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艺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材料科学与工艺

《材料科学与工艺》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23-1345/TB
国际标准刊号:1005-0299
主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主管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查看材料科学与工艺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低温工程》研究生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应用声学》声学技术论文

  【杂志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艺》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主办的材料学科技术性刊物。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源期刊”、“中国金属文摘数据库重点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本刊办刊宗旨是报道材料科学与工艺的材料开发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促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开展学术探讨和争鸣,活跃学术气氛,提高技术水平。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2000年获黑龙江省科技期刊一等奖。

  国外数据库收录

  俄罗斯文摘杂志

  美国化学文摘

  【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刊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各种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关系、制备加工原理及工艺研究的最新成果。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紫铜-碳钢磁脉冲焊接接头界面形貌研究 于海平,范治松,赵岩,李春峰,YU Haiping,FAN Zhisong,ZHAO Yan,LI Chunfeng

  封面图片说明 刘大海,谢永鑫,黎俊初

  基于修正的Arrhennius方程钛合金高温本构方程研究 刘俊雄,吴向东,万敏,李志燕,LIU Junxiong,WU Xiangdong,WAN Min,LI Zhiyan

  SUS304不锈钢封装板微冲压工艺研究 郝智聪,徐杰,单德彬,郭斌,HAO Zhicong,XU Jie,SHAN Debin,GUO Bin

  拉深比对304不锈钢圆筒件残余应力的影响 肖良红,龙涛,徐俊瑞,王欢,XIAO Lianghong,LONG Tao,XU Junrui,WANG Huan

  一种韧性断裂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 蒋政,刁可山,吴向东,万敏,JIANG Zheng,DIAO Keshan,WU Xiangdong,WAN Min

  屈服准则和硬化模型对5052铝板回弹仿真的影响 余海燕,沈嘉怡,王友,YU Haiyan,SHEN Jiayi,WANG You

  基于FEM-Archard模型的高强钢冲压成形粘模行为评估 董文正,林启权,王志刚,DONG Wenzheng,LIN Qiquan,WANG Zhigang

  高强钢控制臂件冲压工艺优化及稳健性分析 贺亚芳,吴会平,李细锋,毛祺栋,HE Yafang,WU Huiping,LI Xifeng,MAO Qidong

  铝合金薄壁构件应力继承机制与分布特征研究 廖凯,王伟,吴运新,龚海,王晓燕,LIAO Kai,WANG Wei,WU Yunxin,GONG Hai,WANG Xiaoyan

  论文发表范文:浅析煤矿机电设备科学化管理与维护

  摘要:机电设备的运行直接关系到煤炭生产的效率与安全,因此,只有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才能保障煤炭生产的高效性与安全性。我国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依旧沿用粗放式管理,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技术型服务型生产要求。文章就煤矿机电设备科学化管理与维护,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论文发表,煤矿,煤炭生产,机电设备,科学化,管理,维护

  1 概述

  据统计:机电设备占我国煤矿投资的55%以上;在日常生产的过程中,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费用占煤炭生产成本的40%以上;机电设备的运行直接关系到煤炭生产的效率与安全,由机电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占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总量的60%以上。

  材料科学与工艺最新期刊目录

稀土基添加剂对Mg基材料的储氢性能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作者:周丹;卢彦杉;黄亮君;钟海长;林怀俊;

摘要:Mg基材料由于具有高储氢量而被认为是一类存在良好应用前景的固态储氢材料,然而储氢动力学和热力学方面的缺陷限制了其应用步伐。已有研究表明,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对提升Mg基材料的储氢性能具有显著效果。本文综述了有关稀土对Mg基材料储氢性能提升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一系列稀土金属、稀土氢化物、稀土氧化物、稀土卤化物、稀土复合催化剂等稀土材料,对Mg基材料储氢量、储氢动力学、储氢热力学和储...

双束电镜中的电子背散射衍射样品抛光技术————作者:高尚;黄梦诗;张天宇;马清;孙千;

摘要:采用双束电镜探索了聚焦离子束(FIB)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样品抛光中的应用效果,通过EBSD分析了FIB加工对不同材料表面质量及EBSD表征性能的影响。实验中使用大电流镓离子束对铝、锡、硅及Ni?Sn等材料进行抛光处理,重点研究了扫描步长百分比、离子束能量等工艺参数对材料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使用大电流镓离子束,优化扫描步长百分比(5%)后,可短时完成0.5 mm×0.5 mm区域...

多元系改性锆钛酸铅及其在道路压电能量收集器中的影响及应用————作者:赵庆祥;黄俊;邹程鹏;梁旭;

摘要:锆钛酸铅因其独特的钙钛矿型晶体结构,具有优异的压电响应特性,这种优势使其成为道路压电能量收集器的核心材料。然而,锆钛酸铅材料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限制了道路压电能量收集器的发展,因此制备高性能的压电材料对道路压电能量收集器至关重要。本文简单概括了锆钛酸铅基压电材料在制备技术方面的优化,重点综述了离子添加引起的性能提升及微结构与复合材料的优化,分析认为添加离子改性仍旧是改善材料性能的有效方式;此外...

