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地球物理学报

《地球物理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074/P
国际标准刊号:0001-5733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查看地球物理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人工晶体学报》科技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半个世纪以来,记载了我国地球物理科学事业发展的光辉进程。本刊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是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刊登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空间地球物理和大气、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论文。着重报道创新性研究成果。中文版为双月刊,在国内外发行,并由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联合会(简称AGU)同步发行英文网络版。作者和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地球物理学、地球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百种重点期刊、中科双高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栏目设置】

  学术论文 报道我国以及国际地球物理各分支学科及相关边缘、交叉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具有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以及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综述或评述 介绍国内外地球物理学和相关交叉学科在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最新研究进展或评述。

  研究短论 快捷报道地球物理学领域和相关交叉学科某项研究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或主要结论,或重要发现。

  科学论坛 开展对地球物理学和相关交叉学科以及对本刊文章某一学术观点的讨论。

  学术动态 国内外有关地球物理学术活动的报道。一般2000字以内。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机载SAR探测图像中归一化雷达截面随入射角变化规律应用

  一种新型海底沉积物声学原位测量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3D DEMAP数值模拟与观测实验

  基于页岩岩石物理等效模型的地应力预测方法研究

  龙马溪组页岩微观结构、地震岩石物理特征与建模

  日喀则城市活断层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成果

  用于微动探测的低成本自存储式数字地震检波器

  上地幔高导层与内生金属矿产及油气藏的关系

  有限元感应测井模拟的背景场选择方法研究

  可变点约束叠前流体因子直接提取方法

  三维随钻反射声波成像测井的数值模拟

  基于微震特性的相对震级技术研究及应用

  《地球物理学报》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地球物理学报》入选2014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利用视震源时间函数反演尼泊尔M_S8.1地震破裂过程

  利用多台阵压缩传感方法反演尼泊尔M_W7.9地震破裂过程

  2015年尼泊尔M_S8.1地震的地壳重力均衡背景与地表形变响应特征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_S6.6地震震源破裂过程

  基于经验模型和物理模型研究2013 M_S7.0芦山地震余震序列

  2010年4月玉树M_S7.3地震序列的断层结构

  机械职称论文发表:浅谈高压真空开关的检修和故障处理

  【摘 要】本文是一篇机械职称论文发表,结合工作中生产运行与检修实践对生产过程中高压真空开关常见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检修探讨。

  【关键词】高压真空开关,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机械,职称论文发表

  我矿近几年来随着老设备的更新换代,引进了一批PBG-6型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开关。它的结构复杂,电气性能高,各种电气保护全,能在环境相对较差的各种场所使用的特点。此开关是各种高压设备的前端保护,如果出现事故将给整条设备线路造成停产,直接影响我公司的原煤产量。我做为一名多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对高压开关所产生的关键或疑难的技术问题,如何解决做一个很浅论述。

  地球物理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深度学习的山东平原MS5.5地震余震检测及发震构造研究————作者:戴宗辉;郑建常;周连庆;曲均浩;王鹏;尹迪;

摘要:2023年8月6日山东省平原县发生MS5.5地震,由于地震发生在少震区且有感范围较大,此次地震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分析此次地震序列的余震活动特征和发震构造,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利用2023年8月6日至31日的连续波形数据,对8月6日山东平原MS5.5地震序列进行余震检测,并结合地震精定位、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应力场的反演结果,分析了此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及...

局部压载破裂闪长岩激发电流变化特征与机理分析————作者:徐友友;吴立新;毛文飞;孙立成;卢菁琛;

摘要:岩石受力激发电流(PSRC)与岩石微破裂的形成和发育有关,其变化特征与机理是岩石破裂观测与岩体灾变研究的基础.但是,岩石局部加载破裂过程中的PSRC变化研究欠缺.本文以矿物晶体及粒度相对均匀的地壳典型火成岩-闪长岩为例,制作方柱-锥体闪长岩试件,采用高精度电流测量仪与声发射探测仪,同步观测岩石试件单轴局部压载至破裂过程中受压端与非受压端之间的PSRC变化,并与声发射信号进行比对分析,探究其与应力、...

时空-频率波数域同步提取变换及其在致密河道砂岩储层表征中的应用————作者:方月;陈辉;王思媛;陈旭平;兰萍;

摘要:致密河道砂岩储层作为非常规油气领域的重点勘探开发对象,其形态特征可以在频谱分析中突出显示.然而,现有时频分析方法大多侧重于对地震数据进行逐道分析,缺乏横向约束,不能详细描绘出河道的形态特征.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时空-频率波数域同步提取变换(Space-Time Frequency Wavenumber Domain Synchroextracting Transform,STFKSET).该方法引入...

《地球物理学报》网站新版上线

摘要:<正>为进一步提升期刊服务广大地学科研工作者的效能,顺应当前数字出版与传播的趋势﹐为国内外作者、读者提供更优质的学术服务,基于主办单位的期刊集群平台建设及采编系统一体化整舍项目,《地球物理学报》新版网站于2022年1月1日上线.新加优先出版模块:期刊导读涵盖了当期目录、过刊浏览、下载排行,阅读排行、引用排行等模块.新加优先出版模块,缩短单篇文章的出版上网周期.采用基于XML的结构化网刊发布系统:H...

