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并委托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主办的我国化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其前身为《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化学化工版),1964年创刊,1966年停刊,1980年复刊并更名为《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5年为月刊至今,国内刊号CN22-1131/O6,国际刊号ISSN0251-0790,16(A4)开本,208页,是中国载文量最大的科技期刊之一。由教育部聘请了81位学术造诣精深的国内外知名化学家组成学术阵容强大的编委会,由国际著名的理论化学家唐敖庆教授任名誉主编、著名的高分子化学家周其凤院士任主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坚持以新(选题新、发表科研成果创新性强)、快(出版速度快)、高(刊文学术水平高和编辑出版质量高)为办刊特色,以研究论文、研究快报和综合评述等栏目集中报道广大化学工作者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及其相关的生物化学、材料化学和医药化学等学科领域所开展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所取得的创新性的科研成果,载文学科覆盖面广,科技信息量大,学术水平高,刊登国家“八六三”和“九七三”计划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其它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章达到90%以上,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以及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项目所属的文章占有较大比例。
本刊为SCI核心收录期刊,同时被美国ISI数据库、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和日本《科技文献速报》、《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化学化工文摘数据库》、《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20多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和著名文摘刊物收录。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首届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连续两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研究论文、综合评述。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平行四面体纳米孔道中DNA超结构的组装和离子输运特性 蒋亚楠,康倩,郭维,江雷,JIANG Yanan,KANG Qian,GUO Wei,JIANG Lei
CO2气氛中La掺杂BaCo0.88 Nb0.12 O3-δ膜的透氧性能及结构稳定性 张星星,吴成章,周建芳,杨恭辉,刘银河,张玉文,丁伟中,ZHANG Xingxing,WU Chengzhang,ZHOU Jianfang,YANG Gonghui,LIU Yinhe,ZHANG Yuwen,DING Weizhong
含磷三足体稀土铕(Ⅲ)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理 杨水兰,宋盼,佘文洁,杨天林,YANG Shuilan,SONG Pan,SHE Wenjie,YANG Tianlin
第二近红外窗口荧光Ag2 Te量子点的合成 王佳梅,朱春楠,朱东亮,田智全,林毅,庞代文,WANG Jiamei,ZHU Chunnan,ZHU Dongliang,TIAN Zhiquan,LIN Yi,PANG Daiwen
纳米银比色法检测多巴胺 冯娟娟,赵祎曼,王海燕,FENG Juanjuan,ZHAO Yiman,WANG Haiyan
人肝癌细胞HepG2与正常肝细胞L02的Ο-糖链的比较分析 潘丽英,顾笑,王承健,强珊,黄琳娟,张英,王仲孚,PAN Liying,GU Xiao,WANG Chengjian,QIANG Shan,HUANG Linjuan,ZHANG Ying,WANG Zhongfu
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石墨烯修饰电极同时测定抗坏血酸、多巴胺、尿酸和色氨酸 李冲,贾丽萍,马荣娜,贾文丽,王怀生,杨海涛,郭爱香,LI Chong,JIA Liping,MA Rongna,JIA Wenli,WANG Huaisheng,YANG Haitao,GUO Aixiang
新型含二甲氧基甲基嘧啶基磺酰脲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陈伟,魏巍,刘明,华学文,李玉新,李永红,张晓,李正名,CHEN Wei,WEI Wei,LIU Ming,HUA Xuewen,LI Yuxin,LI Yonghong,ZHANG Xiao,LI Zhengming
羧基功能化苯并三氮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在萃取-氧化脱硫中的应用 薛飞,麻荣,孙亚栋,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德,张永红,刘晨江,XUE Fei,MA Rong,SUN Yadong,ABDUKADERA Ablimit,ZHANG Yonghong,LIU Chenjiang
基于短肽自组装与共组装的纳米纤维人工水解酶 吕昱琦,王梦凡,齐崴,苏荣欣,何志敏,L Yuqi,WANG Mengfan,QI Wei,SU Rongxin,HE Zhimin
工程论文发表:DCS在苯乙醇加氢装置中的应用
摘 要:DCS(集散控制系统)是现代生产型企业中的关键配置。苯乙醇加氢工艺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对过程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苯乙醇加氢装置中的重要装置全面通过DCS系统进行控制,导致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面临更大的难度。该文对DCS在苯乙醇加氢装置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最终形成了满足工艺要求、操作要求的过程控制系统。
关键词:苯乙醇加氢装置,DCS系统,项目管理
化工生产具有连续性,这一特点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CS系统设计包括硬件系统设计和应用软件设计,信号分配是硬件系统设计和应用软件设计之间的界面,这三个方面的设计内容是紧密相关,缺一不可的,共同为DCS系统的硬件配置和应用软件组态提供了完整的依据。通过对DCS在苯乙醇加氢装置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于类似的项目实施与管理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为未来DCS系统在苯乙醇加氢装置中的有效运用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含缩氨基脲结构的4-苯氧基喹啉类c-Met激酶抑制剂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作者:吴霜;林思雨;李楠;林艺涵;丁实;陈烨;刘举;沈继伟;
摘要:基于4-苯氧基喹啉类Type II型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合成了13个含缩氨基脲结构的4-苯氧基喹啉类化合物.采用迁移率改变法(MTS)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c-Met激酶的抑制活性.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A549,PC-3,AGS和MKN45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c-Met激酶和4种肿瘤细胞株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
油酰二乙醇胺在丙三醇/水混合溶剂中的自组装及流变性能————作者:李嘉明;王丹;冯玉军;殷鸿尧;
摘要:两亲分子自组装是创造新材料的重要方法,此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室温及以上温度,对零下低温环境中的自组装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酰二乙醇胺在丙三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性、体系冰点、组装行为及流变性能,考察了溶剂组成、油酰二乙醇胺含量及温度对组装行为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油酰二乙醇胺可在丙三醇/水混合溶剂中组装形成层状胶束及层状液晶,这些组装体的形成可显著提升体系的黏度和弹性性能.混合...
