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环保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化工环保

《化工环保》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215/X
国际标准刊号:1006-1878
主办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国化工学会环保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工防治污染技术协会
主管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国化工学会环保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工防治污染技术协会
查看化工环保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军转民》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水处理技术》水利工程师职称论文

  【杂志简介】

  《化工环保》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石化集团北京化工研究院环保所、中国化工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工防治污染技术协会和全国化工环境保护信息总站联合主办。是中国化工系统唯一的一本宣传国家环保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化工环保科研成果和三废治理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国内外环保信息交流的刊物,也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环保科技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与应用领域的核心期刊。

  主要登载化工、石油化工、煤炭、轻工、冶金、印染、纺织、制药等行业的三废治理工程技术、专论与综述、环保科研成果、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分析与检测、环保管理、环保材料、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技术、国内外环保发展动态等。被《CA》收录率达90%以上。

  【收录情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化工部科技情报成果二等奖;

  中国石化集团科技期刊二等奖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一等奖(02第五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治理技术、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分析与检测、新型环保材料、科研与工作简报。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人工湿地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李涛,周律,武红功,Li Tao,Zhou Lü,Wu Honggong

  电气石对脱氯菌降解三氯乙烯的影响 岳俊杰,王玉婷,冯炘,王薇,李铁龙,Yue Junjie,Wang Yuting,Feng Xin,Wang Wei,Li Tielong

  黑麦草强化生物过滤法处理正己烷废气 贺艳云,徐仲均,He Yanyun,Xu Zhongjun

  亚临界湿式氧化法脱除含油污泥中的重金属 武跃,袁圆,张静,李芳,白长岭,Wu Yue,Yuan Yuan,Zhang Jing,Li Fang,Bai Changling

  蒽醌修饰石墨毡电极预处理头孢合成废水 潘贵芳,李贵霞,刘艳芳,李伟,高湘,李再兴,Pan Guifang,Li Guixia,Liu Yanfang,Li Wei,Gao Xiang,Li Zaixing

  工业含钒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 郑川立,张红玲,张炳烛,李平,徐红彬,张懿,Zheng Chuanli,Zhang Hongling,Zhang Bingzhu,Li Ping,Xu Hongbin,Zhang Yi

  纳米二氧化钛可见光催化的研究进展 雷育斌,刘鹏程,朱雯雯,章佳莹,杜道林,肖翔,Lei Yubin,Liu Pengcheng,Zhu Wenwen,Zhang Jiaying,Du Daolin,Xiao Xiang

  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 梁波,徐金球,关杰,郭耀广,苏瑞景,Liang Bo,Xu Jinqiu,Guan Jie,Guo Yaoguang,Su Ruijing

  TiO2纳米管阵列的改性及其光电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张宏忠,秦小青,王明花,Zhang Hongzhong,Qin Xiaoqing,Wang Minghua

  焦化废水的污染物特征及处理技术的分析 张万辉,韦朝海,Zhang Wanhui,Wei Chaohai

  化工管理职称论文:浅谈如何加强化工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论文摘要:安全性主要表现为系统、设备、设施的可靠性,包含各种安全认证和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防爆区设备的选用符合防爆认汪要求等。实用性表现为既要满足消防规范要求,又要做到节省投资。

  化工环保最新期刊目录

污染土壤热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者:顾俊彦;李忠元;王长安;刘施恩;车得福;

摘要:土壤污染已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环境问题,众多土壤修复技术中,热修复技术因高效、针对性强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系统介绍了多种热修复技术(包括热脱附技术、焚烧技术、阴燃技术和玻璃化技术)的原理及工艺,并从影响因素、优化策略、联合修复等方面探讨了热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污染土壤热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和思路

废弃聚乙烯化学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作者:吴映雪;曲琳;隋洋;李肖夫;李汝贤;

摘要:聚乙烯(PE)是用量最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目前处理废弃PE仍以焚烧、填埋和机械回收为主,以裂解和降解为代表的化学回收技术亟待发展。本文综述了废弃PE化学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了其应用情况和面临的挑战,指出未来研发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开发适用于混合塑料的回收工艺和催化剂,加强对目标产物的控制,加快建设废弃PE连续回收工业化装置,开发多种化学回收方式相结合的新串联工艺...

一种新型荒煤气净化技术的经济性研究————作者:田静;

摘要:采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了年产3 000 kt焦化企业的荒煤气净化工艺流程,并采用(火用)分析方法从工艺能耗方面分析了传统荒煤气净化工艺和优化后新工艺的经济性。结果表明,工艺流程优化后,由于取消了荒煤气的反复加热冷却过程,使新工艺的温度变化更为合理,降低了循环冷却水、低温冷却水以及低压蒸汽的用量,且减少了换热设备的使用。通过对新工艺和传统工艺的对比发现,新工艺的物理(火用)、化学(火用)...

