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食品与机械》杂志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旨在指导行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指引投资方向,引导产品开发,设有权威论坛、科研开发、市场分析、提取与活性、安全与检测、生产应用、机械与设计、包装与设计、个案分析、专论与综述等栏目。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一级期刊
【栏目设置】
设有权威论坛、科研开发、市场分析、提取与活性、安全与检测、生产应用、机械与设计、包装与设计、个案分析、专论与综述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固定脂肪氧合酶的研究 丁文武;曹汝毅;孙铭珍;夏云空1-4
苍术属药用植物挥发油成分的组分分析 韩邦兴;彭华胜;张玲5-9
青钱柳茶的化学成分、农残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李婷婷;石叶蓉;吴彩娥;方升佐;潘海霞;朱振基10-13
基于低场核磁技术和环境扫描电镜的卷烟吸湿机制研究 韩聃;田兆福;王宏生;张晓鸣14-18
新型卷烟双向阻湿剂的性能研究及其应用效果评估 张旭倩;田兆福;王宏生;张晓鸣19-22+87
臭氧熏蒸对小麦蒸制馒头品质的影响 李博;高鑫23-26
花生内源过敏原蛋白Arah2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朱青青;张文举;蔡琴;陈沁27-30
稳定化米糠对营养重组米回生动力学的影响 王鹏;杨柳;肖志刚;解铁民;李哲;解冰31-3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白灵菇预煮液酶解研究 王肖莉;薛淑静;周明;李露;程薇;关健;杨德35-37+71
安全与检测
大肠杆菌O157:H7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袁列江;李萌立;王书源;杨梦昕;李忠海38-42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的稻米镉含量快速检测 朱向荣;李高阳;苏东林;刘伟;单杨43-46+50
2012~2014年广东省大米中铅镉的暴露风险评估 蔡文华;胡曙光;许秀敏47-50
气质联用内标法同时测定白酒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刘妙芬;刘佳;邱佩丽51-54+83
HPLC—ELSD法同时测定马铃薯中α-茄碱和α-卡茄碱含量 商婷婷;邝梦婷;胡新喜;熊兴耀;陆英55-58+125
加工工艺对茶油中多环芳烃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祝华明;戴贤君;郑睿行59-61+133
中级职称论文发表:整体叶盘机器人自动化抛光技术
【摘 要】整体叶盘技术是一种在航天航空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其技术的核心在于结构与技术的综合。整体夜盘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提高机械的性能,并对机械的内部结构进行简化,减少了机械能耗以及故障发生率,使得整体的性能有了极大的提升。本文从整体叶盘的结构特点技术入手,分析了这一技术在应用型机器人抛光过程中的应用,并对具体工艺的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整体叶盘,机器人,自动化抛光
整体叶盘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出现,当时的整体叶盘技术主要是用于将发动机的叶片进行整合,对于一些结构复杂、操作性差的机器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当前我国对整体叶盘的加工主要有数字加工和手工加工两种模式。这两种方式在加工效率和质量上都难以有良好的保障,尤其是手工加工的方式下,加工人员需要长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工作,并且故障的发生率极高,不光给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甚至会威胁到加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机器人的自动抛光技术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食品与机械最新期刊目录
保健食品原料芦荟物质基础差异及生产工艺一致性快速筛查研究————作者:赵子瑞;萨翼;赵潺;周晓娟;张梦玲;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生产工艺对保健食品原料芦荟物质基础的影响,建立生产工艺一致性快速筛查方法。[方法]利用植物组学技术、化合物毒性端点筛选技术和质谱技术分析乙醇体积分数对芦荟物质基础的影响,通过生产工艺梳理、差异性化学物质筛选和定量测定建立芦荟生产工艺一致性快速筛查的方法,采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对典型芦荟进行毒性评价。[结果]与水提相比,乙醇提取能显著影响芦荟的主要物质基础,但升高乙醇体积分数不会显著影...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感官、电子鼻分析不同贮藏时间辣椒油风味成分————作者:葛艳争;孙晓雪;安永强;冻梓杰;谢颢阳;张玉玉;常记华;陈历水;张康逸;
摘要:[目的]探究辣椒油贮藏期间风味物质变化规律,为辣椒油货架期预测及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感官、电子鼻技术对贮藏0,45,90,135 d的辣椒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和检测。[结果]辣椒油中共有93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酮类、烯烃类、醇类物质及含氮类化合物。利用相对气味活性值(ROAV)筛选出关键香气化合物,在辣椒油贮藏0,45,90,135...
