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振动与冲击》是反映和交流我国力学、航空、航天、造船、车辆、机械、建筑、水利、电力、矿山、冶金、化工、仪器仪表、海洋工程、轻工和环保等部门的振动、冲击和噪声方面的成果及经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内容包括结构动力分析、模态分析、参数识别、随机振动、振动控制、转分子动力学、结构动力稳定性、减振、隔振、抗冲击、噪声防治、环境试验、模拟技术、测试技术、信号处理、计算机软件工程、消振消声材料等方面的论文和短文。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论文、科研简报、工程应用、产品研制、综述、测试技术、振动园地、公司介绍。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山区桥梁排架抗震能力评价方法 孙治国,司炳君,陈灿,王东升,SUN Zhi-guo,SI Bing-jun,CHEN Can,WANG Dong-sheng
爆破应力波对邻近圆形隧道的动力扰动特征 孙金山,左昌群,周传波,蒋楠,SUN Jin-shan,ZUO Chang-qun,ZHOU Chuan-bo,JIANG Nan
近自由面水下爆炸气泡与结构相互作用数值计算研究 李健,潘力,林贤坤,荣吉利,项大林,LI Jian,PAN Li,LIN Xian-kun,RONG Ji-li,XIANG Da-lin
基于自动搜峰瞬时频率估计的自适应多阶比分析技术研究 王栋,丁雪娟,WANG Dong,DING Xue-juan
考虑滑动轴承的轮毂电机扭转振动特性分析 左曙光,王青松,吴旭东,谭钦文,ZUO Shu-guang,WANG Qing-song,WU Xu-dong,TAN Qin-wen
偏航状态下风力机塔架-叶片耦合结构气弹响应分析 柯世堂,王同光,KE Shi-tang,WANG Tong-guang
水室封头重型铣削加工刀盘与主轴系统振动模态分析 程耀楠,巩亚楠,韩禹,刘利,刘立佳,高军,CHENG Yao-nan,GONG Ya-nan,HAN Yu,LIU Li,LIU Li-jia,GAO Jun
电磁力参数自寻优的转子多频振动主动抑制 姚剑飞,高金吉,王维民,YAO Jian-fei,GAO Jin-ji,WANG Wei-min
钢框架梁柱节点子结构抗冲击力学性能有限元仿真研究 王宁,陈英,霍静思,WANG Ning,CHEN Ying,HUO Jing-si
高速球轴承主轴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张亚伟,金翔,李蓓智,梁越升,ZHANG Ya-wei,JIN Xiang,LI Bei-zhi,LIANG Yue-sheng
科技职称论文发表:基于HBase的地理分布副本管理机制
摘要:针对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数据通常在多个数据中心有冗余的副本进行备份,需要健壮的机制维护各个副本的一致性,对分布式系统的副本复制理论作了深入研究后,提出了一套管理地理分布副本的算法。微软研究院提出服务等级协议,把用户对一致性的要求分成若干级别,每个级别与用户可容忍的延迟有关。系统保证在可容忍的延迟范围内,用户能拥有较高的服务等级。Tuba系统拓展了Pileus,允许系统根据所有用户发送的统计信息动态地改变主从副本存放的位置,以提高系统的平均性能,但Tuba系统的复制只是基于单个目标单位进行。对Tuba系统中的方法作出改进,提出了一套改变主从副本存放位置的算法,并在HBase分布式系统的副本复制中实现了该机制。系统完成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在改变主从副本存放位置时综合考虑两个region的相关性可以提高系统整体的效用。
关键词:分布式系统,一致性,服务等级协议,复制,地理分布
0引言
分布式存储系统,如非关系型数据库(Not only SQL, NoSQL),被设计用来满足从社交网络到电子商务等各种不同应用的需求。一个大型的应用往往拥有多个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内都存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为了向用户提供高性能的服务,一份数据通常会在多个数据中心内都有拷贝。这就需要一个健壮的机制来维护不同系统间数据的一致性。根据CAP(Consistency,Availability,Partition tolerance)理论[1],一致性和可用性无法同时满足,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的特点在一致性和可用性之间作权衡。
振动与冲击最新期刊目录
方肩铣刀刀齿切削能耗的动态分布特性识别方法————作者:辛丙晨;姜彬;成远清;毕刚;范丽丽;赵培轶;
摘要:刀齿瞬时切削能耗是评价高效铣刀动态切削性能的重要指标。已有的铣刀切削能耗解算模型中缺乏瞬时切削能耗在刀齿切削刃上的分布信息,无法准确识别切削刃不同位置瞬时切削状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针对由于切削边界不确定导致无法准确识别切削刃瞬时切削能耗分布区域的问题,提出主副切削刃瞬时边界的解算方法,获得振动与磨损作用下的主副切削刃方程。建立瞬时切削能耗分布及其分形维数的解算模型,获得瞬时切削能耗在刀齿上的分布情...
