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轴承

《轴承》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1-1148/TH
国际标准刊号:1000-3762
主办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查看轴承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核心科技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目录参考

  【杂志简介】

  《轴承》是中国唯一国内外发行的轴承科技及其应用期刊,创刊于1958年,中文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用刊,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用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用刊。曾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在全国机械系统科技期刊评比中连续七次获奖,国内外发行。轴承杂志立足轴承制造业,并涵盖了轴承设计、试验及应用等部门。刊载论文坚持技术超前和实用相结合。

  本刊本着宣传贯彻交流科研成果与工作经验、普及轴承应用知识的宗旨,从1958年创刊起,就全心全意为轴承行业服务,和轴承行业一起成长、壮大,经历了从季刊、双月刊到月刊,由小开本到大开本的过度,内在质量也再不断提高,紧紧围绕行业的科技进步、技术改造、生产管理等各个领域精选论文,刊发了大量创新、实用的信息,保持了行业权威期刊的地位。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荣获1996-1998年度机械工业优秀期刊二等奖。

  荣获1993-1994年度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荣获1992年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产品设计与应用、工艺与装备、测量与仪器、试验分析、企业管理、工夹模具、专题综述、国外轴承科技等,随着行业新需求的出现,将会有新栏目奉上,如将要启动的“热点问题讨论”将对轴承降噪、轴承密封展开讨论。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电动机用可控油膜轴承突发工况下冲击载荷研究 谢嘉,王世明,高艾琳,沈海琛,张德海,Xie Jia,Wang Shiming,Gao Ailin,Shen Haichen,Zhang Dehai

  离散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在磁轴承中的应用 孙冬梅,徐海鹏,范文,熊鑫,曾理,Sun Dongmei,Xu Haipeng,Fan Wen,Xiong Xin,Zeng Li

  弹性支承超高速微型球轴承的动态仿真与试验分析 谢鹏飞,葛世东,徐俊,屈驰飞,李晌,Xie Pengfei,Ge Shidong,Xu Jun,Qu Chifei,Li Shang

  CC 型保持架调心滚子轴承 李华伟,董玉雪,姜子洋,Li Huawei,Dong Yuxue,Jiang Ziyang

  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的改进设计 赵秀婷,孟瑾,刘致文,Zhao Xiuting,Meng Jin,Liu Zhiwen

  圆锥滚子超精研导辊的磨削辊形及其精密测量 高作斌,毕晓磊,马伟,Gao Zuobin,Bi Xiaolei,Ma Wei

  高精度柔性球轴承外径面研磨工艺分析 李兵建,任小中,孟庆伟,马万明,Li Bingjian,Ren Xiaozhong,Meng Qingwei,Ma Wanming

  中小型轴承零件硬车削工艺试验 张亭亭,张林,于琦,李红,Zhang Tingting,Zhang Lin,Yu Qi,Li Hong

  GCr15钢制薄壁轴承套圈高压气淬工艺及分析 李付伟,龚建勋,宋华华,刘汇河,王兵信,Li Fuwei,Gong Jianxun,Song Huahua,Liu Huihe,Wang Bingxin

  氮化硅陶瓷滚子轴承的高速性能试验 李鸿亮,张占立,李建华,王玉飞,Li Hongliang,Zhang Zhanli,Li Jianhua,Wang Yufei

  挤压型铝合金自润滑关节轴承性能研究 王兆昌,Wang Zhaochang

  深冷处理对 GCr15轴承钢性能的影响 李辉,尹甜甜,刘勇,Li Hui,Yin Tiantian,Liu Yong

  中级工程师论文范文:PLC实现继电保护在10kV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10kV目前是我国配电系统中最低的配电电压,研究10kV配电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和维护,是实现继电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对人们安全用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PLC技术在我国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重要。做好10kV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工作,能够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正常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并且能够推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本文首先就介绍了配电系统中的PLC技术,其次分析了PLC应用实现10kV配电系统中的继电保护。

  【关键词】PLC,10kV配电系统,继电保护

  所谓继电保护,就是当配电系统或电力元件发生故障而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时,能够及时发出警告,并直接向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立即终止故障发展的一种自动化装置,它能最大程度的减小故障对配电系统的影响和危害,将电力设备的损坏度降到最低。10kV配电系统要想实现继电保护,就必须在系统中安装一定的保护装置,从而实现对10kV配电系统的监控、测量和保护。因此,必须采用PLC技术来实现10kV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

