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技术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粉末冶金技术

《粉末冶金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974/TF
国际标准刊号:1001-3784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粉末冶金分会;中国金属学会粉末冶金分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粉末冶金及金属陶瓷学术委员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查看粉末冶金技术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杂志编辑部目录参考
下一本期杂志:《电化学》化工工程论文

  【杂志简介】

  《粉末冶金技术》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粉末冶金分会、中国金属学会粉末冶金分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粉末冶金及金属陶瓷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专业技术刊物,双月刊,大16开本,80页,国内外发行。

  本刊1982年8月创刊,是我国粉末冶金领域最早创刊的期刊,多次在科技期刊评奖活动中获奖,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为美国工程信息索引(EI)收录。

  本刊旨在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发展,促进粉末冶金制品和材料的科研、生产应用。

  本刊的读者为在粉末冶金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科研、开发、推广、教育等工作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

  本刊报导范围:与专业有关的科研成果、生产实践经验、材料制品的应用、检测与试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标准化、国内外发展动向的综述和评论、学术活动和工业生产的信息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设有试验与研究、工艺与设备、材料、制品、应用、文献综述、实验经验、测试与分析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机械合金化制备(Fe0.6Co0.1Ni0.3)70Zr6B11Si13非晶粉末的研究 刘礼新,郭世柏,崔大田,唐果宁,伍贤鹏,Liu Lixin,Guo Shibo,Cui Datian,Tang Guoning,Wu Xianpeng

  SrTiO3-Al2O3系陶瓷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的研究 底佳欣,董桂霞,董丽,张茜,Di Jiaxin,Dong Guixia,Dong Li,Zhang Xi

  亚微米级SiC颗粒对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研究 刘兵,张茜,陈慧,涂铭旌,Liu Bing,Zhang Qian,Chen Hui,Tu Mingjing

  纳米氧化锌润滑脂的制备与摩擦表面自修复试验研究 何强,郝安林,He Qiang,Hao Anlin

  透明导电材料Cd2SnO4的制备Ⅰ-固相烧结制备原料粉体 白雪,王星明,储茂友,张碧田,段华英,石志霞,孙静,韩沧

  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研究 范涛,刘博文,孙艳荣,王虎,唐伟忠,贾成厂,Fan Tao,Liu Bowen,Sun Yanrong,Wang Hu,Tang weizhong,Jia Chengchang

  不同类型莫来石对铜基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王振波,王秀飞,白同庆,宋嘉(契),尹彩流,Wang Zhenbo,Wang Xiufei,Bai Tongqing,Song Jiajie,Yin Cailiu

  气雾化工艺对Fe-Si-Ni-Al-Ti软磁合金粉末物理性能的影响 刘辛,毛新华,谢焕文,蔡一湘,Liu Xin,Mao Xinhua,Xie Huanwen,Cai Yixiang

  真空热压制备弥散铜-MoS2-Mo耐磨复合材料研究 赵清,李保元,马窦琴,Zhao Qing,Li Baoyuan,Ma Douqin

  大长细比镁合金细管复合塑性变形工艺研究 于洋,裴崇雷,张文丛,Yu Yang,Pei Chonglei,Zhang Wencong

  不同粒度大小粉末的微波烧结试验探讨 吴丹,陈文革,周弦,薛庆旭,Wu Dan,Chen Wenge,Zhou Xian,Xue Qingxu

  铜含量对注射成形Cu/Al2O3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乔斌,付广柱,董炎锋,贺毅强,冯立超,李化强,Qiao Bin,Fu Guangzhu,Dong Yanfeng,He Yiqiang,Feng Lichao,Li Huaqiang

  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钛合金深冷及冷热循环处理研究

  摘要:通过模拟空间特殊环境,对纯钛、TA7,TC4和TC10钛合金在深冷处理及冷热循环处理环境下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维氏硬度观察及金相组织、XRD,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深冷及冷热循环处理可以改善钛合金的显微组织,也可以提高其力学性能,同时冷热循环处理可以引起纯钛孪晶增生的现象.

