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漠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沙漠

《中国沙漠》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62-1070/P
国际标准刊号:1000-694X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查看中国沙漠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下一本期杂志:《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科技论文期刊推荐

  【杂志简介】

  办刊宗旨:本刊是以沙漠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沙漠科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沙漠学及相邻学科研究的前沿

  理论;注重区域性和综合性、可持续发展研究,关注资源研究与全球变化等重大课题在沙漠学科上有创新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学说;促进沙漠科学研究和整治水平进一步提高以

  及国内外学术水平的交流。

  学科定位:研究寒旱区陆地表层系统的格局过程及关系,以西部干旱、高寒的特殊环境为背景,开展以冰川、冻土、沙漠、高原大气、寒旱区水土资源、脆弱生态与农业为主要领域的科学研究,为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为西部大开发的国家目标服务。

  读者对象:从事防沙治沙,环境保护,地质地埋学,生态学,农、林、牧,交通学等有关专业的广大研究人员和大专院校的师生以及沙漠地区建设的广大干部。

  本刊1999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地理期刊奖”;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3年获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出的2002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是日本和俄罗斯等国的“文摘杂志”收录的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全国优秀地理期刊

  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实验技术。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近地表风沙输移路径及强度 张克存,屈建军,牛清河,安志山,井哲帆,张伟民,Zhang Kecun,Qu Jianjun,Niu Qinghe,An Zhishan,Jing Zhefan,Zhang Weimin

  沙丘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方法综述(Ⅰ):沙丘周围流场模拟 吕萍,董治宝,Lü Ping,Dong Zhibao

  基于起跳初速度分布的沙颗粒浓度廓线的数值模拟 黄新成,刘博,王旭峰,熊英,Huang Xincheng,Liu Bo,Wang Xufeng,Xiong Ying

  沙漠-绿洲过渡带典型下垫面风速脉动特征——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为例 王雪芹,杨东亮,马洋,刘进辉,Wang Xueqin,Yang Dongliang,Ma Yang,Liu Jinhui

  柴达木盆地风沙地貌区风况特征 鲍锋,董治宝,张正偲,Bao Feng,Dong Zhibao,Zhang Zhengcai

  敦煌-格尔木铁路高大沙丘区的风沙环境特征及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 姚宏乐,Yao Hongle

  毛乌素沙地南缘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灌丛沙堆形态特征 陈东,张宇清,吴斌,秦树高,张举涛,高浩,Chen Dong,Zhang Yuqing,Wu Bin,Qin Shugao,Zhang Jutao,Gao Hao

  荒漠草原带沙源及灌丛对灌丛沙堆形态的影响 谢国勋,罗维成,赵文智,Xie Guoxun,Luo Weicheng,Zhao Wenzhi

  1958-2013年华南海岸沙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福建海岸为例 王金华,董玉祥,Wang Jinhua,Dong Yuxiang

  腾格里沙漠南缘末次间冰期5e亚段的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反映的古气候 孟洁,温小浩,李保生,牛东风,赵占仑,孙业凤,杨庆江,Meng Jie,Wen Xiaohao,Li Baosheng,Niu Dongfeng,Zhao Zhanlun,Sun Yefeng,Yang Qingjiang

  末次冰盛期时吉兰泰盐湖的湖泊状态与古气候特征 贾宛娜,黄小忠,范育新,彭卫,刘思丝,陈发虎,Jia Wanna,Huang Xiaozhong,Fan Yuxin,Peng Wei,Liu Sisi,Chen Fahu

  湖北郧县辽瓦店黄土剖面风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崔天宇,庞奖励,黄春长,查小春,周亚利,吴帅虎,杨建超,Cui Tianyu,Pang Jiangli,Huang Chunchang,Zha Xiaochun,Zhou Yali,Wu Shuaihu,Yang Jianchao

  内蒙古温带草原典型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水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响应 郭群,李胜功,胡中民,赵玮,王敏,Guo Qun,Li Shenggong,Hu Zhongmin,Zhao Wei,Wang Min

  职称论文代发:基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论述

  摘 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线,水利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工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是水利建设永恒的主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仍然是当今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结合作者多年水利工程施工经验,总结分析了质量管理的环节,并提出了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随着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加大了水利建设的投资规模,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虽有较大提高,但质量问题仍然不少。质量水平发展不平衡,一些工程的质量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

  中国沙漠最新期刊目录

1986—2023年吕梁山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动态及驱动力————作者:徐德华;刘强;李端;李继彦;

摘要:吕梁山区位于黄河流域山西段的西部,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已有研究的时间跨度较短导致对该区域植被覆盖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分析仍显不足。本研究利用GEE平台提供的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计算并研究1986—2023年吕梁山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空变化,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86—2000年吕梁山区NDVI年均值呈不显著波动下降趋势,而2001—2023年...

黄河流域旅游-生态-公共服务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作者:张仲伍;王倩;祁佳瑶;王诗宇;

摘要:探究旅游、生态和公共服务的耦合协调规律,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模型和XGboost模型探究三者协调演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旅游时间上表现为先持续上升后短暂下降,空间上呈现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的特征;生态在2008—2022年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空间上呈现经济发达城市领跑的格局;公共服务呈现波...