  轴承最新期刊目录

几种典型自润滑涂层材料的研究进展————作者:宫雪;周帅;张耀辉;刘洁熙;

摘要:自润滑涂层是一种重要的固体润滑材料,它可以显著减少摩擦磨损,提升设备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中。随着工业的发展,对自润滑涂层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完善自润滑涂层材料与研究体系,以满足对自润滑涂层低磨损率、优异的润滑性能以及更高可靠性的新需求。本文综述了几种典型自润滑涂层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该类涂层的组分设计和摩擦学性能,总结了目前在自润滑涂层...

表面织构与涂层耦合作用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进展————作者:毛亚洲;胡怀宗;张宇轩;黄玉春;郑景阳;

摘要:表面织构与表面涂层作为改善表面摩擦学性能的两种方式,具有各自独特的优点,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将表面织构与表面涂层耦合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进一步改善应用于恶劣工况条件下的摩擦副摩擦学性能。本文首先概述了不同润滑状态下的减摩机理,并对表面织构常见的表面形貌、几何特征参数及其分布形式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从织构/涂层结合性能入手,综述了织构几何参数对涂层结合性能的影响;最后,将表面织构与涂层耦合作...

基于AECDPO的滚动轴承微弱故障特征提取方法————作者:许志勇;薛卓;赵磊;刘生旺;薛超;

摘要:针对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容易被强高斯白噪声淹没导致的诊断难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增强平均组合差分形态学滤波方法(Adaptive enhanced mean combined differential morphology filter, AECDPO)用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首先,根据平均组合算子(Average combination difference morphological filte...

Ni+N复合离子注入对8Cr4Mo4V轴承钢乏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作者:刘斌;杨玉磊;刘凡;金杰;林碧华;

摘要:增强轴承钢乏油工况下的摩擦学性能,对提高航空的装备服役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Ni和N复合离子注入对8Cr4Mo4V轴承钢进行了处理,测试了乏油工况下的摩擦磨损行为,通过摩擦学分析揭示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1)Ni+N复合注入可显著提高8Cr4Mo4V轴承钢的乏油摩擦学性能,高剂量注入的效果优于低剂量注入,可将摩擦系数由无注入试样的0.07~0.22降低至0.05~0.08,并将磨损率由2.5...

轴承材料表面强化技术研究进展————作者:张秋波;杜三明;贺甜甜;傅丽华;张永振;

摘要:随着轴承服役环境的愈加复杂化、严峻化和极端化,对轴承性能的需求也愈加综合化:耐磨性、耐蚀性、抗冲击、抗疲劳等。而轴承基体材料远不能满足以上综合性能需求,传统热处理对性能的提升也比较单一、有限,所以在轴承材料表面施加进一步强化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实上,近年来轴承材料表面强化处理发展迅速,已成为轴承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也成为高端轴承生产过程中的必要环节。这得益于大量研究者对轴承材料表面强化理论的不断...

航天微型轴承挡圈化学抛光液配方优化及抛光机理研究————作者:孟凡宁;郭豪;戴玉龙;李文超;李泽强;

摘要:航天微型轴承挡圈的表面粗糙度直接决定着其服役过程中的产生的摩擦和磨损。为了获得微型轴承挡圈超光滑表面,降低微型轴承表面的摩擦和磨损以满足航天工业对轴承的高性能需求,本文研制了一种含有过氧化氢、柠檬酸钠、甘氨酸、二氧化硅等成分的绿色环保化学机械抛光液。设计单因素试验,获得了优化的航天微型轴承垫片抛光液配方,即pH值为9、过氧化氢浓度为1.5 wt.%、柠檬酸钠浓度为0.5 wt.%、甘氨酸浓度为0....

