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2-1655/P
国际标准刊号:1671-5942
主办单位: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查看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地震》地震科技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水文》地质工程类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杂志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等8家单位联合的中国唯一一份报道大地测量学在地球动力学领域研究和应用成果的高级学术刊物。

  刊物主要报导地球科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进展、新成果。具体为:1)大地测量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2)利用大地测量理论和方法对地壳运动及变形研究、监测的新成果;3)运用大地测量理论和方法探讨地震预测预报的新方法和新成果;4)利用地质学、地质力学、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地壳运动及地壳变形的新成果;5)对地观测技术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本刊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揽之测绘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库》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摘录期刊等。

  【栏目设置】

  栏目设置有:院士论坛、地壳形变、新构造运动、深部探测、地震预报、观测技术、学术讨论、科研简报、综述、水库地震等。院士论坛、水库地震和观测技术栏目是我国科技期刊少有、本刊独具的特色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不同季节的北京市GPS可降水量与PM2.5/PM10的比较研究 王勇,刘严萍,李江波,柳林涛,孙晓,WANG Yong,LIU Yanping,LI Jiangbo,LIU Lintao,SUN Xiao

  浅析香港地区一次大面积降雨过程中的GPS可降水量特征 李星光,郑南山,狄利娟,LI Xingguang,ZHENG Nanshan,Di Lijuan

  几种卫星钟差预报模型预报效果的分析与比较 王宇谱,吕志平,宫晓春,周海涛,王宁,WANG Yupu,L(U) Zhiping,GONG Xiaochun,ZHOU Haitao,WANG Ning

  GNSS多频观测值线性组合研究 郭忠臣,高井祥,王坚,曹新运,GUO Zhongchen,GAO Jingxiang,WANG Jian,CAO Xinyun

  一种GNSS大网数据快速高效处理策略 崔阳,吕志平,张友阳,陈正生,李林阳,CUI Yang,L(U) Zhiping,ZHANG Youyang,CHEN Zhengsheng,LI Linyang

  高阶电离层改正对PPP对流层估计的影响 徐韶光,熊永良,王德军,陈伟伟,XU Shaoguang,XIONG Yongliang,WANG Dejun,CHEN Weiwei

  基于SSA的GPS坐标序列去噪及季节信号提取 罗勇,匡翠林,卢辰龙,曾凡河,LUO Yong,KUANG Cuilin,LU Chenlong,ZENG Fanhe

  伪距相位和无几何相位组合探测与修复多频周跳的比较 李林阳,吕志平,崔阳,王鸿斌,LI Linyang,LU Zhiping,CUI Yang,WANG Hongbin

  GPS连续观测站低频拟合残差序列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 闫伟,牛安福,YAN Wei,NIU Anfu

  北斗三频无几何、消电离层组合周跳探测方法研究 王华润,柴洪洲,谢恺,WANG Huarun,CHAI Hongzhou,XIE Kai

  中国沿海RBN-DGNSS系统北斗差分定位性能测试及分析 王成,崔健慧,施闯,唐卫明,WANG Cheng,CUI Jianhui,SHI Chuang,TANG Weiming

  机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如何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摘 要:重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的就是机械设备的保证,这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从购进机械设备时,就离不开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只有对机械设备加以用心合适的保护和维修,才能使机械设备延长寿命,从而方便平时的运用。

  关键词:机械设备,设备保养,设备维修

  一、机械设备在维护和保养中常见的问题

  1.维修意识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产工作中,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新的技术和设备在为发展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给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护带来了许多未知。一些厂子在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不是很重视,没有强调其重要性。一些工人认为,一些常见的小问题能过就过,没有认真的维护,只是追求生产效益,导致了许多源于机械设备的安全事故发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最新期刊目录

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优化卷积神经网络研究节点地震仪RFID测距————作者:庞聪;林春晓;李忠亚;江勇;陈国庆;宋莹莹;

摘要:针对无线型节点地震仪在野外复杂勘探环境下无法准确定位和可能丢失的问题,研究超高频RFID高精度测距定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RSSI)近似计算公式筛除误差较大的采样值;然后设计第3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的2个优化目标函数,其自变量统一为学习率下降因子、初始学习率、批大小等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超参数,因变量分别为网络预测结果与理论值的决定系数(R

DEM对SBAS-InSAR形变监测和几何畸变识别的影响分析————作者:张卓普;张晨晰;于志刚;张光辉;杨绪;刘春雨;

摘要:以山东中部丘陵露天矿区为研究区域,在对比SRTM1-DEM、SRTM3-DEM、ALOS-DEM、ASTER-GDEM和LiDAR-DEM高程精度的基础上,分析不同DEM及DEM的高程精度和空间分辨率对SBAS-InSAR形变监测效果和几何畸变识别的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空间分辨率,DEM的高程精度在形变监测中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是影响监测精度的重要因素;同时,DEM的高程精度与空间分辨率均会对...