石油烃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菌种筛选及应用————作者:王亭;王岽;孙杰;郦和生;

摘要:从石油烃污染土壤中筛选出好氧、缺氧环境下石油烃降解能力优异的2株芽孢杆菌Bacillus tropicus和Bacillus thuringiensis,考察了环境温度和环境pH对菌株石油烃降解性能的影响。将筛选出的芽孢杆菌制成固体菌粉材料,应用于石油烃污染土壤原位修复。实验结果表明:Bacillus tropicus和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环境温度为25 ℃、环境pH为7...

三种气氛下退役风电叶片热失重特性研究————作者:程明;张铎;马骏;熊小鹤;张一楠;伍力拓;

摘要:对退役风电叶片进行粉碎制样,考察了粒径、气氛、升温速率对样品热失重特性的影响,并采用3种动力学方法对反应活化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气气氛下,样品在224 ℃开始失重,600 ℃左右反应结束,TG曲线由代表挥发分燃烧和焦炭燃烧的两个阶段组成。N2和CO2气氛下,样品起始失重温度有所升高,分别为274 ℃和284 ℃;N2气氛下样品...

水处理重力沉降表征研究进展————作者:王炉光;张巧玲;高文乔;李仁欢;牛天歌;李蕾;李少林;

摘要:重力沉降是水处理中实现固液分离的核心方法。本文通过系统阐述重力沉降的理论基础、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实验、设计及调试提供参考。首先介绍了重力沉降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影响因素,然后总结了其在水处理中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现有技术的难点和局限性,最后对新方法的开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重力沉降研究的深入推进提供思路

Fe-B/N-C单原子催化剂活化PMS处理焦化废水————作者:王建;刘宇琪;韩世豪;杨少霞;

摘要:采用一锅法制备了Fe-B/N-C单原子催化剂,并将其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处理焦化废水。表征结果显示,单原子Fe的负载量为3.69%(w),B原子掺杂并未改变催化剂的微观形貌,Fe、B、N和C元素在Fe-B/N-C表面均匀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Fe-B/N-C投加量为0.5 g/L、PMS投加量为2.0 g/L的条件下,Fe-B/N-C活化PMS体系在10 min内可完全去除废水中的苯酚,3...

BiVO4/TiO2可见光光催化涂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醛与苯的同时光催化降解————作者:方宪权;贾昆;

摘要:以三乙胺、钛酸四丁酯、硝酸铋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VO4/TiO2复合可见光光催化剂,并将其制成无机光催化涂料,考察了其在可见光下对甲醛与苯的同时降解性能。表征结果显示,BiVO4的负载扩展了光催化剂的光吸收范围,增大了其比表面积,同时异质结的形成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降低了电荷传输的阻力。实验结果表明:掺杂3%(w)Bi...

板式热交换器制造过程中碳足迹的研究————作者:孟亚惠;樊徳鑫;马晓飞;张婧;黄健康;

摘要:基于产品碳足迹量化的要求和指南,结合生命周期评价法,构建了板式热交换器的碳足迹核算框架,计算了不同型号尺寸板式热交换器在生产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足迹。结果表明:A、B、C、D 4种型号板式热交换器在整个生产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分别为1.073 1,3.910 8,6.500 1,29.218 4 t CO2e;板片传热面积的增幅与碳排放活动水平的增幅接近,是影响碳排放活动的重要...

烟气CO2赤泥湿法脱碱研究————作者:李玉荣;杨欢;覃小刚;庄原发;胡世磊;邓毅;

摘要:拜耳法赤泥是氧化铝生产企业产生的强碱性工业固体废弃物,赤泥的强碱性不仅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危害,还制约了赤泥资源化再利用。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搭建处理规模为10 L的小试装置,模拟工业烟气,开展烟气CO2赤泥湿法脱碱工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固液质量比为1:20的条件下,将CO2体积分数为10%、CO2流量为0.20 m

侧流技术强化市政污水脱氮除磷研究与应用进展————作者:常龙艳;田文清;樊怡乐;陈珊敏;梁继东;延卫;

摘要:针对我国当前污水生物脱氮除磷面临的技术困境,详细介绍了侧流磷回收和侧流污泥发酵两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技术原理、特点和关键参数,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侧流工艺的运行情况,探讨了该工艺在实际运行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我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实现深度脱氮除磷提供参考

超声波辅助葡萄糖还原酸浸法回收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的Li和Fe————作者:吴昂基;张荣良;王硕渊;高逸凡;潘雯;张威;杨瑞祥;

摘要:采用超声波辅助葡萄糖还原酸浸法从废旧磷酸铁锂(LFP)电池中回收Li和Fe,分析了常规浸出工艺中硫酸浓度、葡萄糖浓度、液固比(浸出液体积与正极材料质量之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Li和Fe浸出率的影响,比较了超声波辅助作用前后,Li和Fe浸出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H2SO4浓度2 mol/L、葡萄糖浓度2.0 mol/L、液固比15 mL/g、温度70...

