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岩石学报

《岩石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922/P
国际标准刊号:1000-0569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查看岩石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热带气象学报》气象工程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岩石学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其办刊方针是:坚持以创新性、综合性、前沿性、导向性特色,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依靠和团结全国广大地学工作者,探索自然奥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和发展,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我国培养和造就大批地学科研人才。本刊主要报道有关岩石学基础理论的岩石学领域各学科包括岩浆岩石学、变质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岩石大地构造学、岩石同们素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矿学、造岩矿物学等方面的重要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同时也刊载综述性文章、问题讨论、学术动态以及书评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一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报道有关有关岩石学基础理论的岩石学领域各学科包括岩浆岩石学、变质岩石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岩石学和有机岩石学以及边缘交叉学科包括岩石地球化学、岩石大地构造学、岩石同位素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矿学、造岩矿物学等方面的重要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同时也刊载综述性文章、问题讨论、学术动态以及书评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青藏高原东南部寒武纪花岗岩类:岩石学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 董昕,张泽明,DONG Xin,ZHANG ZeMing

  喜马拉雅造山带加里东期构造作用:以马拉山-吉隆构造带为例 高利娥,曾令森,许志琴,王莉,GAO LiE,ZENG LingSen,XU ZhiQin,WANG Li

  喜马拉雅造山带核部的变质作用与部分熔融:亚东地区高压泥质麻粒岩的岩石学与年代学研究 李旺超,张泽明,向华,苟正彬,丁慧霞,LI WangChao,ZHANG ZeMing,XIANG Hua,GOU ZhengBin,DING HuiXia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西部亚热南复式岩体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于枫,侯增谦,赵志丹,郑远川,段连峰,YU Feng,HOU ZengQian,ZHAO ZhiDan,ZHENG YuanChuan,DUAN LianFeng

  青藏高原拉萨地体北部早白垩世火山岩的成因及意义 丁慧霞,张泽明,向华,祁敏,苟正彬,雷恒聪,DING HuiXia,ZHANG ZeMing,XIANG Hua,QI Min,GOU ZhengBin,LEI HengCong

  西藏林周盆地中酸性脉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 董铭淳,赵志丹,朱弟成,刘栋,董国臣,莫宣学,胡兆初,刘勇胜,邹子昊

  西藏林周盆地设兴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李晓雄,江万,梁锦海,赵志丹,刘栋,莫宣学,LI XiaoXiong,JIANG Wan,LIANG JinHai,ZHAO ZhiDan,LIU Dong,MO XuanXue

  西藏南木林晚白垩世辉绿岩与花岗质脉岩成因及其揭示的伸展背景 叶丽娟,赵志丹,刘栋,朱弟成,董国臣,莫宣学,胡兆初,刘勇胜

  藏南柳区砾岩的沉积环境及物源分析:对雅鲁藏布缝合带古近纪隆升的约束 钱信禹,戴紧根,王成善,李亚林,葛玉魁,张佳伟,QIAN XinYu,DAI JinGen,WANG ChengShan,LI YaLin,GE YuKui,ZHANG JiaWei

  环境工程编辑部投稿:隧道微台阶开挖施工方法的探讨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在德上高速A6标怀玉山隧道工程的施工体会,主要介绍了采用微台阶开挖施工工法确保Ⅳ、Ⅴ围岩安全快速的掘进,降低施工成本,力求在安全、低成本、短周期进行隧道开挖掘进,避免由于开挖台阶过长,初期支护未及时封闭成环造成的隧道塌方,为今后类似隧道工程进洞施工提供参考。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n the Deshang high-speed railway A6 Huaiyushan tunnel engineer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use of micro level excav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to ensure the safe and fast driving of Ⅳ andⅤ surrounding rock, reduce construction costs, conduct the tunneling boring in a safe, low-cost and short cycle situation, and avoid the collapse caused by too long excavation stage and not timely closed looped initial suppor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similar tunnel entrance construction project.

  关键词: 隧道工程,微台阶开挖,施工技术

  岩石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喜马拉雅琼嘉岗锂辉石伟晶岩结构模型与就位构造机制————作者:李俊瑜;秦克章;赵俊兴;赵永能;周起凤;曹明坚;朱丽群;何畅通;

摘要:矿床的就位构造特征对揭示其成因、控矿构造及圈定找矿靶区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琼嘉岗锂矿是喜马拉雅地区发现的首个超大型锂矿,具有规模大、品位高的特点,且就位构造特征保存完好。本研究通过宏观、微观及矿物组构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沿藏南拆离系(STDS)北部边界自北向南,帮色曲锂辉石伟晶岩呈透镜状(距STDS北部边界~7.6km,海拔~5312m);琼嘉岗主矿体锂辉石伟晶岩呈厚板状、囊状(距STDS北部...

