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地球物理学报

《地球物理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074/P
国际标准刊号:0001-5733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查看地球物理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人工晶体学报》科技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半个世纪以来,记载了我国地球物理科学事业发展的光辉进程。本刊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是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刊登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空间地球物理和大气、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论文。着重报道创新性研究成果。中文版为双月刊,在国内外发行,并由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联合会(简称AGU)同步发行英文网络版。作者和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地球物理学、地球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百种重点期刊、中科双高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栏目设置】

  学术论文 报道我国以及国际地球物理各分支学科及相关边缘、交叉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具有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以及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综述或评述 介绍国内外地球物理学和相关交叉学科在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最新研究进展或评述。

  研究短论 快捷报道地球物理学领域和相关交叉学科某项研究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或主要结论,或重要发现。

  科学论坛 开展对地球物理学和相关交叉学科以及对本刊文章某一学术观点的讨论。

  学术动态 国内外有关地球物理学术活动的报道。一般2000字以内。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机载SAR探测图像中归一化雷达截面随入射角变化规律应用

  一种新型海底沉积物声学原位测量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3D DEMAP数值模拟与观测实验

  基于页岩岩石物理等效模型的地应力预测方法研究

  龙马溪组页岩微观结构、地震岩石物理特征与建模

  日喀则城市活断层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成果

  用于微动探测的低成本自存储式数字地震检波器

  上地幔高导层与内生金属矿产及油气藏的关系

  有限元感应测井模拟的背景场选择方法研究

  可变点约束叠前流体因子直接提取方法

  三维随钻反射声波成像测井的数值模拟

  基于微震特性的相对震级技术研究及应用

  《地球物理学报》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地球物理学报》入选2014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利用视震源时间函数反演尼泊尔M_S8.1地震破裂过程

  利用多台阵压缩传感方法反演尼泊尔M_W7.9地震破裂过程

  2015年尼泊尔M_S8.1地震的地壳重力均衡背景与地表形变响应特征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_S6.6地震震源破裂过程

  基于经验模型和物理模型研究2013 M_S7.0芦山地震余震序列

  2010年4月玉树M_S7.3地震序列的断层结构

  机械职称论文发表:浅谈高压真空开关的检修和故障处理

  【摘 要】本文是一篇机械职称论文发表,结合工作中生产运行与检修实践对生产过程中高压真空开关常见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检修探讨。

  【关键词】高压真空开关,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机械,职称论文发表

  我矿近几年来随着老设备的更新换代,引进了一批PBG-6型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开关。它的结构复杂,电气性能高,各种电气保护全,能在环境相对较差的各种场所使用的特点。此开关是各种高压设备的前端保护,如果出现事故将给整条设备线路造成停产,直接影响我公司的原煤产量。我做为一名多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对高压开关所产生的关键或疑难的技术问题,如何解决做一个很浅论述。

  地球物理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Arase卫星数据的地球电子外辐射带数据同化建模————作者:罗陶荣;倪彬彬;曹兴;王晓宇;雷源;

摘要:Arase卫星是一颗专门探测地球辐射带的科学卫星,于2016年12月20日成功发射.在2019年10月范艾伦卫星终止运行后,Arase卫星仍然继续正常运行并提供高质量的观测数据.本文结合Arase卫星高能电子探测器的电子通量观测数据和基于Fokker-Planck扩散方程的三维辐射带数值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实现对2017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地球外辐射带(L*=3~7)电子通量时空演化过程...

基于密集台阵H/V谱比法探测三河——平谷沉积层界面结构和隐伏断层————作者:唐志伟;张怀;尹光耀;张冰;李志伟;石耀霖;

摘要:三河—平谷地区位于太行山—燕山隆起和华北平原沉降带的结合处,该区域晚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强烈,强震频发.横贯该地区北东走向的夏垫断裂带被认为是1679年三河—平谷8.0级地震的发震断层,整个断裂带分布在较厚沉积层的华北平原西缘.盆地-丘陵-山地结合部的地质特征与盆地结构效应对大震诱发的地震波强地面运动具有显著放大效应.为获取该区域沉积层的精细结构,本文基于密集台阵(由496个台站组成,间隔0.5~5...

