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学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无机化学学报

《无机化学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2-1185/O6
国际标准刊号:1001-4861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查看无机化学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光散射学报》硕士毕业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催化学报》化工科技论文

  【杂志简介】

  《无机化学学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是展示我国无机化学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期刊,月刊。1985年由化学前辈戴安邦院士(发起)创刊,现任主编游效曾院士。编辑部设在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楼。报道我国无机化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成果,内容涉及固体无机化学、配位化学、无机材料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理论无机化学、超分子化学和应用无机化学、催化等,着重报道新的和已知化合物的合成、热力学、动力学性质、谱学、结构和成键等。

  设有综述、研究快报、论文和研究简报等栏目。本刊所刊论文均为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网络版、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服务》等国内外多种著名检索刊物和文献数据库摘引和收录。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SCI-E收录期刊

  国外数据库收录: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综述、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来稿可用中文或英文撰写,综述一般用中文撰写。书写格式请参照近期出版的《无机化学学报》,并请注明通讯联系人的E-mail地址、电话。

  2、稿件的题目应简明、确切,能反映文章中最主要的特定内容和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中英文题目含义必须一致。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3、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侧重后两个要素。凡新合成的化合物必须在摘要中明确说明,并写出正确的命名和分子式。英文摘要应较中文摘要详细,句型力求简单,通常应有10个左右意义完整、语句顺畅的句子。

  4、关键词是为了文献索引和检索时选定的、能反映稿件主体内容的词或词组(不要使用复数,主要是化学物质和研究手段),中英文关键词应对应,一般为3~4个。

  5、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参照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命名原则》(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英文命名参照International、Union、of、Pure、and、Applied、Chemistry、“Nomenclature、of、Inorganic、Chemistry”、Second、Edition,、Pergamon、Press.(该书发表在Pure、and、Applied、Chemistry,、1971,Vol.28,No.1)

  6、图、表和照片应力求清晰简明,照片应是原照片。图、表和照片的题目用中英文表示,其注释和内容一律用英文。请将计算机制成和处理的图形(包括结构式)附在Word文件中。

  7、新化合物应给出元素分析结果和相应的分子式,新配合物应画出结构图或结构示意图。

  8、有晶体结构的文章,一定要附CIF文件,已申请CCDC的晶体请附上号码,否则编辑部将代为申请CCDC号。

  9、应严格执行GB3100~3102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

  论文发表代理投稿范文:造粒反应器处理高硬度水试验研究

  摘要:为降低水的硬度,以一定粒径的细砂为填料,构建新型造粒反应器软化高硬度水。反应器在中温(20 ℃)条件下运行,通过改变pH值、填料粒径、水力条件、反应时间检测填料中碳酸钙的含量,考察反应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原水的pH值大于12、砂石填料粒径为0.2~0.5 mm、原水进水流量为10~35 mL/s,反应器的运行效果达到最佳。随着反应器运行时间的延长,细砂填料表面附着的碳酸钙晶体逐渐增多,运行15 d左右填料表面所附着的碳酸钙晶体达到饱和,将沉下的填料取出,更换成新的填料。反应器对原水硬度的去除率为58%~67%,出水水质良好。

  关键词:造粒反应器,硬度,砂石填料,吸附

  无机化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废旧LiNi0.5Co0.2Mn0.3O2正极材料高效再生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英文)————作者:朱恒毅;居李赟;张浩月;杜嘉欣;谢予桐;宋力;靳亚超;张明道;

摘要:开发了一种高效的连锁工艺,包括酸浸、共沉淀和热处理,用于再生废弃的Li Ni0.5Co0.2Mn0.3O2(NCM523)材料。首先采用DL-酒石酸和甲酸作为浸出体系,Li、Ni、Co、Mn的浸出效率达到98%左右。然后将浸出液加入草酸溶液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再通过热处理实现材料的再生。再生的NCM523材料表现...

稳定的高活性PrBa0.5Sr0.5Fe1.6Ni0.4O5+δ阴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作者:宋如;王彪;卢春玲;牛冰冰;邱东超;

摘要:通过Sr、Ni共掺杂PrBaFe2O5+δ(PBF)制备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PrBa0.5Sr0.5Fe1.6Ni0.4O5+δ(PBSFN)阴极,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X射线衍射(XRD)图表明,高温煅烧的PBSFN阴极形成了立方钙钛矿结构。...

