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及塑料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合成树脂及塑料

《合成树脂及塑料》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769/TQ
国际标准刊号:1002-1396
主办单位: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分公司;橡塑新型材料合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查看合成树脂及塑料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合成纤维工业》科技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工程数学学报》科技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合成树脂及塑料》是一本专业技术性刊物。主要单位有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合成树脂新产品联合开发中心,橡塑新型材料合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报道合成树脂及塑料加工应用领域的科技进展和信息。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与开发、工业技术、加工与应用、结构与性能、综述、讲座。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助催化剂对新型球形丙烯聚合用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刘涛,李威莅,夏先知,毛炳权,Liu Tao,Li Weili,Xia Xianzhi,Mao Bingquan

  独山子石化公司成功试产高光泽聚苯乙烯 陈莉薇

  PAN/β-CD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对中性红的吸附 武健丹,虎龙,张凯,彭应杰,张爱英,叶霖,冯增国,Wu Jiandan,Hu Long,Zhang Kai,Peng Yingjie,Zhang Aiying,Ye Lin,Feng Zengguo

  广告索引

  BMI/邻苯二甲腈功能化氧化石墨体系的固化行为 刘燕翠,牛彦存,刘娇健,卞棋,胡江淮,曾科,杨刚,Liu Yancui,Niu Yancun,Liu Jiaojian,Bian Qi,Hu Jianghuai,Zeng Ke,Yang Gang

  复合β成核剂对均聚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徐凯,张丽英,张浩,张师军,Xu Kai,Zhang Liying,Zhang Hao,Zhang Shijun

  β成核剂对聚丙烯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傅勇,Fu Yong

  多元醇为交联剂制备AA/AMPS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 于智,秦天龙,刘丹,Yu Zhi,Qin Tianlong,Liu Dan

  以生物基二聚二胺,BPADA,m-PDA为单体的PI的合成 刘扬,张德文,刘敬峰,阎敬灵,王震,Liu Yang,Zhang Dewen,Liu Jingfeng,Yan Jingling,Wang Zhen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AANa-VAc-TFEMA纳米含氟乳液 刘敏,侯丽华,卓虎,侯志成,张书香,Liu Min,Hou Lihua,Zhuo Hu,Hou Zhicheng,Zhang Shuxiang

  反应型阻燃剂DOPO-马来酸的合成及对醇酸树脂的阻燃研究 李洋,付园园,王勇,刘本生,Li Yang,Fu Yuanyuan,Wang Yong,Liu Bensheng

  2015年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环境样品重金属分析中纳米材料的运用

  【摘 要】本文首先对我国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了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针对不同来源的重金属,可通过不同的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纳米传感器、纳米气溶胶)对环境样品中的重金属进行检测。

  【关键词】重金属,纳米材料,传感器,气溶胶

  在过去的一段较长时间内,我国的一些企业只顾着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却忽视了其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形成了“以环境换发展”的发展模式。有许多细小的伤害是我们用肉眼无法发现的,如重金属对我们身体的伤害,长年累月的积存,才能检测出重金属离子的存在,等到发现时时却为时已晚。

  合成树脂及塑料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CAE的座椅托板注塑模具设计及成型工艺优化————作者:江丽珍;杨建荣;黄凌森;唐先敏;

摘要:针对座椅托板注塑件的大型薄壁结构特点,运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对座椅托板注塑模具的热流道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进行模拟仿真分析,确定了最优的模具结构设计方案。选取对塑件翘曲变形量影响较大的工艺参数,设计了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利用Moldflow软件进行模拟实验,通过极差分析,得出各工艺参数对座椅托板注塑件翘曲变形量的影响程度,并筛选出最优注塑工艺参数组合为:熔体温度230 ℃,模具温度70 ...

Hostalen ACP工艺薄膜晶点问题分析及对策————作者:余宗蔚;邓起垚;吴希;

摘要:采用Hostalen ACP工艺高密度聚乙烯9252制备的薄膜存在晶点超标情况,分析了晶点组成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晶点主要成分为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由于乙烯进料流量计计量故障,破坏了反应器中物料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平衡,导致树脂的不均匀性增加而产生晶点。采取的措施为:①生产前校正各反应器乙烯流量计及界区乙烯总流量计,确保计量准确。②适当降低第1反应器中产物熔体流动速率(MFR),缩窄粒料的相对...

服装用无机抗菌剂改性PET纤维研究进展————作者:彭晶;

摘要:综述了无机抗菌剂(如纳米Cu类、纳米ZnO、纳米TiO2及其复配等)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研究进展。天然抗菌剂环保且安全性好,但资源有限且长效抗菌效果差,有机抗菌剂热稳定性差,而无机抗菌剂耐热性与化学稳定性好,具有广谱抗菌性能,抗菌效果持久且耐洗性好,不会产生耐药性,在对纤维力学性能没有明显影响的基础上,可极大提高PET纤维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

PMMA/改性B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导热性能————作者:郭玉呈;许蒙;李建保;陈拥军;骆丽杰;

摘要:采用一种改进的固相反应法,结合超声剥离法得到高纵横比的BN纳米管(BNNTs)和高比表面积的BN纳米片(BNNSs),并使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BN进行氨基化改性。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体,通过添加改性的BNNTs和BNNSs,制备高热导率的PMMA/改性BN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制备的BN纯度高,结晶度好,改性后仍然保持高结晶度,氨基基团接枝到BN表面,有效改善了BN与PMMA的相...

