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3-1141/TQ
国际标准刊号:1003-9015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查看高校化学工程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功能高分子学报》杂志编辑部
下一本期杂志:《广东工业大学学报》工业科技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在我国化学工程界老一辈专家的倡导下、在国内一些著名高校的众多从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专家的支持下,1989年, 经报请原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并获批复,《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得以正式出版。从此以后,学报就成了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向国内外化工界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服务,全面、正确、迅速地反映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为专家、学者及他们的研究生提供一个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高校化学工程学报》一贯主张学术民主、投稿自由。学报建立了严格的稿件受理程序以保证每一篇稿件都得到公平合理的及时处理,保护并尊重作者的合法权利。同时学报也坚持不懈地向一稿多投、弄虚作假等学术界的不良风气作斗争。

  各主办院校对《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广大作者和读者对学报寄予了深情和厚望,学报编辑部细心呵护着学报的成长和发展。今天,《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已经成了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最重要的学术期刊之一,也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学报刊登的论文已经被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检索机构收录,如: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工程文摘》、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万方数据库》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热诚欢迎作者、读者和社会各界继续对学报的发展给予关怀并作出贡献。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0年获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颁发的“1999-2000年度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国外数据库收录: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化工热力学与基础数据 、传送现象与单元操作、 化学反应工程学、化学工艺、生物化工、 过程建模与计算机仿真精细化工、 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无标样聚甲氧基二甲醚校正因子的测定 郑妍妍,唐强,王金福,王铁峰,ZHENG Yan-yan,TANG Qiang,WANG Jin-fu,WANG Tie-feng

  298 K下 Na+, K+//Clˉ, SO42ˉ, NO3ˉ-H2O五元体系液固介稳相平衡 周婷,王雪枫,黄雪莉,李惠,刘娜,ZHOU Ting,WANG Xue-feng,HUANG Xue-li,LI Hui,LIU Na

  封存CO2在泄漏通道中迁移及相变过程的模拟分析 于博,刘永忠,杨勇,丁天,YU Bo,LIU Yong-zhong,YANG Yong,DING Tian

  柴油液滴撞击壁面运动形态及变化历程的实验研究 宋云超,宁智,孙春华,吕明,阎凯,付娟,SONG Yun-chao,NING Zhi,SUN Chun-hua,Lü Ming,YAN Kai,FU Juan

  CO2在固态聚丙烯/滑石粉复合材料中的溶解和扩散 胡冬冬,李戬,刘涛,赵玲,HU Dong-dong,LI Jian,LIU Tao,ZHAO Ling

  垂直筛板构件强化SDS在泡沫分离液相吸附的研究 张哲,吴兆亮,龙延,刘伟倩,ZHANG Zhe,WU Zhao-liang,LONG Yan,LIU Wei-qian

  油包水乳化液滴形成甲烷水合物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钟栋梁,赵伟龙,何双毅,杨晨,ZHONG Dong-liang,ZHAO Wei-long,HE Shuang-yi,YANG Chen

  倾斜窄矩形通道内弹状流特性的实验研究 闫超星,阎昌琪,孙立成,YAN Chao-xing,YAN Chang-qi,SUN Li-cheng

  非晶态雷尼镍催化剂低温催化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加氢的研究 曾庆倬,于凤文,宋锵,卢美贞,刘学军,计建炳,ZENG Qing-zhuo,YU Feng-wen,SONG Qiang,LU Mei-zhen,LIU Xue-jun,JI Jian-bing

  不同聚合物分散剂在钛酸钾晶须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武玉民,肖宫雪,刘娟,季银利,WU Yu-min,XIAO Gong-xue,LIU Juan,JI Yin-li

  HDPE/PP共混热裂解特性 闫国荀,景晓东,韩清珍,温浩,项曙光

  工程论文发表:DCS在苯乙醇加氢装置中的应用

  摘 要:DCS(集散控制系统)是现代生产型企业中的关键配置。苯乙醇加氢工艺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对过程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苯乙醇加氢装置中的重要装置全面通过DCS系统进行控制,导致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面临更大的难度。该文对DCS在苯乙醇加氢装置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最终形成了满足工艺要求、操作要求的过程控制系统。

