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型材料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化工新型材料

《化工新型材料》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357/TQ
国际标准刊号:1006-3536
主办单位: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主管单位: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查看化工新型材料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核心化工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轻金属》杂志编辑部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化工新型材料》系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的化工科技信息刊物,创刊于1973年,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外新近发展和正在开发的具有某些优异性能或特种功能的先进化工材料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生产制造、加工应用、市场动向及产品发展趋势。本刊内容广泛,应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读者和服务对象不仅有化工科研人员、生产加工企业的厂长经理和营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等,而且还有从国防建设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广大用户和关注化工新材料的各界人士。《化工新型材料》为月刊,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化工新型材料》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综述与专论、新材料与新技术、科学研究、开发应用、NCM产品介绍、消息报道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张妍兰;王令云;王菡;王晓敏1-3

  介孔SiO_2接枝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刘方方;陈英杰;赵敏南;曹培;周国伟4-6+12

  介孔-微孔复合分子筛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王志永;张晨;张航飞;李刚;陆江银7-9

  超分子组装体作为蛋白质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曹叔琴;林再富;李建树10-12

  玻璃纤维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张娟;宁莉萍;王燕高;杨永前;洪志刚;卢圆圆13-15+18

  砜类有机溶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薛宇宙;李世友;崔孝玲;净洁;齐晓辉16-18

  三光子吸收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王伟鹏;刘军辉;黄明举19-21+24

  分子筛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应用进展 张超智;张骁;孙晓飞;沈丹;胡鹏;李世娟22-24

  高容量Co_3O_4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吴会杰;李元;李庆25-27+34

  无机填料改性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何维娟;邱祖民;郑楠28-30

  CeO_2基NH_3-SC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刘国娟;田野31-34

  石墨烯基TiO_2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王红琴;王志清;伍水生;赵文波;蒋丽红;王亚明35-37

  EQCM在电化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徐竹;刘晓静38-40

  碳化硅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郝斌41-43

  化工工程师职称论文:浅析化工通风的现状及系统设计

  【摘 要】本文是化工工程师职称论文,根据目前化工企业通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在平时工作中对相关标准规范和总结设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对通风系统设计进行了一些方案性论述。

  【关键词】化工,局部通风,全面通风,事故通风,化工工程师职称论文

  目前很多化工企业对这块不够重视,去现有工厂里参观,由于设备或管道系统不够严密,或者为了便于操作许多设备为敞开式,大量的刺激性介质扩散到车间内,再加上没有完善合理的通风系统,进去以后让人睁不开眼,喘不上气,工作人员则戴着口罩,但是这对保护操作人员起不了多大作用,另外如果易燃易爆物质达到爆炸极限的话,更会存在爆炸的潜在危险,对工作人员及周围人员的人身及财产构成威胁。

  化工新型材料最新期刊目录

α-羟基氧化铁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性能研究————作者:周益辉;易师;沈言锦;侯志华;雷细平;

摘要:采用正弦交流电絮凝法,制备了具有大比表面积和高电荷密度特性的纳米α-羟基氧化铁(α-FeOOH)吸附材料,用于去除水中Ni2+、Zn2+、Cu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α-FeOOH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探讨了α-FeOOH在单金属体系和多金属竞争体系下的吸附性能,分...

基于动态共价键超分子凝胶的制备及对染料的吸附去除研究————作者:李吉德;杨海宽;路嘉敏;张少红;

摘要:通过微调芳香链长度与环键型,利用胺醛缩合反应,合成了6种基于动态共价键的胆固醇基凝胶因子。凝胶因子分子结构包含非共价键环且刚性链越长时,其凝胶能力、热稳定性越好。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凝胶因子形成凝胶的超分子结构主要为典型的三维网络状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氢键作用是超分子凝胶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表明目标凝胶因子在环己烷中形成凝胶可吸附有机染料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吸附率...

红磷/水热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作者:王波;钱军;高帅骁;储洪强;张弛;

摘要: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将红磷和水热碳复合,得到新型红磷/水热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电化学工作站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吸光特性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以盐酸四环素(TCH)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其光催化性能、探究其光催化机理并验证其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与单一的红磷和水热碳相比,红磷/水热碳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性能。在可见...

碳量子点@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在荧光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作者:孙畅;乔宇;赵丽娜;

摘要: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具有丰富的多孔拓扑结构,与小分子或金属离子相互作用时其结构或性质发生变化,引起荧光或颜色发生变化,为开发基于MOFs的光学传感器提供了有利条件。碳量子点(CQDs)是一种新型类球状的纳米粒子,可吸收紫外可见光,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在荧光传感方面应用潜力巨大。将CQDs引入MOFs,为MOFs材料增加了新的活性点,制备的CQDs@MOFs复合材料具有响应时间更短,检出限...