交联型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作者:黄乔娜;徐广威;周玉航;马明阳;袁月;聂仪晶;

摘要:分别采用氮丙啶类交联剂(记作C9交联剂)和丙烯酰胺类交联剂改性水性聚氨酯(WPU),对改性后的2种交联型WPU膜进行了测试与表征,并阐述了2种交联型WPU的交联机理及其网络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交联剂质量分数为2%时,2种膜的综合性能较好,交联程度较高,且加入C9交联剂的WPU膜各项性能较好,其吸水率为15.57%,交联密度为69.517×10-4 mol/mL

应变率对聚甲醛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丁浩亮;于晗;张晓伟;罗莉;

摘要:针对爆炸切割作用下聚合物的冲击脆性需求,开展了聚甲醛(POM)在常温不同应变率条件下的拉伸与压缩性能测试,研究国产与进口POM拉伸强度、压缩强度与断裂应变随应变率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初步揭示该材料应变率强化与脆化机理。结果表明:POM是一种应变率较敏感的材料,随着应变率的增加,POM表现出明显的强度增加和韧性降低的行为;该材料的应变率强化与脆化机理是POM在非晶区和晶区发生了外载荷作用下多种取向的结...

四乙氧基硅烷对MgCl2载体型Z-N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影响————作者:任合刚;高晶杰;刘智博;

摘要:以四乙氧基硅烷为内给电子体,制备了MgCl2载体型Ziegler-Natta催化剂,考察了四乙氧基硅烷用量对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n(Al)∶n(Ti)、聚合温度、氢气分压和1-己烯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所制聚乙烯的性能。结果表明:四乙氧基硅烷可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提高催化剂活性,减少聚乙烯颗粒的细粉含量;聚合条件的改变能调控催化剂活性、聚乙烯颗...

单分散聚苯乙烯/纳米银杂化微球的制备及表征————作者:邵芹;陈延明;王昕瑜;杨雪姣;

摘要:以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微球,研究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稳定剂用量及溶液组成等对聚苯乙烯微球粒径的影响;以PVP为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硝酸银为银源,乙醇与水为溶剂,制备了纳米银粒子。在此基础上,制备了聚苯乙烯/纳米银杂化微球,并对聚苯乙烯微球及聚苯乙烯/纳米银杂化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乙醇与水体积比为9...

乙烯含量及其分布对丙烯-乙烯共聚物热输运性质的影响————作者:符明恒;高建树;杨啸;邵磊山;李静静;蒋文军;刘振宇;

摘要:通过将等规聚丙烯分子链中丙烯链段替代为乙烯链段,建立了丙烯-乙烯共聚物的物理模型,利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乙烯含量及其分布对共聚物热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度为50的分析模型可反映聚合物的真实性质且计算量适中;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热导率逐渐增加;相同乙烯含量时,共聚物中乙烯链段数越小,对其声子振动态密度的影响越小,有助于提升其热导率

AB2型聚芴-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作者:程进;刘长春;单玉华;薛叙明;

摘要:以2,6-二羟基碘苯为分子架构骨架,通过铃木宫浦反应得到末端为双(2-溴代丙烯酸)的聚芴,再利用聚芴引发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AB2型聚芴-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并将该嵌段共聚物与均聚芴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具有相似的热性能和光致发光稳定性,嵌段共聚物表现出略高的β相(即平面化高分子链结构)组成,其电子迁移率也从均聚芴的4.5×10-7 c...

玻璃纤维表面改性研究————作者:孔鹏;彭周岗;吴海兵;

摘要: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改性剂对玻璃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并通过真空导入的方式制备了玻璃钢。通过与硅烷偶联剂KH570进行对比,确认MDI作为改性剂的可行性。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能谱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对MDI改性玻璃纤维表面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DI改性的玻璃纤维制备的玻璃钢制品的层间剪切性能较采用未改性玻璃纤维提升了30%

波长连续型功能树脂的计算机仿真研究————作者:牛聪;史海威;

摘要: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研究了采用不同波长及用量荧光粉所制波长连续型功能树脂光色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波长为660 nm时,随着荧光粉含量的增加,光通量降低,显色指数先升后降,且在荧光粉质量分数6%时最大,为95.98;色温则由于光谱中红光占比的增加而表现为降低趋势,从未掺杂荧光粉时的10 587 K降至荧光粉质量分数10%时的2 228 K;在荧光粉质量分数6%时,随着波长从620 nm增至6...