  关键词:苯乙醇加氢装置,DCS系统,项目管理

  化工生产具有连续性,这一特点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CS系统设计包括硬件系统设计和应用软件设计,信号分配是硬件系统设计和应用软件设计之间的界面,这三个方面的设计内容是紧密相关,缺一不可的,共同为DCS系统的硬件配置和应用软件组态提供了完整的依据。通过对DCS在苯乙醇加氢装置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于类似的项目实施与管理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为未来DCS系统在苯乙醇加氢装置中的有效运用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重组大肠杆菌转化L-阿拉伯糖合成木糖醇————作者:徐旭东;袁东旭;林建平;蒋亦琪;吴绵斌;

摘要:L-阿拉伯糖是半纤维素水解液的重要成分,在木糖结晶制备过程中,由于分离困难常随母液排放,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本研究在大肠杆菌E. coli W3110 中构建了将L-阿拉伯糖转化为木糖醇的生物合成途径。通过构建包含木糖醇生物合成所需的DPE、AraA、LXR三种酶的多顺反子表达模块,并敲除E. coli W3110基因组上L-阿拉伯糖代谢支路的araBAD以及lyxK基因,成功获得木糖醇生产菌...

特斯拉阀结构参数对单向导通性的影响及优化研究————作者:苏春雷;丘东亮;叶楷;陈龙祥;

摘要:特斯拉阀作为一种被动式单向阀。其单向导通性的提升能够优化流体控制效率和提高阀体结构的紧凑性。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现有特斯拉阀,提出一种创新结构优化方案。采用三维(3D)打印制备阀件,搭建平台验证数值仿真准确性,利用仿真分析挡板高度、阀距、级数对其单向导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单级特斯拉阀的单向导通性提升20.82%,与八级常规结构相比,在减少两级的情况下,正向压降降低、而反向压降显著升高,并且可...

单丁酸甘油酯的酯化动力学研究————作者:刘昊;王成习;王恒秀;陈纪忠;

摘要:在搅拌釜式反应器中,采用固体酸催化剂催化甘油与丁酸酯化制备单丁酸甘油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研究了甘油与丁酸酯化生成单丁酸甘油酯的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二级可逆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合成单丁酸甘油酯的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变化规律符合Van’t Hoff方程,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加入丁酸质量2% 催化剂下丁酸甘油酯的酯化、水解和二丁...

基于金属氢化物的氢气纯化反应器参数优化————作者:黄献春;吴震;张早校;

摘要:由于对氢气的选择性化学吸附,金属氢化物吸附纯化(MHAP)被认为是一种可实现氢气分离与纯化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终端的MH反应器,系统地探究了从材料到操作条件的最佳选择。研究搜集并整理了部分材料在杂质气氛下的储氢性能,筛选出相对可靠的MH材料。通过PCT实验测定了材料的吸放氢反应热力学,考虑反应器内的复杂传热、流动等物理条件,得到控制方程及耦合模型。根据耦合模型进一步研究了反应器的设计参数和操作参数...

基于新型微流控芯片的有机胺化学发光检测技术————作者:李文;郭淇;刘瑛;王恩红;李德健;

摘要:近年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中有机胺含量普遍超标,不仅加剧了水体污染,而且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在现有研究中,针对常见的有机胺测定方法会造成试剂消耗量大、检测步骤繁琐和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微流控芯片的有机胺化学发光检测技术,设计了复合结构的芯片微管道,并从机理分析、芯片研制、系统设计、实验验证多个维度进行设计研究。实验表明,通过60秒测试,输出电压维持在173 mV,误差范围小于2....

条纹状化学异质表面上的液滴润湿特性————作者:刘玉行;刘渊博;李启迅;马学虎;

摘要:表面上的非均匀润湿行为无处不在,为了研究条纹状化学异质表面上的润湿特性,利用涂层技术及机械加工方法制得相对疏水性不同的7种毫米级条纹状可溶性聚四氟乙烯(PFA)-Cu表面。搭建三维可视化实验台,以速度为0的状态放置液滴,探究液滴体积和放置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液滴体积增大,液滴经历均匀—非均匀—均匀润湿的过程。其中,亲水区宽度起决定作用:液滴直径与亲水区的宽度之比小于8时,呈各向异性润湿;大于8...

