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54年创刊,月刊,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哈工大各学科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及工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接收校外高水平论文,省(部)级以上政府基金资助论文,报道方向包括航天、机械、能源、动力、材料、电气、电子、信息与控制、计算机、生物工程、土木工程、市政环境、暖通空调、道路、桥梁、交通工程、工程力学及有关交叉性学科。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黑龙省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00)
本刊被多家国内外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 ,如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INSPEC)、日本《科技文献速报》(JICST)、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数学评论》(MR)、德国《数学文摘》(ZB1 MATH)、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CSA)、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MR)、美国《国际航空航天文摘》(IAA)、美国《现代数学出版物》(CMP)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国防信息中心数据库》等。
【期刊荣誉】
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在2002、2004年连续荣获第二、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4年在教育部主持的全国高校及教育部主管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06年获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2008年获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哈工大学报编辑部注重论文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2004年度被Ei收录的核心期刊数和论文数两项全国同类期刊第一,同年影响因子列全国65种同类(工业技术类)大学学报第一。为了有效拓展出版空间,扩大国际影响,全方位展示哈工大的学术资源,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本刊在不断努力。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学科前沿、理论探讨、学术争鸣、学术动态、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人物述评、书评及会议评述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钢筋混凝土板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 王勇,董毓利,邹超英
2. 钢木组合早拆模板整体抗压破坏试验 何林,袁健,张厚,文桥,王玉辉,王磊
3. 砌块整浇墙骨架曲线影响因素分析 赵艳,王凤来,张厚,丁向奎,李利刚
4. 高铁锰氨氮地下水生物净化滤池的快速启动 程庆锋,李冬,李相昆,张肖静,张杰
5. 常温CANON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 刘涛,李冬,畅晓燕,曾辉平,曾涛涛,张杰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偏二甲肼 韩莹,陈忠林,沈吉敏,杨磊,刘宇
7. 环境因子对反硝化聚磷菌效能的影响 张晓昕,李昂,孙移鹿,马放,杨基先
8. pH对UASB运行效能及产甲烷互营菌群的影响 张立国,李建政,班巧英,许一平
9. HRT对丙酸去除效能的影响及丙酸氧化菌群的响应 班巧英,李建政,张立国,孟佳,张玉鹏
10. Pt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去除溴酸盐 朱荣淑,喻灵敏,董文艺
11. NCEP再分析资料在大气环境预测中的应用 孟宪林,国世友
12. 电能质量暂态扰动的HS变换检测方法 黄南天,徐殿国,刘晓胜,蔡国伟
13. 多极轴向磁路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的分析与优化 尚静,王昊,王伟强
14. 适于双子电梯群控系统的交通模式预测方法 丁宝,李庆超,张永明,张进,齐维贵
15. 电子执法环境下交通违法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蒋贤才,黄科,汪贝,王宇
16. 基于矿业棕地的矿山公园工程设计研究 冯萤雪,李桂文
17. 钢管混凝土在压弯扭受力状态下的有限元模型 王宇航,聂建国,樊健生
18. 旁孔透射波法与反射波法检测基桩的对比分析 张敬一,陈龙珠,宋春霞,马晔
19. 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弯构件中钢筋粘结性能 安明喆,贾方方,余自若,季文玉
工业期刊论文:浮法玻璃生产自动化控制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玻璃工业不断发展,玻璃产业已开始走向国际化,在生产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产品和技术也相应的提出了国际化的要求,致使我国浮法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准的不断得到提高,而且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精度、可靠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围绕浮法玻璃生产自动化控制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针对浮法玻璃生产自动化控制的应用提高了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玻璃,浮法玻璃,自动化,技术应用
1当前我国浮法玻璃的特点
(1)建设快。玻璃原材料经过严格的科学制备、电子称量、材料混合、熔窑熔化、锡槽浮法成型、退火窑退火等程序后,然后通过输送到冷端切割并进行包装,从而完成玻璃生产过程。(2)投资省。生产成本只需相同规模的双面连续磨光玻璃线的一半。要是与机械磨光玻璃相比则会低得更多,在成本制造上可以说基本与普通窗玻璃接近。(3)质量好。由于生产技术过关,所生产的浮法玻璃凭借着平整度、平行度、透光度等优质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完全可与机械磨光玻璃相媲美,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质量,其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等相对机械磨光玻璃要更为优秀。(4)产量高。在生产过程中,决定玻璃产量的产量因素,基本上都是取决于熔窑的熔化量和玻璃带成型的拉引速度。国外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熔窑熔化量为400~900t/d,而我国的一般为200~700t/d。(5)品种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用浮法可以生产0.55~25mm的优质平板玻璃;这与其他生产产品相比较,可以说那绝对是过关的优质玻璃。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输电塔装配式钢桁架承台抗震性能试验————作者:管浩南;麻坚;陈勇;冯炳;牟文鼎;楼文娟;
摘要:为研究装配式钢桁架承台的抗震性能,设计、加工了1个足尺装配式钢桁架承台,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分析其破坏机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延性、能量耗散能力和应变等。基于试验结果,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试件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参数分析,得到在不同参数下模型骨架曲线的变化趋势,并提出破坏前骨架曲线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试件以主材中部屈曲变形为主要破坏模式,当主材中部发生局部集中破坏时,试件达到...
