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主要报道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和中国/省市细胞生物学学会会讯。信息量大,涵盖面广,报道及时,栏目众多是本刊特色。长期以来深受各层次科研、教学工作者欢迎。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生物学领域内的核心期刊;是报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的参考读物。
【栏目设置】
设有专论与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学会会讯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LKB1在非小细胞肺癌可塑性及耐药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及机制 李福明;韩向琨;李飞;季红斌919-924
特约综述
脂立方相技术体系在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姚贺帮;蔡洪敏;李典范925-935
研究论文
建立高效表达猪LIF的猪胚胎成纤维细胞系 杨宁;赵丽华;张曼玲;金永;侯道荣;吴兆强;陈袁;李荣凤936-945
SENP3对不同程度氧化应激的感受和应答 储慧玲;闫琼宇;刘科家;易静;杨洁946-953
新型温敏微载体用于无损收获贴附型细胞的研究 东健沣;任怀娟;张凤丽;伍越群;陈彦田;齐念民954-960
细胞穿透肽在白菜小孢子中的内化及其效率的探究 秦莹;王桂香;郭宁;宗梅;刘凡961-968
纳秒脉冲电场对人卵巢癌顺铂敏感及耐药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及机制研究 张顺泉;于廷和969-976
shRNA介导DEPDC7基因沉默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影响的研究 廖之君;王心睿;杨红;曾也婷977-983
EGFP-LC3稳定细胞系的建立及对Aβ自噬效应的研究 房芳;张莹;彭向雷;王荷;张钊;郑妍鹏984-991
SOCS1在糖尿病小鼠肾小管间质病变中的作用 李科军;杜云霞;封晓娟;张玮;刘青娟992-997
肝细胞癌转移相关蛋白的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高萍萍;陈宁;孙薇998-1003
综述
蜕膜细胞早熟衰老与早产 马珍子;李世杰;严云勤;马兴红1004-1012
Importin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郭建林;徐存拴1013-1020
植物干细胞调控研究新进展 赵中华;南文斌;梁永书;张汉马1021-1028
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的生理功能 张新宇;安输;郭晓汐;刘莹;杨洋;徐天瑞1029-1035
非编码RNA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黄蕾;王雅洁;陈实1036-1045
核心论文代发范文:紫薇扦插生根特征和形态解剖学研究
摘要:以紫薇岱宗2号品种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和木质化枝条为试材,研究了扦插时期对插穗生根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木质化枝条优于木质化枝条。通过对半木质化枝插穗生根过程进行形态学和解剖观察,表明插穗茎内无根原基, 不定根原基为诱发型的,起源于维管形成层与初生射线的交叉处。
关键词:紫薇,扦插,不定根,解剖学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又名百日红,千屈菜科落叶小乔木。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洁古朴,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值少花的盛夏,观赏价值很高,花期6至9月,花期较长,是我国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分布于华东、华中与西南地区。紫薇以种子繁殖为主,但是种苗遗传稳定性较差,品种的优良性状不易保存,而扦插繁殖是有效的快繁途径。有关紫薇扦插生根形态解剖学研究很少见报道。本试验从不同扦插时期的紫薇生根情况以及扦插生根的形态解剖学观察入手,以期对紫薇扦插繁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编者按————作者:高嵩;
摘要:<正>肿瘤诊治前沿技术对提高早期诊断率、实现精准治疗和个体化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以及推动多学科协作和医学研究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专栏综述了肿瘤诊疗不同领域重要前沿技术的重要进展。在肿瘤诊疗方面,杨江课题组介绍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在癌症早期检测和活体成像中的巨大应用潜力,特别是其高灵敏度和分子特异性对深层组织肿瘤成像的关键作用;孙颖课题组介绍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鼻咽癌治...
编者按————作者:朱孝峰;
摘要:<正>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迅速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产出一大批国产创新药物,但原创新药研发能力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原创新靶标及其新药研究领域。本实验室围绕肿瘤创新药物研究前沿领域,聚焦肿瘤生态演进关键环节、肿瘤免疫逃逸关键调控蛋白、肿瘤代谢等靶点,通过模式动物、肿瘤基因功能及多组学技术鉴定与确证靶标,建立与疾病关联的细胞和分子靶标高通量检测系统,运用蛋白动态、蛋白降解靶向联合体、基因转...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创新支撑癌症精准诊疗————作者:林丽;曾宪越;甄梓铖;陈梓杭;杨钰羡;孙颖;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和大数据(big data)技术在癌症诊断、个体化精准治疗、智能放射治疗和癌症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量研究表明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AI技术与大数据对于提高癌症诊疗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并有助于临床医生实现癌症的个体化精准治疗。在鼻咽癌诊疗中,大数据、AI辅助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AI辅助放疗计划设计和AI驱动的在线自适应放...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人胚胎免疫系统发育中的应用进展————作者:何帅;贝锦新;
摘要:免疫系统发育在胚胎发育早期便已启动,涵盖了免疫细胞的生成、播散、分化和成熟等关键过程。这些过程不仅对胚胎组织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还为新生儿出生后的免疫防御能力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组织细胞的复杂性,以往基于组织块的研究方法难以充分揭示胚胎免疫系统分化发育的精细过程。单细胞测序作为一种高通量单细胞分析技术,显著提升了对细胞、组织和器官复杂性的理解。该技术的发展为研究人胚胎免疫系统的发育提供了强大支持...
