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4-1398/P
国际标准刊号:0379-1726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查看地球化学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地质》工程科技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地学前缘》工程类核心期刊

  【杂志简介】

  《地球化学》为报道基础性研究成果的专业学术刊物。主要报道近代地球化学,特别是其主要分支学科,如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矿床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海洋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第四纪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及岩矿测试等方面的创造性、综合性科研成果和研究简报、书刊简介、会议简讯、最新地质科技信息研究动态和问题讨论等。读者对象为地质专业科技人员以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

  【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2000年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一等奖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科协优秀期刊

  【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报道近代地球化学,特别是其主要分支学科,如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矿床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海洋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第四纪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及岩矿测试等方面的创造性、综合性科研成果和研究简报、新书简介、会议简讯、最新地质科技信息研究动态、问题讨论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珠江口盆地原油中新二环、四环萜烷的检出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朱扬明,谢建明,孙林婷,郝芳,朱俊章,ZHU Yang-ming,XIEJian-ming,SUN Lin-ting,HAO Fang,ZHUJun-zhang

  贵州碳酸盐岩风化壳主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张莉,季宏兵,高杰,李锐,李今今,ZHANG Li,JI Hong-bing,GAO Jie,LI Rui,LI Jin-jin

  松辽盆地湖相烃源岩中生物标志物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意义 王丽,曹新星,李艳,尹琴,宋之光,WANGLi,CAO Xin-xing,LI Yan,YINQin,SONG Zhi-guang

  挪威海Nyegga麻坑区的甲烷成因自生碳酸盐岩 冯先翠,王伟,王文倩,陈毅凤,FENG Xian-cui,WANGWei,WANG Wen-qian,CHENYi-feng

  黔北坳陷过成熟海相烃源岩中的25-降藿烷系列 包建平,张润合,蒋兴超,王鹏万,朱翠山,马立桥,BAOJian-ping,ZHANG Run-he,JIANG Xing-chao,WANG Peng-wan,ZHU Cui-shan,MA Li-qiao

  甘肃省南祁连化石沟铜矿区绢英岩蚀变地球化学特征 潘美慧,贾志磊,欧健,侯鹏博,PAN Mei-hui,JIA Zhi-lei,OU Jian,HOU Peng-bo

  新疆西天山尼新塔格铁矿区石炭纪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荆德龙,张博,汪帮耀,王子玺,姜常义,李永军,李新光,JING De-long,ZHANG Bo,WANG Bang-yao,WANG Zi-xi,JIANG Chang-yi,LI Yong-jun,LI Xin-guang

  青海省都兰县双庆铁矿床金属硫化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何朝鑫,陈翠华,李佑国,张燕,代鸿章,尹力,王池源,邹发,李长山,宋玉坤,涂宗林,HE Chao-xin,CHEN Cui-hua,LI You-guo,ZHANG Yan,DAI Hong-zhang,YIN Li,WANGChi-yuan,ZOUFa,LI Chang-shan,SONG Yu-kun,TU Zong-lin

  矿山机械期刊投稿:工程地质钻探过程中钻孔技术的应用

  摘 要:自从改革开放实行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快速发展起来了。随之而来的工程地质钻探项目也快速发展起来。钻孔技术是地质钻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主要是为了采集到有关地质勘探的各项资料,方便地质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本文阐述了钻孔技术的分类,并就其应用和发展趋势展开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地质钻探,钻孔技术,应用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持续推动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着这一技术。地质钻探的关键环节就是钻孔技术,所以必须大力加强对钻孔技术的全方位的研究和开发,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实现其重要的社会价值。

  地球化学最新期刊目录

华南高山站点云水中硝基酚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者:岑如霞;林菊英;孙伟;彭宵璁;张国华;毕新慧;

摘要:硝基酚类化合物(NPs)是大气棕色碳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环境、气候和人体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 它们在云中的形成机制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目前还认识尚浅。自2021年4月8日~5月5日在华南天井山高山站点采集了云水、云间隙颗粒和无云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 并利用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量分析了水溶性离子、金属元素...

