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热能动力工程》杂志是七0三研究所主办的学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期刊、主要是以军转民,军民结合为报导方针,大力报导热能动力工程领域的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为,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热能动力工程杂志为双月刊,每期112面,主要读者对象为热能动力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的师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动力工程类核心期刊
1997年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录入美国Ei数据库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国外数据库收录: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汽轮机、锅炉、计算机自动控制、传动装置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交叉缩放管内生物污垢热阻与水质参数的关联分析 张一龙;夏玲丽;刘坐东;徐志明503-508+646
采用动态更新策略的微分进化算法优化换热网络 陈上;崔国民;彭富裕;段欢欢509-514+646
考虑抽气系统的凝汽器变工况特性研究 汪正明;刘德有;王丰515-520+647
可调喷射器应用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李新国;林蝶蝶;朱强;张琪林521-526+647-648
矩形小翼纵向涡发生器流动换热研究 曾卓雄;王漳军;张龙;徐义华527-534+648
热力涡轮机械
双层板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冷却性能的数值分析 李月茹;戴韧;王蛟;徐强535-540+648-649
基于Easy5的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梅姣姣;陈金伟;张会生;苏明541-546+649
低叶尖马赫数开式叶轮气动声源数值研究 万剑峰547-550+649-650
基于高级过程仿真软件APROS的燃气轮机性能分析 朱正香;韩朝兵;司风琪;黄志军551-557+650
催化-预混混合燃烧室反应特性分析 王岳;刘爱虢558-563+650-651
大型水氢氢汽轮发电机重复级轴流风扇加弯设计数值研究 胡磊;袁益超;张小虎;崔阳阳564-569+651
新技术、新产品
职称论文代发范文:浅谈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
【摘 要】工程造价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是指建设某项工程预计开支或实际开支的所有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也就是通过建设一项工程形成相应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需投入的一次性费用的总和,即建设工程投资。在实际应用中也可将工程造价解释为建成某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材料设备市场、技术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本文分析了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问题。
【关键词】职称论文代发,造价控制,施工阶段,竣工结算
1.规范招投标活动
工程项目招投标是项目实施阶段的第一道工序,是确定工程合同造价、择优选取施工单位的关键阶段。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应放在规范招投标活动和招标方式的确定上,招标评标应实行合理低价中标。因此,做好招投标工作非常重要。在招投标过程中,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二是不断提高标底的编制质量和评标人员的业务素质,切实搞好招投标;三是严格禁止招标人利用施工企业的弱点,人为地要求施工企业压价等条件。
热能动力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串列叶片轴向扩压器周向位置差对离心压气机性能的影响————作者:童志庭;裴鸿洋;张经伦;杨鑫;鞠鹏飞;
摘要:为研究串列叶片轴向扩压器的周向位置差对离心压气机性能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涡轮喷气发动机离心压气机的轴向扩压器进行串列设计,对周向位置RCP为0.2,0.4,0.6和0.8的离心压气机级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流量下,串列式轴向扩压器后排叶片的周向位置为0.8时,离心压气机的效率为82.4%,总压比为4.185,均高于其他周向位置的串列式轴向扩压器性能;相较于原模型离心压气机,该设计方案...
光煤互补热电联产电厂耦合储热系统调峰性能研究————作者:肖卓楠;安尧;刘英琦;
摘要:针对太阳能辐射功率不稳定性导致光煤互补热电联产机组在不同时段调峰范围相差较大的问题,以某电厂300 MW热电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Ebsilon Professional软件搭建耦合储热光煤互补热电联产系统模型,基于典型日实际气象数据,研究在不同供热功率和太阳能辐射功率下储热系统对光煤互补热电联产机组调峰性能及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储热后光煤互补热电联产机组运行更稳定,同时机组调峰范围扩大,...
基于中间点焓值预测的超临界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优化————作者:梁五洲;崔智鹏;马素霞;徐婧;
摘要:针对超临界燃煤锅炉调峰运行引起的过热汽温波动大、控制难度增加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中间点焓值预测的超临界燃煤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优化策略。首先,以历史运行数据为驱动,结合灰狼优化与极端梯度提升组合算法构建中间点焓值预测模型;其次,采用自回归模型辨识给水流量扰动试验数据,获得不同工况下的给水流量动态响应特性与阶跃响应序列;然后,采用模糊加权方法设计多模型动态矩阵控制器,将中间点焓值的预测值作为前馈信号引...
解耦式扭转异型涡发生器的换热和流动特性分析————作者:许翔;韩中合;李恒凡;韩旭;
摘要:为了提高热力发电系统的热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改善管内流体的流动特性并增强传热效果,提出了一种新型解耦式扭转异型涡发生器。在保持中心部件固定的前提下,分别控制每个叶片的扭转角度,使涡发生器的布置更加灵活以适应不同的流动条件。在雷诺数6 000~20 000的范围内研究了新型涡发生器叶片的形状、叶片攻角β、叶片前后沿高度比H/H1及布置间距P对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对比了结构参数对新...
