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学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5167/TS
国际标准刊号:0253-9721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查看纺织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北京服装学院学报》学报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工业科技论文

  【杂志简介】

  《纺织学报》创刊于1979年,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会刊,国际统一刊号:ISSN 0253-9721,国内统一刊号:CN 11-5167/TS。主要报道国内外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设纤维材料、纺织工程、染整与化学品、服装工程、纺织机械与器材、管理与信息化、综合述评等栏目。

  《纺织学报》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代表着我国纺织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纺织学报》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收录,被很多高等院校、职称管理部门等列为重点期刊。

  《纺织学报》的编辑委员会由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专家、教授等在内的26位知名人士组成。《纺织学报》面向纺织材料、纤维制造、纺织加工、染整加工、服装加工、纺织机械与设备制造等专业的整个纺织行业,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术界同行的关注,成为纺织高等院校师生、科研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活动不可或缺的参谋、助手。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论文数据库

  国外数据库收录:美国化学文摘

  【栏目设置】

  设纤维材料、纺织工程、染整与化学品、服装工程、纺织机械与器材、管理与信息化、综合述评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牦牛绒与骆驼绒及羊绒的物理性能对比 李蔚,刘新金,徐伯俊,魏取福,LI Wei,LIU Xinjin,XU Bojun,WEI Qufu

  SiO2包覆TiO2粒子与聚丙烯共混物的剪切流变性能 郁萍华,张顺花,毛雄亮,YU Pinghua,ZHANG Shunhua,MAO Xiongliang

  静电纺纳米纤维束的吸水保水及芯吸性能 董艳,刘呈坤,孙润军,陈美玉,杨旋,DONG Yan,LIU Chengkun,SUN Runjun,CHEN Meiyu,YANG Xuan

  应用主成分分析的原棉可纺性指数构建 苟捷,刘建立,高卫东,GOU Jie,LIU Jianli,GAO Weidong

  液体模塑成型工艺中纤维束横向渗透率的细观数值模拟 李永静,晏石林,李德权,严飞,LI Yongjing,YAN Shilin,LI Dequan,YAN Fei

  集聚纺纱线结构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杨敏,谢春萍,刘新金,YANG Min,XIE Chunping,LIU Xinjin

  试验参数对棉织物回复角测试结果的影响 张月,王蕾,刘建立,高卫东,ZHANG Yue,WANG Lei,LIU Jianli,GAO Weidong

  基于平滑滤波和分水岭算法的重组织织物图像分割 周慧,张华熊,胡洁,康锋,ZHOU Hui,ZHANG Huaxiong,HU Jie,KANG Feng

  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经编织物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常玉萍,程锡慧,马丕波,蒋高明,CHANG Yuping,CHENG Xihui,MA Pibo,JIANG Gaoming

  基于磁通图像的平板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内部缺陷检测 万振凯,贾敏瑞,WAN Zhenkai,JIA Minrui

  纺粘非织造布孔隙形状的定量分析 金关秀,应伟伟,雷新,从明芳,祝成炎,JIN Guanxiu,YING Weiwei,LEI Xin,CONG Mingfang,ZHU Chengyan

  基于有限元的芯材增强材料抗冲击性能分析 杜梅,王春霞,董凯,金利民,DU Mei,WANG Chunxia,DONG Kai,JIN Limin

  核心期刊投稿论文:利用模糊数学理论综合评价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方法

  摘 要:数据时进行质量管理的基础,是在对工程质量数据的统计调查、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和最终判据的过程中,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有无系统因素的影响,以便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要用数理统计方法来寻找存在的质量问题的所在和反映工程质量的优劣,地工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综合科学分析,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利用“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量整改措施,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益和效率不断提高。目前,评判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方法很多,如:但对于楼层多、结构复杂的建筑结构而言,其检验批多,项目也多,采用传统的质量评定方法即繁又杂,本文介绍一种采用模糊数学理论综合评价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质量评定,评判方法,模糊数学,预控措施

  纺织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姿势识别智能矫姿服装设计————作者:王军;殷晓玉;周晓琪;王思远;

摘要:针对久坐智能矫姿可穿戴设备普遍存在的监测精度低、姿态判断标准不明确、缺少坐姿动态监测识别等问题,本文以青年女性为对象,开展动态坐姿评价方法研究,并设计开发智能矫姿服装。选取髋部角度、上半身倾斜度、后背上角、后背下角4个坐姿特征角度,利用摄影法采集动态坐姿影像,分析动态坐姿变化规律并提取坐姿特征角度值,共得到649组实验数据,综合人体坐姿动态变化规律与静态坐姿判别标准,提出了动态坐姿监测识别方法。基...

