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塑性工程学报》是由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分会、北京机电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刊物,其宗旨是活跃本专业学术思想,提高本专业学术理论,强化本专业学术交流,为不断提高我国塑性工程基础水平,确立我国塑性工程界在世界科技阵容中的地位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塑料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塑机与模具,理化测试,评述、简讯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内壁含轴向凹坑缺陷压力容器加载过程热弹塑性效应数值分析 王为清,李彦强,杨立,范春利,WANGWei-qing,LIYan-qiang,YANGLi,FANChun-li
摆辗机螺旋线和多叶玫瑰线的三维成形轨迹仿真 冯文成,姚万贵,蒋鹏,FENG Wen-cheng,YAO Wan-gui,JIANG Peng
断面复杂程度对铝合金挤压实心型材出模孔温度的影响 李利,侯文荣,张志豪,谢建新,马青梅,盖洪涛,LI Li,HOU Wen-rong,ZHANG Zhi-hao,XIE Jian-xin,MA Qing-mei,GAI Hong-tao
加载方式对汽车桥壳压制成形的影响 杨东峰,王连东,苏洲,康秀瑞,YANG Dong-feng,WANG Lian-dong,SU Zhou KANG,Xiu-rui
基于 LS-DYNA 的不锈钢车顶弯梁拉弯仿真 滕克磊,金朝海,T ENG Ke-lei,JIN Chao-hai
发动机前端附件带轮旋压成形仿真 赵立杰,郑强,聂均,上官文斌,孔战军,荣俊伟,ZHAO Li-jie,ZHENG Qiang,NIE Jun,SHANGGUAN Wen-bin,KONG Zhan-jun,RONG Jun-wei
75°锥形件渐进成形路径的参数化 贾耀高,高锦张,贾俐俐,JIA Yao-gao,GAO Jin-zhang,JIA Li-li
屈服准则对 DP600钢板各向异性行为的预测能力 王海波,陈正阳,阎昱,WANG Hai-bo,CHEN Zheng-yang,YAN Yu
钛合金四层板结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 王斌,刘雨生,李萍,WANG Bin,LIU Yu-sheng,LI Ping
应变速率循环法构建 TC21钛合金超塑性本构方程 甘雯晴,王高潮,谭丽琴,熊城,GAN Wen-qing,WANG Gao-chao,TAN Li-qin,XIONG Cheng
5A06铝合金超塑性变形力学特性 毕宝鹏,王勇,孙梦莹,BI Bao-peng,WANG Yong,SUN Meng-ying
三层铝/铝/钢轧制复合变形行为及力学性能 李龙,陈梅艳,顾琳琳,周德敬,Heinz Palkow ski,LI Long,CHEN Mei-yan,GU Lin-lin,ZHOU De-jing,Heinz Palkowski
经过拉深筋预变形板材的后续冲压性能 李群,张青,刘鹏,李娜,金淼,郭宝峰,LI Qun,ZHANG Qing,LIU Peng,LI Na,JIN Miao,GUO Bao-feng
科技核心期刊征稿范文:如何提高化工分析实验技能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步开始关注化工生产企业的发展进程。在我国的化工生产中,化工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我国的化工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化工企业内,利用化工生产过程的分析结果,对化工生产的总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给化工企业进行决策提供有利的条件,能够采取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提高化工企业的总体生产效率和取得的社会利益,就是所谓的化工分析。本文阐述了化工分析的内涵,提出了几点提高化工分析实验技能的对策。
关键词:化工生产,分析结果,效率,实验技能,认识,对策
化工分析这一项工作涉及到了许许多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很多方面都有关联,是一个相对比较系统、比较复杂的工作。在我国,化工分析的起步相对较晚,在很多相关的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化工分析的实验技能比较落后。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化工分析的作用,就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以及相关技术的支持,针对性的解决化工分析实验技能落后这一问题,从而带动整个化工企业的飞速发展。本文介绍了化工分析的相关内容,并且从提高化工分析的实验技能出发,给出了相关的对策。
塑性工程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2025年活动计划
摘要:<正>~
《塑性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摘要:<正>《塑性工程学报》(ISSN 1007-2012, Journal of Plasticity Engineering)为中文月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国内外众多知名数据库收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
基于全流程形状与性能遗传影响的高强钢冷轧板形板厚控制研究————作者:王宏峰;郑帅帅;杨庭松;张明;陈禄祯;孙文权;
摘要:针对高强薄带钢轧制过程中的头尾厚差波动、高阶板形缺陷问题,以提升高强薄带钢的质量、促进高强薄带钢的稳定制备为目标,从热轧卷取至冷轧变形的全流程入手,围绕DP780和DP980高强度薄带钢,分析了热轧卷取过程中的非均匀相变现象、冷轧过程中的厚差波动现象以及板形难调控现象,探究了非均匀相变对冷轧基料的形状与性能的遗传影响,给出了高强薄带钢热轧-冷轧厚差联合调控策略;探究了冷轧基料的横向非均匀性能分布规...
