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技术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汽轮机技术

《汽轮机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23-1251/TH
国际标准刊号:1001-5884
主办单位: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主管单位:哈尔滨电气集团
查看汽轮机技术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流体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化工科技论文范文

  【杂志简介】

  《汽轮机技术》为专业技术性刊物。内容涉及汽轮机的实验研究、加工工艺、材料应用、安装调试、维护运行、设备改造等方面。读者对象为发电设备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等,也可供力学、材料、能源等专业科研人员参考。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题论述、设计计算、试验研究、运行维护、工艺材料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汽轮机、燃气轮机相关国际标准背后的力学问题 徐自力,方宇,赵宇,王建录,赵世全,XU Zi-li,FANG Yu,ZHAO Yu,WANG Jian-lu,ZHAO Shi-quan

  喷嘴速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李勇,常昕宇,LI Yong,CHANG Xin-yu

  核电汽轮机高压缸回热抽汽及排汽湿度测量方法研究 王威,吕智嘉,李勇,王帅,WANG Wei,LV Zhi-jia,LI Yong,WANG Shuai

  汽轮机转子热应力有限元计算隔离体模型精度研究 郭杰,谢诞梅,张恒良,高尚,魏红明,GUO Jie,XIE Dan-mei,ZHANG Heng-liang,GAO Shang,WEI Hong-ming

  600MW汽轮机喷嘴室温度场与应力场有限元分析 盛伟,孟帅,李子超,崔峰博,SHENG Wei,MENG Shuai,LI Zi-chao,CUI Feng-bo

  一种凝汽器管束布置修正系数的数值计算方法 宋建涛,张莉,杨蒋文,王富华,SONG Jian-tao,ZHANG Li,YANG Jiang-wen,WANG Fu-hua

  二次再热汽轮机回热系统配置方案探讨 李传胜,聂鑫,LI Chuan-sheng,NIE Xin

  国产某600MW汽轮发电机组基础动力学特性有限元分析 梁伟,张世海,李录平,刘雄彪,黄章俊,晋风华,陈向民,LIANG Wei,ZHANG Shi-hai,LI Lu-ping,LIU Xiong-biao,HUANG Zhang-jun,JIN Feng-hua,CHEN Xiang-min

  基于Ansys的汽轮机转子动平衡一次加准法研究 唐贵基,张文德,李琨,宗鹏程,黄伟,张家伟,TANG Gui-ji,ZHANG Wen-de,LI Kun,ZONG Peng-cheng,HUANG wei,ZHANG Jia-wei

  船用汽轮机控制切换仿真分析 李所军,樊传路,丁豹,LI Suo-jun,FAN Chuan-lu,DING Bao

  采用离合联轴器的双轴汽轮机甩负荷特性研究 董中杰,刘娇,刘金福,DONG Zhong-jie,LIU Jiao,LIU Jin-fu

  冷凝器模拟装置抗冲击试验研究 苏宝龙,SU Bao-long

  机械工程师杂志社投稿:导弹控制系统优化研究

  摘 要:导弹控制系统作为导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导弹的正常工作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经典控制方法和现代控制方法在导弹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通过对经典和现代控制方法在导弹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全面比较分析,进一步提出对导弹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为导弹控制系统的性能稳定、准确定位等都提供了更有效保证。

  【关键词】导弹控制系统,优化技术

  1 引言

  通常导弹控制系统的控制性不是很稳定,往往将这样的特性称为动态性,基于这样的现状下,导弹控制系统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研究,以提升其稳定性。然而,传统的导弹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导弹,而只是适用于中小规模、函数性态相对简单的导弹控制系统的优化。目前导弹系统是一个包含多个领域的大型综合系统,包括几何外形分析、气动分析、隐身分析和结构设计等,目前所使用的经典优化设计方法并不能对其起到作用。

  汽轮机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汽轮机额定背压的计算与修正————作者:蒋寻寒;吴仲;陈开锋;徐钟宇;邵飞;

