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器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高压电器

《高压电器》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61-1127/TM
国际标准刊号:1001-1609
主办单位: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
主管单位: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
查看高压电器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微特电机》电力工程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电力自动化设备》电力工程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高压电器》是我国电工技术类核心期刊,连续两届被中宣部、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优秀期刊,历届机械工业部优秀科技期刊、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

  本刊主要报道高压电器、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及其相关行业领域内的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开展制造运行经验交流及学术讨论,并有超前技术水平和较高知名度的专业刊物。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国家优秀科技期刊

  机械工业优秀科技期刊

  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与分析、设计技术、技术讨论、综述、技术交流。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特高压换流站交流滤波器断路器恢复电压特性研究 方冰;关永刚;申笑林1-7

  ±1100kV直流分压器外绝缘结构的设计 汪本进;吴细秀;谢超;吴士普;徐思恩8-15+23

  特高压人工交流污秽试验电源关键参数的选型计算分析 孙利朋;李志愿;蒋正龙;李勤朴;方针16-23

  超、特高压直流耐张串复合绝缘子运行性能研究 黎晓辰;袁超;张富春;赵华忠;颜才升;谢从珍24-28

  研究与分析

  高速电磁斥力机构运动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卢彦辉;荣命哲;韩国辉;吴翊;韩桂全;杨飞;纽春萍29-34

  聚合物绝缘材料表面电荷衰减特性研究进展 林海丹;马云飞;梁义明;章程;陈根永;邵涛35-42

  交流和振荡波电压下XLPE电缆典型缺陷局部放电特性研究 张龙;黄晨曦;张伟;李洪杰43-48+53

  基于遗传算法改进极限学习机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吕忠;周强;周琨;陈立;申双葵49-53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智能预警系统研究 张烨;黄新波;陈小雄;周柯宏;张菲54-61

  基于FTIR的硅橡胶绝缘材料的老化程度评估 梁英;郭兴五62-67

  脉冲大电流下的CuCr触头温度场计算 吴国林;徐国顺;张勇;庄劲武;王晨68-73

  金属封闭高压开关柜手车触头温度场仿真分析及实验研究 李晶;满家健;周电波;吴翊;陈轲娜74-79

  基于PSCAD/EMTDC的呼辽±500kV直流输电工程主设备故障仿真分析 朱艳;王渝红;李兴源;胡强;朱静;陈庆军;马雷80-85+91

  液压式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监测故障几率研究 王成友;闫红华;刘灿东;郭兆静86-91

  基于状态评估的直流主设备智能分析系统的研制 吕金壮;王奇;张晗;邓军;耿大庆;陈新92-97

  一种非自力型梅花触头抱紧力计算方法 曹志民;吴小钊;刘永庆;师军伟98-101

  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的晶闸管阀组选型 龚岩;田铭兴102-106+113

  基于有限元法的干式变压器多物理场分析计算 兰贞波;文武;阮江军;朱军107-113

  电力论文发表:基于用电采集系统的计量异常监测与分析

  摘要:文章将对用电采集系统的基本内容进行介绍,同时对其基础的计量异常监控与分析进行讨论。

  【关键词】用电采集系统,计量异常,监测,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用电采集系统已经凭借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电力企业中,其所具有的主要功能包扩采集电量,统计分析电力数据以及对电力进行考核等,此外,在电力管理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可以对计量异常进行有效的监测分析,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高压电器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Kriging模型的变电站电气设备地震关联段地震响应快速预测方法————作者:周承伟;何畅;何紫薇;

摘要:由于变电站软导线为强非线性结构,变电站电气设备地震关联段地震响应分析效率低。为提高变电站电气设备关联段分析效率,文中基于电气设备地震关联段数值分析模型,搭建了地震关联段地震响应均值、方差等统计值预测Kriging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地震关联段地震响应结果正态性检验,提出了基于半方差分析的Kriging相关函数选取方法,并开展了不同软导线垂跨比的电气设备地震关联段地震响应统计值预测。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换流站设备地震损伤识别方法————作者:李强;宋云海;杨洋;张世洪;

摘要:为了提高特高压换流站设备在地震中的损伤识别精度和实时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结合小波散射特征提取的设备损伤识别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换流站设备在地震中的加速度响应,生成包含不同损伤工况的时程数据。采用小波散射技术对加速度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以减少信号噪声并保留损伤特征,再将提取后的特征输入LSTM模型进行损伤识别。结果表明,基于小波散射特征的LSTM网络相比直接使用原始加速...

特高压换流站主设备运行状态抗震性能评估————作者:张世洪;李浩丹;杨应山;梁晨;

摘要:地震频发地区的特高压换流站主设备在长期运行状态下的抗震性能关系到输电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文中对特定特高压换流站主设备的抗震性能进行系统分类,提出主设备抗震性能运行状态下的评估方法,研究典型±800 kV特高压直流穿墙套管设备运维策略,评估特高压换流站主设备运行状态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换流站主设备可以按照不同类别采用差异化的抗震性能评估策略,安装减震措施的主设备需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以保证其结构的安...

