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2-1326/TQ
国际标准刊号:1004-3055
主办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扬子石化分公司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化学工程》化工工程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科技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现代塑料加工应用》是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扬子分公司主办的塑料加工专业技术性刊物。创刊于1989年3月,刊期为双月刊,出版单位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塑料加工应用情报中心站和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南京研究院《现代塑料加工应用》编辑部。

  本刊为邮局发行,1999年起委托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对外发行,发行量比较稳定。随着刊物质量提高,本刊在我国塑料工业界、中国石化集团和江苏省声誉不断上升,在同类期刊中发行量名列前茅。在促进我国合成树脂生产和应用方面技术进步、塑料产品开发及市场推广等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1995、1997、1999、2002年连续荣获江苏省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和第四届优秀科技期刊奖,2002年荣获首届江苏省期刊方阵双十佳期刊。1996年至今多次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期刊评比中获奖。2004年和2008年连续二次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1995、1997、1999、2002年连续荣获江苏省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和第四届优秀科技期刊奖,2002年荣获首届江苏省期刊方阵双十佳期刊。1996年至今多次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期刊评比中获奖。2004年和2008年连续二次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试验研究、工业技术、助剂、机械与模具、分析测试、综述、国内外信息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不同纤维牵引速率下iPP/GF复合材料界面的β横晶 秦怡靖,徐亚虎,张丽颖,郑国强,刘春太,Qin Yijing,Xu Yahu,Zhang Liying,Zheng Guoqiang,Liu Chuntai

  小麦秸秆增强热塑性淀粉塑料的流变加工性能 郭斌,姜海天,王礼建,李本刚,李盘欣,Guo Bin,Jiang Haitian,Wang Lijian,Li Bengang,Li Panxin

  共单体/马来酸酐熔融接枝全同聚丁烯-1研究 胡全超,韩雷,段友顺,许巍,赵永仙,Hu Quanchao,Han Lei,Duan Youshun,Xu Wei,Zhao Yongxian

  改性聚三氟氯乙烯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 冯钠,毛薇薇,谷宇,王艾爽,唐雨微,Feng Na,Mao Weiwei,Gu Yu,Wang Aishuang,Tang Yuwei

  PVDF/MMA-co-AA/TiO2共混膜性能研究 陶国良,刘贝贝,张天奇,夏艳平,Tao Guoliang,Liu Beibei,Zhang Tianqi,Xia Yanping

  微型注塑条件下β-iPP/POE的结构和性能 靳明,刘洪,许祥,张杰,Jin Ming,Liu Hong,Xu Xiang,Zhang Jie

  HIPS/DBDPO/OMMT复合材料阻燃性研究 王立春,Wang Lichun

  聚碳酸酯树脂的改性研究 徐晶晶,郭红革,Xu Jingjing,Guo Hongge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管材配方设计与应用 毛泽鹏,张军,Mao Zepeng,Zhang Jun

  铁系/钼系抑烟剂对环氧膨胀型防火涂料生烟特性影响 陈鹏飞,张峰,王华进,Chen Pengfei,Zhang Feng,Wang Huajin

  SiO2对PB-1熔融与结晶行为的影响 刘丹,沈佳俊,赵洋,陈自安,薛美玲,Liu Dan,Shen Jiajun,Zhao Yang,Chen Zian,Xue Meiling

  紫外光吸收剂对不同结构聚丙烯光降解影响 郝丽媛,张军,Hao Liyuan,Zhang Jun

  螺纹盒盖抽芯热流道注射模设计 陈剑玲,Chen Jianling

  基于GA-SVM塑料热压成型优化预测 胡双俊,贺春尧,Hu Shuangjun,He Chunyao

  化工工程师职称论文:浅析化工通风的现状及系统设计

  【摘 要】本文是化工工程师职称论文,根据目前化工企业通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在平时工作中对相关标准规范和总结设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对通风系统设计进行了一些方案性论述。

  【关键词】化工,局部通风,全面通风,事故通风,化工工程师职称论文

  目前很多化工企业对这块不够重视,去现有工厂里参观,由于设备或管道系统不够严密,或者为了便于操作许多设备为敞开式,大量的刺激性介质扩散到车间内,再加上没有完善合理的通风系统,进去以后让人睁不开眼,喘不上气,工作人员则戴着口罩,但是这对保护操作人员起不了多大作用,另外如果易燃易爆物质达到爆炸极限的话,更会存在爆炸的潜在危险,对工作人员及周围人员的人身及财产构成威胁。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最新期刊目录

彩色HDPE管材料耐候性研究进展————作者:陈秋月;张珅宇;张军;徐冶锋;

摘要:综述了彩色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料耐候性的影响因素,并展望了彩色HDPE管材料耐候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改性聚氨酯和三聚氰胺多孔材料在油气回收中的应用————作者:王崧合;潘明;