基于主成分对比食盐对马铃薯生、熟全粉面片质构与面条品质的影响————作者:李鋆洋;陈安均;聂伟;李沛珈;刘易;杨茹薇;
摘要:[目的]探究马铃薯生粉和熟粉面片质构、面条品质在不同食盐添加量下的变化规律。[方法]考察食盐添加量对马铃薯全粉面片质构和面条品质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质构降维,依靠红外光谱分析蛋白质结构变化,并结合模糊感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面片质构主成分1为硬度因子,与断条率、蒸煮损失率等相关性较强,主成分2为弹力因子,与韧性和拉伸特性相关性较强,综合质构评价受主成分1影响更大;生粉面片的有序结构含量比...
食盐对β-乳球蛋白与花青素结合及其分子动力学的影响————作者:管思彤;胡霄;黄业传;
摘要:[目的]探究食盐浓度对蛋白与小分子物质间结合的影响。[方法]分别以β-乳球蛋白和花青素作为目标蛋白和小分子,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在5种食盐浓度下(0,0.25,0.50,0.75,1.00 mol/L)两者的结合规律和蛋白结构变化。[结果]花青素主要结合在β-乳球蛋白疏水腔处。在15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各食盐浓度下蛋白结构均较稳定,其与小分子的结合也比较平稳;但随NaCl浓度的增加,蛋白...
微纳米马铃薯淀粉脂肪模拟物性质及其在戚风蛋糕中的应用————作者:雍雅萍;杨晓清;李铭媛;张婧娟;李云玲;苏靖;
摘要:[目的]研究微纳米马铃薯淀粉脂肪模拟物性质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酶解马铃薯淀粉脂肪模拟物进行处理,并将其应用于戚风蛋糕中替代脂肪。[结果]经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处理后,脂肪模拟物颗粒粒径由3 550.33 nm减小至532.40 nm,溶解度由84.24%上升至92.22%,分支度由14.57%下降至12.84%。经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后微纳米马铃薯淀粉脂肪模拟物未形成新的...
超声功率对芋头生浆面团及馒头品质的影响————作者:李月明;李宏军;任志秋;宋佳琳;韩风;
摘要:[目的]获得高品质的芋头生浆馒头。[方法]使用超声辅助芋头生浆面团发酵,探究超声功率(300~500 W)对面筋蛋白二级结构,面团的拉伸特性、流变学特性,馒头的比容、质构和色差的影响。[结果]超声处理改善了芋头生浆面团的拉伸和流变学特性,降低了游离巯基含量,并提高了面筋网络结构有序性和稳定性,馒头的比容、表观和质构特性也优于对照组。当超声功率为450 W时,面团呈现出最佳黏弹性,游离巯基含量下降了...
快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富硒食用油中8种硒形态————作者:梁志森;张书迪;凌逍;陈玉珍;
摘要:[目的]针对富硒食用油中硒形态检测的现有方法局限性,如硒形态相互转化、酶解时间长和可检测硒形态种类较少等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策略。[方法]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辅助蛋白酶K进行酶解,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HPLC-ICP-MS)。[结果]40℃下,当蛋白酶K用量为35 mg、静态萃取时间为5 min时,硒形态提取率最高可达(83.65±2.36)%。8种硒形态目标物在20 mi...