真型换流阀组件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作者:毕良富;张立红;牛朝阳;郭磊;杨斌;李潇;

摘要:换流阀组件作为柔性换流阀的核心部件,造价昂贵,其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换流阀的抗震安全。文中运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的方法对某型号的真型换流阀组件开展了抗震性能研究。首先,为了更合理地布置测点,建立阀组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初步确定了阀组件的动力特性和抗震薄弱环节,为振动台试验中测点的布置提供依据;其次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输入白噪声激励,测得了阀组件的频率、阻尼比动力特性参数;再次分别沿水平横向...

500 kV变压器卡扣式套管抗震试验及刚度分析————作者:张郑楠;马清越;薛志航;谢强;

摘要:500 kV变压器卡扣式套管在地震作用中易损性较高,易发生套管绝缘油泄漏现象。为了研究卡扣式套管法兰的抗震性能,文中采用某型号500 kV卡扣式套管节点进行3组不同加载工况的拟静力侧推试验,对卡扣式法兰节点及瓷质套管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现象和机理进行研究,并通过顶部位移的分解和抗弯刚度公式的推导,对卡扣式法兰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刚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卡扣式套管往复的振动会使得瓷套管根部...

管母耦联的特高压复合双支柱设备地震响应及影响分析————作者:李强;张长虹;余荣兴;陈超泉;

摘要:近年来,复合支柱绝缘类设备逐渐在特高压变电站中得到应用,然而其弹性模量相对瓷质设备更小,使得设备刚度更低、体系更柔。为研究其耦合体系抗震性能以及对地震强度等因素的影响,文中首先介绍了所采用的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理论,进而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管母耦联的±800 kV复合双支柱绝缘子设备体系,该体系两端为一端固定一端滑动。随后,分析并比较该体系不同方向的模态振型,基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进行动力响应分析...

基于抗震韧性评估的220 kV变电站修复及改造策略————作者:庄一豪;薛志航;李红兵;谢强;

摘要:震害调查表明,强震作用下变电站有较高的易损性,对震后的快速修复及抢险救灾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以220 kV变电站为分析案例,文中进行了系统震害的抽样模拟,并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生成了最优修复决策序列。利用MILP的决策结果,本研究训练了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修复策略,适用于缺乏高性能计算条件的场景。其次,分析了变电站震后各类组件的修复优先级,可实现灾后故障位置未...

特高压换流站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抗震性能提升方法研究————作者:王电处;余荣兴;李浩丹;张涵;

摘要:随着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在特高压换流电站中的广泛应用,地震对其结构安全的影响备受关注。文中基于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了GIL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并针对抗震薄弱点提出了针对性的性能提升方法。研究表明,GIL的主要薄弱点位于竖向转角处,存在外壳强度破坏和内部导体接头拔出破坏两种模式。此外,支架的动力放大效应显著,加速度放大系数通常超过2.0,但支架的动力放大作用并非唯一决定GIL抗震...

特高压直流穿墙套管的减震控制及易损性分析————作者:高子寒;肖立群;刘任鹏;谢强;

摘要:特高压直流穿墙套管是特高压换流站中连接阀厅和直流场的水平悬臂安装设备,其抗震性能对换流站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建立穿墙套管—阀厅体系的数值仿真模型,选择弹簧摩擦阻尼器作为减震装置,研究考虑阀厅影响下的穿墙套管减震前后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采用多样条易损性分析方法获得减震前后基于强度指标的易损性曲线。研究表明:穿墙套管轴向和水平向位移主要受到阀厅结构影响;采用弹簧摩擦阻尼器进行减震后,穿墙套管—...

楼面布置电抗器的振动响应实测及控制————作者:胡杨木;谢强;

摘要:为研究附建式变电站内电抗器设备的振动特性及振动在结构内的传播规律,控制电抗器振动引起的结构舒适度问题,文中通过现场实测的方法对电抗器的振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附建式变电站居民楼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电抗器振动在结构中的传播规律,利用Z振级及二次噪声评价了结构的舒适度,仿真模拟了增设不同类型的隔振支座对电抗器的隔振效果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次噪声是电抗器振动下的主要舒适度问题,研究能对电抗器...

基于改进自适应Prony算法的故障信号录波方法研究————作者:鄢晶;李进扬;王莉琳;段志强;王亚捷;

摘要:配电网发生故障时故障信号的复杂特性,给电力系统故障录波研究带来了严峻挑战。文中将搜索步长作为自适应变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Prony算法的故障信号录波方法。该方法以均方相对拟合误差为判据,使用变步长的手段搜索信号子段的分界点,在搜索初期用较大步长确立大致分界点,而后逐渐缩小步长以确立精确的子段分界点。基于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改进自适应Prony算法可以在保证实际故障信号分析处理正确性与有效性的...

基于麦克风优化螺旋阵列的声学成像装置在局部放电定位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刘超;岳嵩;高飞;韩帅;董昊远;李俊;李心;

摘要:现有的特高频、紫外等局部放电检测手段在缺陷定位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文中选取更为有效的超声定位检测手段,将其与麦克风阵列技术和波束形成算法相结合,考虑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的声学信号特点,基于单臂和多臂螺旋阵列特点,优化阵列设计形成阿基米德单臂曲线,并与相匹配的延时波束成形算法相结合,以满足当前局部放电定位场景的需求。进一步,基于上述技术设计形成声成像装置,实现以热力图的形式实时显示声源在空间的分布状态。通...