丝光羊毛的芳伯胺化修饰及其室温重氮偶合染色————作者:朱大全;崔志华;高普;朱杰;张斌;朱跃文;陈维国;

摘要:为实现丝光羊毛的室温快速反应性染色,首先采用靛红酸酐对丝光羊毛进行芳伯胺化修饰;然后在室温条件下利用盐酸和亚硝酸钠体系对修饰后的羊毛进行重氮化处理,制备出重氮化羊毛;最后在弱碱性环境中通过重氮化羊毛与不同偶合组分的室温原位偶合反应,制得偶合显色羊毛织物。通过残液法测定靛红酸酐对丝光羊毛的反应修饰率,探究了重氮化羊毛在湿态和干态条件下的储存稳定性,并测试了偶合显色羊毛织物的耐水洗和耐摩擦色牢度。研究...

光响应螺噁嗪掺杂长余辉发光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作者:王小艳;杨书康;肖国威;杜金梅;许长海;

摘要:针对目前发光纤维颜色单一、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将具有光响应的光致变色分子螺噁嗪(SPO)和长余辉材料间苯二甲酸(IPA)通过简单的掺杂方式引入聚氨酯纺丝液中,利用湿法纺丝制备兼具光致变色和长余辉发光特性的光刺激响应型发光纤维。研究结果表明:间苯二甲酸可作为优异的磷光供体材料掺杂进聚氨酯赋予其长余辉发光特性;当间苯二甲酸的添加量为聚氨酯纺丝液质量的12.5%时,聚氨酯纤维的长余辉发光性能最佳;利用S...

自凝聚丝素蛋白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力学增强————作者:詹克静;杨鑫;张应龙;张昕;潘志娟;

摘要:再生丝素蛋白(RSF)微介观尺度的重构,是提升RSF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效手段。为大力拓展RSF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通过模拟蚕腺体内的微环境,利用盐离子体系诱导RSF溶液产生液-液相分离效应,实现高浓度RSF水溶液的稳定自凝聚及微介观结构调控,并将多种几何尺寸的丝素纳米原纤(SFNF)作为RSF材料的增强体,利用静电纺丝法最终获得力学增强型自凝聚RSF微纳米纤维膜。结果表明:盐离子体系中,柠檬酸钠对...

自充电超级电容器用聚丙烯腈纳米纤维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作者:赵超;金欣;王闻宇;朱正涛;

摘要:针对自充电体系中压电隔膜亲水性差、电压性低和自充电电池结构坚硬导致能量损失等问题,利用聚丙烯腈(PAN)压电纳米纤维代替传统的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超级电容器中的隔膜。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极化和拉伸过程的协同作用相结合,从而获得优异的亲水性(接触角0°)、高压电性能(4.4 V)、高力学性能(8.2 MPa)和优异循环稳定性(20 000次循环后保持不变)的自充电超级电容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

基于废旧纺织品的湿度响应纤维素/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作者:杨露;孟家光;陈雨青;支超;

摘要:为提升废旧纺织品的利用价值,同时促进智能驱动结构的发展,通过溶解、混合及成膜工艺,将废旧棉织物与废旧聚氨酯结合,制成了具有湿度响应性的纤维素/聚氨酯复合薄膜,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膜的形貌特征,用万能试验机测试了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并分析了复合膜的湿度响应性。结果表明:复合膜外观均一且成形好,厚度为(0.18±0.02) mm的纤维素/聚氨酯膜可轻松承受1 000 g的质量而不受损坏,超过薄...

基于聚偏氟乙烯/聚多巴胺/UiO-66纳米纤维的复合质子交换膜制备及其性能————作者:张鑫伟;李港华;李林蔚;刘红;田明伟;王航;

摘要:针对质子交换膜内高效质子传输通道构筑难题,提出了多尺度微相界面结构与多功能酸-碱离子域协同构筑策略,采用聚多巴胺(PDA)修饰和锆1,4-氨基苯金属有机骨架(UiO-66)原位生长方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PDA/UiO-66纳米纤维,后经磺化聚砜溶液(SPSF)浸渍制得致密的复合质子交换膜,并对PVDF/PDA/UiO-66纳米纤维对质子交换膜微观结构、吸水性能、尺寸稳定性能、质子传导性能...