广西桂林岩溶区近现代沉积物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古环境指示意义————作者:陈巧文;潘银华;廖玲玲;

摘要:本研究运用分子有机地球化学方法, 对广西桂林岩溶区近现代沉积物的有机质组成、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开展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机质的来源和类型、古气候和沉积环境演变规律。结果表明, 桂林岩溶区沉积物的有机质丰度总体较低, 但包含较丰富的生物标志化合物信息。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呈单峰型分布, 主要碳数分布范围在n-C14~n-C31, 显示具有...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系湖相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作者:张义曼;邓晗宇;李裕贤;程斌;廖泽文;

摘要: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坳陷广泛分布三叠统湖湘烃源岩, 该套烃源岩对库车坳陷的油气资源具有重要贡献。本文针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卡普沙良河典型野外露头剖面上54个样品(其中克拉玛依组11个, 黄山街组43个)开展了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探讨库车坳陷三叠系湖相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和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结果表明, 克拉玛依组沉积晚期至黄山街组沉积早期, 其水体深度较浅、盐度低, 为淡水还原环境, 整体气候...

江苏典型区域土壤铅同位素研究及重金属源解析————作者:范健;任静华;廖启林;李文博;汪媛媛;刘玲;刘玮晶;张琦;徐宏婷;

摘要:为提升土壤重金属修复治理和耕地生态管护成效, 对江苏典型区域的109个土壤样品进行Pb同位素特征值对比、相关分析、Q型聚类分析等, 探讨不同土壤的Pb同位素分布规律及其重金属来源。结果显示, 研究区部分耕地土壤重金属超标, Cd、Hg、Pb最高含量超过国标GB15618-2018所规定的污染风险筛选值, 其204Pb组成与沿江冲积土或太湖底土壤具有显著差异。沿江冲积土与太湖底...

室温离子液体辅助有机溶剂萃取修复原油污染土壤————作者:杨森;钟音;吴骏宏;杨倩;郑嘉毅;宋树祥;曾武;王贺丽;彭平安;

摘要:原油污染土壤(Petroleum-Contaminated Soil, PCS)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问题。由于原油与土壤之间存在强烈的吸附作用, 传统PCS修复方法无法高效去除原油, 尤其是沥青质组分,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快速且高效的PCS修复方法。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 ILs)辅助有机溶剂萃取原油技术因其高效性、低能耗和环境友好性而备受关注。本研究选用3种ILs...

川西北邱家河组黑色页岩的有机碳–氮–硫同位素组成: 南华盆地早寒武世烃源岩沉积特征与油–源对比————作者:王素素;贾望鲁;陈键;李进步;彭平安;

摘要: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是地球历史上生物演化和古海洋化学环境变化的关键阶段, 黑色页岩的有机同位素组成不仅能够记录古海洋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还可用于区域油–源对比。川西北龙门山断裂带广泛分布储层沥青, 已有研究根据偏轻的碳同位素组成认为其主要来自下寒武统烃源岩。扬子地块南华盆地下寒武统从幸运阶到第三阶发育多个烃源岩层段, 但川西北地区报道的下寒武统烃源岩剖面多关注第二阶晚期到第三阶的筇竹寺组而...

海陆气团对南海及东印度洋海洋气溶胶的化学组成的影响————作者:刘竞雄;冯婷婷;刘召策;赵文慧;陈卫;潘天乐;蔡义宇;陶梓;王应昆;丁翔;宋伟;王新明;胡伟伟;

摘要:通过连续三个月的走航采集南海及东印度洋海域的PM2.5滤膜样品, 使用离子色谱和碳质组分分析仪器获取海洋气溶胶的化学组成, 深入探究了海洋气溶胶在不同海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的研究。结果显示, 南海海域PM2.5总浓度(平均浓度5.1±3.4 μg/m3)高于东印度洋海域PM2.5(平均浓度1.9±0.8 μg...

华南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多氯代和多溴代二苯并对二噁英/呋喃的污染研究————作者:肖瑶;李美菊;郑嘉毅;胡建芳;刘明洋;商仁杰;彭平安;

摘要:我国每年通过焚烧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量十分庞大, 生活垃圾焚烧成为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呋喃(PCDD/Fs)和多溴代二苯并对二噁英/呋喃 (PBDD/Fs)的重要来源。为研究生活垃圾焚烧厂对周边土壤环境二噁英污染的影响, 本文选择华南地区三座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厂作为污染监测区, 分别在其周边沿主导风向采集10个土壤样品检测PCDD/Fs、PBDD/Fs的质量浓度并计算毒性当量浓度(TEQ), 结合源...

