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分析试验室》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分析化学刊物。主要特点是突出创新性和实用性,是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应用并蓄的专业期刊。设专栏系统发布特邀知名专家撰写的分析化学各专业近期进展,力求全面系统地跟踪报道分析化学科研与应用的前沿发展状况,介绍近期重要分析化学国际会议。“特邀专家评论”等新栏目,聚焦分析化学重点、难点以及最新突破。本刊影响因子居国内科技期刊前列,1998-2001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国内化学类科技期刊前2名,连年入选美国CA千种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综合性分析化学刊物
中文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研究简报、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经验交流、定期评述。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基于磁珠和双链特异性核酸酶辅助目标循环技术构建荧光传感器用于MicroRNA的检测 陈秋香;赵燕苹;吴冬枝;蔡淑贤;夏垚坤;陈梅;陈敬华869-873
毛细管电泳分析生物样本中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COMT活性 毛师师;钦晓峰;周杏琴874-877
超声辅助-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沉积物中双酚A及其衍生物 王小红;董社英;张帅鹏;黄贵琦;黄廷林878-881
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海洋生物中记忆缺失性贝毒 赵芮;刘磊;刘丽;韦宁;刘仁沿;梁玉波;王艳洁882-885
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胍基乙酸、氨基乙酸和单氰胺 李秀瑜;韩康;韩亚楠;段玉丰886-890
HPLC-MS法分析海洋沉积物中的全氟化合物 李雯雯;张丽;赫春香;那广水;高会;李瑞婧;陆紫皓891-895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降糖类保健食品中的10种非法添加物 曹梅荣;李强;张冬生;吴春敏;张岩896-901
聚L-组氨酸/乙炔黑修饰电极上对乙酰氨基酚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李桂芳;贾晶;何晓英902-906
复合分子印迹固相萃取-HPLC-MS/MS法测定植物源性食品中多种农药残留 李蓉;储大可;高永清;张宪臣;张朋杰;王静907-912
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法测定中药萝芙木中常见有机酸和阴离子 李桂镇;范伢;穆凯艳;覃安郡;王根文;庄艳;包玉君;王红斌913-917
THz光谱技术定量分析异丙醇、甲醇、汽油混合物各组分 覃方丽;姚会;袁耀918-921
离子色谱法测定植物样品中氯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朱江;程丽娅;郎朗922-925
电化学还原气态进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产品中总汞 祖文川;汪正浩926-929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胶囊包装材料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严莎;谷松海;肖葵;刘俊;王素梅930-933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检测特丁基对苯二酚 唐婧;朱金坤;郑胜彪;汪徐春934-938
期刊论文发表范文:以科技进步推动新疆巴州石化工业发展
摘 要:近几年,新疆巴州石化工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工业原油的产量和加工量在同比过程中均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在扩大生产的同时,还保证了该地区经济的循环发展,通过采用最新科学技术促使了巴州地区的石化工业发展更加健康和稳定。
关键词:科技进步,新疆巴州,石化工业
科技创新是巴州石化工业进行产业调整优化以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巴州石化工业在今后将要面临的第一要务。虽然巴州地区的石化工业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开始注重科技的创新,但是相比于世界范围内的通过科学技术来推动工业发展的地区和企业,其差异仍然十分的明显。
分析试验室最新期刊目录
N-乙烯吡咯烷酮-二乙烯苯的磺化改性及其在柑橘农残检测中的应用————作者:张舜光;何柳;赵相相;袁开怀;张欢;
摘要:对固相萃取(SPE)填料N-乙烯吡咯烷酮-二乙烯苯(NVP-DVB)进行磺化修饰,得到非极性吸附/阳离子交换型填料NVP-DVB-S,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用于检测柑橘中吡虫啉、苯菌灵、噻菌灵和多菌灵的残留。优化的磺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80℃,磺化剂用量NVP-DVB∶H2SO4(m/m)=1∶5。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与...
基于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和二硫苏糖醇的比率型检测铜离子的荧光探针————作者:申婧翔;白建良;马珑珑;秦立波;苏静;
摘要:以柠檬酸和尿素为前驱体,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发射蓝光(445 nm)的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通过与含有巯基(-SH)的二硫苏糖醇(DTT)直接混合,构建了比率型检测铜离子(Cu2+)的复合荧光探针体系N-GQDs/DTT。当向该复合探针体系中加入目标分析物Cu2+时,一方面,基于静态猝灭效应,N-GQDs于445 nm处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
微全分析系统激光导向细胞分选方法————作者:周围;郑泓飙;安广鑫;李志林;刘晓彤;王明慧;孟庆宜;
摘要:单细胞分析可从细胞水平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细胞的分离与筛选则是该分析方法的前提。微流控技术具有小型化、低成本等优势,但用于细胞筛选时仍存在需要对细胞标记、影响活性、芯片结构复杂和限定细胞类型等问题。将光纤与微流控芯片集成,设计一种利用激光辐射力分选细胞的方法,可为单细胞分选带来新的机遇。利用COMSOL软件建立细胞筛选的仿真模型,耦合层流、电磁波以及流体粒子追踪3个物理...