基于连续GNSS观测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应变与垂向运动特征研究————作者:张陶;田镇;计国锋;黎建勇;于鑫;

摘要:基于连续GNSS观测数据,在充分考虑随机噪声与区域环境负载的前提下建立高原东北缘地区现今较为完备的GNSS三维速度场,并刻划研究区地壳应变与垂向运动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整体以压缩应变为主,且西南和东北部的主应变率差异明显;最大剪切应变与主应变在东昆仑断裂和鲜水河断裂分布显著。青藏高原东北缘以垂直抬升为主,意味着垂向构造力源可能来自于块体内部的挤压缩短,或是岩石圈深部物质流动受阻等;而在兰州附近地...

中国大陆及邻区8级左右地震周期划分、主体活动区迁移与地球自转加减速的关系————作者:朱红彬;李红;胡乐银;陈宇轩;

摘要:通过对中国大陆及邻近区域MS≥7.8地震周期的划分和主体活动区的迁移研究,结合地球自转速度的加速与减速变化,探讨了研究区8级左右地震活动的时空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1879年以来研究区经历了6个8级左右地震的活跃期,其中第2活跃期的主体活动区位于帕米尔-贝加尔湖地震带,第3活跃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第4活跃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第5活跃期位于云南和华北地区,第6活跃期则位于青藏高原内...

甘肃预警系统震级参数误差校正研究————作者:王月;张卫东;李苗;康斌龙;袁洁;

摘要:以甘肃预警系统运行以来记录的地震和预警系统产出结果为数据基础,对比研究地震预警系统产出震级和正式编目震级,分析震级误差分布;利用误差逆向传播神经网络对预警震级参数进行误差学习预测,得到预警震级。结果表明,对于实际震级较小的地震预警估算震级偏大,震级较大的地震预警估算震级偏小;使用神经网络传播算法能够模拟预测预警震级,减小预警震级与编目震级偏差

基于FFT与ConvLSTM的ERA5水汽预测————作者:王勇;孟祥顺;杜玮;刘严萍;刘宇博;

摘要:本文利用ERA5多要素数据集,综合FFT与ConvLSTM方法开展ERA5水汽预测。首先采用FFT提取各气象要素的公共周期;然后分别选择不同公共周期的多气象要素数据、单一水汽数据作为模型输入,使用ConvLSTM方法进行ERA5水汽训练并构建预测模型;最后以GNSS水汽、ERA5实测水汽分别开展ERA5点、面水汽的模型预测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基于FFT与ConvLSTM的EAR5水汽预测方法可有效...

一种联合方差膨胀模型的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算法————作者:王建;王乐;黄观文;王紫薇;杨维聪;

摘要:针对传统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RAIM)算法存在故障识别异常以及微小故障不敏感的局限性,将稳健估计中的方差膨胀思想引入RAIM中,提出一种联合方差膨胀模型的RAIM算法,设计改进的故障处理流程,利用位置不确定性的用户保护水平进行完好性判定,最后进行多星座仿真实验与复杂环境实测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准确识别所添加的30 m显著故障,并且能有效应对添加的5 m微小故障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成...

一种重力匹配导航路径规划新算法——粒子群优化灰狼算法————作者:孙玮萱;肖云;张锦柏;陈垲宁;

摘要:重力匹配导航的精度受航行海域适配性的影响,为确保匹配的有效性,对潜器进行路径规划至关重要。针对现有算法效率低下、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且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组合算法——粒子群优化灰狼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nd grey wolf optimization, PSO-GWO),以提高潜器的路径规划效率。该算法在传统灰狼算法(grey wolf opti...

基于NTFT-WSE的中国南海海平面高度变化的预测方法————作者:孙浩哲;柳林涛;孙雪鹏;刘子平;叶周润;梁星辉;沈聪;王国成;

摘要:基于标准时频理论提出一种抑制边缘效应的宽频带提取方法(wideband signal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normal time-frequency transform,NTFT-WSE)。首先利用标准时频变换对海平面信号进行周期性信号的提取和建模,然后通过NTFT-WSE方法对不同时间尺度的各个分量进行提取、建模和预测,实现对海平面变化周期性低频信号的准确预测。...

多尺度超体素生长的点云平面分割算法————作者:聂道许;毛娟娟;花向红;陈西江;

摘要:为同时提高点云平面分割的效率与可靠性,在基于多尺度超体素及区域生长算法基础上,以超体素为生长单元,采用体素区域生长算法实现精细点云平面分割。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室内外点云数据都有较好的分割效果,优于RANSAC、Khaloo及全局能量优化方法,且本文方法的Precision、Recall和F1-score都超过0.90

地电阻率直流和交流观测对成都中心站地磁记录的干扰分析————作者:李雪浩;李国超;李贵元;龚康;何思源;

摘要:设置不同的供电参数对成都中心站并行运行的地电阻率直流和交流观测系统开展实验,分析总结不同地电阻率观测系统在测量时对同台地磁记录产生的干扰特征。结果表明,地电阻率直流观测对地磁记录造成的干扰呈正、反向大幅度方波形态,其输出电流幅值与干扰幅度呈正相关;地电阻率交流观测对地磁记录造成的干扰呈大幅度正弦波形态,在输出电流频率为1~10 Hz、输出电流幅值为0.1~0.5 A时不会对地磁记录产生干扰。此外,...

