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弹道学报》是由中国兵工学会主办,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学术性刊物。该刊系1989年创刊,1992年公开发行,由华东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前身)弹道研究所,中国兵工学会弹道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1997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改为由中国兵工学会主办,南京理工大学承办。几年来办刊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
本刊主要刊登弹道学及相关学科领域内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应用研究论文,综合评述和研究报道等。弹道学是研究飞行体从发射到产生终端效应全过程的运动规律,物理与化学现象以及与兵器系统设计相关联的应用科学,是兵器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基础学科,具有宽广的学科跨度与学术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新科技的注入,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溶合,弹道学已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的更新和研究范围的拓宽已成为弹道学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弹道学的发展与很多相关基础学科、应用基础学科及技术发展紧密联系,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从不同的侧面研究弹道学,使弹道学的研究亦不仅局限在兵器工业系统。航天、航空、化工、石油、地质、能源、公安、消防和体育,以及瞬态力学、高速运动、高速碰撞、工程热物理等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都能见到它的突出应用实例。随着弹道学研究领域的拓宽,《弹道学报》读者的撰稿人已由原来兵工系统的科研人员发展到与其相关各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他们都是《弹道学报》热情支持。
《弹道学报》自创刊以来坚持“两为”思想,面对科研、生产、教学第一线,传播科技成果,交流学术思想,发掘优秀人才,为促进弹道学和兵器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该刊设有编辑部,专职编辑人员三人,他们在编委会领导下,始终依靠专家把关,坚持规范化和标准化,质量不断提高,发行量稳定增长,发行面覆盖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主要读者对象为兵器工业及其他有关部门从事弹道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江苏省优秀期刊
美国Ei数据库收录刊
1992年,1996年北京由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期刊工作研究会,二次确认并公布本刊为兵器工业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1993年起本刊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资料源刊。
1993年,1996年兵器系统期刊评比中,本刊二次荣获优秀期刊二等奖。
1993年《中国导弹与航天文摘》刊(双月刊)吸收本刊为其固定资料源刊。
1993年《中国航天文献数据库》将本刊定为固定资料源刊。
1995年本刊荣获江苏省优秀期刊号,并被定为江苏省一级期刊。
1995年美国权威性检索系统之一,工程索引《EI》吸收本刊为其资料源刊
【栏目设置】
本刊是中国兵工学会和南京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它及时发表起始弹道学、内弹道学、中间弹道学、发射动力学、外弹道学、水下弹道学、终点弹道学、创伤弹道学、司法弹道学、实验弹道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弹道系统综合与分析、弹道系统计算软件以及有关飞行物体运动规律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实验研究、研究报告、综合评述、学术动态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基于 UKF 的北斗/SINS 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管军,易文俊,常思江,袁丹丹,孙蕾,GUAN Jun,YI Wen-jun,CHANG Si-jiang,YUAN Dan-dan,SUN Lei
基于微粒群算法的中制导弹道优化设计 邵雷,雷虎民,张建新,赵宗宝,SHAO Lei,LEI Hu-min,ZHANG Jian-xin,ZHAO Zong-bao
混合坐标系下跟踪自由段弹道导弹的IMM-UPF 算法研究 郭跃,刘新学,王才红,GUO Yue,LIU Xin-xue,WANG Cai-hong
拦截临近空间飞行器零控脱靶量计算方法 李罗钢,荆武兴,高长生,LI Luo-gang,JING Wu-xing,GAO Chang-sheng
反鱼雷鱼雷自适应滑模导引律 李宗吉,张西勇,练永庆,LI Zong-ji,ZHANG Xi-yong,LIAN Yong-qing
头部钝度和尾部形状对空射火箭气动特性的影响 张艳华,李华星,张登成,屈亮,郑无计,ZHANG Yan-hua,LI Hua-xing,ZHANG Deng-cheng,QU Liang,ZHENG Wu-ji
质量分布特性对无伞末敏弹扫描特性的影响规律 舒敬荣,王代智,杨海波,常思江,SHU Jing-rong,WANG Dai-zhi,YANG Hai-bo,CHANG Si-jiang
基于固定鸭舵的弹道修正弹建模与仿真 张开创,刘秋生,王龙,ZHANG Kai-chuang,LIU Qiu-sheng,WANG Long
多雷达含缺损信息外弹道解算方法研究 姜大治,王不了,杨军,JIANG Da-zhi,WANG Bu-liao,YANG Jun
基于成像点轨迹的末段修正弹控制策略 李兴隆,王晓鸣,姚文进,吴银海,LI Xing-long,WANG Xiao-ming,YAO Wen-jin,WU Yin-hai
基于 SNVA 的机动目标状态估计 乔雪,白亚腾,QIAO Xue,BAI Ya-teng
化工类论文发表: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氯霉素残留的方法
摘要:氯霉素残留不仅会威胁畜牧养殖业的生产,还会对其他以畜牧养殖业为基础的食品产业造成严重危害,对食用这些食品的人类也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本文结合实验对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氯霉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进一步提高液相色谱在氯霉素检测中的应用水平和成效能够有所借鉴。
关键词:液相色谱法,氯霉素残留,检测
1 氯霉素的危害
氯霉素的本质是抗生素,长期滥用不仅不会降低病原菌的危害,反而还会导致病原菌的抗药性增强。此外,长期使用氯霉素还会在动物体内造成残留,而这会严重损害动物的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生育力降低、产仔数减少、流产等,进而严重威胁到畜牧养殖业的生产。一旦动物体内出现氯霉素残留,就可能随着由这些动物制成的肉制食品或其衍生物乳制品而进入人体,因为氯霉素有严重的副作用,进而对人体健康就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例如氯霉素对人体造血系统危害极大,能导致可逆性骨髓抑制和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又例如新生儿因服用含有氯霉素残留的乳制品后,极易引发“灰婴综合征”等疾病。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