改良的QuEChERS-超高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果中草甘膦、草铵膦及氨基甲磷酸残留量————作者:张文;闫君;赵波;张新中;张婕;陈婷;
摘要:建立了改良的QuEChERS-超高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水果中草甘膦(GLY)、草铵膦(GLUF)及氨甲基膦酸(AMPA)的残留量。样品采用0.5%甲酸水溶液提取,50 mg石墨化炭黑(GCB)、 30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50 mg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净化,经9-芴基甲基氯甲酸酯(FMOC-Cl)常温下衍生1 h,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
电化学和光化学法检测尼古丁用纳米传感材料研究进展————作者:赵瑞花;邢田;柴张棋;夏莺莺;杜建平;
摘要:尼古丁是影响烟草卷烟质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对尼古丁的含量进行监测,是烟草行业和卫生健康领域的重点工作。本文概括了近几年用于电化学和光化学法检测尼古丁的纳米传感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材料在不同检测方法中对尼古丁的传感性能,分析了性能提升的原因和各类材料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用于检测尼古丁的新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大鼠肌肉中生物胺含量及其随死亡时间变化的规律————作者:李卓言;侯晓龙;柳佳彤;胡晓欣;李丽萍;范赛;刘平;贾振军;
摘要: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TQ-MS/MS)同时定量检测大鼠肌肉中尸胺、腐胺、组胺、酪胺、色胺和苯乙胺6种生物胺的分析方法。采用5% (V/V)高氯酸溶液-乙腈(2:8, V/V)溶液提取目标物,经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ZORBAX RRHD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3.0 mm×150 mm, 1.8 μm),以0.1...
一种极酸响应型荧光探针通过成像溶酶体区分癌细胞————作者:杨素华;王玮;刘怡然;曹瑞;辛景凡;杨淑媛;刘箫音;
摘要:合成了一种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的pH敏感荧光分子探针1。pH滴定实验表明,探针1的荧光强度随着酸性的增加而明显增强,并具有对氢离子的高选择性、快速响应性和良好的可逆性。通过拟合曲线计算出其pka值低至2.94,说明探针可以在极酸条件(pH <4)下使用。该化合物具有特异性靶向溶酶体基团及较低的细胞毒性,可通过活细胞荧光显微成像检测细胞内pH的变化。相比正常细胞,癌细胞除了有更多的溶酶体外,其溶酶...
基于链置换反应驱动的三足DNA步行器比率荧光传感方法检测土霉素————作者:王丽娜;罗志;张立;
摘要:构建了一种基于toehold链置换反应(TSDR)驱动的三足DNA步行器比率荧光传感方法,用于土霉素(OTC)的灵敏检测。当OTC存在时,其适配体可特异性识别OTC并释放引发链AP,AP在TSDR反应驱动下引导发夹链组装(CHA),形成三足DNA步行器。三足DNA步行器在TSDR反应驱动下继续引发CHA反应,实现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以此实现信号扩增,完成对目标物的灵敏检测。在最佳检测条件...
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茵陈中五种活性成分————作者:冯海燕;陈硕;王晓燕;
摘要:建立了同时测定茵陈中芦丁、槲皮素、绿原酸、水杨酸和咖啡酸5种成分的毛细管电泳方法。在优化条件下,5种成分在7 min内即可实现分离,芦丁、槲皮素、绿原酸、水杨酸和咖啡酸分别在1.56~150,0.78~150,1.88~162,1.09~189,0.86~11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对不同产地茵陈样品中5种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0.2%~106.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酶的分子改造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作者:周治国;杨灿;俞梦艳;宋雨薇;张涛;宋志华;钱立生;张越;
摘要:酶生物传感器有着应用广泛、快捷方便等优点,是生物传感器中的主要代表。随着新型材料的开发与应用,酶元件的性能成为影响生物传感器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分子手段改变酶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可有效改善酶元件的性能,从而提升酶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性能。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分子改造和修饰酶元件的研究进展,为探究酶元件与电极修饰材料之间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开发高检测性能的酶传感电极及其应用拓宽视野
基于三元杂交结构触发的杂交链式反电化学检测外泌体微小RNA————作者:王亮亮;陈观宇;许丽兰;王建民;陈敬华;张建中;
摘要:外泌体微小RNA(miRNAs)是常见肿瘤液体活检标志物,与肿瘤诊疗具有较高临床相关性。设计与目标miRNAs部分互补的2种发夹探针(启动发夹探针和辅助发夹探针),miRNAs与2种发夹探针两两杂交,形成三元杂交结构(THS)。基于THS驱动的杂交链式反应(HCR),构建了一种电化学方法用于外泌体miR-21检测。电极表面进行启动发夹探针固定和己硫醇封闭等修饰;外泌体miR-21存在时,形成THS...