  关键词: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钛合金,深冷处理,冷热循环处理,XRD,显微组织

  1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用材料购自东莞市鸿钛钛合金金属有限公司生产的轧制态纯钛、TA7,TC4和TC10钛合金,其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本文通过模拟空间特殊环境,来研究深冷处理和冷热循环处理对纯钛、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根据文献所给的信息:钛及钛合金材质的航天装备在空间特殊环境下使用时,其向阳面的温度大概在400 K左右,所以冷热循环热处理中的热处理设定温度为400 K;而在背阳面时温度低至液氮温度,根据文献资料和前期研究基础,将深冷处理温度定为液氮温度(约80 K).

  粉末冶金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稀土氧化物Y2O3增强Cu-Zn基自润滑材料的摩擦学行为研究————作者:张新运;耿楠;赵迎香;杜姗;曹岩;孟军虎;郭俊德;

摘要:采用放电等离子闪烧法制备了含稀土氧化物Y2O3和润滑相石墨的Cu-Zn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了稀土氧化物Y2O3和石墨对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3%石墨的Cu-Zn合金摩擦系数比普通Cu-Zn合金降低63.6%;添加质量分数1%稀土氧化物Y2

ZrC/Mo-Si系金属硅化物纳米复合粉体的直接熔盐电化学合成————作者:覃世玉;宋伟豪;刘红霞;马文;白玉;

摘要:为实现ZrC/Mo-Si系金属硅化物复合材料的短流程、低能耗、低成本制备,以ZrSiO4、MoO3和C为原料,采用熔盐电化学法一步制备出了ZrC/Mo-Si系金属硅化物纳米复合粉体,并研究了固体阴极制备工艺、碳含量(质量分数)和碳源类型对电化学合成ZrC/Mo-Si系金属硅化物纳米复合粉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以CaCl2-NaCl...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Fe2Ni变形问题————作者:慕江瀚;刘淑梅;李大杰;杨杭州;周海涛;

摘要:在金属粉末注射成形Fe2Ni上钳口过程中,因粘结剂偶合性不佳和剪切生热等问题导致金属粉末分布不均,产生变形问题。本文采用熔融指数实验对比分析三种粉末装载量喂料的流动性和偶合性,通过Taguchi方法、极差和方差分析优化浇口面积、模具温度、注射温度三种工艺参数,研究了工艺参数交互作用对剪切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注射成形最佳工艺参数为粉末装载量(体积分数)62.5%、浇口面23.984 cm

不同过渡层配方下烧结胎体及金刚石锯片激光焊接组织和性能研究————作者:舒晨;徐强;刘一波;杨志威;寇生中;曹睿;

摘要:为研究过渡层对激光焊接金刚石锯片性能和组织的影响,采用三种过渡层配方,制备了烧结胎体和金刚石锯片,并对激光焊接烧结胎体及金刚石锯片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组织分析。结果显示,金属基过渡层材料对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大影响。Co基烧结胎体具有较高的硬度(HRB 97)和抗弯强度(1383.5 MPa)。Cu基烧结胎体表现出较高的相对密度(93.7%)以及均匀的微观组织。Fe基过渡层金刚石锯片在扳齿强度...

溶液燃烧合成-粉末冶金法制备Al2O3/Cu多孔复合材料————作者:杨腾;储爱民;李滔;赵玉萍;董泽熙;郭世柏;

摘要:以硝酸铜、硝酸铝、葡萄糖和尿素为原料,采用溶液燃烧合成和氢还原法制备了Al2O3/Cu复合粉末,然后将Al2O3/Cu复合粉末与造孔剂氯化钠均匀混合,再将混合粉末冷压成型,最后通过烧结-脱溶工艺制得Al2O3/Cu多孔复合材料(A-C-M)。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

氧化物掺杂对钼铼合金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王广达;熊宁;况春江;

摘要:通过在钼铼合金中加入La2O3和ZrO2,研究了氧化物掺杂对烧结坯料相对密度以及最终轧制板坯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两种氧化物的不同作用。研究发现,掺杂氧化物可以明显降低合金粉末粒度、细化晶粒,掺杂ZrO2的钼铼合金晶粒尺寸最小,但会因晶型相变降低烧结坯的相对密度。轧制变形可以提高合金板材的硬度和强度,掺杂L...