ZnSe@氮掺杂多孔碳异质结构诱导的高效析氢性能————作者:张永伟;朱闯;吴文斌;马永湧;杨恒;

摘要:以锌基沸石咪唑酯骨架(Zn-based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Zn-ZIF)为前驱体,通过简单的一步热解策略制备出锌纳米粒子修饰的氮掺杂多孔碳(N-C)催化剂(Zn@N-C),进一步将其负载的Zn纳米粒子通过硒化反应转化为Zn Se纳米颗粒,构建出Zn Se@N-C异质结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场...

碳包覆MOF基镍钴双金属硫化物微球的制备及其长循环储钠性能————作者:鞠治成;付文轩;王保琰;罗澳;蒋江民;史月丽;崔永莉;

摘要:通过溶剂热并辅以硫化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MOF)基镍钴双金属硫化物微球,并通过高温热解有机碳源盐酸多巴胺制备了痕量氮掺杂碳包覆(NC)的Ni-Co-S@NC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这种改性能够有效提高电极材料的导电性以及结构和界面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其中表面包覆约5 nm碳层的Ni-Co-S@NC-0.5微球具有出色的长循环寿命,其在1A·g-1下循环1 000...

用于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富1T-MoS2纳米薄片的制备及性能————作者:樊鹏阳;樊姗;戴勤进;郑晓英;董伟;王梦雪;黄小潇;张永;

摘要: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富1T相的MoS2(1T'-Mo S2)。表征结果与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表明,1T'-Mo S2的电导率明显高于2H-Mo S2,并且含有丰富的硫缺陷。这有助于大幅提升离子扩散速率和电荷转移速率,优化材料的电化学和动力学性能。因此,采用1T'-Mo...

官能化锆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去除水体中四环素性能————作者:席福贵;李都;闫周瑞;王慧;相俊宇;董智云;

摘要:本研究通过预修饰和后修饰2种策略分别合成了官能化锆基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Ui O-66-CHO和Ui O-66-CH=C(CN)2,用于去除水中的四环素(TC)。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FTIR、1H NMR、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N2吸附-脱附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MOFs进行了表征。Ui O-66-CHO较Ui O-66-CH...

卤族轴向配位原子对Fe-N4位点氧还原活性调控机制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作者:徐昊;李若鹏;杨培霞;刘安敏;白杰;

摘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构建了不同卤族轴向配位原子修饰的碳载Fe-N4位点(Fe原子与同一水平面的4个N原子配位成键)模型(Fe-N4-F/C、Fe-N4-Cl/C和Fe-N4-Br/C),通过计算上述模型的态密度、Mulliken电荷、氧还原中间体吸附能以及氧还原自由能,深入研究卤族轴向配位原子对Fe中心电子结构和吸...

二维单层BiOI纳米片的晶格热导率与声子输运机制————作者:谢欢欢;宋英楠;李磊;

摘要:针对二维单层Bi OI纳米片的晶格热导率及其声子输运性质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和玻尔兹曼输运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单层Bi OI纳米片在不同温度下的声子群速度、格林艾森参数、三声子散射率和散射相空间等关键物理量。计算结果显示,单层Bi OI纳米片在室温下的本征晶格热导率约为4.71 W·m-1·K-1,当温度升高至800 K时,其热导率显著降...

绿色碳源合成多响应碳量子点用于铁离子和L-抗坏血酸的检测————作者:钟丽娜;陈晶玲;赵青华;

摘要:以生物质橙子皮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橙子皮基碳量子点(orange peel-based carbon quantum dots,OP-CQDs),并用荧光分析法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P-CQDs水溶性好、荧光强、在生理p H范围内性能稳定。OP-CQDs对铁离子(Fe3+)有特异性猝灭反应且灵敏度高,同时,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

低温电解液添加剂对钴酸锂电池低温性能的影响————作者:刘家赫;唐淦;陈凯;张明道;

摘要:为解决锂离子电池(LIBs)低温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调节电解质添加剂配方,提高电池低温性能的有效方法。其中,四氟硼酸锂(Li BF4)+碳酸亚乙烯酯(VC)+1,3-丙烷磺酸内酯(PS)+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的添加剂配方对电极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提高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目标电解液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在-20和-40℃条件下电极的首圈放电比容量(0.2C)分别...