基于HVSR谱比法的北京通州精细沉积界面结构研究————作者:朱冰清;谢俊举;王伟涛;李志伟;

摘要:利用北京通州布设的由900余个台站组成的密集台阵,台站间距平均1 km,采用HVSR谱比法获得了该区域的第四纪沉积层界面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第四纪沉积层厚度在100~800 m,不同区域的厚度具有明显特征,整体变化与区域的二级构造单元一致,大厂凹陷和北京凹陷沉积层厚度较厚,厚度范围500~800 m,研究区域东北部和大兴隆起沉积厚度较薄,厚度不超过200 m.大兴凸起、北京凹陷、大厂凹陷存...

海峡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的流-固弱耦合分析————作者:王彦臻;范宏飞;陈国兴;赵凯;陈炜昀;

摘要:海洋工程的抗震设计中海水对海床地表地震动特性的影响不容忽视.采用流-固弱耦合模型模拟海水-海床的相互作用,考虑海床地形效应及沉积土异质性,以广义non-Masing本构模型描述土的非线性滞回特性,模拟了跨琼州海峡海床场地的二维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海床地表的地震反应特性受海水-海床的相互作用、地形效应、复杂软弱异质性沉积土和基岩输入地震动特性的综合影响.海水的影响使海床地表峰值加速度减小和地震动有效...

利用消除调谐效应的AVO属性进行煤体结构识别————作者:师素珍;郭家成;白洁玢;李逸菲;陶然;孙静月;李光明;

摘要: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煤与瓦斯突出的风险也逐渐增大,构造煤发育是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原因,合理预测构造煤对于煤矿资源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准确划分构造煤,从正演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双层单界面情况下构造煤和原生煤的AVO响应特征,其次建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三层双界面模型,研究截距与梯度随煤层厚度及煤层顶底板岩性的变化规律,最后对寺河矿区3#煤层构造煤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调谐效应的影响下难...

基于相对震源机制解反演方法的广东及邻区区域应力场研究————作者:况文欢;张捷;叶秀薇;张伟;

摘要:震源机制解描述地震断层的相对错动,在刻画断层空间取向、考察地应力分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中强地震(M≥4.5),反演震源机制解的方法较为成熟,一般通过拟合观测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的初动极性、最大振幅(比)或波形信息进行反演,已经成为地震监测的日常工作之一.然而,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地震(

2021年青海玛多MS7.4地震发震构造及早期余震传播特征————作者:邱镛康;许才军;肖卓辉;林学楷;张栓;

摘要:北京时间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玛多县发生MS7.4地震,这是继2008年汶川MS 8.0地震后中国大陆发生的最强震,对玛多地震开展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强震孕育及余震传播机制.本文采用双差定位算法对主震发生后3个月内的余震数据进行重定位,并采用CAP方法反演了主震及22个余震的震源机制解.以上结果表明,孕震断层总体呈NWW向展布,沿走向自西向东先后呈现为高倾角的“南倾-北倾-南倾”,并且断层在...

高铁地震数据瑞雷面波全波形反演浅地表速度建模————作者:王磊;任志明;包乾宗;

摘要:利用高铁地震数据进行浅地表成像可服务于地下路基监测和工程建设等重大需求.高铁地震数据存在波模式复杂(纵波、横波、面波、噪声等)和多震源串扰问题,将不同类型波场分离和不同震源波场解耦都较为困难.高铁地震数据中面波能量占主导.本文直接采用高铁地震数据中的瑞雷面波进行全波形反演获取浅地表的纵横波速度结构.通过对高铁激发地震波的过程进行简化构建了震源函数,实现了高架桥上单趟列车激发的高铁地震数据瑞雷面波模...

