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与超导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低温与超导

《低温与超导》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4-1059/O4
国际标准刊号:1001-7100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信息产业部
查看低温与超导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振动与冲击》工程师论文

  【杂志简介】

  《低温与超导》是中国低温学科和行业、超导电子技术学科和行业唯一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权威杂志,是学生和研发人员成长和发展平台,是行业学术交流平台,是研发成果分享平台,是设备仪器和产品营销平台,是品牌形象树立平台。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4年中电集团优秀期刊

  2004年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2003华东地区优秀科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低温技术、超导技术、低温电子技术、制冷技术、其他。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动态仿真在大型低温氦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吕翠;伍继浩;李青7-13

  HEPS-TF低温波荡器低温系统设计 张益诚;陆辉华;李少鹏;徐妙富14-18

  超导技术

  Nb/Al-AlO_x/Nb超导隧道结的制备 姚晓栋;曹春海;张广涵;翟计全;康琳;许伟伟;陈健;吴培亨19-21

  Al/AlO_x/Al隧道结简化制备技术 张广涵;曹春海;翟计全;姚晓栋;李永超;陈健;康琳;许伟伟;吴培亨22-24

  不同绕制工艺下超导限流器电磁分析与对比 黑颖顿;于兵;胡南南;任丽;唐跃进;陈路;王作帅25-28

  1MJ高温超导储能-限流磁体导冷件涡流损耗的计算分析 辛昭昭;张京业;张润理;丁立晴;戴少涛;王玉平;陈冰29-36

  平行排列的YBCO带材交流损耗研究 贾晨曦;方进;霍英杰;张小月;周伟37-39+71

  冷绝缘高温超导电缆临界和稳态载流特性分析 张小月;方进;郭立杰;贾晨曦;刘斌;周伟40-45

  基于乳酸-硝酸盐体系化学溶液法的GdBiO_3缓冲层的快速制备 周涛;蒲明华;欧亚芝;朱晓垒;曹军红;赵勇46-50

  定向电镀—涂层导体织构化基带低成本制备的潜在途径 李曼;蒲明华;宋铭洋;周茜51-54+67

  制冷技术

  带有压缩机余热温差发电装置的家用空调性能试验研究 金听祥;吴彦生55-57+62

  亚临界蒸气压缩/引射制冷循环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张振迎;佟丽蕊;王兴国;常莉58-62

  旋转工况下小型液冷源设计 于世杰;林兰;佘凯;陈诚63-67

  微型平板热管试验特性研究 王爱辉;朱晓亮;罗高乔;杨叶;白小峰68-71

  R290房间空调器空泡系数模型适用性实验研究 胡张保;李会芳;张志伟72-76

  一种基于电子膨胀阀的冷库耦合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 田坤;夏鹏;张鹏;何宏坤77-79

  国家级的农机刊物投稿:基于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论述

  摘 要: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在能源开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该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为了使这些困难得解决,就需要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深入的分析该技术的应用。本文主要对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

  如今,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对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不断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的技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地解决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对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研究,且不断对该技术进行改进。

  低温与超导最新期刊目录

77 K疲劳载荷下大型超导线圈尾段性能研究————作者:张之荣;叶俭文;王宇轩;修磊;邢文静;沈光;沈浩宇;

摘要:极向场线圈尾段结构是CFETR聚变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位,通过焊接将线圈出线头和尾段结构进行连接。本文对不同焊接厚度的尾段结构进行了静力学和疲劳寿命仿真分析,得到了尾段结构应力分布和疲劳寿命的仿真结果。同时完成对尾段结构3万次的77 K下疲劳载荷实验(60~600 kN,4 Hz),并将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尾段结构在焊接厚度为10 mm时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能够满足CFETR对线圈尾...

失超工况下中子散射超导磁体热辐射屏的磁力耦合分析————作者:尚荣强;郭永超;贾富杰;周华海;姚世康;赵航;谭运飞;陈文革;

摘要:中子散射超导磁体为样品中子散射实验提供了必要的强磁场极端条件,运行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失超工况,可能会使热辐射屏上应力过大导致结构失效,造成超导磁体故障。本文针对失超工况下热辐射屏的电磁载荷问题,利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磁力耦合分析,得到了各部分涡流密度分布趋势,校核了电磁力大小等,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用于超导储能磁体的高强度REBCO超导带材————作者:王泽黎;宋绪鹏;付昱玮;刘一鸣;刘伟;赵东;孟紫晴;

摘要:为提高用于超导储能磁体的REBCO带材的机械强度,设计了一种高强度REBCO超导带材。将REBCO带材与超级合金共焊制作高强度带材;在77 K下分别测试了超级合金、原始的REBCO带材以及高强度REBCO超导带材的不可逆应力。结果表明,通过与超级合金共焊,能将REBCO带材的95%临界电流水平下的不可逆应力提高约50%