摘要:采用选择性加热固相接枝法和浸渍涂覆法,制备了亲水性和亲油性聚氨酯基多孔材料,以及超疏水超亲油三聚氰胺基多孔材料,三种材料的水、油吸附量均超过30g/g,材料分别应用于油制氢装置脱油沥青罐给油槽放空口、聚丙烯催化剂混合罐尾气排放口,密闭采样器中,可实现油气有序回收,并长周期使用

原位母料法制备PA6/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作者:韩娟;杨恩暖;柳准;徐启杰;

摘要:将己内酰胺水解开环,接枝于纳米二氧化硅(SiO2)表面,制备了高浓度纳米SiO2母料,然后通过原位母料法制备了尼龙6(PA6)/S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等研究了PA6/SiO2的界面层结构、晶型变化和结晶熔融行为。结果表明:纳米SiO...

玻纤布增强空心SiO2球填充聚烯烃复合材料研究————作者:张伟;冯春明;张立欣;李强;靳绍贤;

摘要:采用沉淀聚合、溶胶-凝胶反应、高温灼烧、硅烷偶联剂改性制备了表面键联有碳碳双键的空心SiO2微球;然后将其加入聚烯烃胶液中,搅拌分散均匀;将玻纤布浸入复合胶液,经烘干叠层热压后,制备了玻纤布增强空心SiO2微球填充聚烯烃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空心微球含量的增加,聚烯烃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吸水率逐渐升高,抗剥离强度逐渐...

多功能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作者:贺春蕾;陈婷婷;喻源;蒋军成;

摘要:介绍了阻燃增韧型环氧树脂(EP)、阻燃低介电型EP、阻燃导电型EP、阻燃透明型EP和阻燃可回收型EP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EP未来的发展

成核剂对高流动性PPR性能的影响————作者:张得栋;唐建兵;韩超;李建伟;王磊;

摘要:研究了5种成核剂对高流动性无规共聚聚丙烯(PP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成核剂均能够提高材料的韧性、透明性、耐热性及拉伸弯曲性能,且对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晶型结构及正己烷溶出物等影响较小。当成核剂A质量分数为0.22%时,材料的结晶度达到40.4%,雾度仅为15.4%,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双螺杆挤出机螺纹元件混合性能研究————作者:俞长庚;张晓;赵宗华;梁晓刚;

摘要: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双螺杆挤出机加工高粘聚合物时的流场特征,分析和对比了常规螺纹元件、开槽螺纹元件和啮合块3种螺纹元件对高粘物料的混合效果,研究不同流变参数对螺纹元件混合性能的影响。最后对3种螺纹元件混合性能进行验证,为今后螺纹元件设计、优化提供一定思路

连续纤维熔融3D打印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作者:杜佳恒;胡珍涛;刘彪强;钱波;

摘要:从打印参数和打印工艺出发,探索连续纤维复合材料适应的打印参数和工艺,实现打印件性能的提升。首先介绍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的材料组成和打印方法,其次通过改变打印参数以及不同的打印工艺对打印件力学测试结果的影响,然后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并给出相应结论,其次分析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讨论在改进工艺及调参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对连续纤维熔融与3D打印工艺的发展进行展望

CNT/CB/PES激光烧结件的制备与性能————作者:陈晖;徐海峰;钱伟栋;李燃;刘烁;

摘要: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制备碳纳米管(CNT)/炭黑(CB)/聚醚砜树脂(PES)激光烧结件,研究了CNT和CB含量对CNT/CB/PES烧结件显微组织、拉伸和弯曲强度、导电性能和密度的影响。CNT和CB总质量分数为2.50%,将CNT质量分数从0增加至0.15%,CB质量分数从2.50%相应减少至2.35%,烧结件的拉伸和弯曲强度均先上升后下降,CNT质量分数为0.05%时烧结件拉伸和弯...

交联EVA回收与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作者:张璇;谈敦旭;周君超;陈雨轩;

摘要:针对鞋材工厂生产线淘汰的废弃交联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EVA)进行了回收应用研究,将其粉末作为EVA替代料加入配方中,通过一步法制备EVA复合发泡鞋材。借助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硫变测试等表征手法,研究了不同替代量对样品拉伸、压变、回弹等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替代量为30%时,样片的拉断伸长率为334%,压缩形变达到14%,硬度最低为54 Shore C,回弹性为45.73%,拉伸强...