额济纳绿洲1980—202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作者:马小红;冯起;苏永红;常博;

摘要:额济纳绿洲是中蒙边境极端荒漠中的一个孤岛式绿洲,其生态恢复/退化受土地利用方式的直接影响,而生态输水工程前后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仍不清楚。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生态输水前(1980—2000年)、后(2000—202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格局、过程及其影响下的荒漠化进程。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覆被结构稳定,荒漠、草地、林地、水域、耕地及建设用地分别占总面积的79...

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同地表输沙率和粒径特征————作者:张文慧;潘凯佳;王思琦;雷云竹;张正偲;

摘要:塔克拉玛干沙漠(简称“塔干”)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中国乃至东亚的主要沙源地。输沙率和粒径特征是表征风沙活动的核心参数,但目前对塔干不同地表的对比观测较少,难以阐明其分布规律。本文对塔干8个监测站的输沙率和粒径进行野外观测,探究其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塔干各站点的输沙率随高度的增加呈指数规律递减,衰减速率受地表类型调控,由大到小依次为戈壁、线性沙丘、格状沙丘和灌丛沙堆。(2)塔干运动沙...

细长柔性植株瞬态阻力的风洞模拟————作者:李艳敏;亢力强;

摘要:为揭示柔性植株变形导致的瞬态阻力变化特征,在风洞内对细长柔性植株在不同风力作用下的瞬态阻力进行了测量,阻力采集时间间隔为0.01 s,分析了瞬态阻力、瞬态阻力系数的统计参数随来流风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细长柔性植株瞬态阻力和阻力系数随时间呈明显的波动。植株的平均阻力和均方根脉动阻力均随来流风速的增加而增加,而由于柔性变形的影响,植株的平均阻力系数、均方根脉动阻力系数随来流风速的增加而减小。植株的...

甘肃黑河流域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作者:许澳康;吉天琪;石晶;

摘要:生态网络识别与优化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研究手段。对于生态脆弱的内陆河流域而言,生态网络优化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电路理论构建了黑河流域甘肃段的生态网络,并对区域的现存问题以及保护重点提出相应的策略。结果表明:(1)识别出重要生态源地10个,面积为17 649.16 km2,占源地总面积的...

植物固沙最低盖度的理论计算————作者:王洋;王振亭;

摘要:人工植被作为传统防风固沙措施的核心,其最低盖度是治沙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关键参数。本文利用前人建立的植被与生物土壤结皮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地表稳定状态下的最低植被盖度。主要结论:(1)该模型可望成为植物固沙的理论依据;(2)当输沙势高且降雨量低时,存在以植物或生物土壤结皮覆盖为主的两种稳定地表,植物固沙的最低盖度为0.02~0.12;(3)根据年降水量与输沙势,可将河西走廊沙区划分为自然恢复、植物固沙...

哈密市典型煤矿区重金属污染特征、生态风险评价及来源解析————作者:李泽龙;汪亘;王永莉;魏志福;张婷;马雪云;张小梅;陈建珍;吴保祥;吴应琴;秦小光;

摘要: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通常造成不同程度污染,探明典型煤矿区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来源,可为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和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有效建议。对哈密市典型煤矿区及周边水体、植被和土壤砷(As)、镉(Cd)、钴(Co)、铬(Cr)、铜(Cu)、锰(Mn)、镍(Ni)、铅(Pb)、锌(Zn)、铁(Fe)含量进行测定,系统分析重金属含量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基于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

荒漠绿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硅氮化学计量学及内稳定性特征————作者:康建军;张东梅;赵丽雯;杨帆;

摘要:荒漠绿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种群的发育特征和规律性受环境变化的显著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硅(Si)、氮(N)化学计量特征。本文以河西走廊荒漠绿洲5种芦苇景观生境(沙丘、草滩、丘间低地、盐化草地和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芦苇Si、N化学计量学及内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生境土壤Si含量和Si/N,芦苇各生育期和器官Si、N含量及Si/N存在显著差异。芦苇Si(Si O...

放牧强度对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灌丛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及繁殖性状的影响————作者:汪正蛟一;陈敏;王怀海;白浩江;宋兆斌;张晓雪;

摘要: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在维持生态平衡和防止土地退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其脆弱性,易受到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植物通过从土壤中获取并分配资源来确保生长和繁殖。然而,不同放牧条件下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对植物繁殖性状的影响仍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在内蒙古乌拉特荒漠草原的长期试验,探讨了禁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优势物种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灌丛土壤化学计量比及繁殖特...

基于蒲公英优化随机森林模型的沙漠土壤Fe2O3含量高光谱遥感反演————作者:胡昕;买买提·沙吾提;张峰;崔锦涛;艾尼玩·艾买尔;阿斯娅·曼力克;

摘要:沙漠土壤光谱与氧化铁(Fe2O3)含量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且缺乏有效监测方法。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研究区,采集沙漠样本,获取其Fe2O3含量和光谱数据。通过对原始光谱进行分数阶微分(FOD)和连续小波变换(CWT),利用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沙漠土壤Fe2O3含量的最优...

