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人民黄河》为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治黄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河南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综合、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灌溉供水。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堰塞坝溃决洪水的三维视景模拟关键技术 王光谦,唐宗仁,刘炳义,WANG Guangqian,TANG Zongren,LIU Bingyi
黄河巴彦高勒-头道拐河段冲淤变化与分布 唐华,林秀芝,胡恬,苏林山,TANG Hua,LIN Xiuzhi,HU Tian,SU Linshan
近50a来黄河源区降水、气温及径流变化分析 康颖,张磊磊,张建云,陈琦芳,徐郡瞞,KANG Ying,ZHANG Leilei,ZHANG Jianyun,CHEN Qifang,XU Junlin
BFS - HUP 模型在潼关站洪水概率预报中的应用 蒋晓蕾,梁忠民,王春青,刘晓伟,刘龙庆,JIANG Xiaolei,LIANG Zhongmin,WANG Chunqing,LIU Xiaowei,LIU Longqing
近52a黄河源区降水量和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李晓英,姚正毅,王宏伟,肖建华,LI Xiaoying,YAO Zhengyi,WANG Hongwei,XIAO Jianhua
双筒水流中单颗粒差异旋转惯性力的数值模拟 张雪宁,牧振伟,ZHANG Xuening,MU Zhenwei
基于 GIS 的 SWAT 模型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冯珍珍,马孝义,樊琨,李忠娟,余淼,FENG Zhenzhen,MA Xiaoyi,FAN Kun,LI Zhongjuan,YU Miao
基于滑动移除近似熵的泾河径流序列变异分析 冯文宏,董青竹,韩志伟,和佳栋,吴广贤,郑思义,FENG Wenhong,DONG Qingzhu,HAN Zhiwei,HE Jiadong,WU Guangxian,ZHENG Siyi
黄河流域重要河道采砂影响分析 周丽艳,许明一,鲁俊,ZHOU Liyan,XU Mingyi,LU Jun
中小型水库防洪减灾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刘恒,LIU Heng
安康水库入库洪水预报误差分布形式 刘招,王青,贾志峰,席秋义,LIU Zhao,WANG Qing,JIA Zhifeng,XI Qiuyi
区域土壤水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王锋,朱奎,宋昕熠,WANG Feng,ZHU Kui,SONG Xinyi
水利现代化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王浩,刘亚辉,WANG Hao,LIU Yahui
水利科技与经济投稿: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的常见难点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质勘察工作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矿区项目各项工程的开展离不开科学有序的地质勘察工作,地质勘察能够为矿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排除,为水文地质问题提供较多的数据以及信息资料。本文主要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常见的工作难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条改进措施。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难点,对策
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很多难点问题,这些难点问题必然会导致矿区建筑施工工作受到影响。在矿区建筑施工之前,若不能够对勘察质量进行控制,必然会导致矿区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在矿区工程勘察过程中,要引导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人员对工程地质难点进行准确识别,认清工程中可能会对建筑产生影响的各种问题。
人民黄河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遥感影像的溃坝风险人口估算模型研究————作者:余再康;程井;余雷;向思瑶;李宗樾;
摘要:针对小型水库生命损失风险评估中面临的下游人口分布资料缺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entinel-2A遥感影像的溃坝风险人口估算模型。以DYJ水库为例,采用监督分类法快速提取遥感影像中乡村居民房屋建筑信息,结合溃坝洪水演进结果,以洪水是否淹没到房屋建筑为判据,对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法、马氏距离法和最小距离法4种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小距离法总分类精度只有65.7%,其余3种方法总分类精...
基于Godunov格式的一维明渠水流运动数值模拟————作者:梁鑫;侯精明;李东来;吕佳豪;荆海晓;王添;王明宇;
摘要:针对复杂地形上存在急流、激波或急缓流交替等问题的一维明渠水动力模拟,基于Godunov格式的有限体积法离散Saint-Venant方程组,建立了复杂明渠水动力模型。采用HLL近似Riemann解计算界面通量,通过MUSCL格式和Runge-Kutta方法将时空精度提高至二阶,同时将流量替换为连续性方程中的通量形式以保证流量守恒。采用水面梯度整体作为源项的方程形式,并引入底坡通量法对其求解,摩阻源项...
1993—2023年黄河中游岸线利用时空变化分析————作者:董震;杨高;邓荣鑫;康建军;焦禄霄;
摘要:利用遥感技术对黄河岸线利用类型进行动态监测,有助于了解沿黄生态廊道建设进程。以黄河中游为研究对象,基于1993—2023年Landsat-5 TM、Landsat-8 OLI影像,以5 a为间隔提取岸线利用信息,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后岸线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黄河廊道生态保护成效。结果表明:1993—2023年黄河中游生活岸线占比由2.12%增至16.96%...
