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金属矿山》是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矿业工程类专业技术刊物,主要报道国家矿业方针政策、冶金、有色、黄金、煤炭、化工、核工业、非金属、建材等矿山采选工艺、理论、研究成果与技术实践,介绍国内外先进技术与发展动态。《金属矿山》是美国Ei数据库Page One收录期刊,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矿业工程类首位,国家及省部优秀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国家二等奖
省、部二等奖
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国外数据库收录
美国化学文摘
【栏目设置】
主要版块栏目:专题综述、采矿工程、矿物工程、地质与测量、矿山机械、机电与自动化、安全与环保、综合利用、生产技术、信息苑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大结构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缓倾斜中厚矿体中的应用 张志贵,陈星明,叶青,李英碧,谭宝会,Zhang Zhigui,Chen Xingming,Ye Qing,Li Yingbi,Tan Baohui
基于开拓巷道稳定性分析的泥河铁矿阶段开采顺序研究 刘艳章,陈小强,潘世华,邹晓甜,张群,张丙涛,Liu Yanzhang,Chen Xiaoqiang,Pan Shihua,Zou Xiaotian,Zhang Qun,Zhang Bingtao
初始应力场岩体稳定性与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相关性研究 张月征,纪洪广,宋朝阳,Zhang Yuezheng,Ji Hongguang,Song Zhaoyang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三维可视化 刘溪鸽,杨天鸿,张鹏海,朱万成,Liu Xige,Yang Tianhong,Zhang Penghai,Zhu Wancheng
某方解石矿群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王星,吴学文,孙国权,Wang Xing,Wu Xuewen,Sun Guoquan
浅埋大采空区残矿回采上覆岩层及井筒稳定性研究 费鸿禄,胡刚,赵雁海,张龙飞,Fei Honglu,Hu Gang,Zhao Yanhai,Zhang Longfei
地震作用下压力型锚索孔周边岩体应力数值模拟 叶红,陈燕平,Ye Hong,Chen Yanping
深部矿山破碎围岩巷道控制技术研究 郭忠平,张贵银,韩春,牟文强,王玉成,Guo Zhongping,Zhang Guiyin,Han Chun,Mou Wenqiang,Wang Yucheng
中深孔全断面切缝管定向断裂爆破技术应用研究 鲁军纪,褚怀保,叶红宇,Lu Junji,Chu Huaibao,Ye Hongyu
采空区群失稳模型构建及隔离矿柱安全厚度研究 熊立新,罗周全,谢承煜,汪伟,Xiong Lixin,Luo Zhouquan,Xie Chengyu,Wang Wei
自然科学论文:锦屏“8.30”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其对工程影响
摘 要 我国高山峡谷地区各种地质灾害频发,且点多面广,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各种地质灾害经常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怎样对各种地质灾害进行研究与防治是目前大家极为重视的问题。本文以锦屏 “8.30”地质灾害为例,详细介绍了高山峡谷地区因暴雨造成的各种地质灾害类型,分析了各种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并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为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锦屏,“8.30”地质灾害,灾害类型,发育特征,影响分析,成因分析
锦屏一、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和木里县境内,锦屏一级水电站是雅砻江干流下游河段的控制性水库梯级电站,其下游梯级依次为锦屏二级、官地、二滩和铜子林水电站。
金属矿山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高分辨率重建的矿区遥感图像目标分割算法————作者:王晓红;苏兵;韩红章;
摘要: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的矿山目标具有复杂的形态、纹理和光照特征,给目标分割带来了挑战。为提高矿山目标分割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分辨率重建的矿区遥感图像目标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超像素分割方法将遥感图像分割成若干块,利用深度学习模型提取每个块的特征,并将其重建为高分辨率的特征图;然后利用标记分水岭算法对重建的特征图进行进一步的分割,得到矿山目标的精细边界;最后通过条件随机场对分割结果进行优化,...
结合5G技术和Chan-Taylor算法的井下人员定位研究————作者:陈宏昌;梁业生;黄孝平;
摘要:矿井环境复杂多变,存在非视距误差(Non-Line-Of-Sight, NLOS)传播等诸多干扰因素,传统定位方法难以满足高精度定位需求,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与高效管理。将5G技术与Chan-Taylor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矿井人员定位新方法。首先,对于无NLOS误差的数据,通过改进Chan-Taylor定位算法,结合残差加权策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其次,针对NLOS误差的影响,融合了C...