喜马拉雅琼嘉岗矿区低温热年代学对矿床抬升剥露的制约————作者:皮静怡;李俊瑜;赵俊兴;秦克章;吴林;何畅通;朱丽群;曹明坚;

摘要:琼嘉岗伟晶岩型锂矿作为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带的标志型伟晶岩矿床,其成矿后的剥露保存研究对喜马拉雅带内稀有金属矿床的形成与保存、以及后续矿产勘查方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采集不同海拔的地表花岗伟晶岩样品,对琼嘉岗矿区开展磷灰石(U-Th)/He(AHe)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结合热历史模拟,限定了琼嘉岗矿区抬升剥露历史。结果显示,琼嘉岗AHe年龄呈现出两期年龄数据,位于藏南拆离系内部肉切村群中的样品...

珠峰西北侧尼布晓巴锂辉石伟晶岩的识别及指示意义————作者:刘海永;王雨;杨浩;张旭东;付德钰;王艳;郝建亭;

摘要: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带是我国地质学者和地矿工作者新近提出的一条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带,近年来在伟晶岩型锂资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中珠峰地区(包括普士拉、琼嘉岗、热曲、前进沟等)是锂辉石伟晶岩发育最为集中的区域。本文报道了热曲-琼嘉岗之间新识别的锂辉石伟晶岩和伴生绿柱石伟晶岩-淡色花岗岩,发现地位于尼布晓巴东西两侧,近水平呈岩席或透镜体侵位于肉切村群中,发育绿柱石-铌钽铁矿-锂辉石等稀有金属矿物。独居...

青藏高原周缘中-新生代钾盐矿床研究进展、问题及展望————作者:王立成;吴驰华;张华;龚大兴;

摘要:表生钾盐成矿是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现有钾盐矿大多集中在青藏高原周缘,时代为中-新生代,然而钾盐矿床聚集和保存机制仍然不清,制约了钾盐找矿的突破。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高原周缘各盆地钾盐成矿研究的若干进展。思茅-呵叻钾盐成矿带成矿时代为中-晚白垩世,但盆地间含钾序列对比困难;成钾卤水与海水相关,但其源-汇系统在陆相环境中受到了构造地貌-气候的共同作用;提出干旱背景下风成砂岩-钾盐指状交叉叠置...

西昆仑木吉地区卡拉瓦拉伟晶岩型锂铍矿电气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作者:龙雨兵;王核;张晓宇;黄亮;孙志强;张嵩;董瑞;王振宏;

摘要:木吉地区的卡拉瓦拉锂铍矿床位于西昆仑-松潘-甘孜稀有金属伟晶岩成矿带的西段,其稀有金属伟晶岩成矿与三叠纪高分异花岗岩密切相关。电气石作为广泛分布于卡拉瓦拉各类伟晶岩中的重要矿物,是研究岩浆和热液系统的理想材料。通过对电气石主量和微量元素数据的详细分析,可以揭示其成因机制并追踪其地球化学演化过程。本文对卡拉瓦拉矿床中贫矿伟晶岩(BK)与含矿伟晶岩(MK)中的两类典型电气石样品进行了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

西藏嘎波伟晶岩型锂矿中电气石组成、硼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作者:郭伟康;董随亮;张松浩;李光明;付建刚;张林奎;张志;

摘要:西藏洛扎地区是喜马拉雅成矿带重要的稀有金属富集区,电气石在该地区的花岗岩中广泛富集。本文对洛扎地区的白云母花岗岩、锂辉石伟晶岩、锂电气石伟晶岩和电气石石英脉中的电气石进行系统的岩相学、矿物组成和硼同位素分析,来探讨伟晶岩体系的演化、源区性质、岩体-围岩的相关作用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电气石均属于碱性电气石,除电气石石英脉和锂电气石伟晶岩中的电气石为镁电气石外,其余都是黑电气石。随着岩浆分异演化...

西藏洛扎地区中新世基性岩的发现及其对淡色花岗岩成岩成矿的意义————作者:付建刚;李光明;郭伟康;董随亮;张海;李应栩;张林奎;焦彦杰;

摘要: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的洛扎地区出露大量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基性岩脉,而中新世的基性岩鲜有报道。本文选取出露于洛扎地区拉隆和恰隆穹窿滑脱系中的变基性岩,对其进行岩石学、角闪石Ar-Ar定年和全岩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拉隆穹窿的2个变基性岩样品的角闪石Ar-Ar坪年龄分别为18.02±0.53Ma和18.89±0.72Ma,表明其形成于中新世。变基性岩的主量元素中,SiO2...