摘要:目前的额定背压计算流程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很多条件下得到的额定背压与实际背压偏差较大。依据第一性原理,对额定背压的计算流程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按额定背压计算的标准流程得到的背压一般偏低,随着平均负荷率降低,偏低的幅度逐步减小。同一地区的机组,冬夏季背压差异越大,额定背压偏低幅度越大。可靠的额定背压结合预期的平均负荷率,是汽轮机冷端优化设计(低压缸排汽面积优选)的关键依据

大功率汽轮机末级长叶片鼓风热的定量分析————作者:代海红;李音;韩家祺;周监令;张志英;王坤;

摘要:为研究大功率汽轮机在小负荷状态下末级长叶片区域的鼓风热现象,首先汇总分析了各类相关文献关于旋转叶片类结构搅拌鼓风热现象相关的定量计算公式,然后以国内某大功率600MW超临界发电汽轮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末三级动、静叶片的流场数值模型,依据热力设计数据对其末三级多工况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其流场分布数据。在数值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探讨了负荷水平、工质密度和动力黏度等因素与鼓风热损失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

基于喉部出口流场的凝汽器布管设计及改造应用研究————作者:张莉;王天赐;孙雪;

摘要:凝汽器布管设计合理与否对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至关重要,相较于以往的布管方法,基于喉部出口流场对凝汽器进行布管设计更为合理。以某880MW火电机组凝汽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首先模拟获得耦合排汽缸的喉部出口流场;然后基于喉部出口流场对两种布管方案的凝汽器进行了壳侧蒸汽流场的数值模拟,通过性能参数提取对凝汽器的两种布管方案进行了比较,并为凝汽器改造确定了较好的布管方案;同时为改造后的凝汽器提供了基...

新型宽负荷高效汽轮机组的构想及经济性分析————作者:祝建飞;胥建群;韩朝兵;周丽丽;沈建峰;范立华;

摘要:针对当前主流的节流配汽机组,分析了调峰运行的经济性,指出影响经济性的根本原因是主蒸汽压力这一循环初参数的下降。针对这一原因,提出一种新型宽负荷高效汽轮机组的构想——高压缸分列布置,在低负荷下切除其中一个以提升主蒸汽压力,另一高压缸仍维持高效运行。对新型机组基于APROS平台进行建模仿真,进一步分析热力经济性特点,并着重对高压缸效率的变化进行了论述。新型机组能在调峰方式下实现宽负荷高效,充分发挥超超...

基于灰箱理论的燃气轮机建模方法及输出预测————作者:张辉;阮圣奇;李亚飞;夏永放;李敬豪;王斌;王严;

摘要:聚焦于燃气轮机运行工况不稳定及仿真建模难度高的问题,鉴于传统建模方法单一且模拟效果难以满足实时工况需求,基于灰箱理论的模型建立方法被提出,旨在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首先,采用机理建模与数据驱动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对压气机模块进行机理建模,对燃烧室和透平模块进行数据驱动建模。随后,将压气机模块运算所得数据结果作为GA Elman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最后,选取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

服役态汽轮机末级叶片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的研究————作者:张健;邵敏;方振邦;王若民;赵常威;杨洋;陈晓璐;汤文明;

摘要:针对某火电机组服役10年的660MW汽轮机末级叶片,采用显微分析、物相分析与力学性能测试的方法,结合应力分布数值模拟,探究长期服役过程中该17-4PH钢末级叶片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服役叶片不同部位马氏体板条宽度无明显变化,但逆转变奥氏体含量不同,ε-富铜相、M23C6相和Nb(C,N)相等第二相颗粒细小而弥散分布,未发生明显长大。服役...

基于麻雀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阀门内漏诊断研究————作者:龚家乐;曹丽华;李大才;司和勇;

摘要:由于数据驱动支持向量机模型在阀门泄漏诊断过程中各个参数不具备自适应能力,导致诊断能力较弱,提出了麻雀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SSA)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的阀门内漏诊断模型,并在诊断过程和模型诊断性能上与标准SV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诊断过程中,SSA-SVM阀门内漏诊断模型能够适时调整模型参数,并保持...

