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热能动力工程》杂志是七0三研究所主办的学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期刊、主要是以军转民,军民结合为报导方针,大力报导热能动力工程领域的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为,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热能动力工程杂志为双月刊,每期112面,主要读者对象为热能动力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的师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动力工程类核心期刊
1997年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录入美国Ei数据库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国外数据库收录: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汽轮机、锅炉、计算机自动控制、传动装置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交叉缩放管内生物污垢热阻与水质参数的关联分析 张一龙;夏玲丽;刘坐东;徐志明503-508+646
采用动态更新策略的微分进化算法优化换热网络 陈上;崔国民;彭富裕;段欢欢509-514+646
考虑抽气系统的凝汽器变工况特性研究 汪正明;刘德有;王丰515-520+647
可调喷射器应用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李新国;林蝶蝶;朱强;张琪林521-526+647-648
矩形小翼纵向涡发生器流动换热研究 曾卓雄;王漳军;张龙;徐义华527-534+648
热力涡轮机械
双层板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冷却性能的数值分析 李月茹;戴韧;王蛟;徐强535-540+648-649
基于Easy5的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梅姣姣;陈金伟;张会生;苏明541-546+649
低叶尖马赫数开式叶轮气动声源数值研究 万剑峰547-550+649-650
基于高级过程仿真软件APROS的燃气轮机性能分析 朱正香;韩朝兵;司风琪;黄志军551-557+650
催化-预混混合燃烧室反应特性分析 王岳;刘爱虢558-563+650-651
大型水氢氢汽轮发电机重复级轴流风扇加弯设计数值研究 胡磊;袁益超;张小虎;崔阳阳564-569+651
新技术、新产品
职称论文代发范文:浅谈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
【摘 要】工程造价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是指建设某项工程预计开支或实际开支的所有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也就是通过建设一项工程形成相应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需投入的一次性费用的总和,即建设工程投资。在实际应用中也可将工程造价解释为建成某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材料设备市场、技术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本文分析了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问题。
【关键词】职称论文代发,造价控制,施工阶段,竣工结算
1.规范招投标活动
工程项目招投标是项目实施阶段的第一道工序,是确定工程合同造价、择优选取施工单位的关键阶段。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应放在规范招投标活动和招标方式的确定上,招标评标应实行合理低价中标。因此,做好招投标工作非常重要。在招投标过程中,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二是不断提高标底的编制质量和评标人员的业务素质,切实搞好招投标;三是严格禁止招标人利用施工企业的弱点,人为地要求施工企业压价等条件。
热能动力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某船用燃气轮机涡轮盘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研究————作者:林枫;梁晨;季晨;孙景国;
摘要:为提高船用燃气轮机涡轮盘的寿命设计水平,本文基于数值仿真方法分析获得的典型循环载荷作用下涡轮盘应力、应变状态,预测涡轮盘裂纹萌生位置及寿命。针对涡轮盘高温合金材料开展不同温度下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建立涡轮盘裂纹扩展速率模型,通过ANSYS和裂纹扩展程序仿真获得裂纹扩展历程及寿命。研究表明:涡轮盘通气孔与中心孔等典型位置为裂纹萌生危险位置,涡轮盘材料裂纹扩展速率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涡轮盘裂纹萌生寿命...
温度畸变氢燃气发生器的燃烧及热扩散特性数值研究————作者:李小龙;陈鹏飞;杨华;陈伟;
摘要:针对航空发动机进气温度畸变评定试验需求,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温度畸变氢燃气发生器开展研究。分析了氢燃气发生器在不同扇区和不同当量比供氢条件下的火焰传播特性及热扩散规律。结果表明:长、短燃烧器支杆间隔排布的氢燃气发生器构型能最优化管道内的燃烧分布,且氢燃气发生器的燃烧和热扩散规律由火焰传播特性决定;部分扇区供入燃料时,高温区主要分布在相对应的扇区附近,且当量比为0.1时,高温区向外扩散角...