土耳其帕扎尔哲克M7.8地震构造背景与地表破裂特征————作者:李传友;张会平;李俊杰;俞晶星;任治坤;马字发;Murat Tamer;王世广;龚正;周晓成;徐岳仁;梁朋;

摘要:2023年2月6日在土耳其东南部发生了一次M7.8双震型地震序列.其中第一次主震——帕扎尔哲克7.8级地震发生在东安纳托利亚断裂(EAF)上,是该断裂历史上记载的最大的地震事件之一.综合发震断裂的构造背景和历史地震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EAF的地震空区.作为土耳其地区主要活动断层之一,东安那托利亚断裂充当了阿拉伯板块和安纳托利亚板块之间长约580 km的板块边界.与位于安那托利亚板块北部边...

海底沉积物对近海大地电磁响应的畸变影响与压制:以华南雷琼地区为例————作者:李鑫;程远志;陈超健;魏雨浓;邓阳凡;胡久常;白登海;

摘要:海洋和陆地之间显著的导电性差异会造成海岸线附近天然时变电磁场的畸变,从而影响近海大地电磁测深(MT)成像结果及解释的可靠性.前人针对高导海水对近海MT响应的影响和校正已开展大量研究,但对海水之下高导沉积物的相关影响仍缺乏认识.为此,本研究基于实测海水深度及海底沉积物厚度数据构建了华南大陆南缘雷琼地区的高分辨率三维海陆电性结构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数值计算和分析了海底沉积物对陆内近海MT响应的影响.结...

菖蒲盆地早侏罗世火山岩的古地磁研究——对华南晚中生代岩浆热液重磁化与铀成矿的启示————作者:杨思林;易治宇;赵千;刘玉书;王天月;

摘要:准确厘定中生代东亚陆块群的古地理位置,是重建盘古大陆古地理轮廓和古气候模式的关键基础.由于缺乏可靠的火山岩剩磁记录以及普遍存在的重磁化,华南地块早侏罗世的古地理位置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选择华南菖蒲盆地早侏罗世火山岩,开展了详细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古地磁学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揭示菖蒲组的同位素年龄为196.4±0.7 Ma.系统热退磁实验分离出三组剩磁分量,其中低温分量为现代黏滞剩磁;从9...

高铁震源合成数据的频率域弹性波全波形反演————作者:王浩;陈景波;

摘要:高铁震源性质稳定,重复性好,能够产生强能量且强规律性的振动信号,开展高铁震源的全波形反演具有广阔前景.运行在高架桥上的高铁载荷通过一系列离散的桥墩激发地震波.若将单个桥墩视为点震源,则高铁震源问题可转化为延迟激发的多源问题.基于对高铁震源激发过程的分析,我们尝试利用高铁地震信号开展频率域弹性波全波形反演,重建高铁沿线近地表的P波和S波速度参数.高铁震源的频率域弹性波正演是反演的基础,其计算过程最终...

基于波前相位方向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快速纵横波场分解————作者:方鑫宇;姚刚;郑青青;张平民;吴迪;钮凤林;

摘要:各向异性波场分离不仅可以识别复杂介质中的纵横波,还可以提高逆时偏移成像的质量和全波形反演的精度.因此,研究各向异性波场分离很有意义.基于伪亥姆霍兹分解算子可以很好的实现各向异性波场的纵横波分离,然而,这类方法普遍需要在空间域对矢量各向异性泊松方程进行求解,因此,计算量较大.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本文提出了基于波前相位方向的垂直横向各向同性(Vertical Transverse Isotropy,VT...

基于雷米兹交换法的时空域差分系数优化方法————作者:娄璐烽;黄建平;彭炜颋;

摘要:在有限差分正演模拟过程中,优化有限差分系数是压制数值频散的有效策略之一.在空间域内优化的差分系数空间频散小,但是无法处理时间频散问题,而在时空域中用泰勒展开法求取的差分系数时间频散小,但是空间频散严重.针对两种频散难以同时压制的现象,以时空域频散关系的相对误差为目标函数,构建了无穷范数形式的优化问题,采用改进的雷米兹交换法求解以提高复杂函数的计算效率,达到在时空域内优化差分系数的目的.通过频散曲线...

