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煤矿安全

《煤矿安全》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21-1232/TD
国际标准刊号:1003-496X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
主管单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查看煤矿安全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煤炭工程》工程科技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金属矿山》矿业工程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煤矿安全》创刊于1970年,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为不定期刊物,1973年被批准为部办全国性专业技术刊物,1974年1月改为国内公开发行,为双月刊,1980年改为月刊,是全国煤炭行业主要科技期刊之一。刊物主要内容是宣传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的政策、法规;报道国内外煤矿安全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安全装备、安全管理、安全培训等信息;剖析井下事故案例等。

  【读者对象】

  主要是煤炭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各级领导干部、科研和设计人员、以及煤炭院校师生和工人、各级地方工会和劳动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煤矿安全》杂志将会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继续发展,更上一层楼。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2003年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2004年被《中国科技期刊精品库》全文收录

  2004年连续第4次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并在23家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6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试验研究、技术经验、问题探讨、事故分析、安全监察与管理、地煤专栏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环流气水雾化装置气体流场状态的仿真研究 刘春洋,高贵军,刘邱祖,LIU Chunyang,GAO Guijun,LIU Qiuzu

  基于煤体结构的瓦斯运移产出特征研究 孟杰,杨程涛,王洪盘,王进尚,翟清伟,MENG Jie,YANG Chengtao,WANG Hongpan,WANG Jinshang,ZHAI Qingwei

  瓦斯突出及渗流物理试验研究进展 李树刚,赵勇,LI Shugang,ZHAO Yong

  煤层非稳态法气和水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 郜国肖,白云龙,侯涛,管桐,GAO Guoxiao,BAI Yunlong,HOU Tao,GUAN Tong

  构造煤多尺度孔隙中瓦斯扩散的动扩散系数新模型 王司建,李志强,WANG Sijian,LI Zhiqiang

  海孜煤矿9煤层煤样瓦斯解吸规律研究 张荣,周红星,王亮,徐传田,ZHANG Rong,ZHOU Hongxing,WANG Liang,XU Chuantian

  矿井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实验研究 王洪胜,蒋仲安,杜翠凤,罗俊峰,WANG Hongsheng,JIANG Zhong'an,DU Cuifeng,LUO Junfeng

  煤系岩样单轴压缩表面电位实验研究 钮月,李忠辉,刘杰,李学龙,孔彪,沈志伟,娄全,NIU Yue,LI Zhonghui,LIU Jie,LI Xuelong,KONG Biao,SHEN Zhiwei,LOU Quan

  平扇形泡沫喷嘴的覆盖效率研究 朱小龙,王德明,韩方伟,ZHU Xiaolong,WANG Deming,HAN Fangwei

  SDQ-73型深孔快速取样装置适用性研究 晁建伟,CHAO Jianwei

  YBT32-2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噪声分布规律 汤宗情,翟成,武世亮,仲超,徐吉钊,TANG Zongqing,ZHAI Cheng,WU Shiliang,ZHONG Chao,XU Jizhao

  基于复变函数法的深部矩形巷道围岩的黏弹性研究 宁德义,NING Deyi

  老公营子煤矿顶板突水机理与防水安全煤岩柱留设研究 杨培功,张雁,郭英杰,YANG Peigong,ZHANG Yan,GUO Yingjie

  红阳矿区7#煤层及顶板冲击倾向性试验研究 夏洪满,王炯,崔家森,张逸龙,王兵,宋景利,XIA Hongman,WANG Jiong,CUI Jiasen,ZHANG Yilong,WANG Bing,SONG Jingli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立足职能贯穿过程煤炭企业成本管理实践研究

  摘 要: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节构性调整,在环境压力、进口压力、供需失衡等多因素影响下,煤炭价格保持低位运行将成为常态,煤炭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也将日趋激烈,煤炭行业已经全面进入“拼成本”的时代。煤炭企业只有深化改革、全力推行成本战略才有可能走的更远。

  关键词: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煤炭企业,成本管理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节构性调整,在环境压力、进口压力、供需失衡等多因素影响下,煤炭价格保持低位运行将成为常态,煤炭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也将日趋激烈,煤炭行业已经全面进入“拼成本”的时代。煤炭企业只有深化改革、全力推行成本战略才有可能走的更远。