基于改进M-H模型的涡轮叶片复合疲劳寿命预测研究————作者:王妍;毕俊喜;王柳璎;葛新宇;
摘要:针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在高低周复合疲劳损伤影响下存在寿命预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耦合损伤的改进非线性累积损伤模型。在Manson-Halford (M-H)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复合材料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损伤行为,构建考虑耦合损伤的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预测模型。以常用航空发动机叶片材料为例,将其疲劳试验寿命数据与Miner模型、T-K模型、Zhu模型和改进M-H模型的预测寿命进行对比,验证改进M...
基于光学诊断的高精密双路喷嘴雾化过程研究————作者:耿杰;甄旭东;何振鹏;
摘要:为了深入探索高精密双油路离心喷嘴的雾化性能变化规律,利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和高速相机等测试系统,通过雾化实验研究在不同的供油压力下,喷嘴的雾化形态发展过程、雾化锥角和粒度分布等特性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供油压力的增加,两油路单独工作时雾化锥角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当供油压力为0.4 MPa时,副油路的锥角达到最大值,约为107°;当双油路同时工作时,雾化锥角受主油路影响...
甲烷掺氢微扩散燃烧火焰特性研究————作者:毛荀;葛正好;撒博文;张永生;
摘要:近年来各类间歇性新能源发电得到大力发展,为了满足不稳定能源的消纳问题,作为过度中间能源的氢能被广泛使用。然而氢气在燃烧过程中稳定性较差,NOx排放量高,虽然理论上在微混燃烧器中有着较好的燃烧特性,但缺乏实验数据支撑。针对微混燃烧器中10 kW甲烷掺氢混合气的燃烧特性,通过改变燃料中氢气含量以及燃烧当量比,对燃烧火焰稳定性、火焰颜色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掺氢比α...
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进气机匣可调静子叶片拓扑优化研究————作者:邹钰;郑晓霞;何博涵;李志强;
摘要:针对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进气机匣可调静子叶片的轻量化设计需求,采用变密度法中的固体各向同性惩罚微观结构(SIMP)模型对静子叶片结构进行拓扑优化。根据优化结果,提出了内部空心化设计、内部增加加强筋和肋板等结构改进方案,对优化后的静子叶片与传统实心叶片分别进行了静强度和模态分析,并对比分析了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方案叶片质量下降38.1%以上,使1阶固有频率提升22.5%以上,最大变形增量19...
风力机翼型气动性能与噪声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作者:印四华;朱成就;汪泉;徐唐杰;
摘要:针对风力机叶片气动性能与叶尖噪声无法良好兼顾的问题,本文提出翼型气动性能与噪声同步优化设计方法。采用B样条函数表达翼型曲线,利用RFOIL软件计算翼型的气动性能,基于噪声半经验公式(BPM模型)预测翼型的噪声;建立基于气动性能与噪声特性的风力机翼型优化数学模型,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并耦合RFOIL软件及BPM模型编制优化程序,通过不断优化迭代输出Pareto最优解,根据最优解得到新翼型参数,将新翼型...
基于Sobol法的垃圾焚烧炉参数敏感性分析与运行优化数值模拟————作者:崔博琛;龚凌诸;黄志鸿;孙加康;
摘要:针对垃圾焚烧炉参数优化优先级设定问题,以福州市处理量为600 t/d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为研究对象,在额定工况下对焚烧炉燃烧进行数值模拟,采用Sobol敏感性分析法研究一次风占比、过量空气系数、烟气再循环率和负荷对出口NOx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风占比和烟气再循环率的直接影响较为明显,而负荷与烟气再循环率的交互作用更为显著;通过烟气再循环耦合一次风占比得出最佳工况为一次...