Ti3C2-MXene/CuS/PVDF复合光热膜的制备及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性能————作者:姜艳丽;徐云松;王建康;李伟豪;宋英;汪新智;姚忠平;
摘要:采用化学刻蚀-溶剂热法合成了Ti3C2-MXene/CuS复合材料,再通过真空抽滤将该复合材料负载到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上,构筑了Ti3C2-MXene/CuS/PVDF复合光热膜,并研究了其界面水蒸发性能.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显示,CuS纳米颗粒将Ti3 双发射碳点协同智能手机构建用于Ag+和Cu2+的便携式荧光比色传感器————作者:王丛丛;周恒博;任丽芳;申世刚;马会春;董江雪; 摘要:以柠檬酸、聚乙烯亚胺和邻苯二胺为碳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发射蓝色和黄色荧光的碳点(CDs),将上述两种CDs通过自组装构筑成双发射探针(B/Y-CDs),构建了用于水溶液中Ag+和Cu2+的可视化荧光传感器.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分析、X射线衍射谱和红外光谱对B/Y-CD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Y-CDs的激发波长为350 nm,发射波... 不同元素组成分子筛结构与有机结构导向剂主客体相互作用的高通量计算————作者:李霖;王晨;王嘉泽;李莉; 摘要:分子筛是一种具有规则孔道结构的无机微孔晶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吸附分离和催化过程.本文从已知的260余种分子筛拓扑结构中选取了14种能够以纯硅、硅铝和磷酸铝形式合成的拓扑结构,通过高通量计算方法探究了有机结构导向剂(OSDA)对这些不同元素组成的分子筛骨架的结构导向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OSDA对元素组成结构的导向作用有显著差异,某些OSDA倾向于导向纯硅或硅铝结构,而另一些则更倾向于导向纯磷... 基于键偶极模型的多肽-水体系多体极化作用强度高效计算新方法————作者:祝佳怡;姜笑楠;郑笑函;郝强;王长生; 摘要:为解决传统非极化力场无法准确描述三体及更高阶多体作用的问题,并精确模拟液态水环境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提出了一种可以快速准确计算多肽-水体系中的多体极化作用强度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多肽分子中的N—H和C=O极性化学键及水分子的O—H键视为键偶极,周围环境对化学键的极化作用使得该化学键上产生了诱导键偶极,使用键偶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描述体系中的多体极化作用.通过拟合模型体系中三体作用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 欢迎订阅《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摘要:<正>~ 内置式薄层色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联用基底的制备及在有机反应检测中的应用————作者:卢贝贝;张晨杰;徐敏敏;姚建林; 摘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可无损原位检测等优点,已发展成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分析技术,但通常混合体系的SERS快速检测仍然存在巨大的技术挑战.本文采用液-液两相界面自组装法制备了大面积和高均匀性的Au@SiO2单层膜SERS基底,结合薄层色谱(TLC),构建了新型TLC-SERS联用技术,将TLC的快速分离和SERS的高灵敏检测有机结合,克服了混合体系检... 梭形含钴MOFs材料协同催化双烯烃空气环氧化反应————作者:张望;鲁新环;董妍红;郭昊天;严姗;周丹;夏清华; 摘要: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由于具有酸性和表面结构可调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相催化反应.本文设计并合成出一种含金属Co的梭形双金属MOF材料(ZnCo-MOFs),其可直接用于常规水热反应促进双烯烃空气环氧化反应,解决了双烯烃使用常规水热法反应困难的问题.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表征了该材料. ZnCo-MOFs能够在无还原剂和引发剂的情... B,N共掺杂富勒烯C70作为氧还原和氧析出非金属电催化剂的理论研究————作者:杨思伟;黄旭日; 摘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B,N共掺杂富勒烯C70[C68B(n)N(m),n,m=1~5,分别代表B和N取代的C位点]的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性能.结果表明,C68B(n)N(m)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且其ΔG*OOH和ΔG*O与ΔG*OH均呈良好的线... N缺陷g-C3N5/CdS/Ti3C2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高效去除NO性能————作者:康莎;章柯;卫亚静;王传义; 摘要: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N空位的g-C3N5/CdS/Ti3C2复合光催化剂.