基于STOA-VMD和改进TCN模型的水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作者:王伟生;张宁;邢磊;周保林;郭新帅;安东;高源;张孝远;
摘要:水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是保障机组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而振动信号的复杂性和非线性使预测变得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STOA-VMD和改进时间卷积网络(TCN)的水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模型。首先采用乌燕鸥算法(STOA)进行变分模态分解(VMD)参数优化,实现振动信号的最优自适应分解,然后利用改进TCN对每个分解模态进行预测,最后叠加所有结果得到最终预测结果。以国内某雨水泵站水泵机组为例,基于水导轴承水平...
基于区间数群决策的土石坝施工期度汛方案风险评价————作者:关莉莉;衣建妮;李巍;李松涛;张雪婧;段舒予;
摘要:土石坝施工期抵御洪水能力不足,度汛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风险与成本,但针对土石坝施工期度汛方案的安全风险与成本协同控制的研究相对缺乏。同时,多目标协同控制中评价指标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单一专家对各个评价指标的把握程度不同,难以准确赋值。因此,采用多位专家以区间数形式对评价指标赋值,通过最小化专家赋值之间的距离构建专家群体意见协商模型,将多位专家区间数赋值转化为综合所有专家意见的一个实数,建立土...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拌和物浆体流变性能试验研究————作者:李晓克;王琳;耿海彬;丁新新;杜浩;李长永;
摘要:通过试验研究了UWB-Ⅱ型絮凝剂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拌和物浆体的流动度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浆体流动度与屈服应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小掺量絮凝剂可以增大浆体的流动度,减小其屈服应力、黏稠度;大掺量絮凝剂则显著增大浆体的屈服应力和黏稠度。减水剂的加入可以小幅增大浆体流动度,减小浆体屈服应力和黏稠度,但其掺量较大时对浆体屈服应力、黏稠度的影响减弱。絮凝剂掺量较小时浆体表现为剪切变...
基于原位高光谱的极高悬浮泥沙浓度监测模型研究————作者:侯峥;侯英卓;邢前国;马永刚;明星;刘昕悦;
摘要:悬浮泥沙浓度(SSC)是重要的水质监测参数。以宁夏清水河王团段为研究对象,基于2022年8月26日至11月5日原位高光谱数据与SSC构建了适用于极高含沙量水体的SSC反演模型,选用单波段模型、波段差值模型、波段比值模型、二元线性模型4种经验模型,对比其精度。结果表明:针对极高含沙量水体,单波段模型拟合效果不佳,模型决定系数(R2)不足0.25。波段差值模型、波段比值模型、二元...
多沙河流水库径流泥沙联合调节方式研究————作者:陈翠霞;王海霞;温志超;梁艳洁;王天格;
摘要:多沙河流水库供水兴利与排沙减淤之间具有独立性与融合性,如何长期保持有效库容且满足供水要求,是水库高效运用面临的待解难题之一。以泾河东庄水库(年均入库含沙量为140 kg/m3)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等方法,研究利于减轻下游河道泥沙淤积、长期保持东庄水库有效库容的水库排沙流量指标,提出水库径流泥沙联合调节方式。结果表明:拦沙期主汛期7—9月当入库流量大于60...
黄河三门峡水文站非汛期流量预测研究————作者:程桂芳;周芸;
摘要:黄河径流具有非稳态、非线性的特点,为了给河南省保障水安全等提供参考,对黄河三门峡水文站非汛期流量进行了研究。构建变分模态分解(VMD)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相结合的非汛期径流预测模型,利用麻雀优化算法(SSA)调节模型参数以提高预测精度。采用VMD算法将非汛期流量数据分解为多个本征模函数(IMF),基于K-Means聚类法计算分量间的欧氏距离,将欧氏距离的倒数作为各...
黄河水沙过程变化趋势及阶段划分研究————作者:葛雷;甘茶;燕文昌;冀翔;
摘要:为合理划定黄河水沙变化阶段,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对黄河干流唐乃亥、兰州、头道拐、潼关、花园口、利津6个主要水文断面1956—2022年的水文泥沙序列进行趋势分析和突变点检测。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水沙变化趋势不明显,其他水文断面呈下降趋势,径流序列突变点为1969年、1986年和2018年,与水利枢纽工程蓄水运用密切相关,且具有流域性影响;多数水文断面泥沙序列突变点...
弧形钢闸门支臂弦杆结构优化布置研究————作者:王晨;刘亚坤;张帝;曹泽;
摘要:基于特征屈曲分析方法理论,考虑弦杆结构材料利用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无弦杆、单弦杆、双弦杆支臂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弦杆位置、数量和截面特性对钢闸门支臂稳定性的影响,提出弦杆结构优化布置方案,在此基础上对钢闸门支臂整体稳定性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单弦杆支臂,弦杆与支铰的距离/支臂总长度(l/m)取0.60~0.75时,支臂单位质量承载力最大;远离支铰端布置双弦杆可提高支臂单位质量承载力,但是...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青岛市城镇化发展评价研究————作者:张立新;颜世强;邵志国;
摘要:为计算青岛市城区水资源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制定城镇化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城市发展模式,利用熵权法测度2015—2022年青岛市城区水资源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并从水资源和社会经济两方面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2023—2030年自然发展、高速发展、节水优先和综合发展4种模式的水资源供需情况。结果表明:2015—2022年青岛市城区水资源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城镇化水平稳步提...