呼伦贝尔沙化草地不同放牧潜力阶段群落特征————作者:王百竹;白建华;萨拉;王丹雨;杨晓晖;朱媛君;时忠杰;

摘要:草原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是畜牧业生产的关键基地。近年来呼伦贝尔草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沙化问题,威胁着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呼伦贝尔沙化草地为研究区,分析了不同放牧潜力下物种组成、植物功能群以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呼伦贝尔沙化草地在中放牧潜力阶段具有更多的物种数量,随着放牧潜力的降低,存在度(盖度)Ⅰ(0~10%)、Ⅱ(10%~20%)的物种数减少,存在度Ⅳ(40%...

甘肃景泰白墩子盐沼国家湿地公园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作者:郭思淼;周晓雷;任菊;王润龙;樊玉科;刘锐;张晓玮;

摘要:生态化学计量学是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养分循环动态的科学,是生态学的重要领域。以甘肃景泰白墩子盐沼国家湿地公园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依据8类典型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布设24组样点,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及全钾(TK)之间的相关性及差异性,旨在揭示白墩子盐沼国家湿地公园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SOC、TN、TP、TK、C/N、C/P、N/P、N...

荒漠绿洲过渡带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下典型一年生草本植物空间格局————作者:王佳琪;王国华;缑倩倩;

摘要:一年生草本植物是荒漠绿洲过渡带人工林下的关键类群,分析其空间格局有助于揭示群落结构特征,深入认识其生态过程、种内种间关系及对环境的适应机制。以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过渡带5、10、20、30、40年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下典型一年生草本植物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

草地土壤N2O排放对人为干扰的响应研究进展————作者:方海富;陈翔;杨红玲;程莉;李玉霖;

摘要:氧化亚氮(N2O)浓度的上升加剧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中国面临草地沙化严重扩张的现象,研究草地土壤N2O排放响应日益增多。然而,人为干扰对草地土壤N2O排放的作用,在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和环境因子等方面尚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文综述了草地土壤N2O排放对不同干扰因素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铵态氮(NH4...

石墨烯添加对干旱区牧草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作者:牧仁;乔俊;徐光甫;韩进夫;俞潇;孔垂玖;李新乐;

摘要:石墨烯能够有效吸附土壤水分和养分离子,对干旱区土壤改良具有积极作用。为探究石墨烯对干旱区牧草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对盆栽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和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分别添加0(C0)、25(C1)、50(C2)、100(C3

内蒙古沙区2000—2020年人地系统可持续性————作者:萨仁高娃;赵媛媛;耿鑫智;王岳;高广磊;

摘要:掌握沙区人地系统可持续性状态和发展趋势,对于科学防沙治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分重要。本研究选择毛乌素沙地乌审旗、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和科尔沁沙地奈曼旗为研究区,构建包括人类活动强度、资源-能源状态恶化、环境污染程度和调控能力等4个维度的人地系统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TOPSIS和三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评估2000—2020年研究区人地系统可持续性水平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200...

毛乌素沙地东北部典型林场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 pyramidalis)液流特征————作者:马启民;罗旭冉;赵人瑰;王增艳;余文莉;贾晓鹏;

摘要:理解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 pyramidalis)耗水特征对制定沙地人工林科学用水灌溉策略以及林场经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包裹式树干茎流仪测定新疆杨液流,并对毛乌素沙地的环境因子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新疆杨晴天液流速率最大,阴天次之,雨天最小,日液流累计量分别为16.38、12.56、2.22 L,晴天和阴天的液流速率接近。5、6、7、8、9、10月的日平均液流量分别为1...

2000—2020年干旱梯度下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突变及归因————作者:钟诗瑶;李传华;乔鹏飞;

摘要:干旱区及干旱梯度下植被突变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研究植被突变及其影响因子对科学制定旱地生态系统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序列数据,采用多模型轨迹诊断方法探测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突变,通过阈值参数判断植被突变方向,并使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有21.99%区域的植被发生突变,其中正向突变占78...

库姆塔格沙漠南北两侧中砂至粗粉砂矿物特征及其物源指示————作者:金秉福;于健;吴波;张云吉;哈斯额尔敦;苏志珠;孔德庸;韩旭娇;

摘要:对采自库姆塔格沙漠核心区南北两侧的51个点位、73个风沙样品(表层、次表层和浅剖面)进行了粒度分析、密度测试以及1~5Φ宽粒径多粒级碎屑矿物重液分离和显微鉴定。结果显示:库姆塔格沙漠中的流动沙丘主要成分是中细砂,沉积物的平均密度为2.63 g·cm-3,暗色颗粒约30%是重组分,以岩屑为主,含有少量重矿物。沉积物中的重组分含量、矿物种类数,石英、碳酸盐类、闪石族、帘石族、稳定...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