水中新污染物自然光降解及其表征技术研究进展————作者:李雨桓;刘艺;王紫维;金彪;

摘要:新污染物(Emerging Pollutants, EPs)是一类新发现或新受关注、尚未被充分管控的污染物, 具有潜在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自然水域作为EPs最主要的汇, 已频繁检测出不同种类和浓度的EPs。自然光降解是EPs在天然水体环境中重要的转化途径之一, 包括直接光解和间接光解。EPs光降解的进程受其自身物化性质和复杂多样的环境因子影响, 其迁移转化的途径和机制尚未厘清。为深入探究EPs...

北羌塘坳陷西南缘中侏罗统夏里组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古环境分析————作者:李磊;王忠伟;王剑;隋博雨;戚俊;

摘要: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 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为明确北羌塘坳陷夏里组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古环境演化规律, 本文选取胜利河西剖面20件夏里组泥页岩样品开展总有机碳(TOC)、岩石热解、干酪根元素和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 夏里组泥页岩TOC、氯仿沥青“A”及生烃潜量(S1+S2)含量分别为0.51%~1.38%, 112~217 μg/...

渤海湾盆地烃源岩样品中C24脱-A-四环萜烷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作者:王思君;徐耀辉;张昊;王宁;陈果;谭伟;

摘要:在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黄河口凹陷和辽东湾地区沙河街组、东营组烃源岩样品饱和烃的m/z 191质量色谱图上检测到了4种C24脱-A-四环萜烷, 根据质谱特征、离子碎片信息、保留时间和已发表文献的比对, 确定了这4个C24脱-A-四环萜烷分别为10β(H)-脱-A-奥利烷、10β(H)-脱-A-羽扇烷、C24脱-A-藿烷和10β(H)-...

斐济瓦图科拉Waikatakata金矿床硫化物LA-ICP-MS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及S同位素特征: 对金成矿作用的启示————作者:冯翼鹏;王书来;阴元军;王幻;杨新雨;岳鹏军;王军;王洋;张志超;鲁扬;张毅;

摘要:斐济瓦图科拉Waikatakata金矿床位于西南太平洋斐济群岛维提岛北缘的塔武阿火山盆地中。为厘清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物质来源及成矿温度,本研究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及显微观察基础上,对热液期不同世代黄铁矿、毒砂及闪锌矿开展了LA-ICP-MS 原位微量元素和S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热液期黄铁矿可以划分为4个世代(Py1、Py2、Py3及Py4), 其中Py2、Py3及与Py3共生的毒砂为主要载金矿...

桂东北鹰扬关地区丹洲期变质基底的构造属性:来自下龙组含磷岩系的年代学证据————作者:吴杰;冯佐海;秦亚;苟小芳;黄南锐;黄永高;刘奕志;范天一;王葆华;

摘要:为明确桂东北鹰扬关地区丹洲期变质基底的构造属性,本研究对鹰扬关地区下龙组连续可追溯的含磷岩系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件年代学样品(YY2301和YY2303)呈现出相似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系,U-Pb年龄集中分布于0.72~0.90 Ga,表明鹰扬关地区下龙组的主体部分是新元古代扬子陆块东南缘构造-岩浆-热事件的产物。同时,两件样品的εHf<...

桂东北越城岭大源–小源地区伟晶岩磷灰石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潜力————作者:招传;付伟;刘希军;寇东平;许成;冯梦;

摘要:桂东北越城岭地区发育2000多条伟晶岩脉,是开展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找矿勘查的重要目标区,然而有关区内伟晶岩的成岩演化机制及成矿潜力仍不清楚。基于磷灰石矿物成分记录了岩浆源区性质、岩浆演化和热液流体活动等地质作用重要信息,本文选取桂东北越城岭大源–小源地区伟晶岩中的磷灰石为研究对象,通过磷灰石微区原位分析探讨伟晶岩的岩浆演化过程及其稀有金属成矿潜力。EPMA分析显示,磷灰石F含量(3.22%~6.43...