喜马拉雅东段库曲伟晶岩铁电气石-锂电气石-钙锂电气石系列及其指示意义————作者:周起凤;秦克章;刘宇超;何畅通;曹明坚;赵俊兴;施睿哲;

摘要:电气石是花岗伟晶岩中常见的副矿物。喜马拉雅花岗岩-伟晶岩系统以普遍产出电气石为重要地质特征。喜马拉雅东段库曲岩体产出含锂辉石伟晶岩脉,发育复杂稀有金属矿化。本文调查了库曲岩体桑玉村南侧的绿色电气石伟晶岩,其由墨绿色电气石-钠长石-微斜长石-石英-云母集合体、少量黄绿色电气石-钠长石-微斜长石-石英-云母集合体和无色电气石-钠长石-石英-云母集合体组成,产出绿柱石、锂云母、铌铁矿族矿物、细晶石、萤石...

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中新世岩浆演化与稀有金属成矿作用————作者:李家亮;纪伟强;胡方泱;徐强;

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造山带和拉萨地体新生代岩浆活动伴随着广泛的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然而,与喜马拉雅地区淡色花岗岩相关的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研究相比,拉萨地体的研究程度还明显偏低。本文对拉萨地体中新世淡色花岗岩和相关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化开展了研究。本次研究选取的拉萨地体二云母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细晶岩出露于隆格尔裂谷的肩部,呈南北向带状展布,与裂谷内的拆离断层活动相关。二云母花岗岩以岩...

藏南中新世钾质-超钾质火山岩中的锂赋存状态研究:对青藏高原盐湖锂成因的指示————作者:姜茗瀚;王瑞;田祥雨;

摘要:锂是支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矿产资源,其需求量急剧增加。本文通过全岩主微量元素、电子探针和激光微区分析发现藏南中新世钾质-超钾质火山岩中含有一定量锂元素,全岩锂含量为11.2×10-6~74.1×10-6,平均值为31.7±41.4×10-6;本文钾质-超钾质煌斑岩分析结果中,锂的含量普遍高于上地壳平均值,其中甲村地区煌斑岩中的锂...

青藏高原富锂温泉分布特征及成因机理初探————作者:潘晟;赵平;杨照应;官辉;国卫;刘晓明;孙亚莉;岳雅慧;

摘要:锂(Li)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青藏高原部分温泉的锂含量已达到工业开采品位。深入研究富Li温泉(Li>15mg/L)的分布特征和成因机理,可以更好地评估地热型锂资源的商业开发价值。本文概括总结了青藏高原温泉中有关锂组分的研究历史和进展。基于现有资料,编制了青藏高原温泉Li含量分布图,探讨了富Li温泉在大地构造上的分布特征。通过多种同位素示踪分析,我们认为富Li温泉的锂组分主要源于围岩淋滤,地...

柴达木盆地南北地热水Li、B差异富集机制及其对尾闾盐湖成矿的物源制约————作者:韩春梅;樊启顺;吴蝉;王建萍;李庆宽;陈天源;杨浩田;秦占杰;

摘要:青藏高原多条造山带发育富Li、B等资源元素的地热水,是尾闾盐湖矿床的重要物源。青藏高原富锂硼盐湖基本遵循热泉补给-河流携载运移-尾闾盐湖富集成矿的源-运-汇沉积模式。目前大多研究集中于高原南部地热及盐湖资源,缺乏对高原北部不同造山带地热水及尾闾盐湖卤水Li、B资源差异富集成矿的对比研究。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南缘由东昆仑地热水补给的一里坪-东西台-(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盐湖卤水型锂矿床、柴北缘由大柴旦...

藏北温泉-河流-盐湖耦合成矿系统锂的地球化学行为与迁移过程————作者:薛飞;谭红兵;张西营;陈国辉;葛璐;李超;苗卫良;

摘要:青藏高原是我国最重要的锂(Li)资源基地,广泛分布着特色盐湖卤水锂矿和富锂地热泉,两者存在密切的物源联系,共同构成了温泉-河流-盐湖外生锂耦合成矿系统。然而,对于锂在该系统内部运移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仍缺乏详细刻画。本研究系统采集了夏康坚温泉、索美藏布河和拉果错的水样,分析了样品的水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组成及Li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索美藏布上游河水中的溶解态锂主要源自硅酸盐的风化,表现出低锂(7....