  煤矿安全最新期刊目录

海陆过渡相碳质与硅质页岩水力裂缝扩展优化及应用————作者:李兵;赵海峰;孟令鹏;何亚龙;吴建军;

摘要:针对海陆过渡相碳质与硅质页岩岩石力学性质方面的差异,利用有限元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水力压裂模型,分析岩性差异与压裂参数对水力裂缝扩展特征的影响,并引入压裂指数优选最佳碳质和硅质页岩水力压裂簇数及簇间距。结果表明:碳质页岩水力缝长相对于硅质页岩较短,而缝宽相对于硅质页岩较宽,硅质页岩脆性强,抵抗变形能力也强,形成长窄型具有较大波及范围的水力裂缝;碳质页岩水力裂缝起裂压力小,且扩展压力高于起裂...

韩城区块底板高含水煤层气井压裂位置优化————作者:王伟;赵海峰;王得志;张旺;季亮;姜虹;

摘要:为研究压裂位置对底板高含水的煤层气井产量的影响,以韩城区块11#煤层为研究背景,采用Petrel地质工程一体化软件,模拟顶板、顶板+煤层、煤层3种压裂位置对煤层气井的产量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煤储层距离高含水层1、5 m时,3种压裂方式均呈现低产气量、高产水量、见气时间晚的特征;当与含水层距离增大至10、15 m时,气井产水、产气量变化幅度较小。在高含水底板层影响下,3种压裂...

基于光照约束的煤矿井下低光照图像增强算法————作者:白宇宸;苗作华;徐厚友;王梦婷;

摘要:针对煤矿井下采集图像可见度低、曝光不足和细节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照约束的煤矿井下低光照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结构包括光照约束模块(ICM)、光照分解模块(IDM)和光照增强模块(IEM)。ICM通过捕捉图像的整体光分布,生成灰度注意力权图,减少光照信息的干扰;IDM将图像分解为光照分量和反射分量;IEM通过U-Net网络结构对光照分量进行增强,最后将增强后的光照分量与灰度注意力权图和反射分量...

结合改进CNN与自注意力机制的煤矿轮式机器人目标检测技术————作者:唐俊飞;邢海龙;李溯;张涛涛;刘恒;姚诗雨;

摘要:在复杂煤矿环境和光照不均等恶劣条件下,现有的目标检测技术难以满足智能巡检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和自注意力机制的目标检测方法。首先构建了基于金字塔结构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提取网络;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模块,进一步强化特征提取功能;最后,利用YOLO Head模块进行预测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 398次迭代后,模型的损失最终稳定在0.01左右,达到了理想...

融合快速遍历随机树和Q强化学习的煤矿轮式机器人路径规划关键技术————作者:温天飞;高宇;王全;杨闯;

摘要:煤炭开采过程中存在大量危险环境和大体积运输任务,改善煤矿设备的工作质量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关键。为了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和运输任务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煤矿轮式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方法使用贪婪策略进行随机树扩展方向指引,利用马尔科夫决策减少扩展时生成的无效节点,通过三阶贝塞尔曲线平滑化路径轨迹,在学习过程中加入专家经验回放池提高计算效率。试验结果表明:在规划路径长度测试中,研究方法生成的全...

吸附条件下含裂隙煤体渗透率演化规律数值模拟分析————作者:刘啸;

摘要:基质-裂隙相互作用是影响煤体渗透率非均匀演化的关键因素。为探究吸附条件下裂隙渗透行为的真实演化过程,基于含裂隙煤体的CT二维扫描图像重构模型,对比了吸附作用下渗透演化的长期实验数据,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并实现了裂隙结构引导的基质-裂隙相互作用过程可视化观测。结果表明:气体注入产生的吸附作用导致裂隙附近的基质发生局部膨胀;吸附膨胀行为随气体渗透作用由近裂隙区域扩展至远裂隙区域;达到吸附平衡时,局...