燃气轮机可倾瓦推力轴承承载性能试验————作者:王利伟;母博伟;韩佳真;徐科繁;张广辉;

摘要:设计并搭建了某型燃气轮机可倾瓦推力轴承试验台,在对试验设备检查及调试后,开展了对外径为255mm、转速为3 200r/min、比压为0.9MPa推力轴承的变轴向推力试验及轴向推力加载20min稳定运行试验,研究给出了轴向推力加载及进油温度对该型可倾瓦推力轴承轴瓦温度的影响。试验表明,轴向推力每增大16kN,轴瓦温度提高5℃左右;进油温度40℃相对于进油温度30℃,轴承温度高3℃左右。试验为推力滑动...

燃气轮机变工况建模仿真及环境条件的非线性影响分析————作者:刘鹏;李建强;郭靖;牛成林;

摘要:基于模块化建模思想和机理建模的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构建了西门子V94.3A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计及冷却抽气计算的详细变工况模型,并通过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机组增减负荷的动态性能仿真实验,并深入研究分析了环境条件变化对V94.3A型燃气轮机变工况运行的非线性影响及其主要参数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负荷突变程度越大机组的转速超调量也越高,且合理地降低...

多类型供热机组热电负荷分配优化提升热电厂经济性的效果分析————作者:杨海生;唐广通;王文营;金鹤峰;吴云凯;

摘要:研究了在全厂总供热需求及全厂电出力一定的条件下多类型供热机组的热电负荷分配优化问题。基于Ebsilon建模仿真软件获取的4台机组热电特性和电-热-耗煤量特性,采用数值优化软件对两类电厂应用情景下的热、电负荷分配进行了优化分析。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情景二,全厂总热负荷3 000GJ/h、全厂总电出力890MW条件下,4台机组开机方式下的优化方案与基准方案相比,总耗煤量降低5.0t/h,每小时可节省标...

某高效轴流压缩机一维特性计算与改型设计研究————作者:覃子珍;李宇峰;关淳;刘金福;

摘要:基于某型多级轴流压缩机,确定了一个满足新的压缩空气储能要求的高效轴流压缩机设计方案,并优化了各级可调导叶控制规律,使喘振裕度提高了0.12%。本文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压缩机的改型设计和进一步的优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鼠笼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冲击动力学仿真与试验研究————作者:王晓伟;田泽辉;邓旺群;聂卫健;刘文魁;张广辉;

摘要:提出了一种冲击载荷作用下鼠笼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并进行了冲击仿真和冲击试验研究。该方法基于短轴承理论和有限元方法,考虑冲击载荷,构建鼠笼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冲击动力学模型。分别考虑阻尼器供油、不供油以及冲击载荷脉宽影响,采用时域方法进行冲击动力学仿真计算。进一步设计了鼠笼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冲击试验台,采用电动激振器模拟三角波进行冲击试验,分别在阻尼器供油、不供油以及不同冲击载荷脉宽...

1000MW汽轮机轴系扭振参数计算分析————作者:樊卿;汪昌勇;周强;帅志昂;何超;

摘要:某核电1 000MW汽轮机组为进口设备,供货方未提供汽轮机组轴系的等效转动惯量、等效扭转刚度及轴系扭振频率等参数,该参数对于解决扭振问题及开展振荡风险评估等均至关重要。根据模化理论建立了汽轮机轴系的等效三维模型,对轴系的扭转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应变能法计算了转子等效扭转刚度,解决了该机组因为缺失扭振参数无法开展振荡风险评估等问题,为电厂和汽轮机生产厂家提供了计算汽轮机组轴系扭振参数的方法

基于导流板结构的再热调节蝶阀在小开度工况下内部噪声特性数值模拟研究————作者:李彦峰;孟龙;王凯;楚国宇;何勇;袁威;张磊;

摘要: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某常规岛汽轮机再热调节蝶阀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小开度工况下噪声的产生,并利用导流板结构降低再热蝶阀的内部流阻和噪声。采用Fluent软件对无导流板和添加导流板的再热蝶阀内流场和噪声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添加导流板可以有效降低再热蝶阀的速度梯度,减少较大漩涡的产生,从而改善流场。同时添加导流板后,所设各监测点声压级在频率为500Hz~4500Hz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噪...