DNA损伤反应及其抑制剂的现状与未来(英文)————作者:郑雪怡;谢丹;蔡木炎;
摘要:DNA损伤应答(DDR)是真核生物细胞关键的响应机制,通过识别和修复DNA损伤以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癌症常常伴有DDR通路的失调,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加和肿瘤进展。因此,靶向DDR通路已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该综述首先阐述了DDR的关键修复通路。对这些通路分子机制的全面理解促进了抗肿瘤药物的开发,这些DDR抑制剂特异性地靶向DNA修复的关键介导者,包括PARP1、ATM、ATR、CHK1、...
编者按————作者:康铁邦;
摘要:<正>恶性肿瘤因异质性强、诊疗滞后长期面临疗效瓶颈。近年来,随着多组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于肿瘤分子特征的精准诊疗体系显著增加了临床获益。本专栏通过7篇综述文章,介绍了恶性肿瘤病理诊断、耐药复发、免疫治疗和综合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在病理诊断方面,云径平团队介绍了EB病毒相关性肝内胆管癌的多维度组学特征及其潜在治疗策略。在耐药复发治疗方面,张力团队介绍了EGFR突变肺癌全程管理体系...
实体肿瘤分化诱导治疗研究进展————作者:严敏;刘强;
摘要:分化诱导治疗的目的是将未/低分化的肿瘤细胞诱导分化为终末分化或更高的分化状态,或将肿瘤细胞转分化为其他功能性的细胞,从而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自从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中取得显著成功后,分化诱导的研究迅速扩展到其他血液肿瘤和实体瘤中。该文从分化诱导的调控机制、药物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最新的策略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实体肿瘤分化诱导研究的进展
食管癌转移的机制及诊疗研究进展————作者:李悦;施东妮;陈柏羽;潘怡冰;王瑞;温燕玲;邓频伟;林辰;赵小涵;陈旭伟;宋立兵;
摘要:食管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消化道肿瘤,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20%,防控形势严峻。由于食管缺乏浆膜层,肿瘤细胞易在食管壁内扩散并侵犯邻近器官。此外,食管黏膜下丰富血管网和淋巴管网为食管癌细胞向远处播散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食管癌转移机制复杂多样,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案。全面认识并理解食管癌转移机制对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和改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文综述了食管癌的转移特点,包...
增效与减毒: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进展————作者:姜薇;吕佳蔚;唐玲珑;孙颖;陈雨沛;马骏;
摘要: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作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的根本治疗方式,可显著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然而,远处转移仍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多项大型临床试验证实,化疗结合IMRT可提高高危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其中,诱导化疗和节拍辅助化疗以其确切的增效作用和良好的患者耐...
编者按————作者:贝锦新;
摘要:<正>肿瘤致病机制研究在医学研究中占据核心地位,为疾病防治提供关键理论支撑。近年研究突破传统基因突变理论框架,揭示遗传易感性、病原体感染、表观遗传调控及肿瘤微环境等多维度作用机制。本专栏通过10篇文章综述该领域进展:在遗传与感染因素方面,贾卫华团队阐明了鼻咽癌地域高发的遗传易感机制,曹素梅和麦海强团队分别介绍了EB病毒血清抗体/DNA载量用于鼻咽癌高危人群筛查和临床辅助诊断的工作进展,曾木圣团队深...
肿瘤内微生物与肿瘤演进及相关抗肿瘤治疗策略研究进展————作者:冯森语;柳娜;
摘要:数以亿计的微生物长期定植于人体众多生态位中。这些微生物对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有序进行及整体健康状态的维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随着微生物组学技术的发展,肿瘤内微生物群的概念逐步得到确立,针对宿主、肿瘤内微生物群与肿瘤间复杂关系的研究也日渐深入。该文系统性地总结了肿瘤内细菌、真菌及病毒对多种肿瘤演进的影响,并汇总论述了多种以肿瘤内微生物群为靶点的新型...
个性化新抗原疫苗联合免疫治疗:肝细胞癌精准治疗新策略————作者:刘涛;刘金平;
摘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治疗方案效果有限。该文旨在概述探索个性化新生抗原疫苗联合免疫治疗在HCC治疗中的应用前景。通过先进的从头质谱分析技术,识别患者特异肿瘤新抗原,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建立一套基于新生抗原异源性、驱动突变、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RNA甲基化与肿瘤染色质重塑————作者:叶灿彬;张嘉良;林东昕;郑健;
摘要:表观遗传重编程在癌症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中RNA的N6-甲基腺嘌呤(m6A)甲基化修饰与染色质重塑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肿瘤演进具有重要影响。该文综述了RNA m6A甲基化与染色质重塑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m6A写入对染色质重塑的影响、RNA m6A如何通过影响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调控染色...