废弃矿山地下水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作者:张稳;赵玉洁;朱明澹;刘国;刘晶京;陈珈静;张宏炜;
摘要:为探究废弃矿山地下水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以泸州市叙永县后山镇废弃矿山为研究区域,对研究区7种重金属(Fe、Cd、Cu、Pb、Zn、Mn和Cr)进行测定和分析,利用污染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揭示了后山镇废弃矿山地下水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空间分布状况和健康风险,并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Fe、Pb、Mn、Cd的质量浓...
宁夏水土保持措施碳汇能力现状评估————作者:张国军;马文涛;魏小燕;张虎威;王霄;陶清瑞;苏利平;张荣;王立明;肖培青;王志慧;
摘要:为了探索准确核算水土保持措施碳汇的方法并为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等提供技术支撑,以宁夏为研究区,综合利用文献资料和遥感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统计分析方法等,构建基于多模态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及水土保持措施碳储量反演方法,定量评估了2022年宁夏水土保持措施碳汇能力现状。结果表明:1)在随机森林(RF)、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轻量级梯度提升(LGB)、极端梯度提升...
湿陷性黄土区渠道防渗体不均匀沉陷破坏治理技术研究————作者:王绪存;张海军;李建国;许军;高阳;党泽川;
摘要:为解决湿陷性黄土区渠道不均匀沉陷、混凝土衬砌板沉陷滑塌严重、影响渠道安全运行的问题,通过对宁夏固海扩灌十干渠沉陷原因进行分析,对渠道基土进行翻夯,增设土工格栅,增加基土的承载力;采用弧底梯形现浇混凝土断面、铺设复合土工膜和苯板等综合措施对渠道沉陷进行治理。结果表明:渠道基土经过翻夯后密度达到1.78 g/cm3,孔隙比大幅度减小,密实度增大;采用现浇弧底梯形断面,其结构受力条...
克里雅河地下水埋深空间插值方法优选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马艳霞;郭玉川;李伟旭;张颖杰;马开俊;
摘要:为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揭示干旱区绿洲地下水埋深空间变化特征,以克里雅河尾闾绿洲、沙漠段河道、于田绿洲为研究区,依据53口地下水监测井观测资料,采用样条函数法、反距离权重法、克里金法3种插值方法对地下水埋深进行空间插值,选择交叉验证法验证插值效果,并对影响克里雅河地下水埋深空间分布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显示:2019—2021年,尾闾绿洲地下水埋深随时间呈由西南到东北逐渐增大的趋势,沙漠段河道地下水...
灌排洗盐条件下吉林西部灌区地下水水质演变特征分析————作者:陈彩蝶;王宇;卞建民;吕川;汪彦辰;王世界;
摘要:为了明晰吉林西部盐渍灌区地下水水质演变特征和地下水化学组分来源,选取2012—2014年和2019—2020年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综合采用数理统计、图解法、熵权贝叶斯、因子分析、绝对因子得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模型,开展吉林西部灌区地下水化学特征、水质评价和水化学组分溯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灌区及周边地下水Fe、F、Mn、三氮化合物严重超标;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 基于Petri网的城市干旱应急供水流程策略推演————作者:牛文娟;刘明慧;戴文杰; 摘要:为提高城市干旱应急供水效率,基于城市干旱应急预案,建立了城市干旱应急供水流程及其Petri网仿真模型,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2022年6月旱灾为例,结合各类用水部门用水过程,进行9种单一策略情景和4种混合策略情景的城市干旱应急供水流程策略推演,基于推演结果得出不同策略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利用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增加水库供水量,供水量由524万m3提升至614万m3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智慧防汛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项目成果(三):三维仿真引擎技术 摘要:<正>作为数字孪生水利领域的先锋,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入开展河防工程安全态势感知能力扩展、大流域多节点预报调度模型算法算力提升、国产化水利时空三维仿真技术构建等系统研究,取得了水工程智能感知、预报调度、智慧防汛等创新成果,多项专有技术领跑国内,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四优奖”等 汾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洪水过程的影响————作者:梁纪尧;郭青霞; 摘要:为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洪水过程的影响,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SWAT模型和极端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法,分析不同时期和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场次洪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率定期和验证期纳什系数ENS均值大于0.70,决定系数R2均值大于0.65,表明SWAT模型在汾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2000—2020年耕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