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工程热物理学报》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大16开,每期180页。它是技术科学学术性刊物, 其办刊宗旨是按照党的科技方针政策和出版方针反映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科技成果, 传播科技信息, 积极开展国内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服务。
本刊一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 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同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工作中认真贯"双百"方针, 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条例、办法和有关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 遵守国家的有关科技保密的各项规定, 很好的执行了《工程热物理学报》的办刊宗旨。
本刊只刊登首次发表的论文,强调独创性、先进性,能及时报导工程热物理学科范围内的重大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展,首先发表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项目成果的文章,如"八五"和"九五"攻关项目、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97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及得奖项目的延续性文章。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国外数据库收录:美国化学文摘
【栏目设置】
《工程热物理学报》主要刊登工程热力学与动力装置、热机气动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多相流、流体机械和工程热物理研究中的实验测试方法及技术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恒温热源闭式燃气轮机中冷循环性能优化 王文华;陈林根;丁泽民;杨博;孙丰瑞; 1617-1621
2 四级环路行波热声发动机系统起振特性分析 金滔;杨睿;汤珂; 1622-1625
3 采用焦炉煤气为燃料的SOFC-CCHP流程方案研究 赵洪滨;江婷;杨倩;杨微; 1626-1632
4 菲涅尔聚光PV/T系统输出特性分析及优化 史志国;闫素英;王胜捷;田瑞;郭嘉; 1633-1637
5 太阳能辅助空冷机组互补发电系统热性能研究 侯宏娟;王露;付立;王梦娇;杨勇平; 1638-1642
6 中温烟气为热源的CO_2跨临界循环改进及分析 李成宇;王怀信; 1643-1648
7 电场作用下水蒸气核化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宋粉红;刘朝;李勇;雷广平; 1649-1653
8 生物柴油及与正丁醇混合物的热物性实验研究 胡晓振;方丹;马纶建;孟现阳;毕胜山;吴江涛; 1654-1657
9 非对称进气双面压气机叶轮工作模式研究 吴汪霞;杨策;荆磊;老大中;陈山; 1658-1661
10 冲击衬套对于一级静叶气膜孔流量分配和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 陈娉婷;李雪英;任静;蒋洪德; 1662-1665
11 高温叶片换热性能不确定性量化 宋英杰;聂俊;郭振东;宋立明;李军;丰镇平; 1666-1671
12 旋转动密封非定常气流激振转子动力特性研究 王世柱;李志刚;李军;冀大伟;肖高绘;葛庆; 1672-1676
13 壁面局部振动的二维管可压缩流动分析 许成骅;王宏光; 1677-1681
14 均匀人流风力机模型尾流特性实验研究 王胜军;张明明;徐建中; 1682-1686
15 不同环境下射流辐射噪声特性研究 别海燕;郝宗睿; 1687-1690
16 头部喷气平头圆柱体人水缓冲机制研究 潘龙;王焕然;姚尔人;王新兵; 1691-1695
17 基于制动盘模型的复杂地形风电场空气动力场数值模拟 许昌;李辰奇;韩星星;SHEN Wen-Zhong;张明明;刘德有;郑源; 1696-1700
18 心脏泵启动过程的数值模拟 喻梦伊;左志钢;刘树红; 1701-1705
路桥工程师论文:浅谈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
论文摘要: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大力开展市政工程建设。其中,道路工程有许多不同于其它工程的特点。城市道路建设,不允许工期过长,同时,各种城市公用设施、交通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加大了工程的复杂性,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通病。本文论证了一些道路施工工程中的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
论文关键词:道路,施工,问题分析,防治措施,路桥工程师论文
一、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的基本概述
对于那些施工难度比较高以及结构比较复杂的工程来说,大多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通常情况下,城市的道路主要组成部分如下:路面、路基、交通工程以及隧道工程等。而对道路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施工的材料、施工管理、设备操作以及技术管理等。我们在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以及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那些有可能影响到施工质量的因素实行逐个的管理,进而确保施工质量。
工程热物理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低速对转风扇叶片气动载荷对流动损耗的影响————作者:贾兴宇;张晞;徐泓宇;史彬;高苗苗;
摘要:相对于传统轴流风扇,低速对转风扇的前后级转子间没有静子导叶过度,周期性相互作用更加强烈,流动损耗的产生机制更加复杂。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叶片的径向气动载荷分布是影响流动损耗产生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调节径向气动载荷系数和级间距离系数,设计了一系列低速对转风扇叶片,为了研究径向气动载荷分布对流动损耗产生的影响。首先通过运用SST k-ω湍流模型闭合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RANS),完成了叶片稳态气...
