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材料保护》于1996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2000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是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年社会效益达3.5亿元人民币,在美国化学文摘千名表中排名352位,美国工程索引的收录率达52%。1992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材料保护》还是最早的中文表面处理权威性应用技术杂志、发行量大,覆盖面广,拥有国内最大的专业读者、作者群体。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国内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CEPS中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国外收录
美国(CA)
美国(CSA)
美国(MA)
美国(Corr A)
英国(STTA)
俄罗斯(AJ)
日本(CBST)
日本(JST)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试验研究、工艺技术、综述(专论)、分析检测、生产应用、经验交流讲座、三废治理、国内期刊纵览、海外文献速递、行业技术信息、最新国外专利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镍基激光熔覆层纳米化、低温离子渗硫后的摩擦学性能 韩彬,张蒙科,王志,蒋丽媛
304不锈钢磁控溅射TiNx薄膜不同偏压时的结构和耐蚀性能 曲彬,张金林,贺春林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环氧丙烯酸酯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行为及膜层性能 侯桂香,高俊刚,李波
固体润滑剂WS2含量对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NiCr/Cr3C2-WS2层组构及性能的影响 罗健,刘秀波,相占凤,任佳,刘海青,陈瑶,吴少华,石皋莲
分散剂对电沉积Ag/C复合层腐蚀性能的影响 王立维,于锦,刘帅
化学镀镍稳定剂的筛选 舒刚,刘定富,李雨
铝材化学镀Ni-W-P溶液中硝酸镧含量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余祖孝,郝世雄,李兰,郑德韬
新型抗温抗酸含磺酸基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余宗学,梁灵,何毅,李飞,陈映晓,马静
机械镀锌基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李继锋,裴和中,王胜民,赵晓军
镀锌钢板表面苯并三氮唑改性硅烷涂层的耐蚀性能 单凤君,王双红,齐国超
白炭黑部分替代钛白粉对苯丙乳胶涂料耐沾污性能的影响 张雪梅,汪徐春,钱锋,刘长明,程年寿,毛杰
X80管线钢在近中性环境中阴极保护下的应力腐蚀敏感性 申毅,王荣,任国琪,邓志龙
Ti-Zr-Be-Cu块体非晶合金添加不同含量Co后在H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索忠源,宋艳玲,王鑫,张志浩
H13钢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磨损性能 曹欢,刘家强,李新星,王树奇,罗红丽,花华平
不同阴阳极面积比下X80钢在满洲里土壤中的腐蚀行为 张文建,吴明,谢飞,黄珊,付杨,王丹
X80管线钢焊缝在鹰潭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马大永,梁平,张云霞,史艳华,杨德胜,张弟
毫米波铝合金腔体的整体化学氧化及其焊接处局部电镀银的处理效果 敖辽辉
数学通报论文发表:数控车床可编程台尾的结构与控制
摘要:文章针对数控车床的可编程台尾结构进行专门研究,提出多种模型,并对控制模型进行逐一分析,研究了相关控制逻辑,分析了各种可编程台尾结构的优点与不足。
关键词:数学通报论文发表,数控车床,可编程台尾,台尾结构,控制模型,金属加工设备
1 可编程台尾的特点
数控车床是现代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金属加工设备,数控车床主要用于加工回转件,比较常见的是加工盘类零件和轴类零件。盘类零件的加工一般仅采用卡盘卡紧方式就能满足要求,而对于轴类零件特别是对于长轴类零件的加工,需要使用卡盘和台尾结构,采取一卡一顶的装卡方式,所以对于数控车床的加工而言,良好、可靠、高效的台尾结构非常重要。可靠高效的台尾结构,不仅能保证数控车床所加工零件的加工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对于提升数控车床的自动化程度也非常重要。
材料保护最新期刊目录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超快激光表面加工研究现状————作者:王星;李诚;冯杰才;彭效海;
摘要:铝基碳化硅(SiC/Al)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SiC/Al复合材料的硬度和熔点都较高,电火花、机械加工等传统加工方法存在加工效率低、质量一致性差等问题。近年来,超快激光因具有极短脉冲宽度、极高脉冲能量等特点,有望成为SiC/Al复合材料新的高效高质表面加工方法。阐明材料对激光能量的吸收及传递是揭示超快激光加工复杂物理化学过程的首要解决的问题。此外...