无掺杂g-C3N4促进光催化甲苯氧化————作者:石雄飞;高燊原;王晓钟;戴立言;

摘要:以O2选择性氧化甲苯转化为高附加值氧化物意义重大且具有挑战。为解决甲苯C(sp3)-H难以活化问题,成功将无掺杂的g-C3N4应用于甲苯氧化反应,展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氧化活性。经二次热剥离处理的g-C3N4,比表面积显著增大,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同时促进了光生电子-...

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药物-药物共晶的制备与表征————作者:王青青;卢庆梅;张立国;倪力军;栾绍嵘;钱俊红;

摘要:为改进难溶性药物缬沙坦与氢氯噻嗪的溶出性能,采用液体辅助研磨法制备了缬沙坦-氢氯噻嗪共晶产物。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法、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对共晶产物、缬沙坦、氢氯噻嗪粉末及二者物理混合物进行了系列表征,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析了上述4个样品中药物活性成分(APIs)的体外溶出性能。结果表明,缬沙坦与氢氯噻嗪之间形成了共晶,共晶中APIs的溶出性能较原料药有显著改进,溶出曲线具有协同溶出的趋势...

黄铁矿流化床还原磷石膏制备SO2的实验及机理分析————作者:田治华;马栋;王勤辉;章斌;解桂林;

摘要:为了将黄铁矿和磷石膏(PG)中的元素S尽可能地转化为SO2,同时明晰该过程的反应机理,通过流化床实验结合热重和热力学计算,系统研究了黄铁矿添加量、反应温度等对PG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铁矿的加入降低了PG的分解温度,并且提高了PG的分解率。该过程的最慨然机理函数为G(α)=1-(1-α)1/3,表明反应受相边界控制。优化的反应条件:温度为1 100℃...

α-酮戊二酸在3种溶剂及其丙酮酸混合溶液中的溶解度测定及关联————作者:李晓婷;陈葵;何笑尘;武斌;纪利俊;吴艳阳;

摘要:采用静态法测定了常压下α-酮戊二酸在水、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和丙酮酸中的溶解度,并研究了丙酮酸对α-酮戊二酸在水、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3种溶剂中溶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α-酮戊二酸在水-丙酮酸、乙酸乙酯-丙酮酸、乙酸正丁酯-丙酮酸3种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总体与温度呈正相关;在水-丙酮酸混合溶剂中,丙酮酸摩尔比(y1)增大会使α-酮戊二酸的溶解度减小;在乙酸乙酯-丙酮酸、乙酸正丁酯-丙酮酸混合体系...

二氧化钛包覆二氧化硅担载镍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甲烷化————作者:葛陶晨曦;杨妍;姜雅楠;张弦;刘源;

摘要:针对SiO2作为CO2甲烷化催化剂载体比表面积小、不利于活性组分高分散的问题,采用醇分散水解法将TiO2均匀包覆于SiO2纳米颗粒表面,制备了具有大比表面积的TiO2-SiO2载体。采用络合浸渍法将活性组分Ni担载于该载体表面得到Ni/TiO2-...

NiPd/SiO2双金属催化剂上糠醛还原胺化制糠胺————作者:钟齐锋;胡锦波;张志扬;郭珊珊;陈梦婷;刘迎新;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糠醛还原胺化反应中Ni基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采用共浸渍法制备NiPd/SiO2双金属催化剂,在氨水作为氨源、分子氢作为还原剂条件下,催化糠醛还原胺化合成糠胺。研究了Ni/Pd摩尔比、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催化剂用量等对糠醛转化率和糠胺选择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和普适性。结果表明,在优化的NiPd(1∶4)/SiO2催化剂上13...

无溶剂纳米CaCO3流体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分析————作者:李韩飞;赵旭波;朱广凯;张俊;李晓亮;白星星;童张法;廖丹葵;李立硕;

摘要:为了解决纳米碳酸钙(CaCO3)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团聚的问题,改善其与聚合物材料共混的相容性,通过共价接枝的方法将长链有机物聚醚-硅烷(KHM)接枝到纳米CaCO3表面,制备出新型的稳定无溶剂纳米流体(CaCO3-KHM),并考察其流变学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aCO3-KHM中的CaCO3<...