粉末冶金多孔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作者:王杰;董宏月;徐海峰;樊峰嵩;秦运璞;吴昊阳;秦明礼;曲选辉;

摘要:多孔钨是由钨骨架及其内部的高比例孔隙构成,兼具了难熔金属钨和多孔材料的优良特性,因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高比表面以及高渗透性等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电子、高温等领域。多孔钨在金属钨本征特性的基础上利用了孔隙的连通、填充、储存和过滤等功能,因此,得到稳定可控的孔隙是制备高性能多孔钨以及进一步拓宽其应用的关键。本文以制备过程中孔隙特性变化为主线,首先阐述了多孔钨孔隙特性在其主要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粉末冶金难熔金属》——搭建理论与实践的坚固桥梁————作者:李元元;

摘要:<正>首先祝贺曲选辉教授和章林教授的著作《粉末冶金难熔金属》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专著总结了团队数十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支持下取得的成果,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全面的内容涵盖以及实用的技术指导,成为该领域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宛如一座闪耀着专业光芒的知识灯塔,为涉足粉末冶金及难熔金属领域的研究者、从业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UO2/SiC全陶瓷微密封燃料制备及其高温导热性能————作者:段丽美;王志毅;黄奇奇;谢良;胡凤云;钟毅;杨振亮;李冰清;许靖堃;王明珊;高瑞;褚明福;

摘要:利用自研磨球化包覆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通过调控升温速率、温度、压力、SiC添加量等参数,制备了一系列UO2/SiC复合全陶瓷微密封燃料芯块。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芯块的物相组成与结构特征,并通过激光热导仪获得了芯块从室温到1200℃的热导率数据,讨论了不同工艺参数对芯块组织及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UO2@SiC复合包覆颗粒具有良好的球形...

TiC添加量对选区激光熔化CX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作者:王善琛;朱伟茜;李晓峰;王建宏;

摘要: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观察、电子背向散射衍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TiC添加量(0、2%、4%、6%,质量分数)对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制备CX不锈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C的加入对CX不锈钢的晶粒尺寸有明显影响,进而影响其力学性能。随着TiC含量的增加,CX不锈钢的平均晶粒尺寸由2.08μm分别减小到0.94、0.66、0.71μm,最多减小了68.3%;CX不锈钢的硬度逐渐增...

热压烧结参数对Ti35421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贾国荣;陆蕾屹;闵金;曹夕浩;郭艳华;孙中刚;常辉;

摘要: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Ti-3Al-5Mo-4Cr-2Zr-1Fe(Ti-35421,质量分数)合金,通过正交实验探究了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保温时间对Ti-35421合金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相对密度、次生α相尺寸、硬度以及压缩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烧结温度是影响Ti-35421合金性能的最主要参数,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屈服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裂应变先减小后趋于稳定;过高的烧结温度会...

激光功率对激光熔覆Stellite 6合金涂层微观组织及耐磨性能的影响————作者:张维;尚宪和;胡明磊;隋飞;贺星;周梁栋;倪晓晴;张亮;孔德成;董超芳;

摘要: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0Cr17Ni4Cu4Nb不锈钢表面制备Stellite 6合金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表征涂层的微观组织,并测试了试样的硬度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激光功率制备的涂层均无明显气孔、裂纹等缺陷,且与基体有良好的冶金结合。涂层组织主要由底部的柱状晶、中部的树枝晶以及顶部的等轴枝晶组成。涂层硬度(HV 420~510)显...

球磨时间对微细铜粉粒度和形貌的影响————作者:张玮;张永平;和晓才;刁微之;闫森;

摘要:通过高能球磨工艺制备微细铜粉,研究球磨时间对微细铜粉粒度分布和粉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时间低于20 h,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铜粉粒径分布指标(D30、D50和D90)持续下降,铜粉团聚不明显。球磨时间超过20 h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铜粉团聚明显,球磨铜粉均匀性降低。当球磨时间设定为20 h,球磨铜粉粒度分布、物相组成和外观...