相反转法制备水性UPR及其固化动力学研究————作者:魏同军;李东晖;

摘要:采用相反转法制备了水性UPR,研究了其最佳制备工艺,并分析了其固化过程。结果表明:水性UPR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乳化温度50 ℃、搅拌速度800 r/min、乳化时间30 min。过氧化苯甲酰(BPO)+N,N二甲基苯胺(DMA)体系中两种物质的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2.0%,1.0%,过氧化甲乙酮(MEKP)+环烷酸钴体系中两种物质的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1.5%,0.75%,其中BPO与水性UPR的相容性...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防潮漆性能及防水机理研究————作者:史新月;樊林峰;张文康;武元娥;李松;

摘要:使用有机硅漆、聚酰亚胺漆和氟塑料清漆对石英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进行防潮处理,并对防潮漆的吸水性、电性能、表面附着力、耐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氟塑料清漆表现出更优异的防水性能;表面涂覆一定厚度防潮漆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可以保持较好的电性能;氟塑料清漆在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表面的附着效果更好;聚酰亚胺漆拥有更好的耐温性能,耐温500 ℃。防潮漆引入疏水基团或分子结构的紧密堆积均可达到防水效果

挤出反应制备高流动性PP/LLDPE复合材料的研究————作者:罗娇;王益龙;王楠;

摘要:采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挤出反应制备了高流动性聚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P/LLDPE)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最佳组合为180,190,195,200,200,200,200,190,180 ℃(机头)。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随2,5-二甲基-2,5-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用量增加而增大,螺杆转速对产物MFR影响较小。一次性加料工艺比分开加料工艺操作更简单,且PP/LLDP...

无卤协同阻燃TPE电缆护套复合材料的研究————作者:王立春;崔建伟;段磊;鲁佳丽;高胜祥;贾献峰;

摘要: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TPE)复合材料。通过锥型量热仪、氧指数测定仪、垂直燃烧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具备阻燃性能的TPE相比,二乙基次磷酸铝(ADP)阻燃TPE复合材料的总热释放(THR)、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显著降低,点燃时间(TTI)、火灾性能指数(FPI)、质量保留率、极限氧指数(LOI)和UL94阻燃等级显著提高。硼酸锌与ADP对...

高柔性石墨烯导热膜的研发————作者:唐毅然;景昆;

摘要:将高强度高韧性的低密度聚乙烯与氧化石墨烯掺杂共混,经过碳化和石墨化等工艺,制得一种高柔性石墨烯导热膜。结果表明:该导热膜的导热系数不低于1 500 W/(m·K),拉伸模量不低于700 MPa,且进行30万次弯折后未断裂

黄/橙色颜料对HDPE管材料耐候性的影响————作者:陈秋月;张军;徐冶锋;

摘要:将3种黄颜料和2种橙颜料分别加入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料中,研究了5种颜料对HDPE管材料耐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颜料在HDPE基体中均分散良好,且对HDPE管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HDPE管材料老化后的变色情况与颜料的品种和结构有关。当氙灯辐照2 000 h时,HDPE管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高抱紧力下硅脂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作者:江霖;杨达伟;杨明圣;陈俊;万星麟;周东国;

摘要:研究了高抱紧力下3种硅脂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抱紧力和温度下,氟化硅脂对硅橡胶具有较好的抗溶胀能力。在3种硅脂中,氟化硅脂对硅橡胶表现出的溶胀效应最弱,即使在高抱紧力和高温度作用下,涂覆氟化硅脂硅橡胶仍保持优异的耐电压性能

折流板单螺杆挤出机均化段混合数值模拟————作者:徐百平;邱康;谈灵操;黄嘉荣;徐文华;陈金伟;

摘要:以折流板单螺杆挤出机均化段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种折流板结构强化螺槽的分布分散混合能力。结果表明:间断错列型折流板体积最小,分布分散混合能力最高

GF添加量对PES/GF/HGB轻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作者:陈晖;刘烁;李燃;徐海峰;孙玲胜;钱伟栋;

摘要: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制备聚醚砜树脂(PES)/玻璃纤维(GF)/空心玻璃微珠(HGB)复合材料(PES/GF/HGB)的拉伸和弯曲烧结件,为保证一定的轻量化效果,试验中固定HGB添加量为体积分数20%,研究GF添加量为体积分数0~5%时对PES/GF/HGB烧结件的显微组织、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密度及表面粗糙度(Ra值)的影响。结果表明:GF的添加使烧结件拉伸强度整体出现小幅降低,但对其断裂伸长...

柔性立管内衬层气体渗透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温纪宏;程莹莹;杨颖超;刘秀全;付光明;

摘要:通过注射、模压与挤出加工方式制备了聚酰胺11(PA11)渗透样片,对其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开展了CO2渗透试验。结果表明:挤出加工样片CO2渗透速率大于注射与模压样片。在模压工艺下,随着冷压温度上升,PA11结晶度增加,渗透系数降低。研究结果可为柔性立管渗透数值模拟提供数据参考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现代塑料加工应用》化工科技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4597.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