超声波-三维电Fenton氧化法处理腈纶生产废水————作者:乔恩停;陈晔;

摘要:以钌铱钛电极为阳极、石墨电极为阴极、铁碳复合粒子为粒子电极,构建了超声波-三维电Fenton氧化体系,考察了超声功率、初始pH、极板间距、电流密度、H2O2加入量、Fe2+加入量、铁碳复合粒子加入量对腈纶生产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筛选出适宜的工艺条件,并评价了该条件下腈纶生产废水的综合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三维电Fent...

神府区块深部煤层气排采水处理技术研究————作者:史金卓;赵迎秋;李立峰;王超;

摘要:采用“一体化破胶—絮凝沉降—多级过滤”工艺对神府区块深部煤层气排采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处理后排采水用作回注水时,与地层水及地层黏土矿物之间的配伍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破胶时间30 min、复合絮凝剂用量300 mg/L、过滤速率不大于8 m/h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SS为4.0~5.3 mg/L,含油量为3.2~4.3 mg/L,颗粒直径中值1.4~1.9 μm,满足《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技术要求及分...

锂矿选矿尾泥增白工艺及其应用————作者:曹凌云;李斌;李梅彤;费学宁;赵洪宾;焦刚珍;

摘要:以某锂矿选矿尾泥为对象,采用二氧化硫脲(TD)还原—草酸络合工艺进行增白处理,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尾泥增白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尾泥增白的工艺条件,并测试了增白尾泥在陶瓷制品及C.I.颜料黄65(P.Y.65)改性中的应用性能。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尾泥白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草酸用量>络合时间>TD用量>NaOH与TD的摩尔比>温度>还原时间。基于工艺成本控制,选择适宜的尾泥增白工艺条件...

脉冲电沉积SnO2-Sb电极的制备及其对苯酚的降解性能————作者:陈仕刚;于超凡;张瑞滕;孔繁鑫;孙广东;

摘要:采用脉冲电沉积(PED)法制备了锡锑(SnO2-Sb)电极,考察了脉冲频率、脉冲电流密度和占空比对SnO2-Sb电极结构特性、析氧电位和苯酚降解性能的影响,优化了电极制备工艺参数,并比较了该电极与直流电沉积(DCED)电极的·OH产生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SnO2-Sb电极制备工艺为脉冲频率50 Hz、脉冲电流密度62.5 mA...

利用粉煤灰和水泥固化脱硫废水的研究————作者:韦飞;谢云驾;王特;王梦勤;盛广宏;贾勇;

摘要:以河砂、粉煤灰和水泥为原料,脱硫废水为拌合用水制备固化材料,研究了原料配比和成型压力对固化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考察了固化材料中Cl-、SO42-和重金属离子的浸出特性,评价了固化材料的抗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砂子、粉煤灰和水泥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30%和20%、脱硫废水与固体原料的质量比为13%、成型压力为20 MPa时,试样...

矿渣-硅灰-磷石膏基骨料的制备及性能————作者:马彦涛;房小健;黄绪泉;张均龙;王再骞;孙正华;

摘要:采用矿渣和硅灰复掺磷石膏制备人造骨料,优化了矿渣-硅灰-磷石膏基人造骨料的工艺配方,考察了骨料干密度对浸出液中氟和磷含量的影响,测试了骨料的产品性能,表征了骨料的形貌和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当磷石膏含量(w)80%、水泥含量(w)5%、矿渣含量(w)6%、硅灰含量(w)9%时,所制备的矿渣-硅灰-磷石膏基骨料经28 d养护后,筒压强度为5.34 MPa、1 h吸水率为8.4%、堆积密度为929 ...

广东省储油库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控现状研究————作者:刘志阳;孙西勃;廖程浩;张永波;沙莎;尹浩;

摘要:以广东省内70家储油库为研究对象,对油品储存、收发过程的油气排放控制现状进行了现场调研和监测。检测结果表明:269座储罐中有39%的储罐存在罐顶附件泄漏,其中外浮顶罐的泄漏率最高,为53%,其次为固定顶罐和内浮顶罐,泄漏率分别为34%和61%;115个汽车发车台中有21%的鹤位油气收集系统密封点存在泄漏;44套油气回收处理系统中有25%的油气回收处理系统排放口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超过排放标准限值要求...

《化工环保》投稿须知

摘要:<正>1总体要求论文主题明确,文字简练,数据可靠,一般不超过6 000字;符合我刊的写作要求与规范。来稿请采用电子版网上投稿,我刊网址:www.hghb.com.cn。2文题文题应准确、简明,能体现主题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不应有非规范的或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词、符号、代号、结构式。3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职称,电话,电邮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