基于文献和专利分析的石墨烯导电油墨发展态势研究————作者:王薇薇;赵斐;芮雯奕;

摘要:石墨烯导电油墨是一种基于石墨烯高导电性的新型油墨。2010至2024年的文献和专利分析显示,该技术领域的国内外文献发表和专利申请趋势呈现出高度一致的态势,2016年后稍有回落。从论文分析看,研究热点集中在使用工艺提升、组分优化和应用领域拓宽三方面。具体包括喷墨打印和导电丝材在3D打印中的应用,分散剂的改进、水性与环保溶剂的开发以及复合油墨和烧结工艺的优化,应变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等新兴领域的开发。从...

芳纶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进展————作者:黄江楠;王文东;吴新锋;

摘要:综述了芳纶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纤维增强、颗粒填充及高聚物共混改性芳纶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对比分析了干摩擦、水润滑、油润滑等不同润滑条件对芳纶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经过改性使芳纶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综合性能得到改善。简述了芳纶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和防护装备等其他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芳纶复合材料在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氧化硅纳米纤维素PAM基混合凝胶对柔性锌空气电池的性能影响————作者:刘志强;马景灵;韦威风;姚一帆;汪厚宇;

摘要: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酰胺(PAM)、PAM-纤维素纳米纤维(PAM-CNF)、PAM-CNF-SiO2凝胶,作为柔性锌空气电池的电解质。探究SiO2和CNF添加对PAM基凝胶电解质表面形貌、吸液率、保水率以及离子电导率等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将其组装成锌空气电池,分别对其进行功率密度、放电倍率、恒流放电、充放电循环等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PA...

表面改性对生物基PA56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界面粘合性能的影响————作者:杨天赐;邓赛;贾清秀;张立群;

摘要:探讨了5种表面改性剂(NaOH、多巴胺及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H570)对生物基PA56纤维表面改性的影响。改性后的PA56纤维经过RFL(树脂-甲醛-乳胶)浸渍工艺处理,并与橡胶材料复合制备改性纤维/橡胶复合材料。重点分析了改性剂对纤维力学性能及其与橡胶基体界面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处理导致纤维表面蚀刻,拉伸强度有所下降;而KH550、KH560和KH570改性纤维保持...

硫化温度对核壳NiCo2S4形貌影响及电催化性能研究————作者:汪厚宇;马景灵;姚一帆;韦威风;刘志强;

摘要:制备低成本、环保、性能优异的双功能催化剂在能源储存与转换方面至关重要。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镍钴前驱体,通过控制硫化温度影响阴离子交换速率和硫化物成型的结构,得到不同硫化温度的表面粗糙多孔的核壳结构NiCo2S4催化剂。结果表明:硫化温度160℃合成的NiCo2S4具有0.76V的ORR半坡电位,并且其阴极氧还原反...

含醚键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作者:董昌民;朱文庆;师兰婷;蒲思川;杜洲;

摘要: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是一类由不同几何形状的有机单元通过强共价键连接而成。在有机多孔聚合物结构中引入N、O等杂原子,赋予聚合物更多的功能性。以三聚氯氰的分级亲核取代反应,通过其与4,4`-二氨基二苯醚反应合成含醚键多孔有机聚合物 (OD POP)。通过结构表征表明实验得到了热稳定性较高的含醚键的非晶态多孔有机聚合物。碘吸附的结果显示,OD POP对碘蒸气的饱和吸附容量可达366%,且对碘蒸气捕...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耐高温性能研究————作者:谭小淋;王哲;崔建国;张升强;苏文柔;侯睿恩;

摘要: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基胶,研究了结构化控制剂、苯基乙烯基硅橡胶共混比例和金属氧化物耐热剂对硅橡胶耐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0℃老化环境下,通过调整羟基硅油和六甲基二硅氮烷用量为3份和6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和苯基乙烯基硅橡胶共混比为80∶20,能明显提高耐热氧老化性能。但在300℃高温环境中,仅通过优化基础配方达不到此温度下的使用要求,需要加入金属氧化物耐热剂进一步提高硅橡胶耐高温性能,其中...

EP/An-POS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作者:杨露海;张笑林;魏宇浩;张艺博;熊传溪;

摘要:针对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主的传统环氧树脂(EP)的介电性能较差等问题,将八苯胺丙基笼状聚倍半硅氧烷(An-POSS)纳米粒子引入,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含量的EP/An-POSS低介电常数透明复合材料。系统地研究了EP/An-POSS复合体系的热性能、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相关表征,探究An-POSS 固化剂添加量对环氧树脂基介电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P/An-POSS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随着An-...