联合全张量航空重力梯度数据的区域重力场快速建模方法————作者:吴怿昊;罗志才;汪海洪;何秀凤;杨萌;

摘要:本文研究了基于径向基函数融合航空重力梯度张量数据重建高分辨率区域重力场模型的方法.针对传统勒让德级数展开方法存在求解复杂度高、计算效率低的局限性,以泊松小波基函数为例构建了基函数及其一阶、二阶偏导数快速递推计算的封闭解析表达式,建立了融合全张量重力梯度数据的快速建模方法.以加拿大圣乔治海湾为例,采用全张量航空重力梯度数据恢复了格网分辨率约为0.5 km的陆海统一重力场模型,量化了采用不同重力梯度分...

一种粗精匹配结合的重力辅助惯性导航算法————作者:张锦柏;肖云;陈垲宁;曹杰;洪晓东;王宇康;

摘要:重力匹配导航是目前水下纠正惯性导航累积漂移误差的有效方式,既符合水下导航隐蔽性要求,又可保证潜器高精度导航定位.针对相关极值算法实时性及精度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粗精匹配结合的重力辅助惯性导航算法.基于惯导误差随时间累积与其在短时内漂移误差不大的特点,约束并控制匹配点数量与质量.对观测点集合进行粗匹配,筛选合适结果作为精匹配的修正基础;结合最近点迭代算法对粗匹配轨迹进行旋转和尺度修正,补偿惯导误...

高分三号和Sentinel-1/2融合监测锡亚琴冰川厚度变化研究————作者:张瑞宇;蒋弥;李刚;钟敏;程晓;

摘要:冰层厚度变化是评估冰川物质平衡的重要环节,利用表面平行流假设并结合升降轨SAR数据集估算冰厚变化的方法近年来被视为研究热点.然而,这类方法往往需要通过正则化手段抑制观测不足引发的解算不确定性,而传统二范数的解算策略也易受到观测粗差引起的误差传播.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以锡亚琴冰川为例,提出结合Sentinel-1/2和高分三号数据估算偏移量,通过联合解算偏移量和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得到冰川三维流速和...

长时间强度维持型台风的持续性特征分析————作者:李启华;王钰琦;史小康;施东雷;殷蕾;李森;陆汉城;刘健文;

摘要:利用近43年的历史台风资料,分析提出“长时间强度维持型台风”的定量判据及其理论依据,进而构建长时间强度维持型台风个例研究数据集,并对该类台风季节平均大气背景场的年际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可为深入研究此类台风的发生发展机理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了分别基于台风最大风速和最低气压的广义定义,计算台风长时间强度维持时间的两种方法.结果表明,该两种计算方法对于筛选长时间强度维持型台风各有特色,但它们...

腾冲火山区壳幔结构及其对岩浆系统的启示————作者:范心甜;危自根;储日升;谢军;李雪垒;

摘要:基于腾冲火山区31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远震和面波频散数据,采用多频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与多频接收函数和面波联合反演方法,本文获得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平均VP/VS以及S波速度.结果表明,腾冲火山区地壳厚度与VP/VS分别在32.4~39 km和1.73~2.01范围内变化,平均值分别为35.86 km和1.8...

固定台站与流动台阵资料揭示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邻区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作者:刘同振;高原;夏新宇;李抒予;

摘要:利用甘肃、宁夏、陕西、四川和内蒙古固定地震台网(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和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布设的跨海原断裂带流动地震台阵(SACHY)部分台站(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记录的近场小震波形资料,运用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 (SAM),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邻区的上地壳各向异性特征.本研究对流动地震台阵采用微震识别技术,获得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布的地震目录里没有的许多微震...

三河—平谷8级震区地壳三维密度结构反演研究————作者:张明辉;申重阳;杨光亮;谈洪波;王嘉沛;杨雄;孙凯;申宇彤;

摘要: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位于燕山褶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部位,其浅部和深部孕震构造动力环境仍不够清楚.本文利用三河—平谷震区高分辨率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和最新全球重力场模型WGM2012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小波多尺度信号分离技术和迭代反演算法获取了震区莫霍面起伏和地壳内部密度扰动分布图像.研究结果表明: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位于局部重力高和重力低的过渡部位,易于构造应力应变集中和积累,同时该地震...

基于浅层地震反射勘探技术的栟茶河断裂近地表构造特征研究————作者:顾勤平;康清清;杨浩;胡利;许汉刚;孟科;于俊杰;蒋新;赵启光;朱升初;薛莹莹;王金艳;李金良;张浩;徐烨;陈昊;

摘要:早期对栟茶河断裂的研究成果局限在深部发育特征,至今仍未对该断裂的空间展布、最新活动时代及其与近地表地层的切割关系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过系统性的勘探和研究工作.鉴于此,本文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深到浅、分步探测、由点到线、由疏到密”的工作思路,采用不同工作方法和技术参数的浅层地震勘探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探测和研究,并结合小间距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及新年代学样品测试等,查明了目标断裂近地表的空间分布位置和最新活...