冷喷涂Ti-Ta-金刚石复合涂层的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研究————作者:张靖;周红霞;李文权;
摘要:为提高冷喷涂钛涂层的耐腐蚀性,采用球磨法制备出Ta质量分数为0、5%、10%和15%的Ti-Ta-10%金刚石复合粉末。通过冷喷涂技术在Ti6Al4V(TC4)基体上沉积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金相显微镜(OM)、显微硬度和电化学工作站对冷喷涂Ti-Ta-10%金刚石复合涂层的组织形貌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粉末中金刚石对球形Ti颗粒形成较好包覆,Ta颗...
不同浸锌时间锌-铁-镍合金在铝基表面生长机制研究————作者:毛志军;吴丹红;张昕琦;周杰;陈海波;郑精武;
摘要:为提高铝表面的浸锌合金层的结合力,对碱性溶液中纯铝表面生成锌-铁-镍合金置换层的反应机理进行探讨,并建立相应的成核模型。分别通过SEM和XRF分析不同浸锌时间和浸锌温度下锌合金置换层的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在浸镀反应初期,铁和镍优于锌在铝表面的催化活性点形成晶核,而反应后期锌配位化合物解离并吸附在已生成晶核的铝表面,使铁和镍晶核成长减缓,而锌的成核和长大占据优势,显示异常共沉积现象。在异常共沉积阶...
基体预热温度对激光熔覆抗水蚀涂层性能的影响————作者:薛翔;李勇;王孝恩;刘刚;谢威威;王明远;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激光熔覆涂层的抗水蚀性能,采用自研改进高速钢合金粉末(X2)在17-4PH钢表面通过激光熔覆技术沉积覆层,利用显微硬度计、光学显微镜、水蚀试验台等仪器研究了基体预热温度对激光熔覆X2覆层力学性能、组织形貌与抗水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熔覆层组织均较为均匀致密,预热温度为150~200℃时熔覆层的平均显微硬度相比100~150℃时提升了21.6 HV0.2,适...
钻杆接头螺纹表面渗氮处理的应用研究————作者:杨玭;鲁喜宁;欧阳志英;
摘要:对钻杆接头螺纹表面磷化处理能有效预防螺纹粘扣,但污染严重。因此,本工作在钻杆接头螺纹表面进行氮化处理,对渗氮处理的钻杆接头材料进行硬度检验、微观组织分析、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旋转弯曲疲劳测试以及实物上卸扣测试,研究氮化处理对钻杆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渗氮处理后,钻杆接头材料抗拉强度提高约10 MPa,屈服强度提高约20 MPa,断后伸长率降低约2%,断面收缩率降低约10%,冲击韧性降低13 ...
金属应力腐蚀行为研究新进展————作者:蒋裕;孙耀宁;程旺军;徐一飞;孟阿聪;王鹏博;
摘要:金属材料因其强度高且具有一定的耐蚀性,易于加工和价格低廉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能源和制造业等领域。作为工程结构材料,金属容易暴露在各种复杂、恶劣受力的环境中,从而导致金属应力腐蚀问题十分突出。金属应力腐蚀开裂(SCC)作为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腐蚀类型,常受到材料、腐蚀环境、应力三者的共同作用。由于影响应力腐蚀行为的因素众多,且腐蚀环境复杂多样,因此给应力腐蚀问题的研究也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挑战。...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M142铝合金表面Ni-Fe镀层的脉冲电化学沉积工艺和性能的多目标优化研究————作者:马越;叶兵;杨成;安明东;周飞;
摘要:为了提升M142铝合金材料表面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采用田口方法设计L16正交实验来研究脉冲电化学沉积参数对Ni-Fe镀层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基于方差分析研究脉冲参数电流密度、占空比和脉冲频率对镀层硬度、摩擦系数、磨损率、自腐蚀电流密度和电荷转移电阻性能的影响,最终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实现脉冲工艺的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脉冲参数中的占空比对Ni-Fe...