3自由度立面大跨度柔索驱动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及能耗分析————作者:罗伟荣;韩广冬;赵世龙;霍孜腾;李建;王生海;
摘要:针对目前大跨度柔索驱动并联机构的研究将悬索简化为直线,导致其工作空间不够准确,该研究在考虑柔索悬垂效应的基础上对工作空间进行研究。首先建立悬链线悬索模型和抛物线悬索模型,通过试验和仿真对比表明,在相同外部条件下,抛物线悬索模型得到的悬索长度比悬链线悬索模型更贴近试验。基于抛物线悬索模型,建立立面柔索驱动并联机构静力学方程,分析了考虑悬索垂度的工作空间和空间各点上的总功率。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直线悬...
基于二阶统计量的推进泵空化激振源辨识————作者:赵国寿;曹琳琳;吴大转;
摘要:空化引起的载荷脉动是泵振动的主要根源,其激振源的辨识对于泵振动控制至关重要。针对某前置导叶非均匀尾流干扰引起的泵叶片空化开展了水洞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基于二阶统计量的激振源辨识方法,该方法将具有物理因果关系的叶片载荷分布与整体受力相关联,结合模态分解可以有效揭示具有主导能量贡献度的泵叶片空化激振的载荷分布。结果表明,来流冲角时空特性对叶片空化发展和分布起主要的调控作用。带幅值的相关性模态能够...
爆破荷载作用下煤岩本构模型参数特性研究————作者:张鑫;刘泽功;常帅;陈响升;薛勇林;朱家亮;宋鑫;
摘要:为探究RHT(Riedel-Hiermaier-Thoma)本构模型和HJC(Holomquist-Johnson-Cook)本构模型在深部煤岩体爆破数值模拟中的适用性,首先基于淮北矿区深部原煤对RHT和HJC两种本构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然后通过单孔爆破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所标定参数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并添加最大拉伸应力和最大剪切应力的复合失效准则对HJC本构模型进行改进;最后基于两种本构模型对不同...
基于多对抗和平衡分布自适应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作者:许焕卫;赵泽伟;肖许源;汪忠来;
摘要: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工况的不同会导致数据分布差异,这使得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轴承故障诊断成为一个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对抗和平衡分布自适应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的残差网络直接从原始振动信号中提取域不变特征,提高特征提取效率的同时保留了丰富的故障特征信息;其次,提出了关联对齐与多对抗域自适应相结合的域自适应方法,同时对齐源域和目标域的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以最小化域间数据分布差异;然后,...
《振动与冲击》征稿简则
摘要:<正>《振动与冲击》是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振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反映和交流我国力学、航空、航天、造船、车辆、机械、土木建筑、水利、电力、矿山、化工、冶金、仪器仪表、海洋工程、轻工、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振动、冲击和噪声方面的成果及经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为国家科委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来源期刊,美国工程信息...
基于改进傅里叶神经网络的多关节机器人实时负载辨识方法————作者:岳夏;李志滨;张春良;王亚东;王宇华;龙尚斌;
摘要:关节式机器人应用于各类生产环节,对负载进行实时监测是确保机器人安全运行的前提。但在某些特殊场景下无法直接测量负载,通常使用动力学方法间接求解,由于其非线性特性明显且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负载识别的精度与效率一直不高。因此该研究基于傅里叶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改进模型来实现负载辨识,以提高系统负载参数的预测精度与时效性。所提方法利用傅里叶神经网络中的卷积与频域截断机制快速获取特征信号,与前馈神经网络的输出...