基于喷水置换的供热改造方案关键参数影响研究————作者:程佳豪;杨宇;郑莆燕;沈仁虎;
摘要:针对南方某电厂600 MW热电联产机组,采用喷水置换配合冷段再热抽汽方案来提高冷段再热管道供热能力。运用Ebsilon软件搭建了机组机炉一体化模型,在考虑锅炉和汽轮机安全约束的条件下,对喷水置换配合冷段再热抽汽方案进行最大供热抽汽流量与喷水量的研究,分析了不同再热器喷水量对高压缸末级级组压差、再热器进/出口温度及煤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水量的增加,机组的供热能力提高,高压缸末级级组压差增幅减...
垃圾焚烧炉稳态运行燃烧参数的优化研究与应用————作者:容毅浜;刘效洲;刘杰成;朱光羽;
摘要:现存的垃圾焚烧炉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关键运行数据呈现出滞后、强耦合及多扰动的特点,所以需要实时动态调节垃圾焚烧炉运行参数,以保障垃圾焚烧炉的稳定高效运行。本文采集垃圾焚烧炉的历史运行数据,采用多层LSTM神经网络,利用离线训练建立垃圾焚烧炉运行参数与热效率之间的高度非线性耦合数学模型,以垃圾焚烧炉热效率最大为目标,利用强化学习技术对垃圾焚烧炉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并提供了具体的应用实例。...
螺旋管内流动沸腾干涸点实验研究————作者:汤维;郭明;张戈;吴小航;
摘要:针对直径为736和1 800 mm的两套螺旋管,在系统压力p为0.44~7.01 MPa、质量流速G为48.28~1 060.12 kg/(m2·s)、热流密度q为48.44~493.48 kW/m2的热工参数条件下,实验研究了管内流动沸腾干涸点,实验螺旋管内径Di为14 mm,螺旋升角β为5.5°,分析了干涸时螺旋管壁面周向温度变...
基于级的静叶空间结构优化对倒车涡轮性能影响的研究————作者:杨耿辉;赵天笑;王国杰;高杰;
摘要:为优化倒车涡轮静叶的设计,以双涵道一体化可直接倒车涡轮中的静叶作原型叶片,构造了周向倾斜、周向弯曲、轴向掠及复合弯掠4种积叠形式的叶型,对改型前、后静叶的气动性能及改型后的涡轮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叶型改变对涡轮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周向倾斜增加了气流的轴向速度,抑制了静叶叶背中后部叶根处轮毂端壁的流动分离,提高了涡轮功率和效率;弯曲结构较倾斜结构积叠线变化幅度减小,缓解了叶根处的马蹄涡损失...
基于WSVM的火电机组能效寻优及运行状态评价————作者:王志杰;吕当振;田红;刘帅;
摘要:为了提升火电机组在全工况范围内的能效水平,提出了基于加权支持向量机(WSVM)的火电机组能效寻优及运行状态评价方法:首先,利用机组运行数据,依据稳定性判据和样本密度法筛除非稳态及异常工况下的运行数据;其次,采用能效择优方法确定模型训练时的样本权重,利用WSVM建立火电机组能效寻优模型,依据该模型获得火电机组各工况下主要指标及参数最优值;最后,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将获得的最优值与过程值进行对比,并通过...
基于Ebsilon软件的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传热特性模拟研究————作者:覃跃;李德波;覃吴;廖伟辉;
摘要:为了准确掌握燃煤锅炉在低负荷稳燃等恶劣工况下的壁温分布,采用Ebsilon16.4软件模拟分析了冷灰斗水冷壁、螺旋管水冷壁和垂直管水冷壁的压力、温度及质量流量对水冷壁的换热量、金属壁温及平均热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灰斗水冷壁与垂直管水冷壁的传热特性曲线变化趋势较为相似,而螺旋管水冷壁处的换热量及平均热流密度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前两者完全相反,验证了螺旋管的抗热偏差能力较强
基于双效吸收式冷热水机的冷热电联产系统3E研究————作者:张亚飞;王婧;曹艺怀;武立强;
摘要:冷热电联产(CCHP)系统可提高能源利用率,满足用户冷热电负荷需求,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提出一种通过双效吸收式冷热水机(AH/C)即可同时满足用户的冷热负荷需求的CCHP-AH/C系统,并以能源利用率和单位火用成本最优建立了目标函数,通过MATLAB软件调用Aspen Plus中的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CCHP-AH/C系统制热工况的能源利用率为119%,火用效率为56...