可可西里布喀达坂峰热泉中锂铷铯分布规律及其富集机制————作者:朱镇源;孔凡翠;王建萍;左进超;雷占昌;杨英魁;史晖炀;李绍军;

摘要:柴达木盆地盐湖的源区布喀达坂峰热泉对盐湖锂、铷和铯等战略资源的补给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热泉水中锂、铷和铯等资源元素的分布规律及其富集机制,测试了热泉水化学、稳定同位素(δD和δ18O)以及元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热泉的水化学类型比较复杂,主要为Na-Cl、Ca-HCO3和Ca-Na-HCO3混合型;(2)热泉中锂、铷和铯含...

青藏高原盐湖卤水锂矿Li、Rb、Cs来源定量估算及其成矿意义:以当雄错为例————作者:李胜群;叶传永;赵元艺;陈文西;王新元;

摘要:Li、Rb、Cs是我国重要的关键矿产,已成为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青藏高原盐湖卤水中含有大量Li、Rb、Cs资源。深入研究卤水中这些资源的来源,特别是对其进行定量估算,可为该类型资源找矿突破和后续的综合利用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当雄错盐湖位于西藏当惹雍错-许如错裂谷北部,区内水热活动频繁,卤水中Li、Rb、Cs含量高,具有巨大开采价值,是青藏高原极具代表性的富锂盐湖。本研究对采自当雄错的湖...

藏东昌都盆地晚中生代地层物源属性特征与沉积环境演化:对区域成盐古流体迁移过程的指示————作者:李长忠;苗卫良;张西营;朱登贤;顾焕恩;马晓晨;

摘要:藏东昌都地区与兰坪-思茅-呵叻成盐带空间位置毗邻,且盆内同样发育有丰富的中生代膏盐类沉积及大量盐泉,但二者间在物源演化关系和区域成盐古流体迁移过程等方面研究薄弱且存在争议。本文以昌都盆地为主要研究区,通过对盆地内3个中生代长序列地层剖面沉积学、岩相学、矿物学研究,结合沉积物硅酸盐相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的物源属性特征、沉积环境演化及区域内的古流体迁移过程,并尝试揭示昌都地区与兰坪-思茅...

羌塘盆地捷来白云岩古油藏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作者:孙逍晓;梁鹰;韩中鹏;张栩;张烨;李亚林;

摘要:中侏罗统布曲组白云岩是青藏高原南羌塘坳陷(盆地)古油藏带最为重要的储集岩,然而对古油藏的空间展布、储集物性和油源还存在争议,也制约了对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和资源潜力的认识。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储层物性、生物标志物等分析,本文探讨了南羌塘盆地古油藏带东段捷来地区新发现的含油白云岩的岩石学、储集物性和油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捷来古油藏白云岩具中-粗晶结构,储集空间类型丰富,包括晶间溶孔、构造裂缝和溶蚀缝...

青藏高原新生代陆相盆地群沉积演化与油气资源潜力————作者:王立成;李亚林;沈立建;韩中鹏;彭恒;李祥辉;魏玉帅;

摘要:青藏高原新生代发育伦坡拉陆相盆地群(伦坡拉和尼玛盆地等)以及贡觉陆相盆地群(芒康、囊谦和贡觉盆地等),不仅是高原隆升沉积响应的记录,也是油气资源的潜在赋存地,特别是伦坡拉盆地还获得了西藏迄今唯一发现的工业油藏。然而,对这些陆相盆地群的沉积时代、盆地性质以及烃源岩层位与资源潜力等还存有争议,特别是对东部的贡觉陆相盆地群的认识程度很低,严重制约了其油气资源潜力评价。第二次青藏科学考察实施以来,有关这些...

《岩石学报》投稿须知

摘要:<正>《岩石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其办刊方针是:坚持以创新性、综合性、前沿性、导向性为特色,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依靠和团结全国广大地学工作者,探索自然奥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和发展,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我国培养和造就大批地学科研人才。《岩石学报》主要报道有关岩石学基础理论的岩...

青藏高原东北缘古元古代铍钽锂矿化伟晶岩脉群的发现及其成矿意义————作者:韩杰;王涛;李玉龙;王明;王秉璋;曹红亮;马炳春;

摘要:全吉地块是青藏高原北部一个具有克拉通基底性质的古陆块残片。笔者最近在沙柳泉-巴兴特地区发现30条具有工业价值的稀有金属矿体(BeO平均品位0.08%,Ta2O5品位0.008%~0.030%,Li2O品位为0.10%~0.75%)。通过对区内具有典型意义的ρ28号伟晶岩的详细研究,发现脉体自下盘至上盘具有不对称的矿物分带和结构分带,...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岩石学报》岩土工程师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4778.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