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水处理技术》主要刊登各种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尤其是膜技术在水处理、化工、电力、电子、煤炭、医药、食品、纺织、冶金、铁路、环保、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同时为水资源开发、工业用水除盐、工艺用水处理、超纯水制备、废水治理、水再生回用、海水淡化提供有效的新技术。
《水处理技术》为环境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如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论文被美国SCI、CA和日本科技文献速报摘录。曾多次荣获国家海洋局、华东地区和浙江省优秀期刊奖。
辟有综述与述评、研究报告、应用技术、经验交流、技术讲座、信息与简讯等栏目。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国家“双效”期刊
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入选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
【栏目设置】
辟有综述与述评、研究报告、应用技术、经验交流、技术讲座、信息与简讯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碱性有机废水催化降解研究进展 胡德声;吴明珠;周永福;李芬;李应1-4+20
相转化法制备碳捕集用聚偏氟乙烯膜及其改性的研究进展 张瑛洁;郎野5-10
基于ANAMMOX处理低C/N废水高效脱氮联合工艺研究进展 朱亮;李祥;黄勇11-15
铁介质驱动下的废水生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李晓;钟玉鸣;常向阳;陈杏娟;许玫英16-20
无机纳米抗菌材料在水处理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齐云霞;夏伦志;吴东21-25
阴离子交换膜改性研究进展 张学敏;王三反;周键;周赵溪26-30
膜表面改性技术在MBfR领域的应用 张利娟;温琦;王暄;吕晓龙;袁晓彤;盛慧莹31-35
信息与简讯_通知
关于举办中国海洋学会第七届海洋青年科学家论坛暨首届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青年科学家论坛的通知 35
研究报告
不同含量溶剂对PVDF/TiO_2微滤膜性能的影响 郎茂倩;周明远;朱学峰;张杰;王志伟;张澍36-39
反相乳液制备S-g-PAM及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研究 刘智峰40-43
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耐化学性能研究 沈菊李;郑宏林;潘窔伊;贺璇;眭彤;吕晓龙44-47+52
硅藻土对聚偏氟乙烯膜的水处理性能影响研究 朱小燕;朱志超;雷新荣48-52
SPEEK含量对PMIA-SPEEK共混纳滤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曾浩浩;赵虹;赵长伟;王涛;曾楚怡53-57
TiO_2/Ti纳米管光电极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胡春光;辛言君58-60+66
钛盐混凝去除水中As(Ⅲ)的性能研究 沈珺;唐玉朝;黄显怀;伍昌年;薛莉娉;汪赛奇61-66
反渗透海水淡化水后处理技术 李东洋;韩志男;马铭;初喜章;单科;黄鹏飞67-71+80
科技核心期刊征稿范文:如何提高化工分析实验技能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步开始关注化工生产企业的发展进程。在我国的化工生产中,化工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我国的化工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化工企业内,利用化工生产过程的分析结果,对化工生产的总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给化工企业进行决策提供有利的条件,能够采取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提高化工企业的总体生产效率和取得的社会利益,就是所谓的化工分析。本文阐述了化工分析的内涵,提出了几点提高化工分析实验技能的对策。
关键词:化工生产,分析结果,效率,实验技能,认识,对策
化工分析这一项工作涉及到了许许多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很多方面都有关联,是一个相对比较系统、比较复杂的工作。在我国,化工分析的起步相对较晚,在很多相关的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化工分析的实验技能比较落后。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化工分析的作用,就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以及相关技术的支持,针对性的解决化工分析实验技能落后这一问题,从而带动整个化工企业的飞速发展。本文介绍了化工分析的相关内容,并且从提高化工分析的实验技能出发,给出了相关的对策。
水处理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厌氧氨氧化耦合MBR工艺中试实验研究————作者:韦纯忠;郭小英;陈阳光;韦愿;金樾;张文杰;
摘要: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处理生活污水的过程中受限于温度、污水水质水量、溶解氧等因素变化存在处理效率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构建厌氧氨氧化耦合MBR工艺(AxMBR)对高校生活污水开展中试实验研究以验证工艺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AxMBR能稳定高效的处理该污水,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出水COD、NH4+-N、TN浓度保持在7 mg/L、5 mg/L、15 mg/L以下。温度在2...
PU-FBBR处理含SDBS污水的研究————作者:刘思佳;赵如金;闵刚;张沁玹;武涛;
摘要:采用聚氨酯海绵生物膜反应器(PU-FBBR)处理含SDBS污水,探索了不同剂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PU-FBBR处理污水的影响,研究了改性PU-FBBR处理含SDBS污水的效果,并进行微生物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浓度的SDBS影响生物膜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当SDBS浓度为50 mg/L时,可使生物膜反应器中COD、NH+4-N和TP的去除...
清华大学黄霞、德州理工大学沈悦啸团队ES&T综述:聚合物膜的三维重构与表征————作者:徐小梅;
摘要:<正>近日,清华大学黄霞教授团队和德州理工大学沈悦啸教授团队合作在环境领域著名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3-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ic Membranes:A Review”的综述文章。本文介绍了8种三维重构技术的原理、优缺点、针对膜材料的制样步骤、数据...