具有三明治结构的混合太阳能光伏热电发电系统————作者:高远志;张小松;
摘要:光伏–热电混合发电系统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太阳能发电技术,然而传统串联式的光伏–热电发电系统存在器件运行温度不匹配和传热热阻较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双面型具有三明治结构的光伏–热电混合发电系统,并搭建了相应的实验测试装置,在室内稳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辐照强度,冷却水流量对新型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双面型系统中光伏组件和热电发电器件的输出功率都要优于传统串联式系统。同时,提高辐照强度可以增加系统...
基于3ω法的热导率测试技术研究进展————作者:李义壮;郭怀新;王瑞泽;孔月婵;陈堂胜;
摘要:热导率是反映材料热性能的重要参数,不管是用于散热还是绝热,对材料热导率的准确测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一种适应性强、测试便捷、样品制备简单、测试设备成本低的热导率测试方法—3ω法,首先介绍了利用3ω法测试热导率的基本原理;然后给出不同样品测试结构下热传输数学模型的温升解析解,包括半无限大衬底、薄膜结构、多层结构和细线结构样品;介绍了各种改进的3ω法,包括对薄膜热导率各向异性的测试、可以减少无关因素...
槽式太阳能集热管换热特性分析————作者:吴玉庭;董晓明;张灿灿;
摘要: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是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对其换热特性分析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集热器内各部分能量转化情况,利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集热管的一维稳态、动态参数分布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结果吻合较好,分析熔盐及各换热面温度、耗散率与熵产率、耗散热阻、散热量与换热量在集热管内部的沿程分布规律,熔盐进口温度、进口流量、日照辐射量等影响因素发生阶跃变化时熔盐出口温度、耗散率等物理参数的动态响应,以...
电极间距对电弧通道演化及粒子分散的影响————作者:张达;石嵩;毕岚森;丁瑞鑫;何燕;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电极–电弧通道–粒子团簇传热及粒子分散耦合模型,探究了电极间距对电弧通道演化及粒子分散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弧形成时间与电极间距基本呈现线性关系,电极间距越大,电弧形成所需的时间越长。电极间距影响电弧形貌及温度,电极间距为1 mm时,电弧呈现出扁平状的形貌,随着电极间距增大,电弧形貌逐渐转变为圆柱状;电弧中心轴向温度随电极间距的增大而升高,而电弧作用下的粒子团簇表面中心沿径向的温度在电极...
浮式风机平台参数化设计与稳性校核方法研究————作者:潘其云;王晓东;李晓辉;郎海波;姚加桂;
摘要:随着海上风电向着深远海发展,漂浮式风电机组凭借明显的成本优势受到广泛的重视。浮式平台是漂浮式风电机组的支撑部件,其成本占总成本约1/3左右,浮式平台的优化设计对漂浮式风电机组的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浮式平台在波浪载荷与上部结构作用下呈现复杂的多自由度运动,稳性与动态响应特性是其重要的设计考虑因素。本文研究了半潜浮式平台的主参数化设计方法,建立了半潜浮式平台参数化模型。本方法利用静力学平衡和海洋浮式...