线粒体融合与肿瘤免疫————作者:曹雨露;高嵩;
摘要: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对家庭和社会构成巨大负担。尽管肿瘤免疫疗法为部分晚期癌症患者带来了治愈希望,但其对实体肿瘤的疗效有限。这一限制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肿瘤微环境对免疫细胞活力和功能的抑制。提高实体肿瘤中的免疫治疗效果已成为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临床问题。线粒体融合是决定T细胞代谢方式和活力的重要事件。该文以促进肿瘤浸润T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的融合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dynamin超家族蛋白MF...
靶向肿瘤硬度:从实验到临床————作者:邓慧琳;王南舟;吴海燕;王子超;康巍瀚;申颖;
摘要:近年来,生物力学在肿瘤研究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不仅受到遗传变异和分子信号通路的影响,还与其力学变化密切相关。细胞外基质(ECM)的硬度等物理特征能够通过力敏分子调控肿瘤细胞的行为,进而影响肿瘤发展、转移和治疗效果。生物力学的研究不仅为理解肿瘤的复杂性提供了新视角,还为未来的肿瘤治疗开辟了新思路,特别是通过调控力学环境或靶向力学信号分子来抑制肿瘤进展并提高治疗效果。该综述旨在探讨肿...
利用细胞邻近标记研究早期肿瘤微环境————作者:黄涵英;赵闯;谭志鸿;田麟;
摘要:肿瘤是一个恶性生态系统,它不仅由癌变的肿瘤细胞组成,还包括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周皮细胞、组织驻留细胞和各种免疫细胞等基质细胞。这些基质细胞构成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在肿瘤的发生、进展、转移和治疗耐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不仅仅是作为旁观者。大多数关于TME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都集中在可见的肿瘤,对活检的恶性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或单细胞多组学...
RNA剪切复合物突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致病机制研究————作者:胡芳;梁洋;
摘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为中老年人群相对高发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治疗难度大且目前无有效的靶向药物。RNA剪切复合物突变是MDS中的高频突变,探讨其致病机制不仅有助于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而且可为疾病的精准治疗以及研发靶向MDS的药物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该文拟对RNA剪切复合物突变在MDS中的致病机制、对预后的影响以及其临床转化进行综述,旨在...
细胞应激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徐水丹;蔡小霞;吕永瑞;王凤伟;谢丹;
摘要: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呈逐渐上升之势。结直肠癌突变率高、驱动基因多、分型多样、异质性高等特点,导致其对放化疗及免疫治疗响应率低、晚期预后差。应激耐受是肿瘤细胞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逐步重塑、适应环境、维持生存所共有的重要特征。揭示结直肠癌肿瘤细胞应激耐受的机制,可为提高预防和治疗的有效率提供新策略和靶点。该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肿瘤细胞应激耐受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
EBV DNA在鼻咽癌中的诊疗价值————作者:孙雪松;刘赛兰;麦海强;
摘要:鼻咽癌是一种地域分布极不均衡的恶性肿瘤,高发区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南地区。EB病毒(EBV)感染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目前, EBV DNA是鼻咽癌最重要的分子标志物,利用qPCR方法进行血浆EBV DNA检测,已成为发现早期鼻咽癌重要的筛查手段。对于中晚期鼻咽癌,血浆EBV DNA还可以指导患者治疗前PET-CT的使用。此外, EBV DNA也是鼻咽癌患者的重要预后标志物,可以预测患者的治疗...
细胞外囊泡发生的新途径在肿瘤演进中的作用与临床意义————作者:高瑛;魏灯辉;钟理;廖丹;郑雪萍;林雨洁;方冬梅;康铁邦;
摘要:肿瘤细胞间或与间质细胞、免疫细胞之间的串扰在肿瘤的演进中至关重要。细胞外囊泡(EVs)是一种异质性的分泌信使,携带生物活性分子,在这种细胞-细胞通信中起关键作用,可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生物标志物或治疗工具。因此,解析EVs的生物发生机制及其在肿瘤中的调控机制是当今的肿瘤科学前沿。该文综述康铁邦团队对EVs在肿瘤演进中的研究:(1)骨肉瘤中融合蛋白以ESCRT方式分泌到外泌体,重塑肿瘤微环境促进骨肉瘤...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长安大学学报》
- 省级《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机械设计》
- 国家级《航空兵器》
- 省级大众用电
- 国家级《知识就是力量》
- 北大核心《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 省级《湖南安全与防灾》
- 省级吉林建材
- 省级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北大核心《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 省级扬州工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核工业》
- 北大核心《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 国家级《酿酒》
- 国家级《包装工程》
- 省级《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 省级《山东纺织科技》
- 国家级指挥与控制学报
- 省级《化工矿山技术》
- 省级飞航导弹
- 省级大视野
- 国家级《水利发展研究》
- 省级《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 北大核心中国工程科学
- 北大核心《新型炭材料》
- 省级《大众汽车》
- 国家级《中国陶瓷工业》
- 南大核心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 省级《化肥工业》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