复合钒酸盐材料在工业废水治理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作者:靳亚斌;徐甜甜;周亮;万振杰;张高明;
摘要:光催化技术因其高效、便捷、适应性强等技术优势,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从光催化降解技术角度出发,全面回顾了钒酸盐复合材料在工业废水处理中降解有害污染物的最新研究成果。首先详细介绍了钒酸盐复合材料的常用合成方法,包括水热法、凝胶溶胶法、原子层沉积法和物理气相沉积法等;其次,深入分析了金属氧化物/钒酸盐、g-C3N4/钒酸盐和金属掺杂型钒...
生态浮床技术在农业农村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进展————作者:梁瑞珂;严菘;郭丹辉;吴周瑞;徐锐;张勇;
摘要: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往往伴随着污染的产生,其污染类型广泛,但无论何种农业农村污染类型,都会涉及水体污染,所以治理农业农村水体污染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生态浮床作为处理水体污染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因其简单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的优点被广泛应用。本文将生态浮床技术的概念、历史和发展为切入点,介绍了生态浮床主要结构和强化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列举了...
一株好氧反硝化聚磷气单胞菌D8的脱氮除磷特性研究————作者:刘爽;袁野;周佳;赵帅;赵雷真;屈建航;
摘要:分离筛选高效好氧反硝化聚磷细菌,探究氮代谢途径,优化最佳脱氮除磷条件,为废水生物脱氮除磷提供菌种资源及技术参考。基于BTB鉴别培养基以稀释涂布法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高效反硝化聚磷细菌,结合形态观察和16S r 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完成种属鉴定;通过中间代谢产物检测和氮平衡分析探究脱氮途径;单因素实验法优化菌株的脱氮除磷条件。分离筛选到高效反硝化聚磷细菌D8,鉴定为气单胞菌(Aeromo...
优化双搅拌策略修复耐盐好氧颗粒污泥脱氮除磷及结构稳定性研究————作者:肖飞;杨紫海;王世民;赵峰德;
摘要:成熟后的耐盐好氧颗粒污泥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发生解体现象,因此将耐盐好氧颗粒污泥进行冷冻储存并再生,这对未来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价值。采用高径比(RH/D)为3.6的双搅拌序批式反应器(SBR),内接冷冻80 d的耐盐好氧颗粒污泥,并分析SBR的不同搅拌速率梯度对污泥理化特性和降解污染物的性能变化,以及修复后的颗粒对COD负荷的抵抗能力。结果表明:60 d后,颗粒平均粒径约为1...
人工湿地对灌溉水中常规污染物及抗生素的去除效果————作者:袁益丹;李科林;李佳璇;秦瑄琳;吴子剑;黄忠良;
摘要:以三级植物塘为核心的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农田灌溉水,探究其对常规污染物和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和季节变化规律及影响,并分析湿地各级单元内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于有机物(COD)、总磷(TP)、总氮(TN)和硝态氮(NO3--N)的年平均去除率为61.31%、59.30%、59.21%和61.34%;其中挺水植物单元(C1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降解双酚A的研究进展————作者:张欣怡;温金龙;胡玉瑛; 摘要:双酚A(BPA)是一种具有毒性的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对水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且其分子结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难以通过常规的处理方法去除。因此,开发高效、经济的BPA废水处理技术已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非均相催化活化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可以高效降解水中BPA,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易回收等优势。本文全面回顾了过渡金属、碳材料以及耦合方式在活化过硫酸盐降解BPA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AAO+SBR组合工艺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应用研究————作者:马海波;苗立永;肖波;蒋小雨;荣懿;任武昂; 摘要:针对分散式生活污水可生化性强、成分复杂、水量波动大等特点,本研究拟将AAO与SBR工艺串联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出水COD、NH4+-N、TN平均分别为22.9、2.82、7.6 mg/L,均满足GB1891-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TP平均浓度为0.832 mg/L,为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在组合工艺末端增加化学除磷工艺,当PA... 四川某乡镇污水厂提质改造案例————作者:董明甫;张林;陈春梅;赵茂杰;余波; 摘要:为应对复杂的水质变化,严格落实出水达标,乡镇污水厂采用AO生化工艺结合一体化MBR膜处理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工艺改造。结合水质分析,确定了改造难点在于在不额外增加用地的情况下去除进水浓度异常偏高的总氮、氨氮和总磷。