隔板对油茶籽液压制油效率的影响————作者:刘海;郭少海;杨远春;阳雨容;李慧;
摘要:[目的]研究隔板对贵州不同含油率的油茶籽榨油效率的影响,评价液压压榨工艺对贵州油茶籽榨油的适用性。[方法]检测贵州不同产地的油茶籽含油率,筛选具有不同含油率的玉屏普通油茶籽、贵阳普通油茶籽和威宁短柱油茶籽作为原料,采用无孔板、孔板和孔刻板作为隔板进行液压榨油试验,分析出油率、残油率及油脂榨取率,并以螺旋压榨作为对照,采用孔刻板作为隔板对威宁短柱油茶籽进行液压榨油试验,分析出油率、残油率、油脂榨取率...
冷冻条件对预制红烧牛肉水分及风味的影响————作者:杨淑莹;查恩辉;张硕;何珊;
摘要:[目的]保留预制红烧牛肉感官品质及营养物质。[方法]以熟制新鲜红烧牛肉为对照组,采用电子鼻、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PME-GC-MS)和低场核磁共振探究冷冻条件(-20℃冷冻24 h,-80℃速冻1,3,5 h)对预制红烧牛肉水分及风味的影响。[结果]冷冻温度越低,水分和风味物质损失越少。对照组,-20℃冷冻24 h组,-80℃速冻1,3,5 h组中分别检出51,45,50,49,47种...
壳聚糖—黄精精油复合涂膜对苹果果实的保鲜功效————作者:曲梦锐;刘雨辰;王东营;
摘要:[目的]提高苹果果实在采后贮藏期间的品质并延长货架期。[方法]以富士苹果为试验对象,采用涂膜法制备含有1.5%壳聚糖和不同浓度黄精精油的复合保鲜液,将苹果果实在复合保鲜液中进行浸泡涂膜,分析苹果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可滴定酸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总酚含量、细胞质膜透性以及感官品质等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纯壳聚糖处理组相比,添加黄精精油的保鲜组能更好地保持苹果果实的感官品质。贮藏120 d...
阿胶粉缓解体力疲劳的功能评价与机制探讨————作者:韩香;郭晓飞;陆晓东;陈雪梅;胡博;王周平;
摘要:[目的]研究以驴皮、冰糖、黄酒为原料制备而成的阿胶粉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活性机制。[方法]将50只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阴性对照组、模型阳性对照组与低[0.67 g/kg]、中[1.33 g/kg]、高[2.67 g/kg]剂量的试验组。除对照组外,对其余组采用不同剂量的阿胶粉灌胃,连续灌胃30 d后...
红曲霉发酵对罗布麻多酚物质含量及种类的影响————作者:周心怡;李晓春;周映君;谢纯良;陈金军;
摘要:[目的]分析红曲霉调控相关基因对罗布麻多酚物质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红曲霉发酵罗布麻,测定多酚物质含量,并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以总多酚、可溶性多酚、不可溶性—结合态多酚、绿原酸、木犀草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含量为评价指标,发酵第8天可显著提升罗布麻中多酚物质的释放。根据转录组分析显示,1,3-β-GT、XTH23等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的调控表达为红曲霉释放罗布麻内多酚物质的主要因素。[结论]红...
米珍营养米食味品质、风味物质及主要活性成分分析————作者:邓仲利;范光君;袁瑞博;曾广胜;徐友志;林亲录;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米珍营养米、糙米和精白米的基本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和主要活性成分等,全面评估米珍营养米的食味品质和营养价值。[方法]运用食味计、质构仪等一系列仪器,评价3种大米的食味品质;采用HS-SPME-GC-MS方法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确定关键挥发性成分,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结果]米珍营养米保留糊粉层,其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和...
超微粉碎处理对椰粕营养与理化特性的影响————作者:李家祺;黄晓兵;彭芍丹;周伟;邓福明;李积华;
摘要:[目的]推动椰粕超微粉在食品领域的高值化利用。[方法]以椰粕为原料,系统分析振动式超微粉碎处理对其营养成分、活性成分、理化与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经超微粉碎处理后,椰粕中粗蛋白、脂肪、灰分、多酚、黄酮等组分含量变化不明显,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多糖含量分别提高了60.08%,125.83%,33.99%;50 min超微粉碎处理使椰粕粉粒径从324.25μm减小至14.78μm,比...