融合ISSA和TA-CapNets的矿井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作者:屈波;张兰峰;王惠伟;闫明;周超逸;
摘要:滚动轴承作为矿井设备的核心部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矿山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为提升矿井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性能,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ISSA)和时频自适应胶囊网络(Time-Frequency Adaptive Capsule Networks,TA-CapNets)的新型诊断方法。首先,通过采集矿井滚动轴承的运行数据,...
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矿井辅助运输机器人自主导航方法————作者:栾婧;单敬福;魏力;
摘要:随着矿山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机器人技术与无人驾驶技术成为智慧矿山系统发展的热点问题。辅助运输机器人作为煤矿井下运输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主导航性能受到井下巷道复杂环境特征的严重影响。针对辅助运输机器人的复杂工况,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自主导航方法,集成激光雷达、RGB-D深度相机、IMU等多类型传感器,融合点云数据、图像数据、位姿数据等多模态信息,基于Rtabmap算法实现高精度定位与建...
硅铝型铁尾矿基地聚物注浆材料配比优化及机理研究————作者:胡建林;孟志鹏;周永祥;高通通;王恺;李智林;于志刚;
摘要:为促进铁尾矿等大宗固废的高值化利用,以冀北地区硅铝型铁尾矿为原料,水玻璃为碱激发剂制备了铁尾矿基地聚物注浆材料。以铁尾矿掺量、碱当量、水玻璃模数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探究了各因素对浆材工作及力学性能影响,并对配比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铁尾矿掺量的增加降低了浆体的流动度和抗压强度,但有助于浆体后期强度的发展;适宜的碱性环境对浆体强度的增长具有正向协同作用;铁尾矿掺量和碱当量的交互作...
塌落型采空区隐患治理与残矿回收协同技术研究————作者:胡世利;张晨阳;孙晓刚;刘庆博;邱景平;
摘要:塌落型采空区严重威胁深部开采安全,其诱发的覆岩连锁失稳、地表沉降及残矿资源滞留问题亟待突破性解决方案。针对这一难题,基于“关键层”理论和“协同开采”技术,提出了"人工关键层-采充协同"耦合控制体系,通过再造结构稳定的承载顶板,同步实现塌落型采空区隐患治理与残矿高效回收的技术难题。基于“关键层”理论分析塌落型采空区覆岩失稳破坏机制;以内蒙古某萤石矿为例,结合“协同开采”理念,提出了多参数约束的矿柱采...
“采矿工艺重构”思想及其在采矿方法开发中的应用————作者:陈庆发;玄昊然;商昱;甘泉;付振宇;李建辉;
摘要:基于采矿工艺变革的必要性分析,提出了“采矿工艺重构”的概念与定义;指出其实质在于“对现有采矿工艺组分和技术进行拆解与重构,旨在形成一套结构稳定的、工作工序有序的且能够满足矿山采矿工艺变革现实需求的新工艺”。开展了采矿工艺重构的技术特点及其对工艺开发人员的要求分析以及重构后的工艺系统模式划分研究;讨论了“采矿工艺重构”与“协同开采”在思想和技术层面上的关联性;结合“小分段壁式空场采矿法”开发案例,介...
竖井井壁结构设计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陈弦;张基伟;张佳鑫;吴卫东;潘锋;张叔胤;张忍杰;
摘要:随着我国深部矿产资源开发需求的不断增加,竖井井壁结构设计理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千米级深井建设中,传统设计理论的滞后性与复杂的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亟需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以满足深部资源开发的实际需求。系统梳理了单层、双层及复合井壁结构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其在不同地层环境下的力学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传统井壁结构在深部高地应力、高渗透水压及高温耦合作用下的失效机制,并...