氧原子掺杂对纤维素电子态的调控————作者:王恩奇;郭萌生;胥茹柳;陈凤祺;樊威;苗亚萍;

摘要:纤维素是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生物相容性、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而备受瞩目。为提高纤维素的电学性能,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探讨了氧原子掺杂对纤维素电学特性的调控规律。结果发现:纤维素是带隙为4.938 eV的绝缘体,当纤维素中的碳原子被氧原子替换后,其电学特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O2原子替换C1或C

聚酯纤维与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多孔吸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作者:王容容;周洲;冯祥;申莹;刘峰;邢剑;

摘要:针对噪声污染问题,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PET)和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ES)为原料,采用针刺工艺,结合热风黏合技术,制备PET/ES纤维多孔吸声非织造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毛细流孔径分析仪、电子织物强力仪、噪声振动测试系统对PET/ES纤维多孔吸声非织造材料结构形貌特征、孔径及其分布、力学性能和吸声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吸声材料孔隙率最高可达91.22%,且随着热风黏合温...

输纤通道对称性对双喂入双分梳转杯纺气流场以及纱线特性的影响————作者:李玲;史倩倩;田顺;汪军;

摘要:为利用双喂入双分梳(DFO)转杯纺技术的双“喂给-分梳-输纤”系统设计更好地拓宽纤维原料的适纺范围,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深入分析了输纤通道的对称性对DFO转杯纺纱器内部气流场的影响;通过图像处理和实验测试方法,探讨了2个输纤通道的夹角对纱线外观和性能的影响。仿真发现:对称的输纤通道为转杯提供了更加稳定、均衡的气流场静压与速度分布;而110°的输纤通道夹角使得转杯内产生局部负高压区,易影响此区域的纤维形...

基于自捻纺的嵌入式低扭矩复合纱性能分析————作者:张瑞成;张文清;吕哲;许多;刘可帅;徐卫林;

摘要:为解决复合纱捻度高、残余扭矩大、扭结较多的问题,采用羊毛纤维、锦纶长丝为原料,结合自捻纺纱与低扭矩纺纱技术,制备了嵌入式同相自捻纱和异相自捻纱,对同相自捻纱进行受力分析,探究了嵌入长丝的角度/间距对复合自捻纱自捻扭矩的影响,分析了长丝与粗纱在不同间距下对2种自捻纱成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嵌入式异相自捻纱性能普遍优于同相自捻纱;随着长丝与粗纱间距增大,长丝包缠角度变大,对短纤维的束缚作用增强,提高...

基于超级基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反演非奇异滑模纱线恒张力控制————作者:王罗俊;彭来湖;熊叙一;李杨;胡旭东;

摘要:为解决针织圆机高速工作时纱线张力波动较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级基(HBF)神经网络区间观测器的反演非奇异滑模纱线恒张力控制方法。通过构建运动纱线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神经网络逼近系统参数(输纱器与编织机构转动惯量)变动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响应,将HBF神经网络与区间观测器相结合设计了一个区间状态观测器,估算出系统转速及纱线张力的边界范围,提高了状态识别的准确性。基于纱线张力估算值,构建反演非奇异终极滑...

改进转杯纺输纤通道气流场及其纤维伸直形态的模拟————作者:张定眺;王倩茹;邱芳;李凤艳;

摘要:为研究输纤通道对弯钩纤维伸直效果的影响,采用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改进前后输纤通道内气流场的分布状态,并借助离散元软件建立了柔性纤维模型,利用两相流耦合方法求解弯钩纤维在气流场中的伸直变化过程,讨论了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结果表明:改进输纤通道内的高速气流区域相对原输纤通道占比较大,对弯钩纤维的加速伸直效果更好;弯钩纤维在改进输纤通道中能更早到达通道出口,且伸直效果优于原输纤通道。改进输纤通道对...

全织物型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作者:张蕊;叶苏娴;王建;邹专勇;

摘要:针对传统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灵敏度较低且不透气的问题,制备了一种采用碳纳米管修饰的非织造布为电极层,离子液体处理的非织造布为介电层的透气性全织物型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全自动单一纤维接触角测量仪和全自动透气性测试仪等表征与分析电极层和介电层。结果表明:全织物型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在低压范围(0~1.19 kPa)内的灵敏度高达2.89 kPa-1,具有0~2...