基于布谷鸟算法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反演方法————作者:李进;张怀;石耀霖;

摘要:由于地球物理重、磁、电、震等实际勘测数据不够完备,部分数据信噪比较低,使得传统的以吉洪诺夫(Tikhonov)正则化为基础的反演理论存在分辨率较低、适定性较差等问题.近年来,以贝叶斯(Bayesian)反演为代表的随机反演日趋成熟.该方法具备反演结果分辨率更高、全局收敛性更好、更易于与人工智能(AI)结合等优势,弥补了传统算法的不足.贝叶斯反演方法最主要的瓶颈在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采样算法计算量大...

基于W变换时频分析的超深层栅状储集体识别————作者:李宗杰;饶莹;赵振聪;龚伟;李弘艳;周子康;

摘要:顺北地区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非均质性强,形成了致密基岩与储集体相互交错排列的栅状储集体结构.现有资料显示栅状储集体内部的“栅体”尺寸和“栅体”之间的间隔均较小.受限于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基于地震数据以及传统的地震属性分析方法难以有效刻画栅状储集体结构,进而影响储层预测和钻井轨迹设计.本文运用W时频变换方法得到时频谱,该方法具有峰值对应主频、时频谱能量集中、高频和低频区域都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特别...

南黄海碳酸盐岩电性结构海洋CSEM探测方法研究————作者:段双敏;李予国;吴志强;裴建新;

摘要:南黄海盆地构造层由陆相中、新生界和震旦系至中、下三叠统(青龙灰岩)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层构成,高速碳酸盐岩地层对地震波形成强屏蔽作用,导致地震反射成像不清晰,因而目前对南黄海中-古生界海相地层发育特征和结构认识还存在分歧.本文利用海洋可控源电磁(CSEM)探测技术对南黄海中部隆起区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进行电阻率成像,分析与海水运动相关的电磁噪声特征,探讨海水运动对观测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由海水运动造成...

浅水区海洋可控源电磁场传播规律研究————作者:李超帆;李刚;

摘要:浅水区海洋可控源电磁场的传播较为复杂.本文基于可控源电磁理论和渐进空间域空气波表达式,利用矢量相减的方法分离电场并进一步开展可控源电场传播规律的探索研究.数值实验表明,可控源电场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全反射、半波损失及多路径传播下波场干扰抵消现象,在浅水区尤其需要考虑界面多重反射的影响.此外,根据波场传播规律分析结果,进行海底电性结构探测时,需压制在海水及空气-海水界面传播为主的空气波这类强干扰波的影...

基于SKS深度学习识别的河北省上地幔各向异性————作者:吴鹤帅;李泽峰;朱俊;

摘要:SKS波分裂是研究上地幔各向异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SKS的识别和挑选多依赖人工.为满足日益增长的SKS震相拾取需求,我们以河北红山台(HNS)人工标注的1116条远震波形作为训练数据,构建了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自动化识别SKS震相,且该模型在测试集的准确率达到了88%.利用迁移学习将预训练模型应用到河北昌黎台(CLI),达到了85%的准确率,验证了模型泛化性能.我们将模型应用到河北省71个...

利用滚石估算月球Finsen撞击坑区域的古月震震级————作者:陶莎;朱伯靖;石耀霖;

摘要: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 LRO)所拍摄的高分辨率照片显示月球Finsen撞击坑区域留有成规模的巨石从山坡上滚落的痕迹.现有研究认为浅源月震及陨石撞击都有可能是大量巨石滚落的原因.本文利用一个简单的二维模型来模拟巨石贴坡面滚动的过程,并给出不同情况下巨石贴坡面滚落所需的临界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