通过缺陷工程和异质结的协同作用,所设计的最佳比例g-C3Nx/CdS/Ti3C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分别是g-C3... H3PO4质子化改性的g-C3N4及其光催化产H2O2性能————作者:郑娜;聂丽君;高宇航;薛坤坤;韩晓蓓;马跃宇;任丽蓉;苏王潮;石建惠; 摘要: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通过热缩聚法制备了块体石墨相氮化碳g-C3N4(BCN),并利用不同浓度的H3PO4对BCN进行水热处理,制备了质子化改性的g-C3N4(PBCNx),再经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纯化,得到相应的PBCNx 十二烷基硫酸钠在NaCl/NH4Cl-C2H5OH-H2O体系中的胶束化行为————作者:程文婷;翟颖;李倩倩;程芳琴; 摘要:在对NaCl和NH4Cl型农药废盐的回收处理中,常采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胶束和乙醇对盐的结晶分离进行调控,因此研究SDS在废盐体系中的胶束化行为对实现此过程的精准调控至关重要.其中,SDS在废盐体系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是其胶束化行为的重要参数.本文在293.15~323.15 K温度范围内,采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SDS在Na Cl-H2 共轭微孔聚合物-碳纳米管混合基质膜的可控成核生长与PM/CO2同步捕集机理————作者:徐明伟;杨尚学;刘冠林;汪少振;王存民;李佳琪;李湘;张一帆;张明明;何新建;徐欢; 摘要:混合基质膜(MMMs)通过将聚合物的优点与有机/无机填料相结合来提高吸附和分离性能.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具有层次化的多孔结构和丰富的杂原子吸附位点,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高效、稳定的气体吸附和分离.本文构建了碳纳米管(CNTs)网络支撑CMPs膜,该膜以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CNTs为柔性基底,以具有分级多孔结构和丰富杂原子吸附位点的CMPs为吸附活性层,旨在解决制备过程中多孔聚合物自成膜难的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征稿简则 摘要:<正>《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主办的化学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重点报道化学学科及其相关学科领域中最新的、具有原创性的实验或理论研究成果。1栏目设置1.1亮点(Highlight)选取国内化学领域科学家在国内外优秀期刊上最新发表的、重要的和热点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以第三人称进行介绍、推荐和评论。亮点为本刊特约稿件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of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摘要:<正>ThejournalChemicalResearchinChinese Universities is a comprehensive academic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chemistry, published bimonthly since 1984.Thejournalpublishesresearcharticles,letters/communicat... 氟离子敏感疏水标签辅助连续流动绿色合成胸腺五肽————作者:刘冬梅;徐元强;夏超;郑晶晶;苏贤斌; 摘要: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氟离子敏感的羧基保护基——2-苯基-2-三乙基硅乙醇(PTESE)作为疏水性标签,结合连续流动化学技术,在微反应器中实现了高效绿色的多肽药物合成.该策略采用绿色溶剂乙酸乙酯替代传统固相合成中使用的环境不友好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避免了潜在的生殖毒性风险.实验中使用Cbz保护的氨基酸进行偶联反应,并通过连续流钯碳填充柱加氢实现快速、清洁的脱保护,有效规避了Fmoc脱保护中对受... 基于分子指纹与量子化学描述符预测聚酰亚胺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机器学习模型————作者:詹森华;石彤非; 摘要:基于聚酰亚胺重复单元获得了分子访问系统(MACCS)指纹图谱和9种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描述符,构建了MACCS,DFT和两者集成的3类预测模型.通过比较分析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回归(SVR)、极致梯度提升(XGB)和梯度提升回归(GBR)等4种机器学习算法共12个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聚酰亚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提取关键特征信息.结果表明,最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预测模型是XGB集成模型,... 柞蚕蛹表达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糖基化修饰分析————作者:刘晓黎;刘宇博;李学臣;陈秋实;范琦;张嘉宁;李文利; 摘要:利用DNA重组技术在柞蚕蛹中表达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经过亲和层析纯化后,用SDS-PAGE分离纯化各组分,并通过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技术(ESI-MS/MS)检测其糖基化修饰.结果显示,在柞蚕蛹中表达的rhEPO比活性约为1190 U/μg,其糖基化修饰位点与人体表达的EPO一致,有3个N-糖基化位点和1个O-糖基化位... 一种钍-铁金属氧簇的合成、结构、磁性及在催化苄胺偶联反应中的应用————作者:王春晖;张洋;韩哲;高原;何普涌;范超越;邱杰; 摘要: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带负电的钍-铁金属氧簇[Th2Fe10O4(C6H5PO3)12(CH3O)8Cl4]6-(Th2Fe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