 mA/cm2 基于异构分簇花粉算法的星系光谱特征选择————作者:胡佳佳;熊焱;孙堂旺; 摘要:针对花粉算法收敛缓慢、全局搜索能力弱等问题,结合星系光谱数据高维性及冗余特征对优化算法效率的挑战,提出改进策略,在异花授粉和自花授粉阶段分别引入异构分簇策略和排斥竞争机制,设计异构分簇花粉算法(HCFPA),以提升算法收敛速度、搜索精度及对高维数据的适应性。在CEC 2022测试函数集上的实验表明,HCFPA在大部分测试函数中表现优异。针对LAMOST DR8星系光谱数据的特征选择需求,提出基于分... 油泥源电芬顿阴极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研究————作者:段傲
;刘阳
;刘红
;陈磊
;谢文焱
;王艳秋; 摘要:为实现冷轧油泥资源化利用,解决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污染环境问题,本文将冷轧油泥中提取的铁系氧化物与针状焦(炭素材料)掺杂,制备电芬顿阴极,构建非均相电芬顿体系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以膜滤浓缩液COD去除率为指标,探究最佳制备条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反应条件。确定电芬顿阴极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针状焦和铁系氧化物的质量比5∶1、催化剂和黏结剂的质量比2.5∶1、煅烧温度350℃。在初始pH为2... 不同应变量下304L抗菌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演变规律————作者:常诚;霍钰;徐梅;莫金强;王野;庞启航; 摘要:重点研究预应变量(8%、20%、30%、40%)对304L抗菌奥氏体不锈钢显微组织演变的影响。随着应变量的增加,试样的有效平均晶粒尺寸由5.12μm细化至3.85μm,晶粒取向逐渐趋于拉伸方向。试样在应变过程中发生马氏体相变,产生块状弥散分布的体心立方结构α-马氏体,其体积分数随应变量的增大而提高;同时,奥氏体晶粒内产生大量位错和变形孪晶,形成小角度晶界的亚稳态结构,其体积分数在20%应变量时急剧... 镁合金-碳纤维双激光热源铆焊模拟及熔池控形————作者:张欣雨;侯忠霖;王杰;王英维;郭海泉; 摘要:采用连续-脉冲双激光热源旋转铆焊工艺对AZ31B镁合金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进行连接,利用COMSOL软件建立焊接温度场模型,分析工艺参数对焊接熔池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激光功率是影响熔深的核心因素,脉冲激光功率是重要因素,焊接速度、脉冲激光宽度是微小因素。连续激光功率是影响熔宽的核心因素,脉冲激光宽度是重要因素,脉冲激光功率、焊接速度是微小因素。基于各影响因素构建本熔池形貌数... 1990~2020年天山北坡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作者:陈懿婧;杨凤芸;杨克; 摘要:天山北坡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1990~2020年多期Landsat遥感影像,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及PLUS模型,使用ArcGIS软件分析天山北坡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13个驱动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利用地与草地主要向耕地和建设用地转变;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人口增长环境下,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扩张... 动态二次插值与视觉定向旋转的非洲秃鹫算法————作者:赵雨微;刘昊;李聪; 摘要:非洲秃鹫算法(African vultures optimization algorithm,AVOA)是模拟秃鹫在自然界中觅食和导航行为提出的一种进化算法。虽然AVOA具有高效的探索能力,但也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及收敛精度不高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动态二次插值与视觉定向旋转的非洲秃鹫算法——AVOADV。动态二次插值策略能够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视觉定向旋转策略能够更广泛地探索... 钢铁冶炼固废低温催化生物质热解研究————作者:刘佳琦;唐初阳;安新元;宋璇; 摘要:为了资源化利用钢铁冶炼固废,利用碳基固废热解炉在600℃低温热解条件下,选择脱硫灰和氧化铁皮作为催化剂,实验研究两种催化剂及其与木屑配比对热解产物及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硫灰和氧化铁皮均可显著提高木屑热解气中H2的产量。脱硫灰还能提高热解气中CH4产量,明显抑制CO2和CO的生成,热解气最大低位热值达到10.26 MJ/m 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铰接悬臂板改造实验————作者:崔露瀛;田帅;胡文静; 摘要:为提高桥面板的承载能力,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对在役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铰接悬臂板进行改造,采用钢板加固和更换单向板加固两种方法,制备4种试件,进行正截面受弯破坏实验和受力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钢板加固和更换单向板加固对桥面板承载力分别提高41.48%和29.22%。钢板加固的铰接悬臂板最终破坏位置仍在悬臂根部,更换单向板则不存在这个隐患,但是二次浇筑使桥面板的整体性能有所下降。钢板加固使桥面板承载能力... 一类四旋翼无人机的自适应H∞安全跟踪控制————作者:毛博文;李小华;刘辉; 摘要:研究一类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自适应空间安全跟踪控制方法,基于一种安全边界保护法和预设性能有限时间控制,解决飞行器在空间飞行过程中遇到空间边界突变且与期望飞行轨迹冲突情况下的安全跟踪控制问题。设计了x、y、z三个方向的自适应安全跟踪控制器,使无人机在无空间边界突变时正常跟踪期望轨迹,遇到突变与期望轨迹冲突时,无人机则能够自适应地生成新的期望轨迹,并沿此轨迹在安全边界内飞行,从而自主避开障碍物。采用H∞... 高铁赤泥水热钙化还原过程中铁相转化行为————作者:田润雨;王兴建;王一雍; 摘要:赤泥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高污染强碱性废渣,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但其中Al2O3和Fe2O3的含量高,是优质的铝、铁二次资源,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本文采用生物质水热钙化还原法,以淀粉作为还原剂,在高温碱性水热条件下处理高铁赤泥。实验结果表明,转型渣中Na2O质量分数由... GAC/α-FeOOH非均相(电)芬顿催化剂处理罗丹明B废水研究————作者:尹梓珊;王双玉;李沛沛;万春城;王艳秋; 摘要:为解决均相芬顿易产生铁泥、催化剂无法回收等问题,本文采用浸渍法制备非均相芬顿催化剂GAC/α-FeOOH,应用于非均相(电)芬顿体系处理罗丹明B(RhB)废水。采用非均相化学芬顿体系降解RhB,当pH=5,GAC/α-FeOOH投加量35 g/L,H2O2体积分数2.2%时,120 min内RhB降解率99.99%,COD去除率96.91%。采用非均相电... CrN涂层与高速钢基体的形变适应性模拟————作者:由琪;周艳文;粟志伟;闫彩波;赵卓; 摘要:为了提高W6高速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利用热丝增强等离子体磁控溅射技术在其表面制备CrN涂层,并表征涂层性能。利用ABAQUS软件模拟正应力和正切应力下涂层与基体的形变过程,分析涂层失效机理。沉积涂层后硬度提高到23.09 GPa,磨损率降低至9.7×10-6mm3/(N·m),受正应力和正切应力时均具备良好的协同变形性。模拟结果表明,膜-基界面处受拉应力最大,涂层失效优先起始于界面;划痕模拟中,涂层... Al/CFRP层合板强度理论与实验————作者:王立萍;吴朋徽;王云龙;程廉升;刘铁; 摘要:现有线弹性理论难以计算铝合金与碳纤维(Al/CFRP)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拉伸及冲击强度,故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Al/CFRP层合板的强度计算公式,并利用实验方法获取系数。选用1060H18铝合金和T300碳纤维材料,采用自成形黏接方法制备Al/CFRP复合材料层合板试件,进行单轴拉伸实验和低速落锤冲击实验,验证公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用该公式计算得到的Al/CFRP层合板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的理论值与...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