桦木汁对斑马鱼胚胎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及体内酶学检测————作者:邢琦;陈海燕;华李羽;王超;李轲;刘纪盈;
摘要:[目的]研究长白山天然桦木汁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4种化学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水平,并利用模式生物—斑马鱼胚胎检测其动态酶学指标。[结果]桦木汁的抗氧化效果随汁液浓度的增加呈正相关,氧化活性因子显著。当桦木汁用量为1.0 mL/mL时,其抗氧化效果最佳,且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
超临界CO2萃取对海带粉脂质、岩藻黄素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作者:李悦;薛敬林;张健;徐英江;王共明;
摘要:[目的]考察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对海带粉脱出脂溶性化合物的影响。[方法]以脱脂率为指标优化超临界CO2萃取分离海带粉工艺条件,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检测萃取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脂肪酸组成和岩藻黄素的变化。[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海带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45 MPa、萃取时间...
牡丹籽油微波预处理—压榨法制备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作者:华金丹;
摘要:[目的]获得高品质的牡丹籽油。[方法]以牡丹籽为材料,探究牡丹籽水分含量、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仁壳比对牡丹籽出油率的影响,然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微波预处理—压榨法制备牡丹籽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微波预处理—压榨法、超临界CO2萃取和溶剂萃取3种方法制备的牡丹籽油进行品质比较。[结果]微波预处理—压榨法制备牡丹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牡丹籽水分含量8.6%、微波功率1 000 W,微波...
真空油炸香菇脆片烫漂和浸渍工艺优化————作者:赵之越;廖梦雨;聂远洋;李波;李伟鹏;周高丽;
摘要:[目的]优化烫漂和浸渍工艺条件,提高真空油炸香菇脆片品质。[方法]以新鲜香菇为原料,采用含油率、含水率、脆度、感官、色差等为评价指标,研究烫漂时间和浸渍时间、料液比、浸渍液组成对香菇脆片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香菇脆片的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香菇片厚度5 mm,沸水烫漂90 s,烫漂后的香菇片放入3倍浸渍液中常温浸渍3.7 h,浸渍液组成为麦芽糊精14.7%、麦芽糖浆49.0%、食盐1%。经真空油炸...
太赫兹光谱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作者:马皓;黄略略;段续;李潇婷;李彬;陈轩;
摘要:文章总结了太赫兹光谱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不同应用场景,分析了太赫兹光谱技术在各类应用中的有效性和优缺点。在食品溯源上,该技术结合光谱和图像信号,通过数学模型进行精准预测,可有效鉴别食品中的掺假问题。在成分检测方面,太赫兹技术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能对农药、兽药残留及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确保食品安全性。对于品质监测,该技术可利用光谱吸收特性,结合数学模型,监控油脂氧化和农产品霉变等品质变化
桔梗皂苷的研究进展————作者:郑亚文;杨潇;严一字;崔泰花;金清;
摘要:桔梗含有皂苷、黄酮、苯酚、多糖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其中皂苷类化合物是桔梗的主要活性物质。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桔梗皂苷功效机制及药理活性做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桔梗皂苷具有良好的止咳平喘、护肝、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镇痛等保健功能。文章对桔梗皂苷的化学成分与结构、提取纯化、功效作用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桔梗皂苷的研究现状,并对桔梗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汽车维护与修理杂志
- 省级《工会博览》
- 国家级《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
- 北大核心《金属热处理》
- 省级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资源科学
- 省级科学课
- 省级《才智》
- 省级《蓄电池》
- 北大核心《地质论评》
- 省级红河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山东工业技术》
- 北大核心《硬质合金》
- 北大核心《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国家级乒乓世界
- 北大核心《世界地质》
- 省级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省级中国服饰
- 北大核心《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 北大核心《地理研究》
- 北大核心太平洋学报
- 国家级中国机械杂志
- 国家级水利水电施工
- 国家级 天然气与石油
- 省级江苏造纸
- 省级《科技潮》
- 北大核心《沙漠与绿洲气象》
- 北大核心《中国粉体技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