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电池

《电池》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3-1129/TM
国际标准刊号:1001-1579
主办单位:全国电池工业信息中心;湖南轻工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查看电池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电源技术》电力工程师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电网技术》电力科技论文

  【杂志简介】

  《电池》系中国第一家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电池专业科技综合期刊。《电池》的英文摘要早已被多家国内外公认的权威文摘刊物收录,并被美国Advanced Battery Technology和美日联合出版的ITE Battery Newsletter等多家专业刊物引用、推广和宣传。1992年、1997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并多次获省、部级一等奖,1999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0、2004年又荣获湖南省“十佳科技期刊”称号,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5年再次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电池》是中文核心期刊,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已发行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报道电池应用技术和科研成果为主,兼顾国外经验和动态,可供电池界人士及高校师生、研究人员阅读参考;也为商业、商检、外贸、消费者和电池用具设计生产人员所必备。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首届国家期刊奖

  第二、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科研论文、技术交流、综述、测试与分析、电池论坛、学术动态。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浅谈现有锂离子电池检测标准 蔡春皓,段冀渊,寿晓立,杨荣静,CAI Chun-hao,DUAN Ji-yuan,SHOU Xiao-li,YANG Rong-jing

  纳米硫酸钡改性复合隔膜的性能 丁小磊,何向明,唐龙祥,尚玉明,DING Xiao-lei,HE Xiang-ming,TANG Long-xiang,SHANG Yu-ming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衰减分析 刘桂成,陈明,马连国,王新东,LIU Gui-cheng,CHEN Ming,MA Lian-guo,WANG Xin-dong

  阳极氧化法制备超级电容器用多孔MnO2电极 陈亚,覃文庆,王佳伟,陈白珍,CHEN Ya,QIN Wen-qing,WANG Jia-wei,CHEN Bai-zhen

  Cr2O3修饰Li4Ti5O1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王俊生,曹杰,赵飞,王保峰,WANG Jun-sheng,CAO Jie,ZHAO Fei,WANG Bao-feng

  碳源对中试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王强,曾晖,王晨旭,宋金保,WANG Qiang,ZENG Hui,WANG Chen-xu,SONG Jin-bao

  官能团改性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 刘敏,侯博,涂进春,陈永,LIU Min,HOU Bo,TU Jin-chun,CHEN Yong

  隔膜涂覆改善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研究 郭锋,刘月学,姜铁坤,李小平,GUO Feng,LIU Yue-xue,JIANG Tie-kun,LI Xiao-ping

  Li4Ti5O12/AC非对称电容器的制备与性能 杨斌,傅冠生,陈照荣,阮殿波,YANG Bin,FU Guan-sheng,Chen Zhao-rong,RUAN Dian-bo

  电力技术论文发表:探讨电力行业的大数据安全防护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行业得到了显著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而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加、电气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电力行业中的电子设备使用日渐广泛,在能源产业中所占比重也明显提高。而要想使电力系统信息化进程进一步推进,使信息安全更加牢靠,就要做好电力行业大数据安全防护工作。

  【关键词】电力行业,大数据安全防护,信息技术,电气自动化

  当今,“大数据”已经成为电力行业中的一个广泛关注的词汇,并且大数据的商业价值明显提升,逐渐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电力行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利用与配给行业,对于监督人们安全用电、合理用电有重要作用,是确保国家各项建设能够顺利开展、持续进行的关键。随着智能电网的推出,使各项电力业务的开展更加便捷、高效,实时、准确的数据处于日渐增长的态势,电力大数据的使用能够与社会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本文主要对电力大数据应用特征、安全风险、防护方法等进行了分析,从而表现了大数据安全在推动电力行业发展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电池最新期刊目录

碳包覆层对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作者:邵丹;梁俊超;王媛;李福通;梁慧轩;

摘要:在硅纳米颗粒表面包覆碳层是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较好改性方法。碳包覆量对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采用水热法,以葡萄糖作为碳源,在硅纳米粒子存在下,制备锂离子电池用硅@碳(Si@C)复合负极材料,并进行碳化过程。通过调节葡萄糖与裸硅的质量比来控制碳包覆量。研究不同碳包覆量对材料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对于直径为50~100 nm的硅纳米颗粒,当碳包覆...

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热失控及蔓延特性————作者:梁坤峰;宋乂天;周训;常艳琴;

摘要:为厘清大容量磷酸铁锂(LFP)电池模组热失控产热-蔓延耦合机理及调控机制,以230 Ah的LFP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模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电池模组高温热滥用触发热失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仿真研究,建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模型,解析热蔓延过程中电池表面的温度分布特性、厘清单列电池模组端部和内部热失控触发的时序规律异同点:模组端部触发热失控为顺序蔓延;内部触发出现顺序+倒序蔓延现象。揭示电池模组热蔓延特性随模...