陕北采煤沉陷区覆岩层状结构对凹形黄土坡面形态的影响及土壤侵蚀效应————作者:宋世杰;张家杰;王双明;柳青;程霞;牛瑞琳;白莉;郭利鹏;
摘要:采煤沉陷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已经成为黄河中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亟需重点突破的关键问题。覆岩层状结构作为煤炭地质赋存的重要特征和地下采动效应自下而上传递的载体,在相同采矿条件下控制着采动后地表的基本形态,进而深刻影响着采煤沉陷区的土壤侵蚀效应及变化规律。以陕北黄土沟壑区2-2主采煤层地质赋存特征为原型,以砂层系数(60%、67%、71%、75%、83%、88%)、砂泥比(6:4、...
云南羊拉铜多金属矿床铅锌矿体中黄铁矿地球化学研究————作者:刘小青;张苹;刘凤泽;和继圣;曹宇;王新富;向佐朋;李波;
摘要:LA-ICP-MS技术在地球科学领域广泛应用,能精细刻画矿物的成分特征。黄铁矿作为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硫化物之一,富含大量微量元素,可以指示矿床成因。应用LA-ICP-MS对羊拉铜多金属矿床铅锌矿体中黄铁矿的原位微量元素和原位硫同位素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成矿早阶段黄铁矿(PyⅠ)呈自形—他形粒状产出,成矿晚阶段黄铁矿(PyⅡ)呈不规则细脉状产出。两阶段黄铁矿均富集Ge、As、Ag、Sb,贫Mn、Zn...
目标检测和知识图谱联合应用的矿山事故隐患识别推理————作者:李雯静;万尧;马倩;孙中宁;
摘要:矿山事故隐患智能判别是制约矿山安全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工程瓶颈,传统矿山事故隐患识别方法面临应用范围受限、语义推理能力不足的双重挑战,难以满足矿山安全领域智能化管理需求。分析了目标检测与知识图谱在矿山安全领域独立应用的局限性,结合两者的技术优势,提出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联合应用框架,将视觉感知结果结构化映射为知识图谱的语义节点,建立"矿山图像-知识图谱-隐患推理"的闭环认知链条,实现矿山事故隐患智能识别...
大型铝土矿山综采工作面区段回风巷围岩破坏特征实测研究————作者:高林;高昌思;吴延平;李强;石笑天;谢家胜;徐旭;
摘要:瓦厂坪铝土矿是国内首个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的大型有色金属地下矿山。为了探究区段矿柱留设宽度对区段回风巷道围岩破坏的影响,对目前不同区段矿柱宽度留设下的1104回风巷、1106回风巷进行了现场钻孔摄像观测,得到巷道围岩的内部结构及破坏情况。定性、定量分析了围岩松动圈的大小、裂隙密度,并对矿柱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位置的围岩松动圈发育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矿柱侧的松动圈较大,而顶板和矿壁...
新世纪我国露天矿边坡地灾监测预警与生态修复互馈研究进展与展望————作者:夏冬;邵国梁;李富平;杨天鸿;李小光;田桂娥;
摘要:建立岩土体灾变前兆预警体系,探明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演化、滑坡灾变触发及植被对浅层滑坡的防护机制,揭示露天矿边坡地质灾害与生态修复演化及互馈机理,是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的先决条件。在分析新世纪我国露天矿边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生态修复取得进展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露天矿边坡地质灾害监测与生态修复的主要发展方向。在边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应在露天矿地质灾害演化地—空—天多源数据采集与精准解译,降雨条件...
冻融作用下不同粒径类砂岩材料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作者:吴贤振;丁辉;曾鹏;赵奎;杨贤达;李从明;杨砚;
摘要:为研究冻融作用对不同粒径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选用0.125~0.25 mm、0.3~0.5 mm、0.6~1 mm 3种粒径的石英砂为骨料制作类砂岩试样。通过冻融循环和单轴压缩声发射(AE)试验,分析冻融作用下不同粒径类砂岩力学特性及其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 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试样的孔隙率逐渐增加,小孔隙占比减少,大、中孔隙占比增加,弹性模量与单轴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变化幅度...
融合BWS和HTCI检验估计同质点识别方法研究————作者:马波涛;谭志祥;刘金霖;
摘要:针对分布式散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中常用的同质点选取检验方法对农田、裸地覆盖面积大的华东平原地区检验效率低或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融合非参数检验方法Baumgartner-Weiβ-SChindler(BWS)和参数检验方法(Hypothesis Test of Confidence Interval , HTCI)的同质点识别方法,并给出了融合BWS-HTCI同质点选取检验方法的DS-InSAR技术...