锂电池单晶正极材料LiNi0.6Co0.2Mn0.2O2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作者:王崇国;胡生勇;金小容;徐兴莉;

摘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6Co0.2Mn0.2O2(NCM622)以其优异的能量密度及稳定性备受关注。本文以NiSO4·6H2O、CoSO4·7H2O和MnSO4·H2O为原...

小孔径高温合金蜂窝侧铣工艺优化研究————作者:王超;段春争;刘畅;田晓东;郭峻宏;刘志博;

摘要:为减轻小孔径高温合金蜂窝侧铣后蜂窝孔的堵塞程度,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加工质量表征方法;其次通过单因素方法探究了主轴转速n、每齿进给量fz、切削深度ap对蜂窝孔堵塞程度的影响,并通过响应曲面法建立了工艺参数与蜂窝孔面积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了方差分析以评估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优的铣削工艺参数组合为主轴转速7528 r/min、每齿进给量0.021 mm、切削深度...

激光熔覆原位生成NbC增强Ni基合金涂层磨损性能研究————作者:程可翰;刘宗德;孔耀;刘福来;刘宗亮;辛雨奇;

摘要:为揭示NbC增强Ni基合金涂层的磨损性能,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原位生成了不同Nb/C比例的NbC增强Ni基合金涂层。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涂层的相组成与原位生成NbC颗粒的显微形貌与分布,检测了样品的显微硬度与耐磨性。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NbC颗粒在涂层中分布均匀,体积占比最高达49.264%;随着Nb含量的提高,NbC形态从十字形变为球形和矩形;...

核-鞘结构碳纳米管@硫杂环苯醌聚合物的锌离子电池性能研究————作者:王超;刘伟;何冠铧;周倩雯;宋玉江;宋朝霞;

摘要:苯醌聚合物具有结构可调、容量大、电化学可逆性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构建高能水锌离子电池(AZIB)最合适的正极材料。然而,苯醌聚合物的Zn2+存储性能往往受到电子导电性低和离子扩散缓慢的限制。本文采用原位界面聚合的方法,以四氯对苯醌和硫化钠为低成本聚合物前体,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导电载体,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MWCNT@硫杂环醌类聚合物(MWCNT@SHQP)无机-有机纳米...

壳聚糖对MICP碳酸钙沉积效果及拌合固化红黏土的力学性能————作者:候志强;段书苏;王志佳;张友良;张建经;

摘要:由于黏性土孔隙小、渗透性低,采用传统灌浆方法的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难以有效应用,可以尝试采用拌合法来加固黏性土。胶结液的浓度会影响微生物脲酶活性,从而影响碳酸钙产量,而土体加固效果跟碳酸钙生成量有关,为了提高土体强度,可以通过增加碳酸钙的沉积量来实现。本文在胶结液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壳聚糖,研究其对碳酸钙沉积量的影响。通过菌液和胶结液直接拌合加固红黏土,探讨壳聚糖对土体抗压和抗剪强度的...

《材料科学与工艺》征稿简则

摘要:<正>《材料科学与工艺》(双月刊)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具有创新性、探索性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及阶段性研究成果,各种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制备加工原理及工艺研究的最新成果。刊载内容涉及以下材料及其加工工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生物/仿生材料、智能/功能材料、材料成型及先进材料加工工艺...

基于电沉积壳聚糖保护层的高性能锌负极界面设计与性能分析————作者:康凌之;单海鹏;陈海悦;陈诗怡;洪闻泽;

摘要:水系锌离子电池具有比容量大、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势,有望成为下一代储能系统竞争者。然而,水系锌离子电池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技术挑战。特别是水、氧诱导的析氢、腐蚀等副反应,以及锌枝晶在电极表面的不可控生长,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电池的库伦效率,而且导致电池快速失效。本文通过简单易控的电沉积工艺在锌负极/电解液界面上引入一种人工生物质保护层,可有效地防止金属锌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显著抑制...

脉冲电流扩散连接金刚石/铜微流道热沉的微观组织和性能演变————作者:吴琰;王长瑞;田威;陈威;何佳雯;

摘要:针对传统芯片微流道热沉壳体封装方式存在的易堵塞微流道、损伤金刚石/铜界面,进而影响散热性能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脉冲电流辅助扩散连接技术实现金刚石/铜微流道热沉的一体化精密成形方法。通过对不同工艺参数下连接试样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揭示了脉冲电流加热方式对金刚石基金属复合材料扩散连接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真空压强为20 MPa、扩散温度为850 ℃、扩散连接时间为30 min、中间层为厚...