SO2沉积速率对6061-T4铝合金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作者:刘伟;李洪林;吴海旭;石玲;
摘要:为考察铝合金在含SO2环境中的腐蚀行为规律,通过干/湿交替循环腐蚀试验,结合电化学分析、EDS能谱分析、FTIR分析等方法,研究了SO2沉积速率对6061-T4铝合金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较低的SO2沉积速率可显著促进腐蚀反应的进行,提高腐蚀速率。但是,随着沉积速率逐渐增大,SO2 硬质颗粒对冷喷涂2024铝合金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作者:代雪婷;宋圣强;南健; 摘要:针对纯2024铝合金耐磨性能差、易损伤的问题,采用机械混合的方式将SiC、Al2O3、TiC和WC 4种不同的硬质颗粒分别与2024铝合金粉末按照相同的比例(5∶2,体积比)混合均匀,并使用冷喷涂方法制备涂层。通过SEM、显微硬度测试、结合强度测试、摩擦磨损试验等方法,探究硬质颗粒对冷喷涂2024铝合金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纯2024铝合金涂... 镍包WC增强镍铬基合金涂层的组织性能研究————作者:潘晓磊;肖峰;郭岩;汤扣军;王晶;蔡龙海;王光乐;熊宗群; 摘要:为提高0Cr17Ni4Cu4Nb钢的表面显微硬度、冲击性能和耐水蚀性能,以镍铬基合金粉末和镍包WC粉的混合物为原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0Cr17Ni4Cu4Nb钢表面制备含镍包WC镍铬基合金涂层,研究不同激光功率对涂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显微硬度、冲击性能和水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镍包WC增强涂层的组织致密,物相为NiCr固溶体、Cr23C6、Fe<... 某垃圾焚烧锅炉内高温过热器管腐蚀分析————作者:曲炎淼;袁玮;徐云峰;李浩; 摘要:垃圾焚烧锅炉中高温过热器管的腐蚀失效是引起锅炉被迫停运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给垃圾焚烧炉受热面高温过热器管子的防护提供参考,本工作对比原始高温过热器管和在垃圾焚烧锅炉内已服役20 000 h的服役管,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金相组织,拉伸机和冲击试验机检测力学性能,并通过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仪观察和分析服役管管内外的腐蚀产物,研究了高温过热器管在工况条件下的腐蚀行为演变。结果表明:12Cr1MoVG高... 长庆油田老井筒套管内涂层贴膜防腐技术研究————作者:郭钢;吴春生;吕锋;李楷;王尚卫; 摘要:长庆油田重点腐蚀区单一内防腐蚀技术无法满足现场需要。本文介绍了长庆油田老井筒套管内涂层贴膜防腐技术的液体环氧涂料和智能井下涂层贴膜工具,探索了相应的地面和井下联动贴膜施工工艺,并在现场腐蚀防护试验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结果表明:涂层硬度大于6 H,厚度大于400μm,附着力等级为4A,耐化学介质腐蚀,具有优异的现场应用性能;设计的智能井下涂层贴膜工具在现场应用中,通过贴膜前后井下电视照相视频资料对比,... 混凝土泵车臂架腐蚀疲劳失效分析————作者:赵骏;任红娃;吴立惠; 摘要:某型混凝土泵车作业过程中,第1级臂架(由20MnTiB钢板制造)的上表面出现折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厘清断裂的原因,对现场截取的断裂臂架进行了断口形貌、成分、力学、金相、扫描电镜等理化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断裂起源于臂架内壁上的点腐蚀坑位置,随后在腐蚀介质和循环应力作用下进行了腐蚀疲劳裂纹扩展,主断裂源金相组织有近似于焊接接头的组织。综合检验结果分析确认:臂架断裂的一级失效模式为腐蚀疲劳断裂... CZTS/α-Fe2O3纳米晶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对Q235碳钢的光阴极保护性能研究————作者:李博;邓洪达;苟显桃;余浩杰; 摘要:为了提高单一α-Fe2O3薄膜的光阴极保护性能,采用阳极氧化法和溶胶-凝胶法在碳钢表面制备了CZTS/α-Fe2O3纳米晶复合薄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分析了薄膜的形态、成分和光吸收特性。