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粉末冶金技术》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粉末冶金分会、中国金属学会粉末冶金分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粉末冶金及金属陶瓷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专业技术刊物,双月刊,大16开本,80页,国内外发行。
本刊1982年8月创刊,是我国粉末冶金领域最早创刊的期刊,多次在科技期刊评奖活动中获奖,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为美国工程信息索引(EI)收录。
本刊旨在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发展,促进粉末冶金制品和材料的科研、生产应用。
本刊的读者为在粉末冶金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科研、开发、推广、教育等工作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
本刊报导范围:与专业有关的科研成果、生产实践经验、材料制品的应用、检测与试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标准化、国内外发展动向的综述和评论、学术活动和工业生产的信息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设有试验与研究、工艺与设备、材料、制品、应用、文献综述、实验经验、测试与分析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机械合金化制备(Fe0.6Co0.1Ni0.3)70Zr6B11Si13非晶粉末的研究 刘礼新,郭世柏,崔大田,唐果宁,伍贤鹏,Liu Lixin,Guo Shibo,Cui Datian,Tang Guoning,Wu Xianpeng
SrTiO3-Al2O3系陶瓷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的研究 底佳欣,董桂霞,董丽,张茜,Di Jiaxin,Dong Guixia,Dong Li,Zhang Xi
亚微米级SiC颗粒对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研究 刘兵,张茜,陈慧,涂铭旌,Liu Bing,Zhang Qian,Chen Hui,Tu Mingjing
纳米氧化锌润滑脂的制备与摩擦表面自修复试验研究 何强,郝安林,He Qiang,Hao Anlin
透明导电材料Cd2SnO4的制备Ⅰ-固相烧结制备原料粉体 白雪,王星明,储茂友,张碧田,段华英,石志霞,孙静,韩沧
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研究 范涛,刘博文,孙艳荣,王虎,唐伟忠,贾成厂,Fan Tao,Liu Bowen,Sun Yanrong,Wang Hu,Tang weizhong,Jia Chengchang
不同类型莫来石对铜基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王振波,王秀飞,白同庆,宋嘉(契),尹彩流,Wang Zhenbo,Wang Xiufei,Bai Tongqing,Song Jiajie,Yin Cailiu
气雾化工艺对Fe-Si-Ni-Al-Ti软磁合金粉末物理性能的影响 刘辛,毛新华,谢焕文,蔡一湘,Liu Xin,Mao Xinhua,Xie Huanwen,Cai Yixiang
真空热压制备弥散铜-MoS2-Mo耐磨复合材料研究 赵清,李保元,马窦琴,Zhao Qing,Li Baoyuan,Ma Douqin
大长细比镁合金细管复合塑性变形工艺研究 于洋,裴崇雷,张文丛,Yu Yang,Pei Chonglei,Zhang Wencong
不同粒度大小粉末的微波烧结试验探讨 吴丹,陈文革,周弦,薛庆旭,Wu Dan,Chen Wenge,Zhou Xian,Xue Qingxu
铜含量对注射成形Cu/Al2O3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乔斌,付广柱,董炎锋,贺毅强,冯立超,李化强,Qiao Bin,Fu Guangzhu,Dong Yanfeng,He Yiqiang,Feng Lichao,Li Huaqiang
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钛合金深冷及冷热循环处理研究
摘要:通过模拟空间特殊环境,对纯钛、TA7,TC4和TC10钛合金在深冷处理及冷热循环处理环境下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维氏硬度观察及金相组织、XRD,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深冷及冷热循环处理可以改善钛合金的显微组织,也可以提高其力学性能,同时冷热循环处理可以引起纯钛孪晶增生的现象.
关键词: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钛合金,深冷处理,冷热循环处理,XRD,显微组织
1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用材料购自东莞市鸿钛钛合金金属有限公司生产的轧制态纯钛、TA7,TC4和TC10钛合金,其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本文通过模拟空间特殊环境,来研究深冷处理和冷热循环处理对纯钛、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根据文献所给的信息:钛及钛合金材质的航天装备在空间特殊环境下使用时,其向阳面的温度大概在400 K左右,所以冷热循环热处理中的热处理设定温度为400 K;而在背阳面时温度低至液氮温度,根据文献资料和前期研究基础,将深冷处理温度定为液氮温度(约80 K).
