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地层学杂志》是地层学及与其相关的地质学、沉积学、古地里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研究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与上述学科有关的专门性论文,学术动态、报道、讨论、书刊和论文的评价,综述及译文,以及国内外工作方法交流和经验介绍。
《地层学杂志》创刊于1966年,是地层学(含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年代地层学、时间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化学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学等)及与其相关的地质学、沉积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研究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与上述学科有关的专门性论文、学术动态、报道、讨论、书刊和论文的评价、综述或译文,以及国内外工作方法交流和经验的介绍等。
《地层学杂志》为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地质学类核心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第二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提名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简讯、学术讨论、国际动态、学术争鸣、消息报道。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国际地层委员会官网与《国际年代地层表》(2015/01版) 樊隽轩;彭善池;侯旭东;陈冬阳; 125-134
2 湖北远安上奥陶统庙坡组鹦鹉螺动物群 方翔;陈挺恩;宋妍妍;马譞; 135-141
3 湖北宜昌中—上奥陶统庙坡组几丁虫生物地层 梁艳;唐鹏;吴荣昌;栾晓聪;詹仁斌; 142-154
4 浙江安吉上奥陶统钾质斑脱岩特征 汪隆武;张建芳;陈津华;张元动;陈小友;朱朝晖;刘健;胡艳华;马譞; 155-168
5 浙东石浦组叠层石-虫管生物礁灰岩地层的年龄与沉积相 钱迈平;张宗言;余明刚;马雪;姜杨;邢光福;丁保良;陈其奭; 169-187
6 安徽巢湖地区早三叠世粪化石内的牙形石 郝天琪;季承;孙作玉;江大勇;TINTORI Andrea; 188-196
7 新疆太勒古拉组——准噶尔最后洋盆的地层记录 吴浩若;潘正莆; 197-207
8 是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点(GSSP)还是全球标准地层年龄(GSSA) 张启锐; 208-210
9 新疆东准噶尔志留系白山包组的厘定 蔡雄飞;廖全安;樊光明;吴丽云;熊才发; 211-222
10 沾化凹陷渤南—罗家地区沙四上亚段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研究 徐宁宁;邱隆伟;刘魁元;杨生超;单宝杰;刘连启; 223-231
11 第四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二次常委扩大会议文件 232
12 第四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二次常委扩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王小烈; 232-235
13 第四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二次常委扩大会的总结 王泽九; 235-236
14 适应新常态,努力开创全国地层工作新局面 刘凤山; 236-238
国家级期刊投稿范文:地质矿产勘察的方法及防护措施
【摘要】矿产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矿产资源总储量较大,但由于相对人口众多人均量较少使得我国矿产资源相对匮乏,加上我国矿产资源多分布于偏远地区开采难度大,部分矿石依靠进口来满足工业所需。由此可见,地质矿产勘察对于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地质矿产勘察的方法及其防护措施两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察,方法,防护措施
一、矿产勘查内容
首先地质矿产勘察是依据先进的地质科学理论,进行大量野外地质观察并搜集整理相关地质资料,在此基础上采用地质测量、物化探、钻坑探工程等手段和方法取得可靠的地质矿产信息资料并对所获信息进行研究分析最终找到所研究工作区的矿床。地质矿产勘查是一项性质特殊的生产劳动,它既具有科学实践性又具有生产实践性,是一项具有双重性质的科研生产性工作。其研究的对象是地下矿产资源,研究目的是最终形成储量已探明的工业矿床。对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进行分析,探究矿床赋存的规律,并且对矿体的变化特征进行熟悉和掌握,将其运用到矿山开采的过程中,为矿山生产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地层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河套盆地吉兰泰构造带上白垩统毕克齐组轮藻植物群————作者:张锐锋;邢奕;张晓芳;谢佩宇;王婧雅;黄芸;吴健平;胡延旭;宋振宇;王贺;李佳洋;李莎;张海春;
摘要:白垩系在河套盆地局部发育,沉积盖层自下而上发育下白垩统李三沟组和固阳组、上白垩统毕克齐组。其中上白垩统毕克齐组分布局限,只有较少钻井揭示,仅在北部巴彦淖尔凹陷兴隆构造带出现。吉兰泰构造带位于河套盆地临河坳陷中部,该地是否发育上白垩统是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轮藻生物地层的研究对构造带白垩系进行正确的识别划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吉兰泰构造带的HZK1、JHZK2、JHZK3、JHZK4、JHZK7的五...