此外,还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莫特-肖特基... 锆酸钆热障涂层表面三防漆附着性及隔热性能研究————作者:李春;高旭;耿琼;杨震晓;倪立勇;杜欣蔚;李婷;马康智;文波; 摘要:通常在航天飞行器热端部件表面喷涂热障涂层来提升金属基材的承温能力,涂层在生产后常面临数年的贮存期,为了提升热障涂层的防盐雾、防湿热、防霉菌(三防)性能,可在其表面涂覆三防漆。本工作研究了TL-43三防漆在不同显微形貌的锆酸钆(GZO)热障涂层表面的润湿和铺展行为,并测试了涂层的附着力,明确了GZO+TL-43复合涂层在高温热暴露过程中的热导率变化规律及物理本质。结果表明:GZO涂层在等离子焰中熔融... 输送管内表面高速激光熔覆铁基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作者:罗衡;严宗亮;阚超玉;杨驰骋;张自琪;陈子鹏; 摘要:为了解决输送管在使用过程中管壁受冲击磨损导致失效的问题,利用高速激光熔覆技术(HLC),以输送管常用材料20CrMo钢为基材,在其表面制备JG-3铁基涂层。对HLC制备的JG-3铁基涂层的表面形貌、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及枝晶和枝晶间的元素分布、涂层硬度、耐磨损性能进行检测分析,并与常规激光熔覆(LC)制得的涂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速激光熔覆涂层窄而薄,因此HLC涂层表面多道搭接痕迹不明显,宏观表面... 无磷转化工艺参数对电泳漆膜附着力的影响探讨————作者:张成; 摘要:针对白车身车门下方冷轧板出现的电泳漆膜附着力不达标问题,本工作对比研究了无磷转化处理时间、电泳漆烘烤温度、游离氟离子浓度和亚铁离子积累等工艺参数对电泳漆膜附着力的影响。结合现场随机检查膜重和电泳漆膜附着力情况,发现白车身车门下方冷轧板在无磷转化膜重超过40 mg/m2时可能出现电泳漆膜附着力不达标的问题。综合现场和实验室模拟试验,得出以下结论:需要严格按照现场工艺参数监控无磷... 湿热海洋环境下6005A铝合金车体的腐蚀行为研究————作者:王力;张锦华;闫春江; 摘要:为探究湿热海洋环境下车体的腐蚀行为,分析了和谐号动车组服役中期车体承载结构的腐蚀情况,利用体视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腐蚀产物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及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车体表面的腐蚀产物为Al2O3、AlO(OH)及Al(OH)3,腐蚀形式以点蚀为主。分析认为,湿热的大气环境中Cl- 火电领域激光熔覆金属防护涂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作者:胡涵;徐金勇;吴多利;魏新龙;李勇;张超; 摘要:激光熔覆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中提高零部件表面性能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电站设备修复和再制造方面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的激光熔覆工艺以及其在提高材料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包括激光熔覆技术在火电站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以及在超临界/超超临界电站的应用进展;详述了哈氏合金、镍基合金等材料在激光熔覆过程中表现出的优异性能,包括陶瓷颗粒增强、元素成分选择以及工艺参数优化等。此外... AMT/Na2MoO4/EDTA有机-无机体系对带锈青铜的复效缓蚀作用研究————作者:江澜;和天逸;董文强;夏琦兴; 摘要:为提高带锈青铜器的耐腐蚀性能,采用2-氨基-5-巯基-1, 3, 4-噻二唑(AMT)、钼酸钠(Na2MoO4)、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N2Na2O8,EDTA)对带锈青铜样品进行缓蚀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