粉末冶金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粘结剂与粉末特性对金属注射成形喂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罗来马;阮方杰;叶伟;黄竹品;昝祥;吴玉程;
摘要:在金属注射成形工艺中,金属粉末需要和粘结剂充分混合得到喂料后进行注射、脱脂和烧结。喂料中的粉末特性和粘结剂是金属注射成形的核心,对喂料的流变性能和粉末装载量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注射、脱脂和烧结环节,是金属注射成形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粘结剂组分优化、金属粉末改性和喂料性能提升为出发点,阐述了粘结剂各组分的作用以及粘结剂中添加剂、金属粉末形状、粉末粒径、粉末表面改性对于喂料流变性能和粉末装载量的影响。为...
溶胶凝胶/氢还原工艺制备超细Cu–20W复合粉末及其烧结性能————作者:杨光;李革民;魏邦争;许荡;陈鹏起;程继贵;
摘要:以偏钨酸铵和硝酸铜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氢还原制备了Cu–20%W(质量分数)超细粉末,经压制烧结获得Cu–20W复合材料。对粉体的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并考察烧结温度对Cu–20W烧结体试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氢还原可制备出平均粒度小于100 nm的Cu–20W复合粉末;随烧结温度的升高,Cu–20W烧结体试样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提高。1080℃烧结所得试样的相对...
铝合金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研究进展————作者:邹恒;孙亿;陈梦熊;熊慧文;张雷;周科朝;
摘要:铝及铝合金具有密度低、耐腐蚀、比强度高、导热性良好等特性,常被用于轻量化、功能化零部件,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子产品、医疗以及化工等领域。铝合金金属粉末注射技术能实现精细复杂结构铝合金制品的低成本高效制造,具有力学性能优良、组织均匀、尺寸精度高、原料利用率高等优点,对推动铝合金注射成形零部件的产业化进程,加速其在电子信息产品、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铝合金金属粉末注射成...
压制力对银基触点材料物理和电接触性能的影响————作者:韩鑫磊;范玉卓;梁滢雪;陈良玉;彭一洋;李桂景;
摘要: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Ag/SnO2、Ag/ZnO、Ag/Ni和Ag/W银基触点材料,系统研究了粉末冶金制备过程中压制力对不同类型银基触点材料物理和电接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g/SnO2和Ag/ZnO材料的相对密度随压制力的提高显著增加,而Ag/Ni和Ag/W合金类材料的相对密度则随压制力的提高下降趋势明显。当压制力达到600 MPa后,Ag/Sn...
基于有限元模拟93W–Ni–Fe合金生坯烧结过程的热导率预测————作者:尹刚;潘前;赵腾;尹海清;王永伟;曲选辉;熊宁;
摘要:热导率(导热系数)是数值模拟本构方程所需的重要材料热物性参数,现有热导率测量设备及方法无法实现难熔金属高温条件下热导率的测量。本文依据“PixelMapPaint”方法构建93W–Ni–Fe难熔金属热导率预测模型,对冷等静压成形的93W–Ni–Fe合金生坯烧结过程不同温度的热导率进行预测,并采用激光闪光法对热导率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在1100℃及以下时,有限元对93W–Ni–Fe热导率...
直接氮化法制备高品质氮化硅陶瓷粉体————作者:赵丽艳;刘耀耀;杨静思;韩江则;李昆杰;赵瑞红;赵佳赛;
摘要:以硅粉为原料,采用直接氮化法制备高品质氮化硅陶瓷粉体,研究了氮化温度、升温速率、硅粉粒径及稀释剂用量对氮化硅陶瓷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硅粉不添加稀释剂,反应温度为1400℃时,在1100~1400℃温度区间将升温速率控制在5℃·min-1,硅粉完全氮化,制备得到粒径均匀的(396~458 nm)类球状氮化硅材料,材料分散性好,α相质量分数高达95.02%。研究表明,随着氮...
退火温度对La2O3强化钼铼合金的影响————作者:任雪婷;王广达;周武平;熊宁;
摘要:钼铼合金属于高熔点、低膨胀系数的固溶强化合金,添加稀土氧化物能够细化钼铼合金晶粒,起到弥散强化的作用。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和交叉轧制法制备钼铼(Mo–Re)合金和钼铼镧(Mo–Re–La2O3)合金板材,并对两种合金板材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热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了钼铼合金板材和钼铼镧合金板材在不同退火温度下合金显微组织和室温拉伸断口形貌,比...