基于D-优化设计法的抑尘剂制备及性能研究————作者:秦剑云;刘涛;李东涛;李小超;

摘要:为有效治理煤炭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煤尘,以榆树岭煤矿可吸入煤尘为研究对象,采用D-优化设计法,建立了抑尘剂配比与蒸发量、成膜时间之间的回归模型,探究了脂肪酸甲酯磺酸钠、聚丙烯酸钠以及氯化钙的最优配比,分析了三者的单因子作用与因子间交互作用,并通过硬度、抗风蚀性、保水性等特征参量研究了其抑尘性能。结果表明:抑尘剂的蒸发量和成膜时间受单因子影响及因子间交互作用的影响;以最佳配比制备的抑尘剂Ⅰ(产物)成膜...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单喷嘴喷雾特性研究————作者:姜伯洋;齐艺裴;张嘉勇;郭立稳;李嘉;肖洋;

摘要:喷雾特性对喷雾降尘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提升雾化效果可有效改善工作面环境。压力喷嘴内、外流场与液态介质之间相互作用复杂,当前喷雾研究中存在着现场应用喷嘴选择没有明确依据,喷雾特性控制具有盲目性等问题,为工作面高效降尘带来困难。以矿井中常用的各类单喷嘴为研究对象,研究喷嘴类型、供水压力、孔径3个关键参数对射程、流量、雾化角、轴线射流速度4个喷雾特性的影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不同参数对喷雾特性影响的重...

动力扰动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研究————作者:罗明坤;宋丽强;李思齐;宋东东;兰安畅;贾策;李胜;杨振华;王长友;

摘要:煤矿深部开采时围岩处于高应力状态,动力扰动可能导致巷道围岩失稳,甚至发生冲击地压;因此,探究动力扰动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对围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弹性力学和应力波理论,分析了巷道围岩失稳机理;采用正交试验法和FLAC3D软件的动力学模块,探究了动力扰动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首先,根据极差、均值分析方法得到各因素对巷道围岩变形量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埋深...

浅埋近距离煤层开采上覆房式煤柱破坏规律及稳定性控制研究————作者:李鹏杰;杨峰;陈海富;高嘉良;赵瑞;

摘要:为研究浅埋近距离上覆房式采空区下开采煤柱失稳破坏问题,提出了煤柱稳定性控制方法,采用充填材料力学特性测试试验和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风积沙充填材料压实试验压力达15 MPa时,基本达到密实状态;风积沙-黄土混合材料力学特性测试表明配比为风积沙∶黄土=1∶0.4时形变量较小,抗压能力强,并将该配比作为2305工作面固体充填材料配比;2305工作面采...

煤矿综采工作面甲烷浓度场稀疏群智感知方法————作者:张婧;查斗;屈世甲;许宇光;

摘要:针对煤矿综采工作面甲烷监测点少导致工作面区域难以实现甲烷浓度监测高覆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群智感知的工作面甲烷浓度场感知方法,通过部分子区域甲烷浓度监测数据,探索子区域相关性,并推断形成综采工作面甲烷浓度场。在对综采工作面进行子区域划分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基于分布加权自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强化学习(DSA-DQN)甲烷浓度感知子区域优选算法,区域优选算法借助分布加权自注意力机制捕捉工作面环境的关...

水中高压电脉冲荷载下页岩应力分布及预制裂纹扩展规律研究————作者:鲍先凯;姜斌;吴宁;崔广芹;于超云;张童;张晓凡;

摘要:为了研究水中高压电脉冲荷载作用下页岩应力分布和裂纹扩展长度、偏转角度的变化规律,采用应力叠加原理从理论角度探究了水中高压电脉冲作用下的页岩原生和诱导应力场分布规律,结合水中高压电脉冲致裂系统开展了三轴压力作用下的水中高压脉冲破岩及预制裂纹扩展试验,从宏观角度探究了不同预制裂纹长度(10、20 mm)和角度(60°、90°、120°)对裂纹扩展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ABAQUS的扩展有限元模...

含磷回收物对甲烷/煤尘复合爆炸火焰传播的抑制效果及机理研究————作者:刘丽;孟祥豹;陈记合;张延松;王桐;石磊;吴阳;吴琦岩;

摘要:磷酸铵镁(MgNH4PO4·6H2O)是污水处理管道中易生成的一种含磷管道堵塞物,为研究其对甲烷/煤尘复合爆炸的抑制效果,对磷酸铵镁晶体颗粒进行机械化学改性,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的磷酸铵镁粉体(S-MAP),并用改进的哈特曼火焰传播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20%、40%、60%、80%)的S-MAP对甲烷/煤尘复合爆炸火焰传播的抑制...