新型球面隐式洛伦兹力偏转磁轴承优化设计与分析————作者:张志莲;王歧;尚雪;焦飞腾;史承泰;

摘要:针对传统磁悬浮框架飞轮(MSGFW)用洛伦兹力偏转磁轴承方案存在轴/周向气隙磁密波动、偏转悬浮精度差以及偏转角度小的问题,基于轻量化设计需求,设计了一种球面结构的隐式洛伦兹力偏转磁轴承。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比评估了该新型结构与传统磁悬浮方案在气隙磁密分布方面的性能差异。结合洛伦兹力偏转磁轴承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利用等效磁路理论构建了其磁路模型,并进一步开展了相关磁路特性分析。以洛伦兹力磁轴承磁密强度和...

摩擦速度对Cr14Mo4V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作者:李檀;王存宇;王辉;俞峰;曹文全;

摘要:对双真空冶炼Cr14Mo4V钢进行了冶金质量分析,采用环-块磨损的方式研究了摩擦速度对Cr14Mo4V钢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r14Mo4V钢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由回火马氏体基体和大量M23C6型碳化物构成,碳化物直径集中在20μm以下,硬度达63.2 HRC;随着摩擦速度从0.181 m/s增大到2.042 m/s,Cr14Mo4V钢的平均磨痕宽度、...

“航空航天轴承”专题特约主编寄语————作者:韩清凯;邓四二;闫柯;古乐;

摘要:<正>航空航天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领域之一,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方向。当前,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先进航空航天飞行器、航空航天动力装置、人造卫星、载人航天等重大装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强国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航空航天轴承作为航空航天装备中的关键零部件,其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在高端轴承领域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我国航空航天轴承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与国际先...

基于有限元的圆柱滚子轴承接触应力精确计算方法————作者:武昭婷;王妍;韩清凯;吕杭原;林君哲;

摘要:航空发动机圆柱滚子轴承内部滚子与内、外圈之间的接触应力对其服役性能至关重要,目前有限元法已成为分析轴承内部接触应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有限元仿真精度和仿真效率的平衡问题,以NU2209圆柱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软件建立轴承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细化区域内单元网格尺寸对滚子与滚道之间接触应力的仿真精度以及仿真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滚子与滚道之间接触载荷的影响,最终得到了接触载荷与...

自润滑关节轴承超高温摆动磨损试验系统————作者:潘立新;蒋坤;王曼;徐唯哲;

摘要:针对自润滑关节轴承在超高温环境下的摆动磨损试验,提出试验方案并搭建了由加载系统、摆动系统、环境模拟系统、检测和控制系统以及轴承夹持装置等构成的试验系统,进行了某规格自润滑关节轴承在高温重载条件下的磨损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运行稳定,测试数据可重复性好,可以满足800℃环境下自润滑关节轴承的低速摆动试验要求

空间润滑轴承运转行为的在轨飞行试验————作者:王德生;吕宏宇;胡明;孙嘉奕;翁立军;

摘要:高真空、微重力、极端温度、原子氧以及其他辐照的空间环境因素会对润滑材料的综合性能产生影响。空间润滑材料在轨环境效应的研究对发展具有良好空间环境适应性的润滑材料,满足服役可靠性高、运动寿命长的空间机械运动部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我国空间站舱外暴露平台下开展的润滑轴承的在轨飞行试验装置的设计与研制,在轨试验过程,试验样品的下行回收以及分析方法,明确了润滑轴承空间摩擦学行为研究的意义,并对空间润...

多壁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多孔保持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作者:李媛媛;李柯颖;尚晓辉;陈鑫宇;孙小波;

摘要:基于碳纳米管优异的性能,通过机械混合法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聚酰亚胺(PI)进行填充,再经冷压烧结得到多孔聚酰亚胺(PPI)保持架材料,对其微孔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WCNTs独特的多层管状结构有利于PPI复合材料孔结构的生成;相较于纯PPI,含1.0%MWCNTs的PPI保持架材料耐磨性能明显提高,磨损深度降低了48.4%,磨痕宽度和磨损率分别降低了27.3...

基于CMM的异型结构轴承外圈安装孔位置度测量方法————作者:时可可;曲琼;方靖文;李翠珍;朱碧然;

摘要:以典型异型结构轴承安装孔位置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安装孔在工件三维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位置关系,基于被测要素应用最大实体要求的位置度理论,分析了安装孔位置度相对于基准要素和遵循最大实体要求的关联关系,提出利用安装孔在基准平面C上投影圆中心实际坐标与理论坐标之间偏差值的数学关系对其位置度进行评价。结合生产现场CMM机型特点和减少测量误差的原则,设计了基于CMM最佳测量姿态的异型结构轴承安装孔位置度专用测...