基于机器学习的三通管液压成形实时预测————作者:郭海晶;孙凌燕;程亮;张志远;杨超;孙峰;李金山;
摘要:为了满足三通管液压成形过程的监测和过程控制的需求,构建了一个基于有限元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框架用于多物理场的实时预测,包括:数据生成模型构建,建立能够准确描述塑性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模型;数据集生成,结合成形工艺特点和成形设备参数范围要求进行实验设计,同时通过有限元模拟创建数据集,用于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模型训练,选择机器学习算法就有限元模拟生成的数据集进行学习,建立边界位移与材料内部位移场的映射;多物...
一二道次波纹辊轧制与普通轧制制备的复合板矫直模拟对比————作者:李景楠;和鑫池;
摘要:为了探究相同的矫直工艺下波纹辊轧制制备的复合板和普通轧制制备的复合板在矫直过程中的矫直力、应力极值以及矫直后复合板的表面残余应力、平直度的不同。根据实际样品测量双金属波纹复合板的几何参数,并建立模型,同时设计了相同特征的普通双金属复合板模型和一道次波纹复合板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一、二道次波纹辊轧制和普通轧制制备出的双金属复合板的矫直实验,分析了3种复合板在矫直过程中的矫直力、应力极值以及矫直后...
脉动加载对钢-铝无铆接头成形质量的影响————作者:杨程;王艺运;石媛菁;刘思琪;毛新霖;赵升吨;
摘要:为研究脉动加载对室温下6061铝合金和304不锈钢无铆接头成形质量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普通加载和脉动加载下接头的金属流动、形貌参数以及回弹变形情况。结果表明,与普通加载成形的接头相比,脉动加载的接头在每个周期的保压阶段,金属流动会呈现反向回旋的趋势,促进了塑性变形,颈厚值T_n降低了8.27%,互锁值Tu提高了9.76%,上板料厚度X_t提高...
喷丸角度对螺旋锥齿轮轮齿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作者:何国旗;吴旭;谢远昊;彭凌杰;罗水田;
摘要:为了探究喷丸角度对材料为18Cr2Ni4WA的螺旋锥齿轮齿面与齿根表面及深度方向上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构建了单齿齿面及齿根喷丸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齿面与齿根在3种喷丸角度下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在多弹丸随机喷丸条件下,与平面靶材的最佳喷丸角度为90°不同,作用于齿面的最佳喷丸角度为60°,齿面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峰值为941.68 MPa;与齿面模型基于同一坐标系进行齿根喷...
非对称波纹槽纵向边缘应变及参数影响研究————作者:许春田;宋向阳;宗旭;郑昊;马莹莹;
摘要:为提高板材辊压成形质量,针对非对称波纹槽冷弯辊压成形,首先阐明了纵向边缘应变产生的机理,然后利用ABAQUS 2020软件对其行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仿真研究,并分别对初始道次成形角度增量、屈服强度、辊站间距及槽数等参数对波纹槽成形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纵向边缘应变峰值易发生在槽2和槽3成形过程中的第5道次,且随着成形角度增量的增大而变大,随着板材屈服强度的增大而变小,而槽数对其影...