煤矸石自燃内在关键控制因素及危险性评价模型研究————作者:李奇繁;张玉龙;韩柏彬;张鑫;胡胜勇;周春山;张童;张宇;

摘要:为了解煤矸石自燃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反应特性,分析煤矸石自燃的关键控制因素,采用工业分析仪、元素分析仪、硫含量测定仪、煤自燃倾向性测定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对沁水煤田的QX(沁新)、XS(新升)和XZ(新庄),霍西煤田的SJH(三交河),东胜煤田的FM(富民)和BPW(宝平湾),神府煤田的SGT(石圪台)以及荥巩煤田的DYG(大峪沟)煤矿的8种煤矸石进行了评价,并建立了煤矸石自燃危险性...

急倾斜煤层冲击地压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作者:李浩荡;胡旭聪;钟涛平;闫瑞兵;刘恩德;刘旭东;李振雷;

摘要:冲击地压的发生往往具有区域性特征,而矿井地质条件是造成这种区域性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揭示复杂地质条件对冲击地压危险性的影响,以乌东煤矿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案例分析、数值模拟、理论推导和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了急倾斜特厚煤层冲击地压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历史案例分析表明:乌东煤矿的冲击地压破坏主要集中在工作面里程1 500~2 000 m范围内;在该范围内,中间岩柱宽度较小,而中间岩柱宽度较...

胶结充填体动载破坏力学特征研究————作者:解北京;李晓旭;梁天宇;陈铭进;陈思羽;吴飞岐;

摘要:为研究不同配料比、质量分数的胶结充填体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征,采用50 mm杆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对胶结充填体开展冲击加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借助Holmquist-Johnson-Cook(HJC)本构模型模拟了地下充填开采过程中充填体和煤岩受冲击地压影响的损伤过程。结果表明:胶结充填体的动态抗压强度呈现出良好的应变率效应;在较低应变率范围内(46.21~79.85 s-1...

深立井过突出煤层群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井壁研究与应用————作者:张辉;姚直书;郑定康;沈仁为;

摘要:针对煤矿深立井井筒过突出煤层群时的支护难题,提出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井壁结构;首先,通过配制试验得到井壁高性能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研究不同钢纤维掺入率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然后,以丁集煤矿第二回风井井筒揭煤处的支护工程为背景,基于相似理论,进行不均匀荷载下的井壁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当钢纤维掺量(体积分数)为0.4%时,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

煤层顶板含水层疏放水井孔工程优化解析模型推导及应用————作者:周振方;

摘要:煤层开采前超前实施探放水工程是消除顶板水害威胁的一项有效手段。选取宁东鸳鸯湖矿区延安组2煤典型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以地下水动力学“点源线汇”理论为基础,通过顶板水疏放问题概化和理论模型推导,建立了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单一倾斜钻孔疏放水稳定井流计算解析式;根据地下水“映射井”原理,推导了顶、底有界含水层疏放水过程任意1点降深计算的井流解析模型;根据地下水“辐射井”井流原理,提出了疏放水“辐射井”分支钻孔...

地垒构造近距离双煤层开采断层导水规律研究————作者:尹会永;冯庆富;董方营;周威;李永杰;王印;

摘要:准确判断断层导水性是现阶段工程实践中防治断层水害的关键和难点之一;目前判断断层导水性的技术方法主要有现场探查和理论分析,然而受成本高、耗时长,理论分析不细致等困扰,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断层水害事故频发。选取断层的含水层对接比率(ADR)、泥岩涂抹系数(SSF)、断面紧闭指数(Iσ)、泥岩塑性指数(Im)、水岩应力作用指数(Iw)、断距...

煤矿井下钻进工况智能识别算法研究与应用————作者:陈韬;张幼振;许超;

摘要:从钻进过程参数采集、数据处理、异常工况识别3方面对煤矿井下钻进工况识别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由数据采集层、处理层、工况识别层组成的煤矿井下常见钻进工况识别算法架构。其中,数据采集层能对钻进参数进行采集;数据处理层包含异常点的数据清洗、特征参数的提取以及传感器多源信息的融合;工况识别层采用机器学习中的分类算法与优化算法,通过结合2种及以上识别算法形成混合智能工况识别算法,对带有工况分类标记的钻进参数...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煤矿安全》矿业工程师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5021.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