深沟球轴承保持架断裂原因分析————作者:冯小川;杨金文;李宏宇;

摘要:某机匣轴承随整机进行寿命摸底试车时,整机出现振动异响,分解机匣时发现深沟球轴承109K出现损坏,保持架有1处断裂,断裂处左右共有5根铆钉脱落断裂,内外圈间隙可见数粒钢球表面剥落。通过建立故障树分析方法,从轴承设计、装配、质量及试验工况等方面逐项分析,得出故障的直接原因为使用过程中异物堵塞喷油嘴导致轴承润滑不良,轴承工作时温度升高出现负游隙,钢球与沟道之间的互相挤压作用加剧,进而导致外沟道产生了表面...

航空氢发动机轴承所面临的挑战及机遇————作者:刘何;顾志军;李文超;李峰;邓四二;

摘要:氢能作为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对助力航空工业脱碳有着重要潜力。探讨了航空氢发动机中轴承面临的典型问题,重点分析了氢脆、氢致开裂/剥落、氢鼓泡、应力腐蚀等氢损伤行为对轴承性能的影响,以及临氢/涉氢轴承的材料选择、设计参数、润滑方式和工况适应性等技术挑战。通过对不同轴承抗氢损伤设计的研究结论和技术手段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氢分布均匀化、应力均匀化及损伤均匀化是提高航空氢发动机轴承氢环境适应能力与运行稳定性的...

具备保持架运动特性感测功能的摩擦自供电航天飞轮轴承————作者:高帅;肖锦涛;韩勤锴;詹宇鹏;周宁宁;

摘要:滚动轴承运行中的打滑和保持架不稳定涡动会显著影响航天器飞轮系统的指向精度。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航天器飞轮系统的摩擦自供电轴承(KSTSPB),其利用保持架非导向间隙空间开发摩擦发电组件,利用保持架的周向及平面运动空间感知保持架的运动学行为,可实现保持架异常运动特征的实时监测。采用高速摄像并在保持架上标记识别点阵的保持架运动精准测量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KSTSPB输出信号同时受到轴承速度和载荷的影...

航空发动机中介轴承打滑及生热特性————作者:罗斌;杨芳芳;李炎军;刘昭林;王呈豪;

摘要:为准确预测航空发动机中介轴承的生热特性,针对中介轴承的工作特点,考虑内外圈旋转方式、供油温度和供油流量对轴承生热的影响,对传统滚动轴承拟静力学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中介轴承生热分析模型,并通过双转子轴承试验平台对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中介轴承生热分析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不超过15%;外圈转速绝对值相同时,内、外圈反向旋转轴承的打滑和生热率比内、外圈同向旋转轴承大得多;内、外圈反向旋转轴...

航空发动机主轴圆柱滚子轴承断油性能分析————作者:周明哲;李文超;高利霞;段同江;邓四二;

摘要:为准确分析航空发动机轴承断油性能,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理论,采用SARB轴承动力学仿真软件与Fluent流固耦合传热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了轴承断油前后的动态特性以及流场温度变化。结果表明:轴承断油后油相体积分数经过0.08 s后趋近于0,润滑状态迅速由弹流润滑转变为边界润滑,接触界面间摩擦系数急剧增大,打滑率大幅减小,内、外圈温度分别上升了19.2,10.94℃;断油后轴承温...

航天高精度仪表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分析及优化设计————作者:赵利锋;张涛;顾家铭;

摘要:以某型号航天高精度仪表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考虑球与沟道的各种滑动,基于动力学理论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轴承摩擦力矩计算模型,分析了结构参数对轴承摩擦力矩大小和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径和兜孔间隙对轴承摩擦力矩的波动性影响较大,摩擦力矩的波动性随着球径和兜孔间隙增加而增加;沟曲率半径系数和引导间隙对轴承摩擦力矩的大小影响较大,摩擦力矩的大小随着内、外圈沟曲率半径系数增加而减小,随着引导间隙增加先...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