局部火烤对Q355B钢板抗拉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作者:程震;于敏;缑瑞宾;贾盛康;

摘要:为了揭示局部火烤对Q355B钢板抗拉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火烤处理、拉伸实验、组织与断口分析,结合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测量结果,对受火后Q355B钢板抗拉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吸热功率对钢板铁素体晶粒尺寸影响显著,当峰值温度不超过600 ℃时,吸热功率使钢板的铁素体晶粒尺寸降低;吸热功率使各板的强度升高,与母材相比,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最大增幅分别为15.7%和6.5%,这是由于铁素体晶粒尺...

DOPO对FCC油浆调和防水沥青的抑烟效果及性能影响研究————作者:陈宇晗;张瑞;曾尚恒;宋扬扬;段浩;余剑英;

摘要:采用催化裂化(FCC)油浆与70号道路沥青调和制备防水沥青,并使用9, 10-二氢-9-氧杂-10-磷菲-10-氧化物(DOPO)对FCC油浆调和防水沥青进行化学抑烟,研究了FCC油浆掺量及DOPO改性对FCC油浆调和防水沥青物理和老化性能以及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H2S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号道路沥青中掺加15%~20%(质量分数)FCC油浆可制备出符合F1...

白榴石的制备及其对莫来石-刚玉质材料抗侵蚀性能的影响————作者:高云琴;白俊峰;王佳乐;马高茹;尹昊;蔡金桦;

摘要:白榴石熔点高,但在自然界中存在较少,为探究白榴石的生产及应用潜质,以煤矸石、碳酸钾和二氧化硅为原料,采用二步煅烧法制备白榴石,应用XRD、SEM、EDS等表征方法,研究了白榴石的制备工艺参数及其生成机理,并探究了添加白榴石对莫来石-刚玉质材料抗碱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白榴石的最佳一步煅烧温度为1 100 ℃,二步煅烧温度为1 575 ℃;白榴石的合成分两步进行,即先生成中间相钾霞石,白榴石...

热处理工艺对高性能桥梁耐候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李立志;刘文胜;张可;徐党委;黄重;彭宁琦;余强;齐江华;

摘要:近年来,桥梁耐候钢不断朝着高强度、低屈强比、高韧性、耐腐蚀和易焊接的方向发展,然而,桥梁耐候钢的屈服强度越高,其实现低屈强比和高韧性的难度就越大。为了考察并对比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桥梁耐候钢的屈服强度、屈强比和低温韧性的影响,开发出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高性能桥梁耐候钢,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并结合拉伸、低温冲击等实验,对比研究了TMCP、回火及调质工艺对桥梁耐候钢的...

玄武岩-玻璃纤维/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耐高温及抗火性能研究————作者:杜高明;康大伟;贾帅德;张宁;梅碧舟;张刚强;孟庆坤;戚继球;张长江;

摘要:为提高钢结构桥梁抵抗火灾风险的能力,桥梁抗火隔热材料的开发受到重视。针对目前专用桥梁抗火材料的不足,本文以玄武岩-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为基体,以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和超临界干燥法制备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BF-GF/AC),系统研究复合材料在高温和燃烧测试前后的宏观尺寸、微观形貌、相组成、力学性能及热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纯玻璃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玄武岩纤...

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室温热电性能————作者:常艳霞;周蓓莹;

摘要:为提升聚苯胺基热电材料的性能,本文采用醇还原法制备了形貌规整、粒径约50 nm的银纳米颗粒(AgNPs),然后将AgNPs引入聚苯胺基体中,运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制备块体材料。借助SEM、XRD、FTIR等手段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AgNPs对聚苯胺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AgNPs的引入提升了聚苯胺基材料的热电性能,当AgNPs的复合量为25wt.%时,所得样品的电导率在300 ...

材料科学与工艺第32卷(2024年)总目次

摘要:<正>~

CCUS管道止裂CoCrNi中熵合金与Q345钢的电偶腐蚀行为研究————作者:刘鑫喆;周勇;董会;孙良;高阳;张鹏举;

摘要:CO2管道断裂是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中的关键安全问题。为评估CoCrNi中熵合金(MEA)作为CCUS CO2管道高风险段止裂材料的可行性,本研究在室温下对CoCrNi MEA与Q345钢采用3.5wt.% NaCl溶液进行电化学测试,并进行持续15 d的电偶腐蚀实验。通过每秒采集腐蚀电流和腐蚀电压数据,基于平均腐蚀电流密度评估接触敏感性,...

核壳结构对石油污染土壤污染物分解转化的促进————作者:郑伍魁;孙金凤;崔添;胡莹莹;杨雨玄;李辉;

摘要:将石油污染土壤通过一次成核后,在其表面继续包覆清洁材料,并经高温烧结制备成可作为建材骨料的核壳结构陶粒,旨在降低有机污染土壤处理过程中二次污染产生的环境风险,实现污染土壤无害化处置。本研究探讨了加热时间、包覆材料种类及用量对石油-CO2转化率的影响,并通过XPS和SEM分析核壳结构陶粒的元素组成与表面形貌。研究表明:与未包覆的核心球相比,以不同粒径的粉煤灰和粘土材料包覆含油率...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