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以繁荣有色金属科学技术,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及时报道有色金属科技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目前设置的栏目如下:结构材料,功能材料,计算材料学,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化学。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来看,它已成为我国材料、冶金和金属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的源期刊,已被美国《工程索引》(核心库)、美国《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金属文摘》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同时还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美国《工程材料文摘》、英国《矿冶文摘》等国内外其他重要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
本刊近年来得到了健康稳定的发展,期刊评价指标持续快速地增高,期刊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度提升。2002年获中国科协第三届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3─2007年连续五届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4─2007年获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 、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已在作者和读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国外数据库收录: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英国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及控制信息社数据库
【栏目设置】
本刊设置栏目:结构材料,功能材料,计算材料学,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化学。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耐烧蚀超高温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李军,杨鑫,刘红卫,黄启忠,苏哲安,LI Jun,YANG Xin,LIU Hong-wei,HUANG Qi-zhong,SU Zhe-an
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乔红超,高宇,赵吉宾,陆莹,赵亦翔,QIAO Hong-chao,GAO Yu,ZHAO Ji-bin,LU Ying,ZHAO Yi-xiang
Ce添加对AP65镁合金显微组织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胡程旺,王日初,彭超群,冯艳,王乃光,HU Cheng-wang,WANG Ri-chu,PENG Chao-qun,FENG Yan,WANG Nai-guang
5A06铝合金中厚板的拉深变形行为 张志超,徐永超,苑世剑,ZHANG Zhi-chao,XU Yong-chao,YUAN Shi-jian
喷射沉积法制备Al-Zn-Mg-Cu-Zr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性能 刘斌,汪明朴,雷前,段雨露,刘林贤,虞红春,LIU Bin,WANG Ming-pu,LEI Qian,DUAN Yu-lu,LIU Lin-xian,YU Hong-chun
电磁搅拌法制备的半固态2A50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 张晨阳,赵升吨,王永飞,ZHANG Chen-yang,ZHAO Sheng-dun,WANG Yong-fei
内外压复合作用下5A02铝合金管材的硬化行为 崔晓磊,王小松,苑世剑,CUI Xiao-lei,WANG Xiao-song,YUAN Shi-jian
基于质点逆向追踪的铝合金空心型材横断面温度的不均匀性 侯文荣,张志豪,谢建新,马青梅,盖洪涛,HOU Wen-rong,ZHANG Zhi-hao,XIE Jian-xin,MA Qing-mei,GAI Hong-tao
富铈混合稀土对Al-80%Si合金凝固行为和组织的影响 刁龙,坚增运,朱满,常芳娥,许军锋,DIAO Long,JIAN Zeng-yun,ZHU Man,CHANG Fang-e,XU Jun-feng
6061-T6铝合金高温本构模型及温成形数值模拟 盈亮,戴明华,胡平,闫巧云,YING Liang,DAI Ming-hua,HU Ping,YAN Qiao-yun
冶金类评职称投稿:利用尾矿废石和钢渣制备无熟料早强型 C30混凝土
摘 要:研究利用钢渣、矿渣、脱硫石膏作胶凝材料,北京密云地区铁尾矿废石及废砂作粗细骨料制备无熟料早强型C30混凝土。确定钢渣、矿渣超细粉的最佳粉磨时间,试验得出胶凝材料的最佳配合比。使用SMФ500×500型小型球磨机对钢渣、矿渣、脱硫石膏进行机械粉磨,钢渣比表面积达到 630 m2/kg,矿渣比表面积达到580 m2/kg,脱硫石膏粉磨25min。通过胶凝材料配合比的确定实验得出最优配方为:胶凝材料中钢渣粉占28%,矿渣粉占60%,脱硫石膏占12%的配方最优。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所制备混凝土试块早期强度较高,力学性能符合C30混凝土的要求。借助XRD和SEM分析了钢渣-矿渣-脱硫石膏基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探讨该体系的水化反应机理。该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主要是水化硅酸钙(C-S-H)、钙矾石(AFt)、二水石膏(CaSO4・2H2O)、莱粒硅钙石[Ca5(SO4)2(OH)2]。体系的水化过程主要经历了钢渣及矿渣的解体、水化产物的形成和生长、水化产物与未水化产物的凝聚和硬化三个阶段。
关键词: 钢渣,矿渣,脱硫石膏,C30混凝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YOLOv8的白钨矿石灰度图像识别优化算法————作者:银宇;闵湘川;杨聪仁;焦芬;韩俊伟;魏茜;黄应;覃文庆;
摘要:基于X射线透射技术的智能矿石分选技术已在工业生产中实现应用,但由于矿石与废石的物理性质接近,导致X射线透射图像的灰度差异小且对比度不明显从而增加了识别的难度。现有算法在精度和速度上仍存在瓶颈需要进一步优化模型性能。为此本研究基于YOLOv8单阶段深度学习算法,提出了一种专门针对白钨原矿灰度图像的识别算法并命名为YOLOv8-Miner,旨在提高矿石自动化识别的精度和速度。通过对白钨原矿灰度图像数据...