固化淤泥破碎重塑后抗剪强度及孔隙结构变化规律————作者:王柳江;臧耀辉;江后根;赵海涛;刘斯宏;崔红斌;
摘要:为明确固化淤泥破碎重塑后的强度变化规律及其微观机制,促进固化淤泥破碎重塑土的工程应用。本文采用工业废渣基固化剂,对固化淤泥和破碎重塑土开展一系列直剪试验、SEM试验和MIP试验,研究了固化剂掺量、破碎前养护龄期和后养护龄期对破碎重塑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并结合微观形貌和孔隙结构特征分析,探讨了破碎重塑土抗剪强度变化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初期重塑土的抗剪强度随固化剂掺量的增加和前养护龄期的延长而增长,其...
考虑热力学机制的台风强度与极值风速分析————作者:侯子洋;洪旭;孔凡;方根深;
摘要:为了校正已有的确定性台风强度模型并考虑随机性的影响,在确定性台风强度的常微分方程中引入了包括均值和随机噪声的修正项,并采用多种偏态分布模型作为随机噪声的候选概率分布。利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历史台风数据,采用地理加权方法估计了修正项的地理变化均值、标准差、偏度和超值峰度。进一步采用矩估计方法识别了修正项中随机噪声候选概率分布模型的参数,并基于KS距离确定了最优概率分布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历史台风强度演化...
超高性能混凝土带肋桥面板抗弯及抗冲切性能试验————作者:徐召;王俊颜;马雪媛;焦烽智;
摘要: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近年来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在保持UHPC高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以1.2%体积掺量的平直形镀铜微细钢纤维配置UHPC,并通过不同配筋条件(普通钢筋和高强钢筋)下UHPC带肋桥面板的抗弯性能与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其力学性能和破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配筋条件下UHPC带肋桥...
网联环境下多主线匝道提前换道分流控制策略————作者:朱进玉;何思雨;齐凡;巩建刚;杨睿;汪贵平;
摘要:为了提高双车道快速路合流区的通行能力,提出了一种网联环境下的主线提前换道分流控制策略。以空间位置为划分原则,将总控制区划分为换道调整区和合流调整区。针对换道调整区,以提高换道成功率、双车道通行能力和平均速度为目标,构建换道决策优化模型来确定最优换道车辆组合;同时提出了三阶段协同换道控制算法,利用时距规划模型为车辆生成换道安全间距,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对车辆进行纵向距离调整,最后实施换道。实现群体车辆...