ZnSnO3/NiO异质结构的制备及其三乙胺气敏性能(英文)————作者:杜丽勇;刘燚;杨国利;

摘要: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共沉淀法和退火处理合成了ZnSnO3/Ni O异质结构。随后对基于上述敏感材料的传感器进行了气敏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Ni与Z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传感器性能最佳。具体来说,ZnSnO3/Ni O-2基传感器在220℃下对100μL·L-1的三乙胺气体的响应值达到70.6,是纯ZnSnO3

Z型异质结Cu2O/Bi2CrO6的构筑及其光催化降解四环素性能(英文)————作者:郭智楠;王俊丽;赵强;贾治芳;李作鹏;王科伟;郭永;

摘要:通过共沉淀法在Bi2Cr O6表面引入Cu2O,成功制备了Z型异质结Cu2O/Bi2Cr O6复合光催化剂,并在可见光照射下,考察了其对四环素(TC)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中Cu2O与Bi2Cr O6

一种痕量监测2,4,6-三硝基苯酚的锌基配位聚合物荧光探针的构筑(英文)————作者:孙述文;王高峰;

摘要:基于对苯二甲酸(H2bdc)和2,7-双(4-吡啶基)-9,9-二甲基芴(mfdp)配体,通过溶剂热法构筑了一个Zn(Ⅱ)基配位聚合物:{[Zn2(bdc)2(mfdp)]2·4DMA·2Me2NH·3H2O}n (1)(DMA=N,N-二甲基乙...

两例基于多齿二酰腙配体构筑的双核Gd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磁热效应及生物活性(英文)————作者:季甲;郭朝阳;雷文妮;郑佳苇;秦浩容;闫嘉红;侯银玲;辛晓艳;王文敏;

摘要:利用大共轭二酰腙有机配体N',N?-(1E,1'E)-(1,10-菲咯啉-2,9-二基)双(甲酰基乙基)双(2-羟基苯并肼)(H4L)与Gd(NO33·6H2O或Gd(dbm)3·2H2O反应,得到了2例双核Gd2配合物:[Gd2

异质原子的引入和杂化封装对锂离子电池多孔硅阳极的表界面改性(英文)————作者:刘烊;王丽君;汪宏玉;陈智栋;孙林;

摘要:通过高能球磨与静电组装技术,成功制备出一种结构新颖的多孔硅复合材料(p Si/Ge@Gr/CNTs)。该材料以商用Al60Si40合金为原料,经简易酸蚀处理制成多孔硅(p Si)基体,通过球磨引入锗元素(Ge),再借助静电组装实现了石墨烯(Gr)与碳纳米管(CNTs)的双重包覆。Ge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p Si的电导率和离子传输特性,大幅提升了电极的可逆容...

pH/GSH双响应磁性纳米药物的构建及抗肿瘤活性(英文)————作者:张迪;谢天翔;何旭;韦皖豫;范琪;乔洁;晋刚;李宁波;

摘要:为了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开发了一种含二硫键的介孔磁性纳米药物载体(NH2-SMNPs)。该载体负载阿霉素(DOX)后,使用无毒的氧化普鲁兰作为门控材料,形成了o SMNPs/DOX纳米药物。该纳米药物展现出均匀的分散性、良好的载药能力和高饱和磁化强度,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实现p H/GSH双响应药物释放,其释放率高达81.53%。此外,该纳米药物还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

两个由半刚性羧酸和咪唑衍生物构建的具有螺旋和双核单元的镍基配合物(英文)————作者:刘晓茹;石金莲;郑亚佳;莫双存;徐中轩;

摘要:在水热条件下,4-(1-羧基乙氧基)苯甲酸(H2cba)和Ni(Ⅱ)离子分别与咪唑衍生物1,4-二(1H-咪唑-1-基)苯(1,4-dib)和4,4'-二(1H-咪唑-1-基)-1,1'-联苯(4,4'-dib)反应得到配合物{[Ni(cba)(1,4-dib)(H2O)0.5]·0.5H2O}n <...

具有pcu拓扑结构的Cd基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能(英文)————作者:董璐璐;刘洁;杨华;符钰培;刘红丽;陈小莉;崔华莉;刘琳;王记江;

摘要: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例镉基配位聚合物[Cd4(L)4(1,4-bib)4]·2DMA (CP1),其中H2L=2-羟基对苯二甲酸,1,4-bib=1,4-双(咪唑-1-甲基)苯,DMA=N,N-二甲基乙酰胺。通过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表明:CP1属于正交晶...

MoS2/Ag/g-C3N4Z型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英文)————作者:刘庆旺;

摘要: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MoS2/Ag/g-C3N4复合光催化剂,并采用一系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催化降解活性的显著提高得益于Z型异质结的形成,其有效地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传输和分离,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降解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在120 min内对罗丹明B(RhB)的降解率高达98%,光催化性能...

Gd3+掺杂Sc2W3O12: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作者:赵炎;王佳旭;李忠辉;刘长立;赵星胜;周恒为;蒋小康;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Eu3+离子掺杂Sc2W3O12红色荧光粉,并通过Gd3+掺杂降低Sc2W3O12基质晶体结构的对称性,增强荧光粉的发光强度。结果显示,Gd3+的掺入并没有改变Sc2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