变刚度加载条件下的充填单矿柱破坏特征————作者:刘洪磊;李汶柯;侯晨;曲立平;梁鹏;张虎;
摘要:为了研究被充填矿柱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失稳特征和破坏规律,本文采用自主研发的变刚度加载系统,模拟不同刚度顶底板岩体的弹性储能行为,对充填支护矿柱的变形破坏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充填体-矿柱系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加载刚度相关性较弱,加载刚度的变化主要影响被充填矿柱的峰后阶段,与充填被动支护作用的区间一致;随着加载刚度的减小,充填体-矿柱系统的应力-应变峰后曲线由台阶状变为光滑斜线,峰值强度对应...
合金元素Re对W力学性能与形变机制的影响————作者:罗来马;王亚锋;陈九雄;孙飞;吴玉程;
摘要:作为熔点最高的金属元素,钨(W)以其良好的高温强度和抗辐照性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高温领域。然而,多晶W低韧性的特点限制了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合金元素铼(Re)因可以有效改善W的脆性问题而被广泛研究,深入研究Re元素对W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指导材料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Re元素引起的固溶软化现象和对W合金微观结构合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探讨了Re对W合金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位错运动是bcc金属塑性变...
TC11合金显微组织特征参数与拉伸性能的定量关系————作者:王伟;侯妍;辛社伟;罗炽铖;刘显昊;王成;
摘要:针对TC11钛合金显微组织特征参数与室温拉伸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尚未明确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固溶时效热处理工艺调控锻态TC11钛合金的显微组织,结合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定量表征等轴α相含量、晶粒尺寸及片层α相厚度和长宽比,并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TC11显微组织特征参数与室温拉伸性能的定量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同一时效温度下,固溶温度每升高10℃,等轴α相含量降低约14.8%,而等轴α相晶粒...
Cu2+活化毒砂的电化学氧化行为及表面相构成————作者:李林波;陈天斯;张学良;俞娟;马致远;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在pH值为9.2的丁基黄药(BX)溶液中,Cu2+活化毒砂电化学氧化行为。在电位(Eh)值为0.15V(A1氧化峰)时,毒砂表面主要发生Fe2+氧化为Fe(OH)3,As被氧化形成As(Ⅲ)-O(AsO2-)的过程。当Eh值为0.38V(A2氧化峰)时,主要发生As(Ⅲ)-O向...
Cr和Nb对含锰γ-TiAl合金相变路径的影响————作者:王向杰;张孟祥;薛鹏;郝俊杰;陈波;李小兵;刘奎;
摘要:采用热力学计算软件以Ti42Al5Mn合金为基础设计出不含Laves相的新型β凝固Ti-43.5Al-1.5Mn-xCr-yNb(x=0, 1;y=0, 2)合金,并系统分析了Cr和Nb对相变路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i43.5Al1.5Mn合金铸态组织由α2/γ片层结构所构成,加入Nb、Cr后铸态组织中γ相含量提高,且开始出现βo相和块状γ相。此外,...
含钒铬泥的清洁浸出新技术————作者:刘志强;王少娜;李兰杰;张振全;祁健;杜浩;
摘要:含钒铬泥是一种富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但由于其钒和铬含量较高,也被视为具有回收价值的二次资源。本文提出了一种微气泡耦合CuO催化氧化技术,用于在碱性介质中高效氧化浸出含钒铬泥。该方法与传统的H2O2氧化法进行了对比,并深入探讨了微气泡与CuO协同作用的氧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氧化效率,在曝气头尺寸3 μm,NaOH浓度50 wt%,温度10...
金属基捕收剂体系下多配体对锡石的强化浮选————作者:付君浩;李军;李振兴;刘杰;韩海生;肖宏;龙冰;刘卫平;
摘要:本文研究了金属基捕收剂体系下多配体对锡石的强化浮选效果,重点探讨了在苯甲羟肟酸-铅金属有机配合物(Pb-BHA)的基础上,引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形成多配体捕收剂(Pb-BHA-SDBS)对锡石浮选性能的改善。通过对比白钨矿与锡石在浮选速率、吸附量、表面结构特性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了Pb-BHA体系下锡石浮选效果差的内在原因。研究发现,锡石表面的水化作用较强,阻碍了Pb-BHA的吸附,导致其...