黔北—渝南地区上奥陶统观音桥层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作者:赵子腾;李昌昊;时志强;赵安坤;王东;
摘要:四川盆地东南缘广泛发育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在奥陶系顶部发育观音桥层碳酸盐岩,其中蕴含了赫南特冰期发展、古海洋条件变化及生物集群灭绝等丰富的古环境、古气候与古海洋信息,而前人对其沉积特征、成岩演化及沉积环境研究较少,致使观音桥层的地质信息未被充分识别。本次研究在野外剖面观察和采样基础上,以显微薄片观察、碳氧同位素及电子探针测试等方法综合分析了黔北—渝南地区观音桥层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天台斜坡带平湖组层序格架下沉积差异充填及有利勘探方向————作者:王辉;秦兰芝;李帅;徐东浩;肖晓光;
摘要:西湖凹陷是东海盆地最为重要的勘探区之一,然而其南部的天台斜坡带由于钻遇井点和取心数量少,对其层序构型和沉积体系的研究比较薄弱,严重制约了后续的勘探工作。本研究通过对天台斜坡带现有的钻井岩心、测井、三维地震及分析测试资料分析,利用层序地层学、地震地貌学、地震沉积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四区三段”的地层展布格局下,明确了天台斜坡带平湖组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及不同断裂体系下的层序发育样式,厘清了构造控制下不...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C气田花港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规律————作者:蒋一鸣;
摘要: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天然气资源丰富,古近系花港组为重要的储集层段。本研究基于钻井、测井及岩心等数据,对中央反转构造带C气田花港组进行层序地层及沉积环境分析。在研究区花港组共识别出9种岩相类型,分别为:含砾粗砂岩、平行层理砂岩、交错层理砂岩、块状层理砂岩、水平层理粉砂岩、交错层理粉砂岩、块状层理泥岩、水平层理泥岩及煤。根据岩心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结合垂向上岩相叠置关系及测井资料、地震资料...
东海盆地丽水凹陷A洼古新统层序地层及沉积充填演化————作者:蔡坤;秦兰芝;徐东浩;常文琪;钟荣全;王红岩;
摘要:丽水A洼是丽水凹陷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带,在实际勘探中一直基于二维地震资料开展研究,三维地震资料的缺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充填演化研究,进而制约了岩性圈闭勘探的进程。本次研究运用新钻井和新采集的三维地震等资料开展丽水A洼层序地层、沉积充填演化及控制因素研究,指出有利勘探相带,得到的主要认识包括:(1)古新统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从下向上依次为SQ1、SQ2、SQ3、SQ4,分别对应月桂峰...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下始新统宝石组再认识————作者:唐贤君;李宁;黄晓松;何新建;陈永军;徐振中;钟荣全;
摘要:西湖凹陷是东海盆地主要的富烃凹陷,其中下始新统宝石组是重要的潜在烃源岩系及勘探目的层系,厘清该套地层的岩性组合对今后新领域、新层系油气勘探极为重要。本文基于最新的分析化验数据,综合岩石地层和地震地层重新厘定中下始新统地层格架,探讨西湖凹陷不同区带宝石组岩性序列及其差异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凹陷内部广泛发育的宝石组碎屑岩与平湖斜坡带平湖主断裂附近局部发育的八角亭组喷出岩均形成于早中始新世,为...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平湖组、花港组生物地层厘定及其沉积环境、古气候探讨————作者:黄晓松;张涛;唐贤君;刘建斌;张少武;李鑫;
摘要: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古近系花港组、平湖组发育“成群成带”的大中型圈闭,是目前东海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靶区。但长期以来,有关花港组与平湖组的地层时代、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等均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多口井揭示的孢粉及少量微体古生物资料综合分析,开展花港组、平湖组生物地层厘定,探讨其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平湖组孢粉为杉粉Taxodiaceaepollenites-桤木粉Alnipollenites-高...