Mo元素对搪瓷钢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机理————作者:袁静;陈飞达;钟海清;唐小勇;何春雨;朱映玉;冷烨旻;肖虎;田世伟;江海涛;
摘要:为了探究Mo元素对搪瓷钢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万能试验机、双电解池氢渗透实验等手段研究了Mo元素加入前后搪瓷钢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抗鳞爆性能,并利用热力学计算和第一性原理计算阐明了Mo元素的微观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Mo元素的加入细化了搪瓷钢基体的铁素体晶粒,增加了晶界及第二相析出的数量,提高了钢的细晶强化及第二相强化效果,增加了钢中氢陷阱的种...
异质金属高温变形界面元素生长扩散行为————作者:邬莹;帅美荣;陈新毅;史靖;郭星星;
摘要:以Q235碳钢棒为内芯,304不锈钢管为覆层制备了不锈钢/碳钢异质金属热压缩复合坯料,研究了不同变形温度下近界面微观形貌演变特征;基于电子探针线扫描数据,研究了不同热变形温度下Fe、Cr和Ni元素的扩散行为变化规律,揭示了界面扩散层形貌、晶粒动态再结晶与元素扩散行为的协同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变形温度的升高,受热激活过程的影响,晶界位错滑移和攀移能力增强,界面晶粒更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不锈钢/碳...
AZ31B镁合金热扭转变形下梯度微观组织演变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曹子政;尚豪磊;唐伟琴;李大永;
摘要:为了研究镁合金在热扭转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化以及梯度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挤压态AZ31B镁合金棒材开展了250~350℃的热扭转试验,采用电子背散衍射技术对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进行表征,并对扭转前后的试样开展了常温拉伸和压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逐渐升高,挤压态AZ31B镁合金棒材的抗扭强度逐渐降低,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逐渐增加,晶粒尺寸细化更加显著;热扭转变形引入了沿径向梯度...
干涉配合铆接缺陷检测方法研究————作者:朱康凯;侯红玲;杨澳;李相垚;赵妍棣;
摘要:针对现有铆接缺陷检测方法存在检测速度慢、模型参数量大以及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铆接件缺陷检测方法。搭建了缺陷检测硬件系统,并利用该系统采集了铆接缺陷数据,通过铆接件的外部特征定义缺陷,采用旋转和翻转等方式进行数据扩充,建立了一个新的铆接缺陷数据集。使用Ghost_HGNetV2网络对原主干网络进行重构,采用C2f_Faster模块替代C2f模块,以减少模型额外的冗余参...
板材充液拉深条件下壳单元与实体单元失稳起皱行为研究————作者:沈伟财;张志超;胡蓝;郭立杰;张稳;庄新村;赵震;
摘要:以贮箱整底用2219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充液拉深成形过程,开展了充液拉深成形仿真模拟。为探究仿真中不同单元类型对起皱预测的影响,设计并开展了长杆压缩实验,并利用实体单元以及具有不同参考面选择的壳单元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了不同单元类型下试样的失稳特性。对比实验和仿真结果发现,与实体单元相比,壳单元参考面的选择影响单元厚度方向求解域的连续性,严重失稳情况下单元厚度方向求解域可能发生重叠或缺失...
铸态602 CA镍基高温合金的热变形行为————作者:闫英杰;曹洪祥;翟亚中;张钰昆;曹睿;车洪艳;
摘要:为了探索铸态602 CA镍基高温合金的最佳热加工工艺,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研究了602 CA合金铸锭在高温压缩变形时的热变形行为,分析了高温压缩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为900、1000、1100和1200℃,应变速率为0.1、1和10 s-1,真应变为60%的条件下,铸态602 CA合金的流动应力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加。在...
小压下率镁/铝复合板热轧模拟及微观组织研究————作者:贾皓月;黄志权;江连运;王涛;
摘要:通过在400℃下进行单道次热轧获得未结合、部分结合和结合3种状态的小压下率镁/铝复合板。使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方法分析了临界压下率下镁/铝复合板的微观组织演化,同时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热轧镁/铝复合板热-力耦合模型,分析了压下率对初始结合阶段的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和摩擦剪切应力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10%压下率下复合板未结合,临界压下率为14.5%,19%~28%压下率下复合板相...
