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第四纪研究》前身为《中国第四纪研究》,为不定期出版物,于1989年更名为《第四纪研究》,并改为季刊;1999年改为双月刊,2004年扩版为大16开本。半个世纪以来,在历届主编和编委会的指导下,《第四纪研究》伴随着第四纪科学研究的发展一起成长,记载了第四纪科学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刊物的学术方向明确,刊登的文章着重于科学性、创新性、学术性以及前瞻性,尤其注重文章的学术性和创新性。其特色鲜明,质量不断提高,已成为展示第四纪科学研究的窗口,交流第四纪研究成果的平台,弘扬与传播科学精神与第四纪科学知识的阵地,为第四纪科学的普及和理论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
办刊任务:反映国内外第四纪和全球变化研究发展趋势,刊登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宗旨:涵盖第四纪有关的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人文科学各分支学科。其宗旨是贯彻“双百” 方针,开展学术讨论,提高第四纪研究的基础和应用水平。
主要报道:第四纪研究新理论与技术,第四纪沉积与地层、第四纪沉积环境与古气候,第四纪资源(金属、非金属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环境工程与应用第四纪,第四纪动植物演化与新发现,全球变化与人类环境相关性,天文周期与气候演化,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与地质事件(包括灾害性事件)与国土整治,国内外有关第四纪研究新趋势等。《第四纪研究》是地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之一,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目前有多种著名国际检索系统检索本刊,国内有关检索机构均收录本刊,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等。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保持较高的水平。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底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中,《第四纪研究》的总被引频次为2224,排名第4,影响因子为1.780,在地球科学学科排名第7;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CSCD)(2008版),《第四纪研究》的总被引频次为1530,影响因子为1.524。获奖情况:2000年12月按1999年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第四纪研究》获地学期刊第二名外, 2000年又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转发科技部《关于公布科技期刊方阵名单的通知》中,《第四纪研究》被评为“科技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在2008年12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首次推出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名单中,《第四纪研究》进入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行列。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2年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地学期刊第二名
2002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
2001年被评为“科技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论文、研究简报、书评和后记。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晚中新世-上新世黄土高原佳县红粘土剖面碳同位素记录与C4植被演化 何同,刘连文,陈旸,强小科,季峻峰,He Tong,Liu Lianwen,Chen Yang,Qiang Xiaoke,Ji Junfeng
黄土高原现代C4和C3植物生物量及其对环境的响应 张博,宁有丰,安芷生,刘卫国,Zhang Bo,Ning Youfeng,An Zhisheng,Liu Weiguo
中国半干旱-湿润区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有机碳同位素特征与植被变化 张红艳,鹿化煜,顾兆炎,李徐生,张朝晖,陈英勇,张文超,吕安琪,赵丽媛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黄土地层有机质主要来源分析* 饶志国,郭文康,薛骞,陈发虎,Rao Zhiguo,Guo Wenkang,Xue Qian,Chen Fahu
温度影响东北地区更新世植被变化的黄土记录 鹿化煜,张红艳,曾琳,吕安琪,张朝晖,陈英勇,弋双文,Lu Huayu,Zhang Hongyan,Zeng Lin,Lü Anqi,Zhang Zhaohui,Chen Yingyong,Yi Shuangwen
增温、施氮、CO2浓度升高对羊草(C3)、芦苇(C4)植硅体组合的影响 介冬梅,冯滢瑛,郭继勋,刘洪妍,刘利丹,李楠楠,Jie Dongmei,Feng Yingying,Guo Jixun,Liu Hongyan,Liu Lidan,Li Nannan
兰州盆地44~15Ma地层的有机碳同位素记录 吴福莉,赵艳,方小敏,孟庆泉,杨一博,Wu Fuli,Zhao Yan,Fang Xiaomin,Meng Qingquan,Yang Yibo
内蒙古达里湖全新世有机碳氮同位素记录与环境演变 范佳伟,肖举乐,温锐林,翟大有,王旭,崔琳琳,Shigeru Itoh,Fan Jiawei,Xiao Jule,Wen Ruilin,Zhai Dayou,Wang Xu,Cui Linlin,Shigeru Itoh
末次盛冰期以来泸沽湖沉积记录的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和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古植被意义 崔琳琳,王旭,沈吉,丁仲礼,Cui Linlin,Wang Xu,Shen Ji,Ding Zhongli
30ka以来南海东北部陆坡坡底沉积有机质的长链正构烷烃特征及其古植被意义 杨楚鹏,刘芳,常晓红,廖泽文,胡建芳,李顺,李学杰,姚永坚
工程资料管理论文: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摘要】“安全第一,预防为先”,这是煤矿生产永恒的主题。煤矿安全事关矿区社会稳定和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据统计,我国煤矿发生较多的事故主要是顶板事故,占我国煤矿事故四成以上,造成死亡人数较多的事故中,以瓦斯为主体,其死亡人数占我国煤矿事故的近一半左右。而这些事故中,都与矿井地质工作有很大的关联性。矿井地质工作是所有煤矿技术和工艺的前提。尤其是于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地址工作更加彰显重要性。良好的矿井地质工作能够有效防止很多矿井事故的发生,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矿井地质工作,可以有效预防或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降低煤矿生产的安全风险,促进煤矿安全生产,以保护建设单位财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矿井地质工作,煤矿安全生产,重要性
一、矿井地质工作与煤矿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
煤矿生产要以国家的相关法规和程序为基础,而矿井地质工作所收集的资料和技术成果是这些规范制定的前提条件。只有对煤层的状态、结构、水文等特征达到准确的了解,才能提出合理的设计,保证生产的安全、有效、有序的完成。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 北大核心《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 省级《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南大核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省级《福建茶叶》
- 省级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学报《皮革化工》
- 省级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 省级《大科技》
- 省级辽宁丝绸
- 省级《现代物业》
- 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 国家级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宁波化工
- 省级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 省级《计量与测试技术》
- 省级《广西通信技术》
- 国家级油田地面工程
- 国家级《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 国家级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 国家级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 南大核心装饰
- 省级世界汽车
- 省级国际造纸
- 省级《交通科技与经济》
- 国家级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 省级《新疆农机化》
- 省级食品与健康
- 省级汕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