知识-数据驱动的地质冶金学建模方法————作者:陈进;徐万红;张丽;邓浩;毛先成;王国栋;
摘要:提出了一种知识-数据驱动的地质冶金学建模方法以克服单纯数据驱动建模地质可解释性不足的问题。方法基于普通克里格法构建地质冶金学变量空间分布模型,通过高斯混合模型提取地质冶金学变量特征,引入马尔可夫随机场量化地质冶金学矿域的空间相关性特征,采用贝叶斯理论将二者集成构建数据驱动的地质冶金学矿域划分模型,最后融入矿山生产知识经验,引导和约束划分过程。方法采用地质冶金学变量空间分布建模和矿域划分迭代优化的策...
基于微型塌落实验的充填料浆无量纲屈服应力预测模型————作者:刘春康;王洪江;肖柏林;聂军;阿木古楞;
摘要:矿山现场常因缺乏相应流变实验仪器而限制屈服应力的获取,塌落度实验是替代流变实验测量屈服应力的常用方法,目前被广泛用于评估充填料浆的流动性。本文通过不同尺寸微型圆柱模具开展掺粉煤灰全尾砂充填料浆塌落度实验,分析固体质量分数(SMF)、灰砂比(CSR)对塌落度、扩展度和屈服应力的影响,并分别建立基于塌落度和扩展度的无量纲屈服应力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塌落度和扩展度、屈服应力随SMF增大分别减小、增大;对...
基于锌中间层的镁/铝异种金属电弧增材制造工艺————作者:葛如鹏;张世伟;李晓鹏;黄勇;闫德俊;李东;杨东青;
摘要:采用电弧增材制造的技术,制备了以锌作为中间层的镁/铝异种金属单壁结构件,研究了增材制造的顺序对中间层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确定了镁合金-锌-铝合金的增材方案,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铝合金-锌-镁合金的增材制造顺序,在镁合金的增材过程中,锌中间层部位会发生开裂,难以继续增材。采用镁合金-锌-铝合金的增材制造顺序,试样宏观成型良好。镁/锌之间生成的MgZn2等镁/锌金属...
镁屑燃烧粉末孕育细化Mg合金————作者:廖恒斌;罗杰;朱顺辉;刘海亮;宋长辉;杜军;
摘要:采用镁屑燃烧的方式制备含有氧化物夹杂的粉末颗粒,通过外加方式对Mg熔体进行孕育处理。结果表明:镁屑燃烧氧化粉末孕育处理,可有效细化Mg-3Al和AZ31合金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由739μm和1447μm分别下降至188μm和207μm。证实MgO颗粒作为α-Mg晶粒的有效晶核,在凝固过程中为α-Mg提供异质形核基底。Mg原子在MgO晶核表面外延生长,按照FCC结构、过渡结构和HCP结构依次堆垛。镁屑...
铜带冷轧机板形控制分段冷却机理模型————作者:高心成;刘宏民;王东城;石磊腾;
摘要:针对冷轧铜带板形控制中分段冷却机理模型研究薄弱的问题,采用差分法建立工作辊温度场和热变形模型,条元法建立带材三维塑性变形模型,影响系数法建立辊系弹性变形模型,带材与辊系模型的直接耦合法建立板形计算模型。采用高斯函数描述分段冷却的热流密度,根据机理模型计算结果和影响系数方法,建立分段冷却调控板形的矩阵模型,以适应在线控制快速计算的需要。对650 mm和800 mm六辊铜带冷轧机的仿真计算和工业应用表...
二次资源中提取及萃取分离钪的研究进展————作者:曹雯;杨珍;秦治峰;姜洋;刘娟;王奎;辛云涛;刘维燥;
摘要:钪是关键的战略元素,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铝质合金等领域。由于钪不单独成矿,常与其他矿物共存,因此通常从二次资源中回收,但面临分离难度大和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分离钪的方法包括离子交换、液膜萃取、沉淀和溶剂萃取等,其中溶剂萃取法因其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成本低而受到重视。因此,本文综述了二次资源中提取分离钪的方法及其工艺参数,并根据不同萃取剂的类型对其萃取机理及特性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白云鄂博尾矿混合浮选-氢基矿相转化-磁选回收铌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作者:王子航;陈宏超;何佳昊;刘文丽;彭海平;高鹏;唐志东;
摘要:我国铌矿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高达95%,白云鄂博尾矿中含有大量的铁、铌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但现有工艺难以实现铌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为提高白云鄂博铌资源利用率,以工艺矿物学为指导,针对白云鄂博稀土尾矿中铌矿选别困难、铌铁分离难等问题,进行了浮磁烧联合选别的试验研究,逐段实现除杂、拋尾,以达到有效富集铌的目的。在将稀土浮选尾矿磨至-0.047 mm含量90%条件下,采用混合浮选预富集-氢基矿相转化-磁选...