基于SOFC余热利用的数据中心功冷联供系统研究————作者:孙景怡;张开帆;孙柯;于泽庭;高辉;崔波;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排气余热,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数据中心的新型功冷联供系统,构建其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探讨燃料电池进口温度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条件下,该联供系统的总发电效率和总能利用效率分别为65.97%和67.48%;当燃料电池进口温度大于743.15 K时,联供系统总能利用效率增加速度减缓。此外,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代理模型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对系统性能...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液冷板拓扑优化设计及数值分析————作者:熊敏;林传开;丁晓红;李萌;张横;

摘要:为了提高动力电池组液冷板的冷却效果并降低系统能耗,以热流固耦合下的换热量和出入口压降为目标,对液冷板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获得了优化的流道分布。针对电动汽车的三种典型工况,考虑不同充放电状态下电池内阻不同引起的电池产热变化,对动力电池组和和液冷板的整体结构进行了热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对比了采用传统直通液冷板与优化流道液冷板的动力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冷却速率、温度均匀性以及流道出入口压降。仿真结果表明,...

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闪蒸气再液化系统设计————作者:姜亚如;冯汉升;袁树杰;李世林;赵梓宇;陈怡丹;

摘要:本文基于逆布雷顿循环原理,设计一种用于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闪蒸气再液化的制冷系统。通过调整循环工质组分及系统关键参数,对制冷系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系统较基础工况COP提升63.8%、效率提升5.7%,在安全性、适应性和可靠性方面也得到了提升。为LNG行业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气化气体再利用解决方案

160 kV超导直流限流器的液氮冷却系统优化设计————作者:吴亮;王颖菡;沈惬;潘昱炽;孙大明;

摘要:超导直流限流器是维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部件,其超导状态的维持需要低温系统支撑。本文对一台160 kV/1 kA超导直流限流器的低温制冷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系统采用了三台大冷量斯特林制冷机,在77 K温度下每台能够提供1 000 W制冷功率,系统运行时两台用于正常运行,一台备用,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设计新型液氮制冷箱,实现了在不停机情况下的蓄液、自增压和回液功能,有效减少了液...

热电制冷片焊料层失效分析及寿命预测————作者:李茹;张景双;铁瑛;王壮飞;赵华东;

摘要: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热电制冷片(Thermoelectric coolers, TEC)的应用日趋广泛,然而其长时间在功率循环下工作,将面临可靠性降低甚至失效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TEC在经历功率循环时的失效机理和规律,本文基于Anand模型和Coffin-Manson模型建立了TEC的三维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加以验证,分析了焊料层厚度对TEC制冷性能及可靠性的影响得出最佳厚度,并研究了空洞...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低温相变蓄冷装置性能研究————作者:张婉琳;全贞花;邓月超;刘子初;赵耀华;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基于微热管阵列的低温相变蓄冷装置,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系统分析其性能优势。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均温性,微热管阵列表面的平均温差不超过3℃。相较于增加传热流体的流量,降低其进口温度能更有效提升装置的传热效率。相比于相同体积的直翅片装置,所设计的Y型翅片式蓄冷装置蓄冷时间缩短13.7%,单位体积蓄冷量提高14.2%,且乙二醇溶液相变时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基于拓扑优化的换热器冷却通道湍流流动研究————作者:王昊东;彭伊丽;唐腾飞;

摘要:在新能源电池、芯片散热等高热流密度传热领域,高效散热与高均温结构设计是研究热点。现有基于层流模型的拓扑优化方法在高压差、高流速条件下适用性受限。通过向k-ε湍流输运方程等引入惩罚项,结合变密度技术构建创新优化框架,以平均温度最低和温差最小为约束建立单目标函数,实现多目标协同优化。展示了100 Pa、1 000 Pa、8 000 Pa和10 000 Pa四种压差下优化结构的流动传热特性:低压差时流道...

磁场作用下翼形肋柱微通道流动换热性能研究————作者:张锁程;商维佳;刘志刚;

摘要:基于仿生原理,通过分析飞机机翼截面设计了一种具有翼形肋柱微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并探讨磁场强度和翼形肋柱类型对微通道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以Fe3O4-H2O纳米流体为流体工质,以凹凸型、对称型、平凸型、双凸型四种翼形肋柱微通道热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流体工质运动过程。结果表明:增大磁场强度能显著提升微通道的换热性能,平...

氦气冷却的CORC CICC轴向温度分布————作者:杨艳芳;张宏杰;诸嘉慧;陈盼盼;周琦;

摘要:本文分别对并联和串联氦气(GHe)冷却方式下,百米级CORC(Conductor-on-Round-Core)CICC(Cable-in-Conduit-Conductor)导体的轴向温度分布进行研究。基于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质量流量下,氦气冷却流的热特性对CORC CICC轴向温度分布的影响。并联冷却布置的CORC CICC入口和出口之间的氦气轴向温差小于3 K;当dm/dt=5 g/s时,...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集成模块设计与优化————作者:杨晴霞;卢威威;邹忠月;徐立友;

摘要:合理的热管理系统对提升电动汽车续航与安全至关重要。针对某车型热需求,设计以十通阀为核心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基于STAR CCM+的K-ε模型进行内流场CFD仿真,并基于仿真结果进行结构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各回路压损均有明显降低,且流动混乱现象得到极大改善。通过台架试验证实仿真误差最大不超过5.79%,且系统最大背压未超出水泵额定压力,所设计模块满足整车热管理性能要求,对实车热力性能和能耗表现优化效...