(O/A)n运行模式对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作者:李冬;陈荟冰;张杰;赖会彬;任纪元;
摘要:为强化反硝化除磷技术中反硝化聚磷菌(DPAOs)与反硝化聚糖菌(DGAOs)的协同作用,实验设置3组同规格SBR反应器R1~R3,以n值分别为1、2、3的周期性好氧/缺氧(O/A)n曝气模式运行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SNEDPR)系统,通过对比3组反应器70d的运行情况,探究各系统污染物处理性能和功能菌活性。结果表明:在厌氧阶段内碳源储存量相似的条件下,采用(O/A)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摘要:<正>《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主要报道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工程技术与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方向包括航天、机械、能源、动力、材料、电气、电子、信息与控制、计算机、化工、生物工程、土木工程、市政环境、暖通空调、道路、桥梁、交通工程、工程力学及有关交叉性学科。投稿要求1.原创性论文,有创新性,主题明确、结构完整、论据可靠、论证合理、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字精炼、可读性强。2.投稿具有合法性,不存... 基于语义驱动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交互融合————作者:王瑾春;马萍;张宏立;王聪;苑茹; 摘要:为解决现有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存在像素信息保留和语义特征提取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义驱动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交互融合算法。首先,通过联合操作图像融合网络和图像分割网络,形成语义驱动效果,更好地保留图像在像素域和语义域的信息特征。然后,构建跨域交互整合模块,捕捉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特征,允许特征在不同空间和独立通道之间交互传递,实现特征从局部到全局的映射,增强两类图像的互补特性。最后,引入语义损... 微米气泡和超声波辅助湿法碳化再生微粉及人造骨料试验————作者:马永胜;陈铁锋;殷继伟;张益豪;刘琼;高小建; 摘要:再生微粉具有优异的固碳潜力,湿法碳化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固碳性能。为此,采用微米气泡和超声波辅助的方法改善湿法碳化的固碳效率,对固碳后的再生微粉浆料通过压制成型的方法制备人造骨料,进一步利用二次碳化方法驱动人造骨料强度提升,并提出铝膜袋CO2体积法对再生微粉固碳量和碳化程度进行评价。最后,对此产品进行碳足迹核算。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湿法碳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再生微粉碳化效率,... 悬索桥主缆缠丝张力损失特征与机理————作者:肖军;霰建平;仝朝康;马建勇;王培杰;刘永健; 摘要:为研究悬索桥主缆缠丝阶段的缠丝张力损失特征及机理,采用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结合实桥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缠丝过程中的缠丝张力变化,并基于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缠丝导入力、主缆直径及主缆径向弹性模量对缠丝张力损失的影响,提出了考虑缠丝阶段张力损失的缠丝导入力计算公式并改进了现有缠丝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缠丝阶段的张力损失主要是由后续缠丝张力引起主缆径向变形导致,张力损失呈现先快后慢,然后逐渐趋于稳定的特征... 考虑楼板影响的结构竖向加速度响应————作者:刘效瑞;柏文;戴君武;刘荣恒;邵志鹏; 摘要:除了水平地震作用,竖向地震动亦显著影响吊顶等非结构构件的破坏状态,而当前有关结构在竖向地震动作用下的竖向加速度响应研究还不充分。为此,以某包含不同尺寸楼板的实际框架结构为例,进行结构竖向振型分析,开展4类共80条地震动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研究结构竖向加速度响应及其影响因素,并拟合了可供非结构构件抗震分析的标准化竖向设计反应谱。结果表明:楼层竖向加速度放大系数范围主要在1.21~8.16,远大于各国规... 考虑代价敏感性的增量式入侵检测机制————作者:金志刚;陈旭阳;刘泽培;武晓栋;刘凯;丁禹; 摘要:为解决因增量式入侵检测系统的训练过程具有数据不平衡和遗忘不平衡等特点,进而易漏检具有高错分代价的特定攻击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代价敏感性的增量式入侵检测机制(incremental intrusion detection mechanism considering cost-sensitivity, IIDM-CCS)。首先,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将检测模型和目标增强信息熵损失函数引入其... 