扫描策略对粉末床熔融构件残余应力、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研究进展————作者:胡勇;马好放;张文格;王泽;杨小康;
摘要:粉末床熔融(Powder Bed Fusion,PBF)技术因其具有快速高效制备复杂构件的工艺特点,在高附加值产品增材制造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PBF技术生产构件过程中,能量因素与几何因素是决定打印工艺窗口和打印质量的核心要素。相较于代表打印参数(功率、速度、束斑尺寸等)的能量因素而言,几何因素中扫描策略的选择,不仅改变了熔池的形态和温度梯度,更能通过与能量因素的协同作用对晶体结构和析出相进行调...
三维网络结构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原理与现状————作者:刘俊伟;方杰;范才河;欧玲;
摘要:本文综述了三维网络结构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ceramic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3DNSCMMCs)的制备方法、机理及研究现状。重点对陶瓷预制体的孔隙调控机理、金属熔体浸渗原理及金属-陶瓷界面润湿和界面结合理论予以详细的介绍,并对多孔陶瓷预制体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熔体浸渗方法进行...
八面体模型理论应用:泡沫金属的杨氏模量————作者:刘培生;顷淮斌;
摘要:杨氏模量是泡沫金属的一个基本力学指标,有效地估算这一指标有助于该多孔产品的应用设计。基于八面体模型理论对多孔材料弹性模量表征的初步研究,本文对泡沫金属杨氏模量的表征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一是将材料形式从网状孔隙结构拓展到胞状孔隙结构,二是将载荷形式从拉伸状态拓展到压缩状态。根据所得理论关系,探讨该模型理论对泡沫金属杨氏模量计算的实践应用。研究发现,本八面体模型理论可较好地从网状结构制品转化到胞状结构制...
退役锂电池正极材料多离子体系的水基低共熔溶剂浸出————作者:何玲;张建磊;董其铮;候显;李子轩;李文生;
摘要:为实现退役锂电池正极材料多离子体系中铝元素的分离,分析了以柠檬酸(CA)和乙二醇(EG)为主要成分的水基低共熔溶剂对退役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多离子体系浸出及分离过程。利用该溶剂良好的体系稳定性和优异的浸出性能,研究不同极性水基低共熔溶剂对各金属元素浸出率的影响。最佳浸出条件为:n(EG):n(CA)=1.5:1,浸出温度90 ℃,浸出时间1h,固液比3:100 (g/ml)。在最佳条件下,金属浸出率分...
炼铜阳极泥中铜、硒的选择性浸出————作者:颜婉晴;张德超;林玥;刘荣权;字富庭;胡显智;
摘要:铜阳极泥是许多稀贵金属的重要来源,在提取贵金属之前需将铜、硒等贱金属选择性去除,本文提出一种选择性脱除铜阳极泥中的铜,再进一步选择性提取硒的湿法工艺。结果表明:所选择的铜阳极泥的主要物相为PbSO4、Cu5FeS4和Ag2Se,在K2S2O8浓度...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 国家级《中国安防产品信息》
- 北大核心《涂料工业》
- 省级《企业技术开发》
- 国家级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 国家级《高科技与产业化》
- 国家级《城市道桥与防洪》
- 北大核心《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 北大核心古脊椎动物学报
- 省级《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国家级《安防科技》
- 北大核心中国病毒学
- 省级印刷经理人
- 北大核心图书馆建设
- 国家级《安全与环境工程》
- 北大核心《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 国家级日用化学品科学
- 省级 汽车族
- 北大核心《低碳世界》
- 北大核心《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 国家级《时代汽车》
- 国家级《战术导弹技术》
- 省级《玻璃纤维》
- 省级山东电力技术
- 北大核心《功能高分子学报》
- 省级《青海电力》
- 省级半导体
- 国家级《电气制造》
- 省级《科园月刊 》科技期刊
- 国家级《照明工程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