异形针织间隔结构界面太阳能蒸汽发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作者:齐路漫;孟家光;余灵婕;支超;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界面太阳能蒸汽发生器的蒸发性能,基于针织间隔织物的可设计性,使用石墨烯/碳纳米管包覆涤纶复合纤维编织光热蒸发层,涤纶长丝编织漂浮层,利用二维编织技术制备的间隔纱将光热蒸发层和漂浮层连接,制备出一种自漂浮纬编异形间隔织物界面太阳能蒸汽发生器,并对其输水性能、光吸收性能、蒸发性能、废水处理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隔纱的液体传输速度为1 cm/min,能够实现水分的快速传输;制备的蒸发...

基于泡沫法给碱的粘胶织物活性红24无尿素印花————作者:崔芳;张鑫卿;殷斐;李大伟;雷苗苗;谢志勇;

摘要:为降低粘胶织物活性染料印花的水耗、能耗和尿素消耗量,利用泡沫法给湿过程对印制活性染料色浆的粘胶织物施加固色碱剂,研究活性染料泡沫法给碱—湿蒸无尿素印花。探讨了泡沫的耐碱稳定性,研究了汽蒸时间、汽蒸温度和碳酸钠质量浓度对活性红24泡沫法给碱—湿蒸印花粘胶织物表观色深的影响,并分析了综合印花效果。结果表明:含4 g/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12 g/L海藻酸钠的发泡原液在碳酸钠质量浓度为90 g/L、pH值...

α-(三氟甲基)苯基重氮酯型染料与合成纤维的反应机制————作者:解晓康;江华;王也;石璐璐;

摘要:为解决分散染料染色纤维中染料分子与纤维亲和力不足的问题,在C.I.分散红13结构中引入α-(三氟甲基)苯基重氮酯结构,设计合成新型卡宾型染料,将该染料应用于涤纶、丙纶、氨纶和锦纶的染色,测试了固色率、染料移染率和色牢度,并通过模拟反应以及理论计算推测了染料与纤维的反应机制。结果表明:使用所合成染料染色的4种合成纤维均有固色效果,固色率分别达到73%(涤纶)、48%(丙纶)、85%(氨纶)和53%(...

基于液相剥离石墨烯的可见-近红外光隐身锦纶织物————作者:赵登;张燚;郑梦杰;毕曙光;冉建华;

摘要:为赋予锦纶织物近红外光隐身功能,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辅助下,以纤维素纳米晶须(CeNW)作为分散剂,液相剥离石墨粉制备稳定的石墨烯水分散液(SCG),协同酸性染料上染锦纶织物。对所制备织物热稳定性、Zeta电位、电导率、微观形貌、反射率、颜色特征及色牢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SDBS质量浓度为0.5 mg/mL,且石墨粉与CeNW质量比为1∶2时,SCG分散性最佳,石墨烯质量分数达1...

基于漆酶一步催化法的羊毛织物原位染色及阻燃功能化————作者:郭庆;毛阳顺;任亚杰;刘济民;王怀芳;朱平;

摘要:针对羊毛织物的传统染色及阻燃整理工艺流程复杂、条件苛刻、损伤织物并可能污染环境等问题,采用生物酶法,以没食子酸(GA)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底物,通过漆酶催化作用,在温和条件下采用一步法在羊毛织物上同步实现染色和阻燃功能化。借助紫外-可见光谱仪、测色仪、氧指数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及红外光谱仪等对GA、DOPO、GA/DOPO混合物反应液及其...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粘胶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其染料吸附性能————作者:李逢春;孙辉;于斌;谢有秀;张德伟;

摘要:为制备用于有机染料废水处理的粘胶水刺非织造布(VSN),用稀盐酸对VSN进行预处理后,以1,3,5-三(4-氨基苯基)苯(TAP)和2,6-吡啶二甲醛(DFP)为原料、以乙腈为溶剂、以乙酸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溶剂热反应,在VSN表面原位合成共价有机框架材料(Pyridine-COF),得到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粘胶水刺非织造布(Pyridine-COF/VSN)。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纺织学报》轻工业职称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4737.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