东海盆地石门潭组属于裂陷期地层序列吗?————作者:覃军;熊萍;何新建;沈冠华;王瑞霞;梅廉夫;吕志欢;叶青;
摘要:东海盆地裂陷期旋回演化对探索晚中生代以来西太平洋俯冲体系演变及伸展盆地油气富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常认为石门潭组含火山岩夹层或火山碎屑岩的沉积序列记录了东海盆地初始裂陷期的构造与沉积格局,但石门潭组在空间上表现出很强的非均一性,与上下地层的继承或转折关系尚未得到科学论证。论文在系统梳理区域资料基础上,利用最新采集的三维/二维地震、测录井和年代学数据,对这一重要问题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岩石学上...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宝团区碎屑潮坪层序特征、沉积响应及控砂因素————作者:秦兰芝;徐东浩;李帅;何苗;肖晓光;
摘要: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平湖组是重要的岩性勘探领域,主力勘探层系平中段以碎屑潮坪沉积为主,存在砂体变化快、规模砂体相类型及分布不清等问题。本次研究基于钻井、测井、分析化验、三维地震等资料开展平湖斜坡带宝团区潮坪层序特征分析,刻画潮坪层序控制下沉积响应差异,梳理潮坪层序内部砂体展布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1)潮坪环境层序底界面为进积潮坪向退积潮坪转换的沉积作用转换面,界面特征不明显;层序顶界为进积潮坪向三...
东海盆地古近系地层划分与对比————作者:张迎朝;蒋一鸣;邹玮;祝幼华;徐振中;李宁;唐贤君;张涛;
摘要:东海盆地东部坳陷带西湖凹陷、西部坳陷带丽水—椒江凹陷是重要的油气探区,其主要烃源岩和储层多分布于古近系。受构造演化和沉积环境差异影响,古近纪时期不同阶段盆地东、西部坳陷带地层岩性组合及古生物面貌存在较大的差异,给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带来较大困难。本文基于东海盆地地层岩性、古生物、火山岩测年及地震勘探等方面的资料开展古近系研究:(1)建立了东海盆地东、西部坳陷带古近系对比关系,明确了地层序列东西差异分...
东海盆地福州凹陷始新统沟鞭藻生物地层划分与对比————作者:陈忠云;季兴开;姜勇;张涛;徐振中;黄晓松;祝幼华;
摘要:福州凹陷FZ-1井位于东海盆地台北坳陷,该井钻遇了侏罗系至新近系,是福州凹陷典型的钻井剖面。通过对FZ-1井始新统沟鞭藻的系统研究,自下而上识别出2个沟鞭藻组合:(1)瓯江组,1410~1535m井段为Wetzeliella meckelfeldensis-Apetodinium donghaiense组合;(2)温州组,1310~1385m井段为Cordosphaeridium gracile-...
扬子台地西缘上奥陶统白云岩的时代及分布规律————作者:龙虹宇;李勇;杨岱林;龚方怡;周力;蒋航;李成龙;王凯;崔雨浓;廖子超;吴荣昌;唐浩;王光旭;魏鑫;
摘要:扬子台地西缘(康滇、川中和滇黔桂古陆之间)在晚奥陶世沉积了华南板块的浅水相地层,其中一套白云岩相地层因是重要的油气储层而备受关注。近些年,随着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和地质基础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大量钻井和露头剖面资料显示,这套白云岩相地层不仅沉积在康滇古陆东缘(即大箐组),还出现于川中古陆南缘和滇黔桂古陆北缘。通过野外露头和钻井剖面的综合对比研究,结合生物地层和化学地层资料,本文为这套上奥陶统白云岩的地层...
四川盆地南缘的二叠系及生物群————作者:罗冰;张玺华;陈延贵;袁东勋;王向东;史宇坤;马鑫怡;王文琦;侯章帅;陈吉涛;沈树忠;
摘要:四川盆地的二叠系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有必要对盆地内的二叠系开展更加精细的划分和对比研究。四川盆地南缘的二叠系缺乏详细的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研究,本文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四川古蔺三道水剖面,开展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研究。剖面下部199 m的地层主要为中层至厚层状的灰岩和泥质灰岩,归为栖霞组,可见多层以炉渣状灰岩为特征的古风化壳,反映了浅水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并伴随多次暴露,主要产?类化石及少量牙形类化石。...
华南四川凉山娃文拉土剖面上奥陶统凯迪阶旋回地层学综合研究————作者:王凯;李明松;郑澳男;吴荣昌;魏鑫;刘建波;
摘要:晚奥陶世凯迪期和赫南特期,全球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生物和地质事件。由于该时期华南高精度古环境研究工作相对缺乏、地层缺少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等因素,阻碍了人们对这些生物和地质事件的时间进程的认识。旋回地层学研究是实现高精度地层划分与对比和推进年代地层学研究的有效手段。扬子台地西缘四川凉山布拖娃文拉土剖面的上奥陶统出露连续,发育了一套相对较浅水且具有良好沉积旋回性和互层性的碳酸盐岩地层,非常适合进行旋回地...