基于填充床相变蓄热器的卡诺电池系统特性研究————作者:黄正杰;罗向龙;梁颖宗;陈健勇;杨智;何嘉诚;陈颖;
摘要:卡诺电池是一种成本低、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的新兴储能技术。采用相变材料蓄热的卡诺电池储能密度高,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构建了基于填充床相变蓄热器的卡诺电池系统并建立其动态模型,分析了换热流体流量与有机工质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1000 k W设计功率下换热流体流量和有机工质流量的函数关系式。在此基础上以往返效率和储能密度为优化目标,采用NSGA-II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基于LINMAP方法得到权衡后...
多分支柔性脉动热管实验研究————作者:康占肖;范金土;
摘要:柔性热管在人体热管理和柔性电子器件冷却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柔性热管的柔性有限且传热性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本研究根据脉动热管的工作原理,利用丙酮为工质,采用聚四氟乙烯毛细管制作了具有多个传热分支的柔性热管。其每个传热分支都能单独弯折,表现出良好的柔性。同时,该热管还具有优异的传热性能,其等效导热系数高达4333W·m-1·K-1。因此,该热管...
带有球状阻挡的新流道结构对SOFC性能影响研究————作者:赵薇薇;贺振宗;毛军逵;梁凤丽;王在兴;付尧;
摘要:为了改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球状结构的新型流道,并与传统结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基本直流道相比,带有挡板流道的SOFC和带有球状结构的SOFC电流密度分别增加了6.42%和7.14%,总压降分别增加了3.63倍和2.15倍。由此可知,具有球状结构的新型流道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优势
基于高斯混合密度网络的风电功率建模及预测————作者:张耀聪;刘姝君;杜小泽;吴江波;
摘要:风电功率波动较大,准确的风电预测能为运维调度提供保障。常见的时间序列模型只适用于超短期预测,基于神经网络对机组功率转换特性进行建模,从而能根据风速预报进行日前预测。该数据驱动方法可改善理论功率计算方法因地貌、尾流等因素产生的偏差,神经网络对实际机组工作特性的描述更加准确。进一步建立高斯混合密度网络评估功率不确定性,模型通过训练自动学习分布参数,获得非先验的多元分布,能更好地反映数据内在结构
燃机间冷器压缩空气流动换热特性研究————作者:张凯;成克用;淮秀兰;陈俊霖;
摘要: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具有高效紧凑的特点可应用于燃机间冷器,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压缩空气在不同换热通道中的流动与换热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通道换热性能与压力损失均随着系统进口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另外,比较了五种不同换热通道的流动传热性能,Z型通道、对称翼型通道、非对称翼型通道和菱形通道与直通道相比,显著提高了传热性能同时增加了压力损失,并使用场协同原理分析了不同通道强化换热机理。最后对五种通道流动...
新型燃烧器与热声斯特林发电机换热特性研究————作者:靳晴月;孙浩杰;罗靖;余国瑶;马英;黄云;马壮;罗二仓;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机的气体燃烧器结构,并开展了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燃烧耦合传热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分析了额定工况下的燃烧器内部流场、温度场以及热流密度分布特性,其次考察了液化石油气进口流量、喷嘴结构和空气预热温度对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液化石油气流率为4.6 L/min、空燃比为29的额定工况下,发电机高温换热器的吸热量为3.82 k W,占总反应热...
基于卷积孪生网络的风力机状态监测研究————作者:杨万千;张明明;
摘要:风力机运行故障具有突发性,几乎无预留时间做出反应。连带地,一些微小缺陷将引发一系列连锁故障和非必要损失,因此对其状态监测和提前预知机组状态是一个必要问题。本文基于卷积孪生网络,结合机组SCADA数据进行基于模型训练的状态监测。利用历史健康数据进行离线模型训练,经测试后将预训练模型加载到在线监测系统,基于状态指示来描述机组的运行状态,并结合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定义机组状态异常的监测阈值,从而实现在线状态...