电子束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装备和工艺研究进展————作者:尹敏;王建;

摘要:电子束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技术具有功率大、能量利用率高、扫描速度快、成形应力低、真空环境成形等突出特点,是国内外竞相发展和应用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在电子束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装备和工艺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长期困扰该技术创新发展应用的成形尺寸小和电子枪阴极寿命短等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解决,并且涌现出多种新成形工艺和成形质量在线监控技术,在高熔点、高反射率、脆性难加工金属材料复杂构件增...

选区激光熔化316L不锈钢孔洞内表面粗糙度分析与预测————作者:刘治江;范舟;侯涛;田波;张子扬;

摘要:研究了选区激光熔化316L不锈钢孔洞半径和打印角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建立了成形结构与表面粗糙度的理论模型,讨论了不同参数下成形零件的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分析了试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包括阶梯效应、粉末吸附和翘曲变形等。结果显示,打印角度和孔径都会显著影响试样表面粗糙度。当打印角度超过50°时,孔洞内表面的粗糙度开始急剧增大;在孔径4 mm、打印角度50°情况下,孔洞内表面粗糙度为7.01 μ...

粘结剂与粉末特性对金属注射成形喂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罗来马;阮方杰;叶伟;黄竹品;昝祥;吴玉程;

摘要:在金属注射成形工艺中,金属粉末需要和粘结剂充分混合得到喂料后进行注射、脱脂和烧结。喂料中的粉末特性和粘结剂是金属注射成形的核心,对喂料的流变性能和粉末装载量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注射、脱脂和烧结环节,是金属注射成形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粘结剂组分优化、金属粉末改性和喂料性能提升为出发点,阐述了粘结剂各组分的作用以及粘结剂中添加剂、金属粉末形状、粉末粒径、粉末表面改性对于喂料流变性能和粉末装载量的影响。为...

溶胶凝胶/氢还原工艺制备超细Cu–20W复合粉末及其烧结性能————作者:杨光;李革民;魏邦争;许荡;陈鹏起;程继贵;

摘要:以偏钨酸铵和硝酸铜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氢还原制备了Cu–20%W(质量分数)超细粉末,经压制烧结获得Cu–20W复合材料。对粉体的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并考察烧结温度对Cu–20W烧结体试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氢还原可制备出平均粒度小于100 nm的Cu–20W复合粉末;随烧结温度的升高,Cu–20W烧结体试样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提高。1080℃烧结所得试样的相对...

铝合金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研究进展————作者:邹恒;孙亿;陈梦熊;熊慧文;张雷;周科朝;

摘要:铝及铝合金具有密度低、耐腐蚀、比强度高、导热性良好等特性,常被用于轻量化、功能化零部件,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子产品、医疗以及化工等领域。铝合金金属粉末注射技术能实现精细复杂结构铝合金制品的低成本高效制造,具有力学性能优良、组织均匀、尺寸精度高、原料利用率高等优点,对推动铝合金注射成形零部件的产业化进程,加速其在电子信息产品、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铝合金金属粉末注射成...

压制力对银基触点材料物理和电接触性能的影响————作者:韩鑫磊;范玉卓;梁滢雪;陈良玉;彭一洋;李桂景;

摘要: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Ag/SnO2、Ag/ZnO、Ag/Ni和Ag/W银基触点材料,系统研究了粉末冶金制备过程中压制力对不同类型银基触点材料物理和电接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g/SnO2和Ag/ZnO材料的相对密度随压制力的提高显著增加,而Ag/Ni和Ag/W合金类材料的相对密度则随压制力的提高下降趋势明显。当压制力达到600 MPa后,Ag/Sn...

基于有限元模拟93W–Ni–Fe合金生坯烧结过程的热导率预测————作者:尹刚;潘前;赵腾;尹海清;王永伟;曲选辉;熊宁;

摘要:热导率(导热系数)是数值模拟本构方程所需的重要材料热物性参数,现有热导率测量设备及方法无法实现难熔金属高温条件下热导率的测量。本文依据“PixelMapPaint”方法构建93W–Ni–Fe难熔金属热导率预测模型,对冷等静压成形的93W–Ni–Fe合金生坯烧结过程不同温度的热导率进行预测,并采用激光闪光法对热导率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在1100℃及以下时,有限元对93W–Ni–Fe热导率...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