大悬臂PC盖梁根部受力性能试验与分析————作者:胡志坚;张申昕; 摘要:大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盖梁(以下简称大悬臂PC盖梁)通常会在悬臂根部设置折线段来保证结构的受力性能,但尚未有合理的折线段尺寸设计依据。为此,通过将附加折线段等效为弧线段,提出了折线段大悬臂PC盖梁的剪应力计算理论;针对大悬臂PC盖梁的折线段尺寸设计问题进行了1∶4的缩尺模型试验,分析了折线段对悬臂根部剪应力分布及受力性能的影响;并根据结构弯剪受力强度要求,给出了不同盖梁悬臂长度、受压边倾角及预应力水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摘要:<正>《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主要报道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工程技术与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方向包括航天、机械、能源、动力、材料、电气、电子、信息与控制、计算机、化工、生物工程、土木工程、市政环境、暖通空调、道路、桥梁、交通工程、工程力学及有关交叉性学科 考虑镜群遮挡效应的定日镜抗风可靠度评估方法————作者:钟杰;王久泉;戴靠山;杨子航;刘仰昭; 摘要:定日镜作为塔式光热电站中的核心聚光元件,其抗风可靠性的准确评估对保障电站的正常、高效运行至关重要。为此,建立了考虑镜群遮挡效应的定日镜抗风可靠度评估方法。首先,开展定日镜镜场风洞测压试验,获得各定日镜风载体型系数,并以其空间变化衡量镜群遮挡效应;随后,结合随机风场模拟、有限元仿真和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等,以定日镜镜面应力、变形及斜率误差等为响应指标,建立了考虑镜群遮挡效应的定日镜抗风可靠度评估方法;最... 大跨CFST拱桥考虑成拱过程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作者:徐粒寒;徐略勤;周建庭;袁茂均; 摘要:为探究成拱过程对大跨钢管混凝土(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CFST)拱桥地震响应的影响机制,阐释了典型成拱过程与拱肋截面应力累积历程,提出考虑成拱过程的非线性动力接续分析方法,并通过Midas/Civil专业施工分析模块验证分析方法对成桥初始状态的分析精度。从钢管和管内混凝土地震应变响应、主拱地震位移响应等角度对比分析成拱过程的影响规律,基于“中介效应分析”剖析成拱过程... 特征选择的高效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作者:沈瑜;李江柽;梁栋;王若暄;吴红刚;马殷军;严源;马煜堃;刘佳英;闫佳荣; 摘要:为解决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普遍存在计算复杂度高、推理速度慢以及关键信息容易丢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特征选择的高效时间序列预测模型(Targetformer)。该模型采用Transformer仅编码器结构,并引入倒置输入编码块,将输入时间序列转换为独立的Token;提出特征选择性注意力机制,从映射后的时序Token中提取关键特征;最后利用投影层将提取的特征映射为最终的预测结果。在5个公开的基准数据集上实验... 低温表面冷凝结霜特性预测模型研究进展————作者:宋孟杰;孔德翰;余思锐;赵玉刚;陈宁立;王海东;张龙;张旋; 摘要:结霜是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低温物理现象,且往往产生负面影响。结霜模拟技术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结霜过程,还可为防/除霜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降低或避免能源、航天、交通、电力、冷藏等领域因霜导致的潜在危害。为充分理解结霜这一非均匀、变密度、移动边界、连续相变的复杂传热传质与流动耦合过程,分别基于低温表面冷凝结霜过程中液滴冷凝、凝固凸起、虚霜生长、霜层成熟四阶段及霜冻气候的既有模型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Markov改进演化博弈评估ICPS的动态风险————作者:孙奕;孙子文; 摘要:为评估网络攻击下工业信息物理系统(ICPS)的动态风险,研究Markov改进演化博弈模型。根据ICPS中各个漏洞节点,设计从信息域到物理域的系统攻防状态转移图,为Markov改进演化博弈分析提供依据。首先,在单阶段攻防过程中,研究加入参数机制的攻防演化博弈模型,求解拥有不同理性程度和探索程度的攻防主体博弈后的收益。其次,在多阶段攻防中,根据单阶段攻防博弈模型,引入转移概率和折现因子,根据攻防状态转... MEMS电热驱动器多场耦合模型及温度特性————作者:谢海鹏;曹云;孔啸宇;朱恒伯;陈旺生;席占稳; 摘要:为研究微小尺度下MEMS电热驱动器的温度特性,考虑空气对驱动器动态热平衡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气对流传热的电-热-流-固多场耦合模型。根据能量守恒方程以及气体对流换热和热传导等理论,建立MEMS电热驱动器的电-热-流-固多场耦合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搭建MEMS电热驱动器温度特性试验平台,将恒定电压激励下的驱动器温度响应试验结果与电-热-流-固多场耦合模型以及传统传热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