基于WOA-VMD转子-轴承系统信号分解重构方法研究————作者:张立尧;卢凯庭;姜海燕;王亚萍;
摘要:为了有效缓解噪声对故障诊断精度的影响和信号分解过程中出现的模态混叠和端点效应问题,本文提出基于鲸鱼优化算法-变分模态分解(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WOA-VMD)的信号分解与重构方法。首先,利用WOA对VMD算法中的分解层数和惩罚因子进行自适应优化,将优化后的参数输入到VMD中对含噪信号进行分解;然后...
不同调峰深度下火电机组能效实时评价技术及应用————作者:王志杰;田红;陈文;成珊;
摘要:为实现火电机组的节能提效,开展不同调峰深度下火电机组能效研究势在必行。首先,构建了机组能效状态指标体系,通过对火电机组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基于K-medoids多指标同步聚类算法获得供电煤耗率辅助基准值;其次,建立各工况能效特征指标与供电煤耗率的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非线性模型,进而获得更具泛化性的机组各工况供电煤耗率最优基准值;最后,建立了多状态指标融合的能效评价模型,形成对火电机组能效...
基于CEEMD-WOA-LSTM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作者:李恺丽;王剑斌;沈怡俊;陈博;
摘要:针对实际电力系统中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建立了基于CEEMD-WOA-LSTM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确定辐照度、湿度、温度和风速为光伏功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高斯混合模型聚类将数据集分为晴天、多云、雨天3种天气类型,以降低训练集与测试集之间的差异并提高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从而完成数据预处理。其次,采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解并重构,降低其强随机...
基于改进CNN的变工况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作者:孙建;刘同干;杨洪武;王鹏程;
摘要:针对电厂旋转设备的滚动轴承变工况运行时传统深度学习方法特征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NN的引风机变工况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卷积对原始特征图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通道注意力机制对多尺度特征进行自适应筛选;之后构建稠密连接残差模块结构,以实现模型快速收敛和特征重用目的;最后以SoftMax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利用Adam软件进行优化,实现对轴承健康状态的识别。通过模拟试验测试结...
ZGM中速磨煤机流场优化及应用————作者:张国兴;张海龙;雷立福;张锋;
摘要:制粉系统是火电厂煤粉锅炉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磨煤机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机组运行。为解决某电厂ZGM133G-Ⅰ型中速磨煤机在投运过程中存在外筒体磨损严重、煤粉泄露的风险隐患,采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对磨煤机内部流场进行计算分析,找出筒体局部磨损严重的原因,提出在磨煤机入口安装导流板的流场优化方案,并进行现场实际改造。改造完成后进行了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动环阻力不同是动环出口风速不均的主要原因;一...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染料工业
- 国家级《黑龙江交通科技》
- 北大核心《中国港湾建设》
- 国家级 印刷
- 省级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 省级《科技潮》
- 北大核心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省级《辽宁丝绸》
- 北大核心《计算机应用研究》
- 北大核心《档案》
- 省级汽车与你
- 省级坦克装甲车辆
- 北大核心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 北大核心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古地理学报》
- 省级《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 北大核心中国科学
- 省级建筑装饰材料世界
- 北大核心《实验力学》
- 国家级《中国水运》
- 省级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 省级科学课
- 北大核心《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矿冶工程》
- 北大核心《数学学报》
- 国家级婚姻与家庭
- 国家级金属加工(热加工)
- 省级《化学与黏合》
- 省级《上海建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