微米TiC颗粒对选区激光熔化Inconel 625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苑振宇;常成;齐慧英;肖海波;闫星辰;
摘要: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技术制备了Inconel 625-xTiC(x=0、2%、4%、6%,质量分数)合金材料,探究微米TiC颗粒对Inconel 625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nconel 625-xTiC合金材料主要由γ-Ni、TiC和Laves(Cr2Nb)相构成。随着TiC质量分数的增加,合金微观组织由熔道中部柱状树枝晶为主+熔道交界处等轴晶为辅的形貌逐渐...
Mo–Re合金粉末冷等静压成形规律————作者:何浩然;刘奇;薄新维;王小宇;姚志远;韩校宇;王于金;
摘要:研究了Mo–47.5%Re(质量分数)球磨混料合金粉与等离子球化合金粉的冷等静压成形,利用“黄培云双自然对数方程”拟合压制参数,并分析压制压力与压坯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长径比较大的模具中进行冷等静压压制,球磨混料合金粉与等离子球化合金粉均表现为压坯轴向收缩率大于径向收缩率。等离子球化合金粉压制后,压坯完整,未开裂,压坯密度沿轴向变化较少,芯部密度略低于两端密度。球磨混料合金粉压制后,压坯呈竹节...
钼合金涂层在1200℃下的氧化行为————作者:周红灯;张玉玲;夏春林;田青超;
摘要:采用涂覆法在TZC钼合金表面制备了三种不同涂层A涂层、B涂层、C涂层。A涂层含有硼硅酸盐玻璃,B涂层在A涂层的基础上掺杂质量分数为15%的MoSi2粉,C涂层在B涂层的基础上添加少量的Al粉。使用加热炉、X射线衍射分析仪及扫描电镜等研究了涂层在1200℃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C涂层在高温氧化1 h内具有良好的保护能力,在氧化2 h的抗氧化性能较无涂层保护的情况下提高69%。在...
高择优取向P型Bi2Te3基材料制备及性能————作者:苏紫珊;蔡新志;熊平尚;童培云;朱刘;
摘要:以Bi0.4Sb1.6Te3+3%Te(质量分数)熔炼晶棒为原料,利用水冷铜坩埚磁悬浮熔炼技术制备出取向性非常好的合金铸锭,将合金铸锭锤磨破碎筛分,得到P型Bi2Te3基合金粉体,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沿(00l)晶面择优取向的P型Bi2Te3...
《粉末冶金难熔金属》——搭建理论与实践的坚固桥梁————作者:李元元;
摘要:<正>首先祝贺曲选辉教授和章林教授的著作《粉末冶金难熔金属》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专著总结了团队数十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支持下取得的成果,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全面的内容涵盖以及实用的技术指导,成为该领域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宛如一座闪耀着专业光芒的知识灯塔,为涉足粉末冶金及难熔金属领域的研究者、从业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从结构布局来看,著作...
硅铝酸钠包覆剂对FeNi复合磁粉芯性能的影响————作者:鲍康馨;王力;孙旗;蹇汉杰;鲁书潮;赵利明;冒爱琴;郑翠红;
摘要:由气雾化法制得的Fe-50%Ni磁粉(FeNi,质量分数)经磷化处理后,采用硅铝酸钠溶胶对其表面进行包覆,最终通过压制成形和氮气热处理得到金属复合磁粉芯,研究了包覆剂对FeNi复合磁粉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Ni磁粉表面形成了均匀的硅铝酸钠纳米颗粒绝缘包覆层,随着硅铝酸钠添加量的增加,复合磁粉芯的密度和有效磁导率逐渐降低。适量添加硅铝酸钠能够显著降低磁粉芯功率损耗。当硅铝酸钠质量分数为0.5%...
造孔剂对医用多孔Ti/16Mg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作者:许莹;赵散玉;夏朋昭;何曜腾;武泽倩;蔡艳青;
摘要:采用粉末冶金工艺结合微波烧结法制备了弹性模量接近于人体骨骼、强度符合人体植入物要求的医用多孔Ti/16Mg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压缩试验以及耐腐蚀性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造孔剂NH4HCO3粒径及添加量(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H4HCO3对多...