桥联基团类型对有机硅膜有机溶剂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作者:陈俊竹;薛成;靳栋梁;郭猛;钟璟;

摘要:在石油工业、生物制药以及有机合成等领域中,化工产品的生产、分离与提纯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因此有机溶剂的回收显得至关重要。渗透汽化作为一种新兴的膜分离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1,6-双(三甲氧基硅基)己烷(BTMSH)、1,8-双(三乙氧基硅基)辛烷(BTESO)为有机硅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硅膜,并将其用于有机溶剂混合物(甲醇/甲苯、甲...

基于不锈钢织物蜂巢组织结构设计及传感性能研究————作者:卞莹;刘丹宇;李杰;郝艺;魏取福;吕鹏飞;

摘要:柔性传感器因其灵活性、适应性和可穿戴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其中织物传感器与其他柔性传感器相比,能够无缝集成到服装和其他纺织品中,进行连续、实时的监测,同时确保佩戴者的舒适度。通过采用不锈钢纱线作为基材,结合蜂巢组织结构,制备出高性能不锈钢纱线织物传感器。结果表明:该传感器不仅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而且由于蜂巢组织的结构设计,还具有出色的应力分散能力,确保了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

冷藏用聚氨酯保温材料发泡研究————作者:张向松;张永林;

摘要:基于聚氨酯高压发泡装置,以异氰酸酯(-NCO)和聚醚多元醇(-OH)为原料,在各助剂催化作用下对反应合成聚氨酯的过程进行模拟。利用Aspen Plus软件平台, 对聚氨酯高压发泡工艺建立流程模型。考察了异氰酸酯指数(R)、反应温度、催化剂复配比例等因素对聚氨酯工艺的影响。利用Energy Analyzer对数据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出优化后的工艺操作参数:R=1.2~1.3,反应器温度为60℃,催化剂...

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测试————作者:张宗顺;梁森;石豪启;黄效建;

摘要:提出了一种涂覆氧化铝涂层的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烧结工艺。模拟原子的运动、能量变化和结构演化,结合SEM、FT-IR观察碳纤维表面处理对碳纤维的影响,探索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有效的烧结工艺。结果表明,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抗拉强度随预热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烧结渗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预热温度为500℃、烧结温度为700℃时,抗拉强度最大为417.3MPa

负载型纳米零价铁处理水中新污染物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刘洋;余薇薇;陈士凌;李家杰;韩易;蒋琴;

摘要:随着工农业和医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新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被检出,其较强的环境持久性和生物毒性给水处理和水生态保护领域带来了重大挑战。纳米零价铁 (nZVI) 作为一种高效的水体污染物修复剂,常被用于去除水环境中的新污染物。然而,在水中易团聚失活、迁移性差等问题会导致其性能下降。近年来,研究者通过使用载体材料负载nZVI提高其稳定性,降低纳米颗粒的团聚效应,增加活性位点,增强其在水环境修复场景中的应...

两亲性Janus填料改性水性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作者:张馨予;张琳林;王杨松;张静;王俊博;陈思晗;王娜;

摘要:采用乳液界面聚合诱导相分离一步法制备两亲性Janus纳米颗粒聚丙烯酰胺-交联聚苯乙烯(PAM-cPS),将其作为填料用于改善水性环氧树脂(WEP)涂层的耐腐蚀性、疏水性和耐磨性能。研究了PAM-cPS填料含量对WEP涂层的耐腐蚀性、疏水性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AM-cPS填料可以有效提高WEP涂层的综合性能,当填料含量为WEP涂料3%时,涂层在中性盐雾环境下测试75d后未出现腐蚀现象...

暴露温度对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性能的影响————作者:卫新亮;刘毅;孔贺;

摘要: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因其良好的性价比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采用该类层合板结构制造的航空发动机整流罩使用在较高温度环境中,承受着发动机排气段高温烘烤,为确定其在不同暴露温度下的性能变化情况,应用真空辅助模压工艺制备EW100/EA9396复合材料层合板,经-20℃冷冻8h后,分别在150℃、200℃和250℃环境中暴露3h后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利用扫描电镜对微观组织及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EG/CNTs杂化碳气凝胶基向异性柔性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作者:陈丽瑛;朱智慧;郜昆伦;杨彤;石佳鑫;章涛;卢焕坤;李皖皖;

摘要:目前制备出的向异性柔性相变材料(FPCM),其热导率的向异性程度仍难以满足集成式电子器件的散热需求,为此,将1D碳纳米管(CNTs)与3D膨胀石墨(EG)协同构建的制备向异性更高的杂化碳气凝胶(CA),代替传统的单一碳材料制备的CA,被作为FPCM的导热骨架,通过定向冷冻、真空吸附、熔融共混三步制备法,与石蜡、烯烃前段共聚物(OBC)复合,形成向异度更高的FPCM。结果表明:与单一EG基CA制备的...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