电化学传感器在中草药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作者:朱骏毅;孔维军;
摘要:随着中草药种植过程中不同种类农药的大量使用,农药残留已对其质量和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亟需开发灵敏可靠的方法对中草药中痕量农药残留进行准确检测,以提高中草药及其相关产品的安全性。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传统检测方法存在样品前处理复杂、检测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而电化学传感器技术以其高效、灵敏、低成本的优势,成为一种颇具前景的替代方案,已在中草药农药残留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识别并捕获中草药中的靶标农药,是...
基于三维碳化钛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构建及药物分析应用————作者:朱刚;李晓凡;朱亮琴;汪建飞;陈莹;陈结霞;尉艳;
摘要:通过水合法和低温聚合法对碳化钛(Ti3C2 MXene)进行性能改造,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穿插点缀于Ti3C2 MXene,得到一种新型三维碳化钛复合材料Ti3C2 MXene/rGO/MWCNTs。将该材料修饰于玻碳电极,构...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人血清中6种类固醇激素————作者:王彧婕;冯双;陈鹏;王陈玲;冯德建;马丽侠;许颖;周李华;
摘要:建立了人血清中氢化可的松(F)、可的松(E)、脱氢表雄酮(DHEA)、睾酮(T)、雄烯二酮(AD)和孕酮(P)6种类固醇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快速检测方法。采用甲基叔丁基醚对样品进行快速液液萃取,采用Agilent SB-C18(2.1 mm×100 mm,1.8 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源模式检测,基于同位素稀释内...
基于萘酰亚胺的Ag+荧光探针的构建及性能研究————作者:王晔;朱砚山;薄情文;杨斌;高云;高妍;
摘要:以4-甲酰基-3-羟基-N-丁基-1,8-萘酰亚胺和3,5-二苯基-4-胺基-1,2,4-三唑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制备了新型荧光探针NBV。采用高分辨率质谱(HR-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DMSO:HEPES=3:7(V/V)缓冲溶液中,探针NBV可高灵敏、高选择性识别Ag+ 基于DNA修复酶识别和G-四链体/Hemin DNA酶催化增强的电化学法检测8-oxodG————作者:贾琳;高越;黄荣富; 摘要:利用DNA修复酶识别和G-四链体/Hemin DNA酶构建了无需标记即可高灵敏定量检测双链DNA(dsDNA)中8-羟基脱氧鸟苷(8-oxodG)的电化学方法。该方法结合了DNA糖基化酶(Fpg)、人源脱嘧啶/嘌呤核酸内切酶(APE 1)以及末端转移酶(TdT)的协同作用。Fpg识别并切除dsDNA中的8-oxodG,APE 1切断磷酸二酯键生成新3'-OH末端,TdT催化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 程序升温脉冲加热-红外吸收/热导法测定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粉末中氧氮含量————作者:梁钪;王桂军;郑松波;高颂; 摘要:基于程序升温脉冲加热-红外吸收/热导法,建立了增材制造用高温合金粉末中氧氮含量的测定方法。将称取的合适质量的样品先在低分析功率1400 W下加热40 s,释放其中的吸附氧和吸附氮,然后在高分析功率5000 W下加热80 s,释放其中的化合氧和化合氮。吸附氧和化合氧之和为样品中的总氧含量,吸附氮和化合氮之和为样品中的总氮含量。本方法测定样品中总氧含量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032%和0.001... 基于纳米金和RecJf核酸外切酶构建荧光生物传感器检测啶虫脒————作者:余林欢;范申;刘悦;刘一然;张红艳;余宇燕; 摘要:利用修饰有荧光基团FAM的啶虫脒适配体、纳米金和核酸外切酶RecJf,构建了一种定量检测农药残留物啶虫脒(ACE)的荧光生物传感方法。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的荧光强度与ACE的浓度在2~25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44)。该传感器通过应用适配体提高了方法的特异性;结合纳米金和核酸外切酶实现了信号的双重放大,从而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该方法可应用于检测... ICP-MS/MS法测定钨铼合金中汞、铌和钾的含量————作者:顾续盛;刘凯;王祥德;杨雪茹;楚文涛;王巍; 摘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测定了钨铼合金中痕量汞、铌和钾的含量。试样以硝酸和氢氟酸溶解,在碰撞反应池(CCT)中通入反应气体,考察不同反应模式下质量数干扰消除效果。选择O2原位质量模式消除WO+对Hg+的质谱干扰,NH3质量转移模式消除W2+对Nb+ 基于五氟苯基色谱柱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中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作者:张雪蕊;王硕;任一鑫;付晓婷;毕晓东; 摘要:本研究建立了测定不同产地苦参中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苦参酮、苦参醇F含量的液相色谱法;并基于色谱图谱的相似度分析,对不同产地苦参进行指纹性评价。采用五氟苯基Accucore PFP色谱柱(2.1 mm×150 mm,2.6 μm),以甲醇:20 mmol/L三氟乙酸铵为流动相,研究了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苦参酮、苦参醇F的色谱行为规律,并建立了用于测定苦参药材中生物碱及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梯度洗脱方法。...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