考虑燃气轮机运行安全性的排气温度控制策略优化————作者:李雷;李亚聪;房爱兵;
摘要:排气温度控制是确保燃气轮机稳定和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为解决气体燃料热值波动导致燃气轮机在基本负荷下出现超温运行的问题,提出3种基于前馈与反馈协同的排气温度控制策略,以新奥动力E135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为对象,建立了燃气轮机与排气温度控制的联合动态仿真模型,并综合机组稳定性设计了适应度函数,进一步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了3种排气温度控制策略的最优参数。通过对比分析3种控制策略在10%和20%燃气...
压气机静叶多工况联合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作者:吴华州;蔡金名;酒鸣慧;姜斌;迟志东;王仕敏;
摘要:为了解决燃气轮机对工况的适应性问题,从而提高压气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裕度,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手段和寻优算法,研究了某型压气机中间级静叶4个关键叶型参数:最大挠度相对值、最大挠度位置、最大厚度相对值和最大厚度位置对叶片变工况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拓宽三维叶片攻角适应性为目标,在0°和±6°攻角,开展了三维叶片的优化设计,分析和总结了不同截面叶型参数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宽适应性压气机叶片表面的气动布局和损失机理...
隔热屏对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影响数值研究————作者:丁浩元;周骏飞;徐惊雷;付佳宁;
摘要:以某型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为研究对象,采用在喷管收缩段内壁面布置隔热屏的冷却方式,基于Realizable k-ε模型的雷诺时均方程,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隔热屏与壁面间距Δl分别为1,2,3 mm时尾部翻边结构对喷管壁面冷却效率及矢量性能的影响,并在Δl=2mm下进一步研究了隔热屏气膜孔对喷管冷却效率及矢量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喷管壁面冷却效率分布云图及对称面流线图,探究了隔热屏与壁面间距、翻边结构和气膜...
图灵斑图的仿生自组织散热结构的对流换热机理研究————作者:李靖楠;钟胜权;刘宇阳;杨力;
摘要:随着发动机性能的提升,涡轮进口温度已远超材料的承温能力,传统的内部冷却结构如针肋、表面凹陷和扰流肋等已经无法满足涡轮叶片高效冷却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反应-扩散系统的自组织几何生成方程,通过调整方程参数生成不同的换热结构,并通过CFD模拟对反应-扩散自组织几何方程所生成结构的流动传热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相比传统针肋结构,通过该方程生成的换热结构具有更高的三维自由度,并且通过换热结构的生成能更...
全凝烟气余热驱动吸收式热泵系统优化分析————作者:姚彬;张欣;
摘要:利用烟气多段换热和烟-水直接接触换热技术,开发适用于燃气装置的低品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并设计了全凝烟气余热驱动吸收式热泵系统,通过能流分析和变设计工况分析,对系统进行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的优化和夹点分析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和供热水温度均高于一般单效吸收式热泵系统,尤其适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可实现热电联产,供热成本低于一般燃气供热电站。但在实际应用中...
热泵-压缩机联合蒸汽发生系统性能分析————作者:殷航;应仕诚;刘广彬;
摘要:高温蒸汽是加热、清洗等工艺流程的重要原料,而应用热泵-压缩机联合系统是制备少量高温蒸汽的有效方案。为此建立了带有经济器和内部换热器的热泵-压缩机联合蒸汽发生系统数学模型,选用R245fa、R600和R601作为热泵循环的工质。分析了热源温度、冷凝温度和蒸汽发生侧给水温度分别在60~80℃、110~130℃和25~45℃范围内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讨论了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及环境效益。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系数...
基于K-means的超短期光伏功率组合预测————作者:张帅;张继红;李兆泽;
摘要:针对光伏出力的间歇性、随机性导致传统方法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斑翠鸟优化算法(Pied Kingfisher Optimizer, PKO)与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Bas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KELM)的光伏短期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选取影响光伏发电功率的主要特征因素,并采用相似日理论对天气类型进行聚类。其次,采用变分模态分解法将...
自力式恒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力学特性分析————作者:王光磊;苗井泉;徐震;黄汝玲;
摘要:针对传统恒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存在的空气节流损失、储气室容量浪费等弊端,构建了基于抽水补偿的自力式恒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建立了压气机、膨胀机、换热器、储气室、水泵/水轮机等部件模型,研究了该系统的稳态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相比同构型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自力式恒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性能提高显著,储气压力为7.2 MPa时,新系统的往返效率和储能密度分别增加3.38%和112%
基于瞬时傅里叶变换和注意力时序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作者:王一凡;张万福;吕学斌;任杰;赵乾乾;许子非;
摘要: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在应对复杂工况和多样化故障模式时面临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瞬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 STFT)和注意力时序卷积神经网络(Attention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TCN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分析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利用STFT提取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
轴流压气机叶片冷热态转换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作者:姜睿琦;罗磊;纪福森;闫晗;
摘要:受高温、高压和离心力共同作用,航空发动机叶型在工作状态(热态)下与加工状态(冷态)存在差异,为了消除冷热态差异对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搭建了叶片热态-冷态仿真转换流程。利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实现有限元计算后叶片数据的自动传递,开发自编程序解决了叶型离散数据点混乱和光顺性不足的问题,构建了二维叶型参数拟合求取及叶型重合度评估检验的方法。以某轴流压气机叶片为研究对象,在离心力、气动力和...