Ni2P/ppy/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析氧性能————作者:徐海升;刘佳欣;薛媚月;丁丽芹;李善建;

摘要:为了设计和开发一种经济高效的析氧反应(OER)催化剂,采用化学氧化法和水热法等方法,使用聚吡咯(ppy)对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进行功能化改性,再结合磷化镍(Ni2P),制备Ni2P/ppy/rGO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再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了催化剂的析氧反应性能...

蒸汽辅助低成本合成多级孔ZSM-5分子筛及其催化裂解性能————作者:葛虎城;顾宇飞;黄雪;刘菲菲;黄艳梅;李福威;李志霞;

摘要:针对ZSM-5分子筛合成成本高、微孔结构易引起扩散限制的问题,文中以六亚甲基亚胺(HMI)为主模板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F68)为介孔模板剂,采用蒸汽辅助晶化法合成多级孔ZSM-5分子筛(SFZ),探究NaOH添加量、晶化时间以及F68添加量对分子筛结晶度的影响。此外,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及氨程序升温脱附(NH3...

超临界水氧化放射性废树脂的研究进展————作者:徐甜甜;张倩;李洁;刘海华;李妍;

摘要: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是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重要挑战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解决方案。传统方法如直接水泥固化、热态超级压缩、焚烧等,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因其对有机物处理迅速彻底且能高效减容而备受关注。首先,从超临界水的基本特性出发,综述了温度、压力、氧化系数、停留时间及物料浓度等反应条件对放射性废树脂有机物去除效率影响的研究进展;其次,分析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优缺点;最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展望了...

氮掺杂碳材料分离烟道气的分子模拟————作者:彭洁;王子瑶;唐忠利;李文彬;张东辉;

摘要:针对氮掺杂碳材料的微孔孔径分布和氮含量对CO2吸附的单一影响难以量化问题,构建碳基吸附剂的狭缝孔模型,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定量研究孔径结构、氮掺杂量、吸附温度对CO2吸附及烟道气分离性能的影响,并从吸附质的相对浓度分布角度分析吸附机理。结果表明:CO2吸附容量受孔径分布和氮掺杂量的协同作用,但0.8 nm以下的窄微孔对吸附量影响更...

乙二醇-1,2-丁二醇-5-壬酮体系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作者:陈培昱;王成习;王恒秀;陈纪忠;

摘要:针对乙二醇与1,2-丁二醇性质相近且存在共沸物导致分离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选择了5-壬酮为萃取剂分离乙二醇和1,2-丁二醇混合物。在常压下测定了40、60、78℃时乙二醇-1,2-丁二醇-5-壬酮三元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使用Hand方程和Othmer-Tobias方程验证了数据的可靠性。采用NRTL和UNIQUAC模型方程对液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分别得到了三元体系的模型参数,同时计算了1,2-丁...

搅拌釜内高固含率搅拌功率的实验测量及模拟预测————作者:张琳伟;陈冰冰;陈律名;张玮;

摘要:为了提高搅拌釜中高固含率工况下固-液两相搅拌功率的数值模拟预测精度,通过流变仪探究了固含率及剪切速率对甘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固-液两相体系黏度的影响,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考虑固含率与剪切速率影响的固-液两相体系黏度计算模型,并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结合,对搅拌釜内固含率为0.1~0.4的固-液搅拌功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着固含率的增大,尤其是当固含率大于0.2时,甘油-PMMA固...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投稿指南

摘要:<正>《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欢迎国内外化学工程界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学报接受化学工程所有领域的研究论文,特别欢迎与化学工程学科交叉的研究论文。学报发表的论文以研究性论文为主,也欢迎重要领域的综述性论文。学报反对一稿多投和弄虚作假。投稿网址:gxhx.cbpt.cnki.net《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对论文的撰写要求:一、论文内容1)论文内容应是由作者独立完成的具有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的...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化工科技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4745.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