带填充块的预制孔平底铆接工艺及参数设计————作者:李结绿;何亚银;陈礼军;赵永强;
摘要:为了实现连接板材表面无凸起、无凹陷,提出了一种带填充块的预制孔平底铆接技术。以半径为3 mm,高度为3.7 mm的GCr15填充块,厚度为2 mm的Al5052和45钢板材铆接为例,在下板上预制半径为3.8 mm,锥角为45°的孔进行带填充块的预制孔平底铆接试验研究。通过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优化了填充块圆角半径R、半锥角α、预制孔圆角半径R0、倒角长度l和冲压速度v等工艺参...
铝合金汽车轮毂轮辐成形缺陷研究————作者:武晓龙;兰箭;俎瑞军;
摘要:采用有限元计算和高筋轮辐成形实验深入研究了轮辐截面成形过程。发现高筋轮辐底部两侧的切应力转变导致了收缩凹陷缺陷发生。定义收缩凹陷发生时的剩余壁厚t为临界壁厚tc,结合正交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研究了临界壁厚tc与轮辐几何工艺参数b、R以及θ的关系。发现收缩凹陷深度D随剩余壁厚t的减小而线性增加,结合有限元计算和高筋轮辐成形实验得到的实验临界壁厚tce...
构筑成形过程中连接界面愈合的多相场法模拟————作者:袁瑶;杨继兰;杨幸运;樊锐涵;郭正洪;
摘要:为探明动态再结晶机制对构筑成形工艺效果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纯镍材料连接界面愈合过程的多相场模拟。基于位错攀移理论,首次建立了亚晶合并机制下动态再结晶的多相场模型。对于已有模拟算例的晶界弓出机制,使用晶体塑性有限元法修正了其位错演化模块。模拟结果表明,在亚晶合并机制下,材料内部的小角度晶界优先消除,而连接界面异侧亚晶由于取向差过大难以发生合并,不利于愈合。而在晶界弓出模式下,连接界面附近基体中初始位错...
基于MMFC的8011-O铝合金动态变形成形极限预测————作者:李萍;张百顺;汪洋;张池;祝梦臣;薛克敏;
摘要:为获取空调翅片高速冲压实际生产应变速率下的成形极限图,首先对8011-O铝合金薄板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拉伸试验;然后采用改进的最大力理论(MMFC),基于不同硬化模型、屈服准则与应变速率对8011-O铝合金成形极限图进行理论计算预测;最后结合有限元模拟胀形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原始的最大力理论忽略了分散颈缩转向局部颈缩的转变期的影响,导致预测结果较为保守,采用MMFC理论更符...
退火温度对TA1/TC4波纹轧复合板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作者:张鹏;宁少波;王涛;任忠凯;赵浩;刘文文;郭继保;
摘要:对波纹轧制工艺制备得到的TA1/TC4复合板进行轧后退火研究,通过拉伸、拉剪测试以及界面微观组织表征,研究了退火温度对波纹热轧TA1/TC4复合板变形失效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低温退火(350~450℃)时,复合板基材的静态回复程度较低,复合板内部的加工硬化现象仍较明显,导致复合板韧塑性能力提升不明显,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复合板塑性改善明显。当退火温度高于500℃时,复合板的拉伸和剪切性能下降...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 北大核心《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 国家级《中国勘察设计》
- 北大核心《现代化工》
- 国家级《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 国家级《数学年刊(A辑)》
- 北大核心丝绸
- 北大核心建筑结构学报
- 省级天津航海
- 省级《上海有色金属》
- 北大核心《分析科学学报》
- 北大核心湖北电业
- 省级《山东建材》
- 省级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国家级石油化工设计
- 省级《山西煤炭》
- 北大核心《中国胶粘剂》
- 省级自然与科技
- 省级中国人口科学
- 国家级《航空工程进展》
- 北大核心《水文》
- 省级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 北大核心《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国家级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 国家级中国信息导报
- 国家级石油管材与仪器
- 省级凤凰周刊
- 省级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国家级国家安全通讯
- 省级科技风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