集成OSC与BEST的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热力性能研究————作者:王惠杰;高浩然;许小刚;赵建红;

摘要:随着蒸汽参数的升高,二次再热机组普遍存在着抽汽过热度较高,加热器换热温差和(火用)损失较大的问题,这阻碍了机组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以1 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例,提出了2种优化方案。方案1采用外置蒸汽冷却器(outer steam coolers, OSC),方案2集成OSC和背压抽汽汽轮机(back pressure extraction steam turbine, BEST)。对3种...

表面粗糙度对跨音速叶栅流动特性的影响————作者:董中杰;

摘要:针对汽轮机低压末级叶片表面粗糙度容易变大问题,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表面粗糙度对跨音速二维叶栅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粗糙度从0.025mm增大到0.20mm时,靠近叶片出汽边位置,内弧侧总压基本不变,而背弧侧低压区先扩大后减小,从而导致叶型损失先增大后减小,粗糙度0.10mm时,损失最大,这种变化规律是由于叶型喉部激波与背弧附面层干涉引起的附面层厚变化导致的

海上风光联合火电机组的综合性能优化配置方法————作者:唐炜洁;王海涛;王新超;夏盼盼;吴子瞻;潘蕾;

摘要:为提高沿海地区燃煤机组与海上风电光伏耦合运行的综合性能,提出了一种考虑机组动态特性影响的风光容量配置方法和针对风光不确定性的随机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引入动态跟踪频域指标和AHP-熵权法构造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基于风力、光伏发电和超临界燃煤机组的特性建模,优化配置系统可消纳的风光容量,并分析不同储能容量对弃风弃光率的影响。其次,为获得与系统动态运行最匹配的优化调度结果,建立包含动态频域跟踪指标的机会约...

进口旋流条件下涡轮导叶全气膜冷却效率的实验研究及优化————作者:付仲议;刘金鑫;黄琦;房兴龙;

摘要:为了研究进口旋流条件下涡轮导叶全气膜冷却效率特性,使用热色液晶测量了在旋流强度为0.3,旋流方向为顺时针和逆时针,冷气流量比为6.9%、7.5%和8.0%下某型高压涡轮导叶的全气膜冷却效率分布,并针对旋流影响开展了导叶气膜冷却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涡轮进口旋流对导叶压力面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较大,进口旋流使压力面中弦区域冷却效率整体降低60%左右;顺时针旋流使压力面冷气向叶根偏转,逆时针旋流使压力面...

不同开槽结构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研究————作者:王旭;戴萍;王少卿;周永洋;季天宇;

摘要:研究了不同吹风比下圆形孔、横向槽、圆弧槽以及阶梯槽气膜孔的气膜冷却效率,对相同槽宽、槽深情况下不同开槽结构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横向槽能够使下游产生反肾形涡对抑制了肾形涡对的不利影响,中低吹风比下其冷却优势最为明显。圆弧槽在射流经过其下游槽壁的圆弧结构时,会发生科恩达效应产生一个高效冷却区域,提高了气膜贴壁性。阶梯槽通过阶梯结构促使射流在下游槽壁产生了2个二次流,进而提高了气膜展向上的流动...

多汽源加热熔盐储能模式在火电机组调峰运行中的分析研究————作者:冯垚飞 ;冯林魁 ;卢可 ;王平 ;谷志德 ;赵凯 ;谢生璐 ;任艳男 ;

摘要:以350MW热电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针对熔盐储能对能量具有迁移性的特点,结合蒸汽品位、蒸汽分流比等影响参数分别对单汽源、多汽源加热储-释热策略下的调峰能力、热效率、等效往返效率及综合煤耗等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熔盐系统储-释热特性得到了机组在储热、放热阶段热电特性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储热模式下,单汽源、多汽源加热熔盐基本可以达到同样的调峰深度,多汽源加热储热策略下的热效率更高,提高蒸汽分流比...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汽轮机技术》机械工程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447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