陕南勉县寒武系第三阶仙女洞组古杯动物化石及其生物地层意义————作者:朱杨格;刘丽静;贾连奇;沈锦文;甘德祥;
摘要:古杯动物是寒武系第二阶至第四阶生物地层划分和对比的重要化石。前人已在福成、新潮、十里溪、岩孔及王家坪剖面的地层中建立了5个古杯动物化石带(层),但是扬子地台其他地区古杯动物化石带仍未建立,各地区之间的古杯生物地层对比存在困难。笔者在陕西勉县发现了一个新的产古杯动物化石的寒武系剖面——黑滩沟剖面,对郭家坝组顶部钙质结核和仙女洞组非礁相灰岩中的古杯动物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共鉴定出7属7种和2个未定属种...
贵州乌当下奥陶统稳定碳同位素地层研究————作者:池祥日;杨宇宁;闫冠州;阳磊;刘静;何敏;张倩倩;彭庭祖;马闻语;
摘要:本研究从贵阳乌当小谷龙剖面下奥陶统桐梓组和红花园组系统采集137件碳同位素样品,根据分析结果可识别出3次显著的碳同位素漂移事件:特马豆克阶中部Rossodus manitouensis带顶部至Colaptoconus quadraplicatus带底部的Top Skullrockian Isotopic Carbon Excursion (TSICE)、特马豆克阶上部Paltodus‘deltif...
滇西昌宁—孟连带耿马南皮河桥一带薄层灰岩地层发现二叠纪长兴期牙形类化石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作者:袁志伟;金小赤;闫振;郑建彬;
摘要:滇西昌宁—孟连带耿马县南部的南皮河桥一带出露了一套由深灰色薄层灰岩、硅质岩、泥岩组成的地层,以往被归入南皮河组。本研究通过对南皮河桥剖面的薄层灰岩样品开展牙形类化石的分析处理,获得了牙形类化石Hindeodus latidentatus、Hindeodus typicalis、Clarkina changxingensis和Clarkina praetaylorae,显示该剖面地层的时代为晚二叠世...
鄂尔多斯盆地桃112井和陕473井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的牙形石及其生物地层意义————作者:尹升菊;景秀春;付玲;李亚;李国帅;
摘要: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桃112井和陕473井的北庵庄组和马家沟组开展详细的牙形石分类学和生物地层学研究,共采集90件碳酸盐岩岩心样品,经处理后在35件样品中获得353枚牙形石。所获牙形石可归入10属12种,以暖水类型为主,表现出强烈的地方特征,同时也见到少量广布类型牙形石。在所采井段层位可识别出3个牙形石生物带,自下而上分别是Histiodellaholodentata-Tangshanodustan...
走进全球奥陶系底界SABS划分标志——中国吉林白山小洋桥剖面————作者:阎春波;王传尚;危凯;
摘要:<正>2024年6月底,由全国地层委员会发起、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与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全球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标准辅助界线层型(SABS)——吉林白山小洋桥剖面保护暨中国区域地层标准建立学术交流会”在白山顺利召开。吉林省自然资源厅、中国地质调查局和白山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全球40余名地层古生物知名专家和当地民众共同见证了小洋桥SABS标志碑盛大的揭碑仪式(图1、图2C)...
塔里木克拉通寒武系年代框架、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作者:陈永权;潘兵;杨果;陈波;易艳;田浩男;
摘要:塔里木克拉通寒武系发育良好的源、储、盖层,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是近年来油气风险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阐明年代框架,搞清楚地层层序及沉积演化规律,是开展油气勘探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本文通过钻孔测井曲线对比、岩屑碳氧同位素分析及地震层序解释方法,对塔里木克拉通寒武系开展了年代地层、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研究,取得以下3方面成果:(1)通过钻孔岩性、电性对比理清了塔里木盆地内部各相区岩石地层对比关系,在生物地...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化学学报》
- 省级科幻世界
- 省级《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 国家级《金属世界》
- 省级《建设监理》
- 北大核心仿生工程学报
- 北大核心《车用发动机》
- 省级《建筑节能》
- 省级《河南冶金》
- 省级杭州科技杂志
- 北大核心《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 北大核心《无机盐工业》
- 省级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省级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 省级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工程地质学报
- 省级《小氮肥》
- 南大核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省级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
- 省级中国传统家具
- 省级《绿色建筑》
- 省级甘肃轻纺科技杂志
- 省级《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 北大核心《火灾科学》
- 省级《质量探索》
- 国家级核标准计量与质量
- 北大核心城市规划学刊
- 国家级石油管材与仪器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