超细类球形钴粉的可控制备及调控机理————作者:刘柏雄;黄少勇;刘智平;赵文敏;
摘要:以CoCl2·6H2O和NH4HCO3为原料,通过液相沉淀法制备出粒径细小、均匀可控的CoCO3前驱体,再经过煅烧–氢还原法制备出超细类球形钴粉。分析液相沉淀法中搅拌时间和反应温度对CoCO3前驱体粒径及形貌的影响,讨论氢还原过程中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对还原产物物相、粒...
电流辅助烧结Cu原子扩散激活能影响机理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实验研究————作者:赵博;张晓敏;赵志鹏;吴琼;高鑫;
摘要:从第一性原理计算与电流辅助烧结两方面出发,研究了外加电场对晶体Cu扩散激活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外加电场和电流使Cu空位产生的难度降低,但是原子迁移能几乎不变,导致扩散激活能在达到电场强度(电流密度)阈值(2 V·?-1(307.1 A·cm-2))后略有下降,超过阈值后会剧烈下降,最终在电场强度(电流密度)达到5 V·?-1(7...
粉末冶金法制备高速钢研究进展————作者:郝旭;张德印;贾宝瑞;吴昊阳;马志俊;王帅帅;张鹏程;秦明礼;曲选辉;
摘要:高速钢作为一种工模具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切削工具、模具、轧辊、耐磨件等。通过粉末冶金法生产高速钢能从根本上避免液相烧结过程中成分不均匀带来的组织偏析及粗大网状碳化物问题,其制品更具有晶粒细小、力学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本文概述了以粉末冶金法生产高速钢的一般工序及发展历程,包括制粉工艺、成形工艺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粉末冶金高速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
超声表面滚压对氢化钛烧结纯钛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作者:尧晶;张建涛;李星毅;柳中强;刘潇;肖志瑜;
摘要:采用超声表面滚压技术对氢化钛烧结纯钛进行表面强化,并借助X射线衍射、电子背散射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滚压后纯钛的微观组织演化及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滚压后组织呈梯度变化,最外表面晶粒为等轴纳米晶,尺寸约100 nm;随距表面距离增大,晶体组织依次为块状晶、层片状组织及等轴粗晶,塑性变形层厚度可达400μm。滚压后表面硬度提高了36%,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滚压后引发的晶粒细化和残余应力有助于产生...
二硅化钼涂层制备技术研究进展————作者:韩嘉彧;王强;龙佳怡;赵卫国;王力;冯锐;金波;胡卜亮;胡平;王快社;
摘要:MoSi2涂层具有优良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常作为各种材料的保护涂层。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MoSi2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等离子喷涂法、包埋渗法、料浆法、熔盐法、磁控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激光熔覆法、放电等离子烧结法等MoSi2涂层的制备方法,总结了几种MoSi2涂层制备工艺的优势、差异和不足,并对MoSi...
孔隙结构对3D打印多孔钨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王春锦;陈文革;孟祥瑞;张辉;周新文;
摘要: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设计了正方体和三棱锥两种孔隙结构的多孔钨。研究发现,当分别承受点、线和面载荷时,正方体和三棱锥骨架单元受力不均匀。当骨架单元分别承受面和线载荷时,有支撑的棱柱处应力较小,没有支撑的棱柱处应力较大,并引起了较大的变形量。当骨架单元承受点载荷时,其应力和变形量均在加载处最大。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制备两种孔隙结构的高孔隙率多孔钨,分析了孔隙形状和尺寸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家用汽车
- 北大核心《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省级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宁夏电力》
- 省级《浙江化工》
- 省级交通与港航
- 北大核心《铁道车辆》
- 国家级《化工中间体》
- 国家级人民公交
- 省级数字传媒研究杂志
- 北大核心《古地理学报》
- 省级铸锻热·热处理实践
- 省级楼盘设计
- 省级阿坝科技
- 北大核心《丝绸》
- 省级《室内设计与装修》
- 北大核心《强度与环境》
- 北大核心《合成纤维工业》
- 国家级《化工管理》
- 省级《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 省级《山东科学》
- 国家级《合成润滑材料》
- 国家级《机电兵船档案》
- 省级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 北大核心动力工程
- 省级城市规划通讯
- 省级《科技管理研究》
- 省级内蒙古画报
- 省级《福建热作科技》
- 北大核心《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