发光塑料光谱调控的计算机模拟与分析————作者:邢晓莉;王德涛;

摘要:以青粉用量和半波宽为变量,光通量、显色指数、色温等光色参数为评价指标,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青粉调控的发光塑料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青粉用量的增加,光通量降低,最高降幅达54%,显色指数则先升高后降低,在青粉用量为7%(w)时具有最优值(94.33);未掺杂青粉时,蓝光强度非常大,色温为8 913 K,青粉用量为11%(w)时,色温为3 571 K,色坐标则表现出线性关系;光通量随着半波宽的...

两种管材专用三釜三峰聚乙烯的结构与性能————作者:陶航;温小晴;刘柏平;金玉龙;

摘要:对比研究了两种管材专用三釜三峰聚乙烯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PE-A的相对分子质量更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更窄,共聚单体插入量更少,且力学性能更优。这是因为PE-A的短支链分布更优,虽共聚单体插入量低,但集中分布于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而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分布极少,这能保证其形成足量系带分子的同时又有大量结构完善的片晶。因此,PE-A具有更高的结晶度、片晶厚度、弹性模量和损耗模量,更快的结晶速率,更大的...

Ti-Zn催化剂对PET合成反应动力学的影响————作者:杨宇杰;桂豪冠;刘文杰;李霞章;姚超;

摘要:制备了一种新型的Ti-Zn催化剂用于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通过测试PET的黏均分子量、端羧基含量、色值的亮度(L)及黄蓝值(b)等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分析不同催化剂对聚合过程中酯化、熔融缩聚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并对PET的化学组成、热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Zn催化剂对酯化与缩聚都有催化作用。Ti-Zn催化剂的酯化时间低于乙二醇锑[Sb2(EG)3<...

中国专利

摘要:<正>一种高强阻燃聚丙烯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阻燃聚丙烯发泡材料,包括75.0~95.0phr聚丙烯、5.0~10.0 phr增韧剂、6.0~12.0 phr复合阻燃剂、1.8~4.2 phr发泡剂、1.0~3.0 phr润滑剂、0.2~0.8 phr抗氧剂。常规阻燃剂的添加量通常需要20%(w)以上,本发明使用的复合阻燃剂仅需要10%(w)左右即可取得优异的阻燃效果,不仅解决了聚...

贝欧亿公司开发出制备α-烯烃和POE的耦合装置和方法————作者:燕丰;

摘要:<正>贝欧亿(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贝欧亿公司)开发出一种制备α-烯烃和聚烯烃弹性体(POE)的耦合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乙烯储罐及乙烯净化系统、溶剂储罐及溶剂净化系统,以及两套闪蒸系统、两套精馏精制系统、乙烯回用系统、高聚物的脱挥造粒系统及附属装置。通过对现有α-烯烃和POE生产装置的工艺耦合,可实现α-烯烃和POE的持续产出,有效降低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装置的盈利能力

非金属螺杆转子翘曲变形的预补偿方法研究————作者:尹大帅;赵永强;黑刚刚;侯红玲;何亚银;

摘要:针对螺杆转子非金属化注塑成型过程中存在的翘曲变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的变形预补偿法,以减少塑件的翘曲变形量。运用Moldflow模流分析软件对非金属螺杆转子注塑成型过程进行“冷却+填充+保压+翘曲”分析,确定了该塑件翘曲变形的主要成因是收缩不均匀和取向不均匀,得到了螺杆转子的翘曲变形量,且最大翘曲变形量出现在齿顶位置。运用变形预补偿法对模具型腔进行修正,螺杆转子的最大翘曲变形量由0...

光固化3D打印技术在雕塑中的应用————作者:田永刚;

摘要:介绍了光固化3D打印技术、数字雕塑建模软件以及光敏树脂的制备。使用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添加增韧剂、引发剂制备的光敏树脂黏度低,经光固化3D打印可以得到韧性高、成型精度高的制品。聚己内酯二元醇二丙烯酸酯加入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分散剂、不锈钢粉得到的光敏树脂与不锈钢粉混合的浆料,通过立体光刻技术光固化打印后可有效实现金属粉末的快速成型。将乙烯基聚硅氮烷与活性稀释剂混合加入光引发剂和自由基清除...

纤维增强聚氨酯生产技术及其在建筑外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王学东;

摘要:综述了纤维增强聚氨酯板的制备方法和性能,以及在建筑外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聚氨酯泡沫在制备过程中加入纤维可以提高力学性能,从而可以制备轻质低成本的聚氨酯板。在硬质聚氨酯泡沫颗粒与玻璃纤维混合过程中,磷系阻燃剂混合物与阻燃玻璃纤维混合物于模具中分层铺展,得到外墙保温用阻燃聚氨酯隔热芯。聚氨酯在岩棉板与铝板之间进行发泡得到分层式聚氨酯岩棉保温防火一体夹芯板,可用于建筑物墙体建造。由玻璃纤维增强硬质聚氨酯...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