SCO2离心压缩机近失速工况流场特性研究————作者:张磊;郑全泽;郎进花;安光耀;
摘要:为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离心压缩机近失速工况的流场特性,利用CFX软件对Sandia实验室模型进行三维数值研究,并对近失速工况的流场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尺寸效应”的影响下使得叶轮的相对叶顶间隙较大,从而使得叶顶处泄漏增强并形成大范围的低速区;由于通道中下的高逆压梯度使主叶片吸力面侧低能流体发生分离流动并开始形成回流区,回流区向上游叶顶处发展与叶顶处回流区结合,导...
可调式与固定式喷射器内动量交换的相似性与非平衡特性研究————作者:杨勇;王宁;韩沛时;任笑彤;李熠桥;张琨;沈胜强;
摘要:基于气体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喷射器变工况调节特性分析模型,结合关键截面流动与压力特性分析模型、动量交换评价模型,对比分析了固定式与可调式喷射器内部的动量交换、混合升压特性随喷射器压力、温度、速度、流量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喷射器变工况调节的临界特征、相似特征、尺度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喷射器临界模态下,第三极限状态与第一极限或第二极限状态同时到来;混合室进、出口压差随工作流量增大而逐渐减小,混合室出口流速...
集输系统内空气–油两相流型能量谱图分析————作者:李乃良;张一帆;杜雪平;彭胥睿;
摘要:采用空气和油作为介质,在小型集输环路中实验研究了气液两相流型的相间作用机理。实验观察到了泡状流、弹状流、环状流和段塞流,获得了各流型的持液率,利用db4小波基将持液率信号时间序列进行了8、12和16尺度分解,计算得到了各流型压差信号细节分量的无量纲能量。研究发现,环状流、弹状流和段塞流的能量分布为驼峰型,而泡状流的能量分布为马鞍型,其能量主要体现在连续相液体与气泡之间的剪切,以及气泡的碰撞、融合、...
基于DFT和GCMC方法的MgCl2水合盐储热材料吸水特性的数值模拟————作者:钱增辉;朱传勇;段欣悦;姜枭;巩亮;
摘要:MgCl2水合盐被视为最具前景的中低温储热材料之一。研究MgCl2水合盐储热材料微尺度下孔隙内的水分子吸附规律,揭示内在传质机理,对高效热化学储热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DFT方法,研究了水分子在MgCl2晶体表面吸附稳定后的分子几何构型,揭示了其可能的吸附位点。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子的吸附破坏了MgCl2 离心叶轮优化设计方法及参数敏感性分析————作者:张晨庆;席光;姬成;张啸天;王志恒; 摘要:代理模型的引入使得离心压缩机优化步入数据驱动模式,但其优化的基础仍是准三维设计方法。而准三维设计方法的输入参数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因此,构建数据驱动的优化设计方法对离心叶轮的设计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从准三维设计方法出发,采用“全可控涡”设计方法,结合k折交叉验证方法,对需要设计者给定的角动量分布参数进行全工况的优化。数值结果表明设计点效率可以提升0.61%。最后,采用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对优... 毛细管中气液两相流的影响因素测量研究:以气态亚硝酸监测为例————作者:夏文筱;侯延平;朱雯斐;楼晟荣;陈军; 摘要:两相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流动具有强烈的波动性和随机性,这使得处在两相流工作中的仪表准确计量变得愈发困难。气泡是多相流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研究表明,气泡的存在给在毛细管中流动的液相流体内部造成极大的扰动。本研究基于毛细管波导吸收光谱法自主搭建了一套能够准确测量气态亚硝酸的装置,而液芯波导毛细管(LWCC)是整套装置中对气泡最为敏感的组件,通道内一旦产生气泡,LWCC的透光率会严重下降,将严重影响实验的... 外场调控混合纳米相变材料传热储热实验研究————作者:李和鑫;江秋怡;庄依杰; 摘要:针对磁场调控相变过程系统循环性能降低的问题,本文通过红外热像仪与能谱分析(EDS)研究了超声空化效应、声流效应与磁场效应耦合作用对磁性(Fe3O4)与非磁性(Al2O3)混合纳米相变储热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化效应与声流效应强化传热过程,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效果越明显,超声功率为48 W时,熔化时间减少7...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