为提升进水水质,在进水口加设了提篮格栅处理较大的固体垃圾。在原有调节池和污泥干化池的基础上进行合并加深,新增了缺氧池和好氧池,优化了加药系统和药剂投加点,规范了对MBR膜的维护保养,提高了处... 蒙脱土改性生物炭对水中Cd(Ⅱ)吸附性能的研究————作者:刘进凯;鲁秀国;李发俊; 摘要:以核桃壳为原料,用钠基蒙脱土悬浮液对核桃壳生物质进行改性,采用一步热解法制备出蒙脱土改性生物炭MC-MT(500)进行水中Cd(Ⅱ)的吸附实验,并通过SEM、BET、FTIR、XRD、XPS对吸附重金属前后的吸附材料进行表征分析,采用单因素吸附实验,考察在不同pH、不同吸附剂投加量、不同金属离子初始浓度、不同温度等条件下,吸附材料对Cd(Ⅱ)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C-MT(500)表面粗糙多... 铁酸镍-过硫酸钠高级氧化法降解水中罗丹明B的影响因素及反应动力学研究————作者:徐文迪;陈宇婷;何茜;张东;杨明霏;蔡元昕;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铁酸镍(Ni Fe2O4),通过XRD、SEM、FT-IR、BET四种表征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对表征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利用该材料活化过硫酸钠进行催化降解实验,降解水中罗丹明B来评价材料的催化性能。采用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优反应条件:过硫酸钠添加量为1.5 g/L,罗丹明B的浓度为20 mg/L,pH为7,Ni Fe2... 磁改性核桃壳基生物炭吸附红霉素的实验研究————作者:鲁秀国;揭珊;付宇凌; 摘要:以农用废弃物核桃壳为原材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负载Fe3O4磁性颗粒制备出磁改性核桃壳基生物炭INBC,并将其用于吸附水中红霉素。采用SEM、XRD、FT-IR、VSM等表征手段,分析INBC的形貌结构等特征,并探讨INBC投加量、初始p H、初始浓度、温度等单因素变量对水中红霉素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红霉素初始浓度为20 mg/L,INBC的投加量... 基于上向流轻质滤料滤池的云龙湖水质净化中试研究————作者:王光辉;李晨;刘强;李莹;李雨萱;李欣然; 摘要:采用“上向流轻质陶粒生物滤池+(聚合氯化铝)混凝+侧向流斜板沉淀池+上向流超轻滤料滤池+(次氯酸钠)消毒”组合工艺处理云龙湖源水-玉带河水,出水COD、BOD5、NH4+-N、TP、粪大肠菌群分别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类、I类、II类、II类和I类标准;TN平均去除率为50.55%,出水TN浓度在IV类以上。虽然出水TN浓度较高,但由于COD、BOD5、NH4... 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松果壳-污泥生物炭及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作者:孟多;褚书平;邵维;刘炜; 摘要:为实现对水体中亚甲基蓝的绿色高效去除,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松果壳-污泥生物炭材料,考察热解温度、松果壳添加量及热解时间等三个因素对松果壳-污泥生物炭吸附性能的交互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利用元素分析仪、BET、FTIR等手段表征分析污泥生物炭的组成成分、孔结构特性及官能团类型等,并探究污泥-松果壳生物炭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作用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热解温度是影响松果... CO2气浮对兰炭废水中乳化油脱除的影响研究————作者:杨晨宇;曲旋;李伟伟;郝晓刚;李慧芳;张荣; 摘要:利用CO2气浮技术脱除兰炭废水中难处理的乳化油,探讨了气浮时间、CO2流量、反应压力和反应温度对废水p H动态变化及乳化油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建立了乳化油脱除率的预测模型。研究表明CO2气浮脱除兰炭废水中乳化油的过程中,废水p H呈现先恒定后下降的趋势,废水p H由最初的8.64降到7.10左... Cu2O活化高碘酸盐降解水中亚甲基蓝的机理研究————作者:王群;熊仁萱;张宇;李思潼;肖洋; 摘要:氧化亚铜(Cu2O)活化高碘酸盐(PI)降解水中亚甲基蓝(MB)。研究了PI初始浓度、Cu2O投加量、初始p H和阴离子对Cu2O/PI降解MB的影响。当p H=6,初始MB浓度为20μmol/L时,与1.0 g/L Cu2O和0.5 mmol/L PI反应40min后,MB总降解率为93.6%。通过伪一阶动力... 聚硅酸金属盐的制备及对水体中聚苯乙烯微塑料混凝去除性能研究————作者:崔岩;罗章;冯赟杰;陈申强;柴晓鑫;胡潘; 摘要:为探究聚硅酸金属盐(PSi M)对水中微塑料(MPs)的去除性能,本研究制备聚硅酸硫酸铝(PSi Al)、聚硅酸硫酸钛(PSi Ti)、聚硅酸硫酸铁(PSi Fe)用于去除水体中0.1~5.0μm聚苯乙烯微塑料(PS MPs)。结果表明,PSi Ti和PSi Al对MPs的去除率高达80%以上,效果明显优于PSi Fe,而PSi Ti比PSi Al具有低的最佳投加量,说明Ti4+ 过渡金属协同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废水中的吉米沙星————作者:王继鹏;李健康;冯运; 摘要:对比研究了两种常见的过渡金属离子(Cu2+和Fe2+)协同热活化过硫酸盐强化废水中吉米沙星(GMX)的降解。结果表明,GMX的去除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Cu2+和Fe2+协同体系中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97 min-1和0.061 min-1,显著高于热活化过硫酸...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