基于COMSOL的电池包内外湿热分析————作者:牟威霖;杨杰;邱娜;肖明伟;

摘要:通过湿热海洋气候下的电池包内外湿热传递实验以及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有限元分析,研究电池包内外湿热传递规律。结果表明,静置状态下的电池包,内部空间的温湿度变化与外环境呈现相对滞后的规律。在湿热气候环境中连续搁置24 h,电池包内部平均湿度为0.8左右,在深夜湿度已经超过了0.9,靠近防水透气阀的电池模组,最高温度37 ℃,最大湿度0.95,高于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温度升高,饱...

48 V微混动力系统磷酸铁锂电池组寿命试验————作者:田贵;张磊;王换换;寇里恺;

摘要:48 V微混动力系统可以降低整车油耗。采用额定电压3.2 V,额定容量37 Ah的软包磷酸铁锂电芯,组装成48 V/37 Ah的电池总成,作为48 V微混动力系统电池组方案。对电池组进行基本的参数测试,包括48 V电池组容量、直流内阻(DCR)等。通过整车世界轻型汽车测试规程(WLTP)测试采样,记录得到48 V电池组在WLTP工况下的电池组功率谱。通过电池组WLTP加速循环老化测试,得到48 V...

镁热还原制备硅纳米片的电化学性能————作者:胡敏艺;时梓垿;孙皓;陈敬波;

摘要:低电导率和嵌脱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影响Si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碳纳米管为模板,制备前驱体二氧化硅(SiO2)纳米管,再以镁粉为还原剂,通过镁热还原制备单质Si纳米片材料。探索镁热还原温度(660℃、700℃和800℃)和正硅酸乙酯(TEOS)用量(1 mL、6 mL和8 mL)对Si材料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镁热还原温度在660℃时,TEOS用量为1 mL时,单质Si纳米...

Co3O4/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作者:李海丰;任伊锦;

摘要:为评估电极材料Co3O4/石墨烯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性能,并提高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Co3O4/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材料,研究氯化钴添加量和复合材料后处理烘干温度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氯化钴与氧化石墨烯(GO)物质的量比为16∶1、烘干温度为250℃时,能充分发挥Co3...

多尺度YOLOv5算法检测锂离子电池表面缺陷————作者:朱永平;程博;熊聪;丁聪;

摘要:针对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缺陷特征尺度不一、缺陷检测时小目标检测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YOLOv5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缺陷检测算法。首先,将感受野注意力卷积(RFCAConv)融合到Bottleneck结构中,并替换主干网络中的卷积层(Conv),通过有效提取感受野空间特征,提升模型整体性能;其次,将大型可分离核注意力(LSKA)融合到快速空间金字塔池化(SPPF)模块中,增强多尺度特征的提取...

添加剂对三元和锰酸锂混合正极体系的影响————作者:乔顺攀;彭鸣;张和平;卢胜娟;孙春胜;

摘要:电解液添加剂对电池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分析碳酸乙烯亚乙酯(VEC)或碳酸亚乙烯酯(VC)作为添加剂,对三元和锰酸锂混合正极体系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添加剂的成膜性,发现VC具有更好的正极成膜性,而VEC则具有更好的负极成膜性。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VC的电池具有较小的交流内阻和直流内阻,分别为25.0 mΩ和62.1 mΩ。该体系的Li+迁移数较高,在...

LR6电池高速卷标挂卡包装设备的改造————作者:黄宇;

摘要:针对目前LR6电池包装成本高、人员配置较多、劳动强度大、设备分散及重复作业多等问题,对LR6电池包装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将卷标线和挂卡机的工艺流程合并,引入码垛机器人替代人工劳动强度大的工位,设计高自动化、智能化的中转输送带和电池加料设备,以适应新电池商标的生产。改造完成后,新包装线比原来节省2名操作人员,每生产10 000只单膜商标电池,节约成本80元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质子导体SOFC钙钛矿电解质的研究进展————作者:徐晓琦;梁裕彩;魏涛;

摘要: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P-SOFC)的低温化发展,离不开具备优异性能的电解质材料。电解质体系质子电导率不高、烧结难度大的问题,阻碍了P-SOFC的商业化发展。讨论P-SOFC常用的典型钙钛矿型电解质材料,包括BaZrO3基氧化物、BaCeO3基氧化物和BaCeO3-BaZrO3基电解质材料,并对掺杂电解质...