广西栗木锡多金属矿田锡石特征对岩浆–热液成矿过程的制约————作者:韩文博;冯梦;方贵聪;秦亚;冯佐海;康志强;招传;高冰冰;陈英男;

摘要:栗木锡多金属矿田是南岭W-Sn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主要由老虎头、水溪庙、金竹源等大–中型Sn多金属矿床组成,以花岗岩型Sn-Nb-Ta矿床和(长石)石英脉型W-Sn矿床为主。然而,区内岩浆–热液成矿过程中Sn元素的迁移、富集和沉淀规律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对栗木矿田内花岗岩和(长石)石英脉中的锡石开展了阴极发光(CL)显微结构和原位主量、微量元素分析,探讨不同成因类型锡石结晶过程的控制因素,以期...

基于CiteSpace的机器学习在地球化学应用领域的可视化分析————作者:贺海洋;李朋刚;李亚林;黄智;徐堂兴;隋清霖;侯淡平;曾涛;何语星;张焕宝;

摘要: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是开展地球科学研究和相关应用的基础,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解决地球科学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而机器学习是实现人工智能的方法之一。为研究机器学习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使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 采用共现网络分析、突现性分析、中介中心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 并进行可视化图谱解读。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知识资源总库和美国科学信息所推出的Web of Science C...

婆罗洲古晋地区晚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来自锆石U-Pb-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制约————作者:黄清;张爱梅;董晓颖;Junaidi Bin Asis;陈敏;李东义;马莉燕;郑勇;

摘要:婆罗洲位于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交汇地带, 其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和动力学机制对于理解特提斯或太平洋演化动力学过程至关重要。本研究选择婆罗洲西北部古晋带伦杜地区出露的晚中生代闪长质岩石和花岗岩开展系统的岩相学、全岩主微量元素、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 闪长质岩石和花岗岩分别给出了(83.6±0.9) Ma和(80.3±0.5) Ma的结晶年龄, 表明它们...

塔西南叶浅1井二叠系普斯格组烃源岩分段性发育特征————作者:陈才;邓琳;罗强;赵冠宇;张文;程斌;黄礼;王云鹏;廖泽文;

摘要:塔里木盆地塔西南油气勘探在二叠系获得突破, 东部柯克亚山前叶探1井获得高产油气, 认为主要来自二叠系普斯格组烃源岩的贡献。针对该套烃源岩, 塔里木油田在柯克亚山前部署了叶浅1井, 连续钻取二叠系普斯格组岩心样品用于精细剖析。本工作针对岩心样品系统开展了无机、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包括岩石热解评价、主量、微量元素分析、富有机质层段抽提物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信息分析等。结果表明: 叶浅1井二叠系普斯格组烃...

西藏狮泉河地区中上二叠统下拉组硅质岩成因及构造意义————作者:王洋;范建军;李忠杰;李婵;郭柏鑫;苏泽宣;

摘要:硅质岩中蕴含着丰富的古地理、古构造及古海洋等信息, 是岩石大地构造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二叠纪是硅质岩沉积的一个强盛期, 被称为“二叠纪硅质岩沉积事件”, 但相应的强盛机制尚存在较大争议。查明二叠纪硅质岩沉积事件的强盛机制, 对深入认识全球二叠纪的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构造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藏北狮泉河地区中上二叠统下拉组中大量出露的层状硅质岩和硅质结核为研究对象, 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岩石学观察、显微...

呼和浩特市典型月份生物质燃烧颗粒物的单颗粒质谱特征分析————作者:郝峰;谷雨;程学慧;王薪寓;石艳菊;徐曼;程宇飞;田永莉;黄渤;

摘要:生物质燃烧是大气细颗粒物的重要来源, 能显著影响环境空气质量、能见度和人体健康。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秸秆焚烧现象较为普遍, 对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细化评估生物质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内蒙古大气污染防控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 实时监测了呼和浩特市2023年10月份大气单颗粒质谱特征, 涵盖了一次典型生物质燃烧污染过程。监测期间检测到生物质燃烧源相关...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