直流场支柱类设备耦联回路地震响应及失效风险分析————作者:姜渭鹏;郗家峰;龙启;彭仕游;

摘要:为换流站系统的核心组件,直流场通常由多个支柱类设备和导线连接组成耦联回路,其高度柔性的特点使其在地震作用下容易产生损伤。文中旨在分析换流站直流场支柱类设备耦联回路的地震易损性及地震失效风险,以500 kV直流场耦联回路为对象,建立了精细化的仿真模型并开展了抗震性能评估,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回路设备的易损性曲线,提出了基于蒙特卡洛抽样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回路中关键设...

地震作用下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的温度场仿真与响应分析————作者:刘玉安;毛宝俊;陈云龙;谢强;刘匀;

摘要: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作为电力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其安全运行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为探究地震作用对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温度场的影响,文中建立了±800 kV换流变压器及套管体系的精细化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开展换流变阀侧套管地震响应分析,研究震后阀侧套管表带触指型电连接结构的残余变形与残余应力,基于电连接结构接触电阻计算公式计算接触电阻,分析震后阀侧套管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触指叶片在地震作用下产生残...

输电塔及塔线耦联体系地震响应分析与对比————作者:陈艺征;唐艳;石碧耀;吴泽威;梁云;鞠登峰;

摘要:近年来,强震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电力系统关键结构进行抗震分析和评估尤为重要。文中针对某220 kV高压输电线路中实际输电塔及其塔线耦联体系进行抗震性能评估。首先,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塔体及塔线耦联体系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动力性能、塔腿杆件应力、节点位移及加速度响应。通过对比单塔和塔线体系的动力性能和响应峰值,获得导线耦联对输电塔的动力影响。结果表明:耦联体系中输电塔的基频要...

基于三维隔震支座的换流变压器地震响应分析————作者:何堃宁;邓扬阳;谢靖;谢强;

摘要:换流变压器作为换流站内的核心设备,其水平斜向伸出箱体的阀侧套管受竖向地震作用影响显著。为提高换流变压器的抗震性能,提出由滑动摩擦摆水平隔震系统、弹簧—粘滞阻尼器竖向隔震系统、抗摇摆装置组成的三维隔震支座,并将其应用于±800 kV换流变压器,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并分析了设置隔震支座前后换流变压器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三维隔震支座显著降低了阀侧套管水平向和竖向加速度响应;相较于水平隔震,设置三维...

支撑式柔性直流换流阀地震响应及减震控制仿真分析————作者:李子轩;吴水根;杨阿娟;谢强;

摘要:支撑式柔性直流换流阀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核心设备之一,造价高,功能重要,保证柔直阀在各种情况下稳定运行意义重大,有必要对其抗震安全问题开展研究。为提升支撑式柔直阀的抗震性能,文中采用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的方法,模拟了给斜拉绝缘子施加不同预应力情况下阀塔的地震响应,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减震方法:斜拉绝缘子—环簧减震器,即在原先的斜拉绝缘子末端安装环簧阻尼器。对比安装不同预应力斜拉绝缘子与安装组合减震器情...

地震作用下换流站回路设备耦联结构响应分析————作者:张世洪;姜渭鹏;王金雄;李光辉;

摘要:地震作用对特高压换流站设备的影响十分显著,由于设备之间通过母线和其他部件相互连接,设备的耦联效应会显著改变其地震响应特性。以特高压换流站中的典型交流滤波器回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耦联回路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模态分析与地震时程分析,探讨了不同地震动下设备和母线的耦联响应特性。研究表明,与单独设备相比,耦联回路中的设备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性,耦合效应对设备的位移和应力响应有显著影响,某些...

基于Midas Gen的±800 kV直流极线RI电容器组抗震性能评估及防风加固研究————作者:杨结春;朱杰鸿;马维勇;

摘要:新疆地区高地震带强风沙环境条件对±800 kV直流极限RI电容器组的抗震和抗风性能影响较大,文中以新疆某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站±800 kV直流极限RI电容器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Gen进行有限元分析。首先定义材料和截面,建立±800 kV直流极限RI电容器组的Midas Gen模型,然后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工况,仿真分析得到电容器塔架的模态、振型、应力和位移,结果表明±800 k...

变电站软导线——电气设备耦联体系地震响应模拟及特征分析————作者:李强;禹晋云;李光辉;杨旭;

摘要:变电站电气设备在震中可能遭到严重损坏。先前大部分研究均针对单体设备或单跨耦联体系的地震性能,而在实际情况中,通过软导线耦联的多个设备将影响其余设备的地震响应。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方程的数值解法,用于多跨软导线—单体设备耦联体系的地震响应。为了该方法的准确性,构建了相应的五跨包含6个不同电气设备的耦联体系有限元模型,并对比了两者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随后研究了设备频率和软导线垂跨比对耦联体系地震响...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