稳焰器对增压锅炉旋流燃烧器冷态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作者:张贺铭;王建志;李江涛;
摘要:为研究稳焰器对增压锅炉旋流燃烧器冷态流场的影响,建立了带小孔稳焰器的旋流燃烧器三维模型,基于Fluent软件,在锅炉额定负荷100%、50%、30%条件下,选取不同直径稳焰器,在稳焰器出口截面到喷油管出口截面的距离变化情况下,用数值方法研究负荷、稳焰器直径及位置对空气流动速度及气体回流区长度及最大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有小孔的稳焰器存在倒流现象,随着稳焰器直径增大,小孔倒流现象减弱。在稳焰器直径...
660 MW超超临界机组直接空冷凝汽器的动态建模与仿真————作者:刘湘璐;康英伟;于会群;杨平;
摘要:以某660 MW超超临界机组的双A型直接空冷凝汽器为研究对象,在充分了解其工艺流程和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机理分析和合理简化,采用集总参数模块化建模方法,建立其动态数学模型,结合现场数据验证了模型在压力模拟方面的准确性,并在汽轮机最大连续出力(Turbine Maximum Continuous Rating, TMCR)工况下对凝汽器动态特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凝冷器入口蒸汽压力、真空泵压...
300 MW空气透平机组主-调阀阀壳强度分析————作者:高开楠;苏小云;舒伟林;王炜哲;
摘要:采用Fluent软件对直管和弯管模型进行流固耦合传热及经验公式计算固体导热的对比分析,得到两者温度分布差异;对某空气透平机组高压阀阀壳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在环境冷态启动阶段阀壳温度与米塞斯(Mises)应力的分布规律;利用Neuber理论修正线弹性模型,进而对阀壳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经验公式计算,直管模型的温度相对误差为0.134%,弯管模型的温度相对误差为0.197%;在环境冷态启动...
基于iTransformer-KAN和DTW的给水泵双重故障预警研究————作者:黄俊清;茅大钧;
摘要:基于当前火电厂中汽动给水泵普遍采用单预警模型,存在误报、漏报的风险,导致给水泵发生故障,进而严重影响汽水系统安全运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重故障预警的健康度评价模型。首先,利用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筛选相关的特征参数作为输入,并通过双树复小波包变换(DTCWPT)对给水泵振动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以提高输入数据的质量。其次,改进iTransformer模型,构建iTransformer-...
某船用燃气轮机涡轮盘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研究————作者:林枫;梁晨;季晨;孙景国;
摘要:为提高船用燃气轮机涡轮盘的寿命设计水平,本文基于数值仿真方法分析获得的典型循环载荷作用下涡轮盘应力、应变状态,预测涡轮盘裂纹萌生位置及寿命。针对涡轮盘高温合金材料开展不同温度下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建立涡轮盘裂纹扩展速率模型,通过ANSYS和裂纹扩展程序仿真获得裂纹扩展历程及寿命。研究表明:涡轮盘通气孔与中心孔等典型位置为裂纹萌生危险位置,涡轮盘材料裂纹扩展速率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涡轮盘裂纹萌生寿命...
温度畸变氢燃气发生器的燃烧及热扩散特性数值研究————作者:李小龙;陈鹏飞;杨华;陈伟;
摘要:针对航空发动机进气温度畸变评定试验需求,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温度畸变氢燃气发生器开展研究。分析了氢燃气发生器在不同扇区和不同当量比供氢条件下的火焰传播特性及热扩散规律。结果表明:长、短燃烧器支杆间隔排布的氢燃气发生器构型能最优化管道内的燃烧分布,且氢燃气发生器的燃烧和热扩散规律由火焰传播特性决定;部分扇区供入燃料时,高温区主要分布在相对应的扇区附近,且当量比为0.1时,高温区向外扩散角...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实用防盲技术
- 省级《天津科技》
- 国家级科学新闻
- 省级《今日科技》
- 省级田径
- 国家级《石油石化节能》
- 省级宠物世界
- 省级勘探家中国石油勘探
- 省级闽江职业大学学报
- 省级建筑与预算
- 北大核心《沉积学报》
- 国家级空中交通管理
- 国家级石油化工设计
- 省级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科技信息
- 南大核心地球环境学报杂志
- 北大核心湖北社会科学
- 北大核心《机械研究与应用》
- 国家级世界地震译丛
- 省级《模具制造》
- 学报《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 省级《电化教育研究》
- 国家级《弹性体》
- 国家级《中国测试》
- 国家级《东方电气评论》
- 省级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 国家级《中国博物馆》
- 北大核心《现代隧道技术》
- 国家级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 省级江苏化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