断层泥蠕变率对地震成核影响的实验研究————作者:陈浩;陈建业;李子鸿;卓燕群;宋春燕;陈顺云;

摘要:地震发生之前的成核过程受到地震前兆研究的广泛关注,但是断层物质对成核的影响,尤其是与力学行为密切相关的断层泥蠕变率对成核的影响仍不甚清楚.本文使用蠕变率跨越5个数量级的断层泥,开展不同加载速率与正应力下的黏滑实验,探索断层泥蠕变率对成核的影响.结果显示:(1)成核持续时间随着断层泥蠕变率升高而增大,随加载速率升高而缩短;(2)临界成核尺度随蠕变率的升高而增大,随正应力增大而减小;(3)成核扩展速度...

三维稳态地温场全信息数值模拟————作者:戴世坤;田红军;贾金荣;张莹;朱德祥;赵文学;蒋凡;

摘要:针对常规的数值模拟方法存在计算量大、边界条件近似和难以准确地模拟三维偏微分方程表征的物理信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任意起伏地形下的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全信息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沿水平方向(-∞,+∞)进行二维全信息傅里叶变换,将三维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不同波数下的一维常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减少了计算量及存储需求,不同波数之间常微分方程相互独立,具有高度并行性.保留垂向为空间域并引入行波分解,消除了上下边界对模...

海底硫化矿物自然电位信号特征实验研究————作者:张鹏飞;崔益安;李浩;

摘要: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自然电场法对其有独特的响应,可以快速圈定矿床范围.认识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产生自然电场异常的机制机理,掌握相应的自然电位信号特征,可以为深海金属矿产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基于镜像法对层状模型中的等效电偶极子自然电场进行正演数值计算.开展了实验室物理模拟实验,对不同组成、不同埋藏方式的矿物产生的自然电位信号进行分析,对潜在的地电池模型进行了模拟.数...

古亚洲洋在北山地区的闭合位置:来自大地电磁三维各向异性结构的约束————作者:孙泽林;肖骑彬;董泽义;张进;

摘要:北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包含多个近东西向展布的古生代增生单元、洋壳俯冲残余以及大型韧性剪切带,是研究古亚洲洋闭合以及中亚造山带形成过程的关键部位.其中,南天山—索伦克缝合带在北山地区的位置厘定直接影响到对古亚洲洋最后闭合位置以及中亚造山带南缘边界的认识,但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基于一条已有的经过青藏高原北部祁连山—北山南侧的近南北向的大地电磁剖面,沿剖面继续向北补充测点,形成横穿北山...

低信噪比地震数据高分辨率Seislet加权叠加方法研究————作者:彭堂;刘洋;刘财;陈常乐;陈佳伟;

摘要:地震数据叠加充分利用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SNR),然而,经典动校正叠加中的动校拉伸现象会引入低频假象,降低叠加剖面的分辨率,而常规切除处理往往导致浅层覆盖次数减少.Seislet变换是一种特殊针对地震数据特点的压缩技术,可直接沿同相轴方向进行压缩叠加,通过避免动校正过程提高叠加分辨率,但其难以解决低信噪比数据叠加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VD-Seislet加权叠加(...

边缘特征和相关成像联合约束自适应网格剖分的重力三维反演方法————作者:安国强;鲁宝亮;李柏森;高新宇;

摘要:三维密度反演在地球物理反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重力三维密度反演是将反演区域均匀剖分为直立六面体网格,通过增加网格数量来提高对于复杂地质体的拟合程度,然而随着网格数量的增多导致反演效率降低以及多解性增加.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边缘特征和相关成像联合约束自适应网格剖分的重力三维反演方法.首先对反演区域进行粗糙网格剖分并进行重力相关成像计算,并且使用边缘特征信息对重力相关成像进行约束,得到更高分...

基于少量剖面标注的三维地质异常体识别方法————作者:朱世龙;孙龙祥;朱剑兵;袁晨辉;康宇;吕文君;

摘要:地质异常体识别是地震相解释、油气勘探等地质分析任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传统的地质异常体检测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少量剖面标注的三维地质异常体识别方法,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并且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度.本文采用典型的语义分割网络,针对地质异常体的封闭性、连续性及可解释性等物理约束,设计了一种三维(3D)平滑操作.在地质异常体识别任务中引入半监督自训练...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岩石物理特征实验研究————作者:邓继新;徐小兵;徐中华;闫龙龙;黄军平;谭开俊;史江龙;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具备油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地质条件,是下一步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区,但由于对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页岩油层系地质与工程“甜点”地震评价方法的有效运用.为此,通过对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样品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特征和岩石物理特征的系统测试,揭示了沉积环境变化对页岩岩石学特征的影响,分析了页岩样品的岩石物理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岩石学特征...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地球物理学报》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4653.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