低轨卫星增强智能手机定位性能研究————作者:谢慧;吴有龙;李国利;陈帅;

摘要:针对智能手机伪距观测噪声大、观测数据不连续、几何强度弱以及内置微惯性测量单元(micro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MIMU)的噪声水平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低轨(low earth orbit, LEO)卫星增强的智能手机GNSS/MIMU紧组合导航方法。根据walker星座特点和低轨开普勒轨道参数,仿真生成LEO伪距观测数据,对比研究智能手机GNSS单点定位、GNS...

基于RF_Adaboost神经网络的中国区域ZWD偏差改正模型————作者:彭祥天;张露露;林买金;徐庆兵;刘俊文;谢劭峰;

摘要:以往的中国区域ZWD模型只考虑高程、纬度、气象参数等因子的影响,未顾及季风气候和海洋水汽输送对ZWD估计的影响。针对该问题,以偏差改正为切入点,首先以探空站积分ZWD为参考值分析2016—2019年由ERA5数据积分法和反算法得到的ERA5-ZWD估计值在中国区域的均方根误差和偏差的空间分布,然后利用2016—2018年ERA5和探空站数据建立基于RF_Adaboost神经网络的中国区域偏差改正模...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征稿简则

摘要:<正>《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第二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地震大地测量学专业学术期刊。为进一步提高刊登论文的代表性,发挥本刊在国内外地震及测绘领域的学术辐射优势,特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

VLBI观测频次对UT1加密精度的影响————作者:马卓希;李广云;姚当;江丹;

摘要:本文介绍世界时(universal time, UT1)的数据预处理和加密方法,并对不同加密方法、数据预处理差异等影响UT1加密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国际产品和国内联合观测的实测数据,对不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观测频次下的UT1加密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密方法之间,三次样条插值方法较优,且UT1插值过程中必...

卫星激光测距回波信号实时识别方法————作者:王瑾瑜;邹彤;朱威;

摘要:为解决卫星激光测距回波数据噪声点多,有效信号微弱难以准确快速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复合信号实时识别方法。改方法将传统直方图法改进并且和Graz快速滤波算法融合,综合考虑算法的识别精度和处理时间,实现了卫星激光测距卫星微弱信号的实时识别。搭建仿真测试平台模拟信号产生过程,初步验证了新算法的优势。采用1 ms读取1个数据的实测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漏检率方面和传统的2种二次滤波算法相当,在误检率方面将...

基于GPS TEC的2024-01-01日本能登半岛MW7.6地震同震电离层扰动分析————作者:冯小欢;罗亦泳;

摘要:利用GPS观测数据解算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对2024-01-01日本能登半岛MW7.6地震引发的同震电离层扰动(coseismic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CIDs)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G04卫星在震中西北方向探测到CIDs的最大幅值约为0.07 TECu;(2)G16卫星在震中东部...

基于稀疏指标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的秒采样仪器地震信号时频特征————作者:涂先新;吕品姬;翁骋;安一凡;曾智辉;康波;

摘要:变分模态分解(VMD)性能优越,但参数中K值和alpha值的设定对分解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稀疏指标对这2个参数的选取进行优化,实现自适应寻找最优K值和最优alpha值。在此基础上,对宜昌站BBVS-60地震计、DZW重力仪、VP型倾斜仪、水位仪4套秒钟值仪器观测到的地震信号进行VMD,结合Hilbert变换进行时频分析。结果表明,4套仪器的最优K值和最优alpha值均不同,其中K值代表所能分...

宜昌站伸缩仪M2波潮汐因子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作者:涂先新;吕品姬;翁骋;安一凡;曾智辉;王慧;

摘要:选取宜昌站2013—2023年伸缩仪两分量观测值整点数据,计算两分量的M2波潮汐因子,对其进行VMD分解,并计算各级分解结果的功率谱密度(PSD),在此基础上进行Hilbert时频分析。结果表明,NS分量含有频率为0.002 7/d的信息成分,可能与三峡库水位的年变(频率为0.002 7/d)和当时所处的地质应力状态有关;EW分量含有频率为0.004~0.012/d的信息成分...

基于机器学习的矿震与爆破信号分类————作者:梁潇南;王建军;尹欣欣;

摘要:针对甘肃某矿矿震与爆破信号的分类问题,分析了支持向量机、K-means聚类、主成分分析等常用无监督分类方法在特征选择不足、分类精度较低和样本不平衡等方面存在的显著挑战。为尝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使用一种轻量级协同学习方法(LCL-SSS),该方法结合了MiniRocket特征提取与改进的Kmeans聚类,旨在提升分类的准确性与效率。通过时频分析发现,爆破事件的P波初动频率主要集中在80~200 Hz...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测绘工程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4334.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