单相浸没式液冷服务器冷却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作者:宫小明;孙诚汇;冯相友;陶文铨;

摘要:随着数据中心能耗的不断增加,传统的空气冷却方式已难以满足服务器的散热需求。与传统的空气冷却方式相比,单相浸没式液体冷却在传热性能和节能方面具有诸多优势。本文以单相浸没式液冷机柜中的单个服务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数值仿真模型,采用了四个评价指标,从安全性和温度均匀性的角度分析了入口流速、入口温度及服务器放置方案对浸没冷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加,服务器的整体安全性和温度均匀性均提高,传...

基于异质集成的高温超导叠层天线————作者:滕龙;吴云;陈石广;程航;贺志鹏;孟庆端;孙亮;孟洋;

摘要:单面工艺的采用制约着超导天线的集成及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为此,本文采用微带天线与口径耦合馈电结构研制一种新型高温超导叠层天线。该叠层天线由双层微带结构背靠背排布构造,其中关键的辐射层和馈电层均采用高温超导材料YBCO加工而成,同时在两层微带结构之间引入真空间隙,便于降低馈电层匹配网络与贴片天线之间的互扰。接地面上刻有方孔,与接地面之间的真空间隙共同调控馈线与贴片天线之间的耦合,拓展超导天线的带宽。高...

天线阵面风冷式半导体除湿机设计————作者:张帅;刘双荣;吴文友;徐文莉;王洪;

摘要:为改善有源相控阵天线阵面内湿度过高、凝露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半导体热电制冷技术的除湿机,首先对半导体除湿机进行理论计算和初步设计,进行数值模拟对设计结果校核,并通过实验对半导体除湿机冷热端温度和除湿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环境温度50℃时,冷端温度保持在12.7℃左右,热端温度保持在58.2℃左右,除湿量25.4 g/h,除湿效率满足天线阵面除湿需求

自屏蔽高温超导直流电缆的故障电流分析————作者:成健;赵雅轩;胡力广;黄有义;周碧波;王邦柱;皮伟;

摘要:由REBCO超导带制成的自屏蔽高温超导(HTS)直流电缆几乎可以消除电缆层内的磁场,这极大地提高了电流分布和磁场分布的均匀性。本文基于H公式和电缆电路模型,模拟了由REBCO超导带制成的两种不同电流方向的自屏蔽HTS直流电缆在故障电流下的电流演化特性,并且比较了限制故障电流的能力。结果表明电流方向为“正负负正”的自屏蔽高温超导直流电缆在故障电流下有较大的失超电阻,能有效限制故障电流的上升率和峰值,...

传导冷却三维矢量超导磁体设计分析————作者:刘永锁;张展;尹中会;王冬虎;部玉虎;董瑞学;肖明明;段旭;周超;魏绍清;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传导冷却型三维矢量超导磁体结构。依据电磁设计中获取的电磁特性,进行了矢量磁体的机械结构设计,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实验测试,磁体在单轴励磁(3 T-1.5 T-1.5 T)及三轴扫场(1.5 T-1.5 T-1.5 T)的工作条件下均能稳定运行。测得Z、Y、X三个方向的磁场均匀度分别为0.068 84%、0.604 6%和0.684 9%,均满足设计要求

通道形状对多通道高温超导导体载流性能的影响————作者:刘继伟;穆永春;谌睿;朱运鹏;羊新胜;蒋婧;

摘要:本文基于自洽模型,对方形、矩形和阶梯形多通道高温超导导体的载流特性进行了二维仿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带材用量的成倍增加,方形八通道-1导体的临界电流相比方形四通道导体呈倍数增长。当带材用量相同时,矩形八通道-2导体在自场及低磁场下的载流性能较好,通道数少的方形四通道导体,在较高外磁场下的载流性能更好。随着导体通道数的增加,导体的临界电流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同性。阶梯形四通道导体中的电流分布相同时,...

极细超导电力圆形股线机械特性研究————作者:王泽黎;宋绪鹏;付昱玮;刘一鸣;刘伟;赵东;孟紫晴;

摘要:为研究不同结构的极细超导电力圆形股线的机械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其机械稳定性,在77 K下对不同层数的股线进行拉应力实验,分析不同层数股线的临界电流对拉应力的响应、应力应变响应,以及多次循环施加载荷和移除载荷时,股线的冷作硬化现象。结果表明,随股线层数增多,股线的不可逆95%应力减小;股线在多次加载和卸载后,呈现出显著的应力加强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低温与超导》工程师职称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431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