热管理策略对电池储能系统性能影响综述————作者:吉鹏霄;郭丽娜;陶海军;

摘要:深入分析电池储能系统(BESS)热管理策略的现状与挑战,旨在明确现有策略在保障系统性能、延长电池寿命与安全操作中的作用与局限。回顾空气冷却、液冷及相变冷却等主流热管理技术,总结各自的技术特点与实际应用案例,并详细论述电池在低温和热失控情况下的性能衰减机制。分析电池组设计改进、冷却通道优化等实际措施,强调在现有技术框架内挖掘创新潜力的具体路径,如通过优化现有电池组设计,结合相变材料(PCM)与其他冷...

《电池》稿约

摘要:<正>为了方便作者投稿,现将要求说明如下。(1)本刊主页《电池》网(www. batterypub. com)为唯一投稿途径。论文(含图)建议不超过9 000字。来稿文责自负,要求有新发现、新数据或新见解;应重点突出、数据可靠。审稿期间请勿一稿两投。本刊可以对来稿进行修改、删节。作者若不允许,请在来稿时声明。来稿若不符合本刊要求,将先退回给作者修改

电池储能用于输电线路智能辅助选线————作者:张超;余振华;冯希波;

摘要:<正>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规划与调度,对电力输送效率、系统稳定性及运行成本有着直接影响,传统的输电线路选线方法主要依据环境条件、地理位置及经济性等因素展开,难以应对复杂的地形、多变的负荷及电网安全性要求。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智能化选线技术逐渐兴起,提升了输电线路选线的效率与准确性

实际运行工况下燃料电池的功率衰减规律————作者:马立英;潘文龙;侯永平;王要娟;

摘要:为探究重型卡车燃料电池在实际运行下的性能衰减规律,以实际运行工况下的电流数据为数据集,提取特征电流密度点,分析燃料电池堆的功率衰减幅度及速率变化规律。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衰减幅度及功率衰减速率,都随着循环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随着负载的提高不断增大,且负载越大,衰减速率增大越快,但在高强度负载下,衰减幅度的增速略有放缓。分析结果揭示了性能衰减随时间和电流密度的具体变化规律,为同类燃料电池车辆的性能分析...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在45℃下的循环失效分析————作者:王跃冰;杜智锋;杨大鹏;

摘要: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会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研究磷酸铁锂(LiFePO4)/石墨软包装电池在45℃下的老化机理,对比常温(25℃)和45℃下的容量变化,发现健康状态(SOH)衰减至85%时,45℃循环寿命仅为常温的1/3。拆解不同SOH的电池,发现在循环后负极材料会出现膨胀,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增厚并在表面发生锂盐的沉积。单片半电池的测试表明:常温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是活...

锂离子电池在高海拔环境下的热特性————作者:杨勉;徐家斌;刘静茹;夏明远;韩长江;时玮;

摘要:锂离子电池在高海拔的环境中的相关热特性研究很重要。以三元材料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搭建低气压实验平台,进行放电性能、热特性和阻抗特性测试。在58 kPa、75 kPa下,首次放电电压相较于常压最多下降0.099 V、0.061 V,容量最多下降0.433 Ah、0.158 Ah;最大温差增长2.86℃、2.12℃,平均欧姆阻抗增长14.40 mΩ、8.13 mΩ,平均电荷转移阻抗增长0.51 ...

基于FFRLS的锂离子电池全工况等效电路模型————作者:孙中旺;刘冲;刘春桥;江新天;靖知川;吕龙;

摘要:在锂离子电池等多时间尺度系统中,最小二乘(LS)算法的应用面临模型参数辨识精度低和工况适应性差等挑战。以一阶等效电路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FFRLS)算法,用于精确估计电池内阻相关参数。针对恒流工况下在线辨识精度不足、离线辨识精度较高的特点,提出全工况自适应输出等效电路模型,以提升的模型精度。基于实际工况的仿真实验表明:全工况等效电路模型较单一恒流工况精度更高。全工况模型...

《电池》杂志

摘要:<正>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首届“国家期刊奖”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报告来源期刊中国知网(CNKI)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重庆维普超星……收录CN 43-1129/TM ISSN 1001-1579《电池》创刊于1971年,是中国第一家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电池专业科技综合期刊,50多年来一直专注报道电池相关研究、实用技术及发展方向,属于A类学术期刊,主管单位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离子掺杂改性的进展————作者:黄文莺;张贤碧;乐文峰;孟秀艳;张旗;唐有根;

摘要:磷酸锰铁锂(LiMnxFe1-xPO4,0<

电力储能用磷酸锰铁锂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作者:郑建明;

摘要:磷酸锰铁锂(LiMnxFe1-xPO4)相比磷酸铁锂(LiFePO4),具有更高的电压平台和能量密度,但在储能应用场景的研究还不够充分。研究LiMnxFe1-xPO4(x=0.4、0.5和0.6)与LiFePO4正极材料在电...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电池》电力工程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4563.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