针-针电极脉冲破岩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作者:张凤鹏;陈锡楷;刘传义;李欣冉;余晓涛;
摘要:针-针电极脉冲破岩技术作为高压电脉冲破岩领域的重要分支,因其在深地资源开发、硬岩高效破碎等工程场景中展现出的定向可控性与绿色环保特性,近年来在岩石力学与智能采矿领域备受关注。系统剖析了高压电脉冲破岩技术的分类体系、作用原理及技术特点,分别从岩石物性微结构效应、水气环境耦合机制及电参数调控规律三方面阐述了针-针电极脉冲破岩技术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① 岩石内矿物成分及孔隙等微结构在电学、力学和热学性...
考虑析水效应的PPGF浆液扩散规律与抗分散特征————作者:姜淑印;李向阳;杨超;王鹏军;王佳奇;朱利勇;
摘要:针对高承压非静态奥灰含水层注浆改造,研发了具有抗水分散性能的PPGF材料,提出了考虑浆液流速的抗分散性能试验方法;为定量分析浆液析水与黏度变化之间的响应机制,提出了消除析水影响的浆液黏度时变性间隔测量法,并建立了基于影响因子λ的黏度时变修正模型。基于此,揭示了PPGF材料配比与注浆参数对浆液扩散规律与抗分散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随着浆液流速的增加,浆液流失率呈非线性增大趋...
西藏帮中锌铜矿地质特征及频谱激电法深部找矿预测————作者:邹俊;余舟;谢伟;强羽;袁宵;陈宁;
摘要:西藏林周县帮中锌铜矿区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中段,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具有良好的锌铜多金属成矿背景。为实现帮中矿区深部隐伏矿产找矿突破,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及消除碳质岩体的影响,开展了频谱激电工作。由于矿区地形陡峭、矿体产状近直立,基于频谱激电的四参数对低阻高极化体难以精准定位,无法反映出地层及矿体真实的空间分布特征。故采用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在已知矿体上开展频谱激电剖面测量,选取不同频段的频...
超声振动下黑钨矿石疲劳损伤演化过程试验研究————作者:蔡改贫;冯向阳;宋佳;刘宾宾;郝书灏;
摘要:为研究超声振动下矿石的疲劳损伤演化过程,以黑钨矿石为研究对象进行超声振动间断加载试验,通过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得到矿石不同深度处的应变波曲线,分析矿石损伤演化过程中相应的应变响应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矿石经过超声振动间断加载试验出现裂隙压密阶段、稳态变形阶段和静态回弹阶段。在裂隙压密阶段,矿石的应变幅值急剧衰减,内部裂纹逐渐闭合;在稳态变形阶段,加载端面10 mm和30 mm深度处矿石的应变幅值随超...
高压电脉冲致裂煤岩增透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作者:蒋长宝;吴家耀;闫发志;彭守建;
摘要:我国大部分煤层低透气性的特点严重制约了煤层气高效开采,高压电脉冲作为一种安全、环保且重复可控的煤岩致裂增透技术,在煤层增透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业内多年研究成果,回顾了高压电脉冲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剖析了该技术的致裂增透机制,并围绕放电参数、煤岩电学特性、煤岩矿物分布及孔裂隙特征、赋存条件4个方面系统梳理了高压电脉冲煤岩致裂增透理论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2015年以来,高压电脉冲技术...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新疆工学院学报
- 国家级人类居住
- 省级《包钢科技》
- 省级重庆建筑
- 国家级中国石油和化工分析报告
- 省级测绘信息与工程
- 省级数字世界
- 北大核心《燃烧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北大核心《中国陶瓷》
- 北大核心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湖南包装》
- 省级《江苏冶金》
- 省级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省级内蒙古地质
- 北大核心《低碳世界》
- 国家级《城市规划》
- 省级汕头科技
- 北大核心《鱼雷技术》
- 国家级科技尚品
- 国家级阳光能源
- 省级《有色矿冶》
- 省级花炮科技与市场
- 省级《昆明学院学报》
- 国家级《印刷技术》
- 省级四川丝绸
- 国家级《工程质量》
- 省级《氯碱工业》
- 北大核心《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省级《应用能源技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