圆柱群流致振动响应和尾流特性耦合机制————作者:李响赫;张志猛;及春宁;赵航浩;张妍;
摘要:采用基于嵌入式迭代的浸入边界法对均匀流场中圆柱群的横向流致振动进行了二维直接数值模拟。圆柱群中相邻柱体正交排列,间距比为L/D=3.20、8.00,折合流速为Ur=2~11,Re=100,圆柱质量比m*=2。研究发现:不同间距比下,圆柱群前排和后排的圆柱分别呈现出涡激振动和尾流驰振的响应特征;后排圆柱的振幅普遍大于前排圆柱,小间距比圆柱群的最大振幅高于大...
离心泵叶轮流场的动力学模态分解与重构误差分析————作者:张润强;南玲博;陈帝伊;韩伟;黄卫宁;
摘要:离心泵是液体输送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及工程等领域,深入了解泵内的复杂流动对泵的设计和优化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介绍了动力学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DMD)与重构方法,并针对离心泵内复杂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叶轮的分解结果研究了模态能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发现低频模态具有的能量更高,且模态能量随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其次,分析了各阶模态在...
一种基于一维卷积自编码器的条件分布域适应方法————作者:刘士亚;梁文生;何俊;陈志文;戴磊;
摘要:针对基于域间分布差异度量的域适应方法忽视两个域中类与类之间条件分布差异对域间分布差异度量的影响,而导致知识迁移精度低的问题。首先,以跨旋转机械的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一维卷积自编码器的条件分布域适应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一种基于阈值局部子域相关性对齐的域间差异度量准则,并将该准则嵌入自编码器的输出层,以有效引导模型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伪标签将源域和目标域划分成多个子域进行域内...
非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的擦边碰撞特性分析————作者:高建设;吴家宝;吴鲁纪;杨林杰;饶晓波;
摘要:为深入研究非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中的擦边碰撞现象,以齿面碰撞面和齿背碰撞面为分界面,将相空间划分为三个部分,构建了考虑多种强非线性因素的非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在两分界面建立位置Poincaré映射,并对擦边分岔条件进行计算,随后结合啮合力周期变化图和相图找到擦边分岔点,并对分岔点附近的Floquet乘子进行求解,通过分析擦边分岔对系统动力学的影响来揭示擦边碰撞特性,最后利用Adams软件进...
无叶片风力发电机及其风振特性研究————作者:唐大伦;刘仰昭;戴靠山;施袁锋;蒲琼;Del ChungMing Yang;David Yá?ez;
摘要:为探究无叶片风力发电机的风振特性,以某3 m高、额定功率100 W的无叶片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首先,建立风机的有限元模型,计算获得固有模态信息,并预测其风致振动;随后,对此风机的足尺模型进行风洞试验;最后,将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其风致振动规律。结果表明:风机顶端横风向位移随着风速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呈现出典型的涡激振动现象,因此在高风速环境下无需考虑刹车系...
绳驱动限位式吊重稳定装置动力学及试验研究————作者:任昭鹏;黄哲;魏一;王生海;孙玉清;陈海泉;
摘要:针对吊装设备在海洋环境下受到无规则的外力影响而导致不能安全高效地完成吊装作业的问题。首先建立了船用起重机在随机海浪激励下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然后设计了一种并联绳索驱动式吊重限位机构(parallel cable-driven payload limiting-position mechanism, PCD-PLM),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张力稳定(parallel cable-driven ad...
迫击炮双协调臂自动装填系统动态特性研究————作者:邱鑫涛;刘宁;张雅斌;
摘要:设计了一种迫击炮双协调臂炮口自动装填系统,建立了协调臂自动装填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单协调臂自动装填系统试验方案,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对比研究双协调臂与单协调臂自动装填系统动力学仿真,探讨了双协调臂自动装填系统在不同时间段的动态特性规律。结果表明:双协调臂在单协调臂的基础上明显抑制了振动,系统刚度越大,供弹过程运动越平稳;双协调臂加速度呈现收敛,系统长度越长,装填时间越长,双协调臂结构尺寸为最...
变分模态分解与时间序列模型相结合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作者:姚小俊;孙守鹏;王强;杨小梅;
摘要:针对准确定位土木工程结构突变损伤的损伤时刻和损伤位置问题,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与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utoregressive integration moving average, ARIMA)模型的突变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利用自回归模型功率谱确定初始频率及需要分解的模态数量,接着通过VMD方法将振动非平稳信号初步...
复杂城区场地粗糙度指数的风洞试验研究————作者:周文军;郑世雄;祝东红;沈国辉;
摘要:针对某复杂城区场地进行风速测试的风洞试验,获得24个风向角的平均风速剖面并拟合得到粗糙度指数,以此确定各个风向角的地面粗糙度类别,同时研究了上游迎风区域扇形角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迎风区域为城区与山地混合地貌时更容易发展成C类地貌;24个风向角的粗糙度指数值拟合优度均大于0.95,说明指数律能很好地表达该复杂城区地貌的平均风速剖面;迎风区域扇形角度对城市地面粗糙度类别有较大影响,当扇形角度...
强迫振动形式下超高层建筑横风向气动弹性效应的大涡模拟研究————作者:谭超;全涌;张正维;姚博;傅国强;
摘要:相比于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强迫振动模型试验具有很强的参数可控性,是研究超高层建筑气动弹性效应的重要手段。然而,强迫振动装置的制造困难却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通过大涡模拟方法对超高层建筑的强迫振动模型的气动力及流场进行了模拟,并基于此研究了超高层建筑的气动弹性效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准确地模拟出超高层建筑强迫振动模型所受气动力及流场;当来流风速处于涡激共振风速区间时,横风向振幅的增加会显著加剧...
附属设施对三箱梁涡激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作者:杨涵;郑史雄;马存明;
摘要:为研究附属设施对三箱梁涡激振动(vortex-induced vibration, VIV)的影响,以某公铁两用分离式三箱梁桥为背景,在XNJD-1回流串联风洞中进行了风洞试验。试验设置了多组工况,分别用于研究检修车轨道、单个梁上附属设施以及附属设施组合对三箱梁VIV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检修车轨道对三箱梁VIV特性的影响有限,公路风屏障会同时恶化竖向和扭转VIV,而铁路风屏障能够抑制...
基于地震学的西南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研究————作者:郑兴群;赵伯明;
摘要:收集和筛选西南地区2009年—2022年5级以下中小震的强震记录构建支撑该研究的数据集。将几何扩散项和非弹性衰减项分开确定,先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段拟合几何分段点数值,计算结果为R1值为74 km,R2值为125 km。然后借助遗传算法,反演得到4个区域地壳介质参数,其中应力降为77.06 MPa,品质因子参数Q0和η分别为223.13...
带SMA杆-摩擦阻尼器的钢结构仿古建筑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作者:戚亮杰;曹懿;袁振;薛建阳;刘孟达;
摘要:为增强钢结构仿古建筑的震后快速修复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仿古建筑形制特点的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 SMA)杆-摩擦阻尼器串联装置,通过对附加和不附加该串联装置的钢结构仿古建筑梁柱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节点的破坏特征、荷载-位移曲线、刚度、滞回耗能与复位能力等。结果表明,当位移角不超过1.8%时,仅SMA杆被拉伸,随着加载位移继续增大,摩擦阻尼器和...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内江科技》
- 省级民营科技
- 省级重庆建筑
- 省级江苏造纸
- 省级《飞行器测控技术》
- 省级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 国家级《重型汽车》
- 省级罗博报告
- 国家级汽车与驾驶维修
- 省级女性天地
- 省级《江苏建筑》
- 省级楼盘设计
- 省级《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 省级环境污染与防治
- 北大核心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 北大核心《岩石矿物学杂志》
- 国家级《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 北大核心岩土力学
- 省级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南大核心南京大学法律评论杂志
- 国家级射频世界
- 国家级电力设备
- 国家级《建设科技》
- 国家级软件和集成电路杂志
- 省级中国人口科学
- 北大核心《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 国家级工科物理
- 国家级《水科学进展》
- 省级福建轻纺
- 国家级颗粒学报英文版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