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科研管理

《科研管理》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567/G3
国际标准刊号:1000-2995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查看科研管理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系统工程学报》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高技术通讯》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科研管理》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综合性、科学性、文献性、宣传我国 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科技事业的方针政策,推动国内外管理工作的交流,增进社会各界在管理工作方面的相互了解,沟通国内与国外的联系,促进国际交流。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本刊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遴选和认定为管理科学A级重要期刊。还加入了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专题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万方数据网络中心》。同时《科研管理》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编号:(Q)G098;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AJCED),编号:(Z)S0099;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认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为源期刊;被“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入选,编号:(S)0346。被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现设栏目有: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进步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研究所管理;成果管理;农业科研;地方科技与教育;高校科技与管理;预测与分析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排污费制度驱动绿色技术创新的空间计量检验——以29个省域制造业为例 李婉红,Li Wanhong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专利产业化概率模型:专利引证的视角 许琦,顾新建,Xu Qi,Gu Xinjian

  供应商网络与买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研究 谢恩,陈昕,Xie En,Chen Xin

  合作创新网络结构演化特征的复杂网络分析 高霞,陈凯华,Gao Xia,Chen Kaihua

  知识共享行为、创新和复杂产品研发绩效 王娟茹,罗岭,Wang Juanru,Luo Ling

  企业研发投资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研究 江希和,王水娟,Jiang Xihe,Wang Shuijuan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模式:企业贡献的视角 赵骅,李江,魏宏竹,Zhao Hua,Li Jiang,Wei Hongzhu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旅游边缘区发展影响研究:基于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视角 卞显红,Bian Xianhong

  知识溢出与集群创新绩效:竞争程度调节效应 杨皎平,侯楠,徐雷,Yang Jiaoping,Hou Nan,Xu Lei

  政府资金在R&D链条各阶段的投入比例研究 王博雅,熊柴,卢晓榆,Wang Boya,Xiong Chai,Lu Xiaoyu

  碳税政策下基于供应链视角的最优减排与定价策略及协调 程永宏,熊中楷,Cheng Yonghong,Xiong Zhongkai

  自然科学基金促进人才成长的对策与绩效研究 郭嘉,罗玲玲,邢怀滨,Guo Jia,Luo lingling,Xing Huaibin

  新企业投机导向对知识获取的影响研究 尹苗苗,毕新华,Yin Miaomiao,Bi Xinhua

  国内绿色技术创新文献特色及前沿探究 李丹,杨建君,Li Dan,Yang Jianjun

  专利特征对药品专利法律质量评估的实证研究 刘立春,漆苏,Liu Lichun,Qi Su

  德国科技计划管理机制与组织模式研究 葛春雷,裴瑞敏,Ge Chunlei,Pei Ruimin

  工业期刊论文:浮法玻璃生产自动化控制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玻璃工业不断发展,玻璃产业已开始走向国际化,在生产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产品和技术也相应的提出了国际化的要求,致使我国浮法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准的不断得到提高,而且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精度、可靠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围绕浮法玻璃生产自动化控制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针对浮法玻璃生产自动化控制的应用提高了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玻璃,浮法玻璃,自动化,技术应用

  1当前我国浮法玻璃的特点

  (1)建设快。玻璃原材料经过严格的科学制备、电子称量、材料混合、熔窑熔化、锡槽浮法成型、退火窑退火等程序后,然后通过输送到冷端切割并进行包装,从而完成玻璃生产过程。(2)投资省。生产成本只需相同规模的双面连续磨光玻璃线的一半。要是与机械磨光玻璃相比则会低得更多,在成本制造上可以说基本与普通窗玻璃接近。(3)质量好。由于生产技术过关,所生产的浮法玻璃凭借着平整度、平行度、透光度等优质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完全可与机械磨光玻璃相媲美,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质量,其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等相对机械磨光玻璃要更为优秀。(4)产量高。在生产过程中,决定玻璃产量的产量因素,基本上都是取决于熔窑的熔化量和玻璃带成型的拉引速度。国外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熔窑熔化量为400~900t/d,而我国的一般为200~700t/d。(5)品种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用浮法可以生产0.55~25mm的优质平板玻璃;这与其他生产产品相比较,可以说那绝对是过关的优质玻璃。

  科研管理最新期刊目录

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商业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供应链敏捷性视角————作者:韩民春;饶玉蕾;

摘要:商业信用风险的不确定性是制约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的关键因素,供应链数字化能否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基于供应链敏捷性视角,将2018年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作为供应链数字化的准自然实验,基于上市公司2014-2022年数据研究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商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显著抑制了企业商业信用风险,表现为在商业信贷中降低使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等高风险的商业信用模式...

企业战略激进度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作者:周海炜;杨婧怡;王腾;

摘要:战略选择是企业绿色创新决策的起点和基础,而战略激进度作为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内容,其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何种影响尚缺乏探讨。本研究基于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战略激进度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的战略激进度对绿色创新有积极影响,该结论在通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战略激进度对绿色创新的积极影响分别受到环境规制的正向调...

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价值创造动态适应性机制——基于场景驱动逻辑————作者:万姿显;张思;俞荣建;常馨之;

摘要:目前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深陷“重技术,轻需求”误区,资源浪费与成效不高的问题尤为突出。为破解这一难题,本文基于场景驱动视角,通过对一家中国能源销售集团的深入案例研究,构建“三维一核心”的动态适应性模型,探讨如何通过“需求驱动管理数字化”为内核与“场景驱动业务数字化”的双层反馈闭环,提升企业响应内外部需求的动态适应性。研究发现:(1)管理数字化反馈闭环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通过需求识别、场景设计与场景反...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中文名:《创新与发展政策(英文)》)征稿启事

摘要:<正>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简称“IDP”,中文名:《创新与发展政策(英文)》,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发行(ISSN:2096-5141,CN:10-1513/D)的英文国际期刊。目前期刊每年出版两期。已发表论文在期刊网站可以自由获取,http://idp-journal.casis...

超学科研究的中国模式——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作者:王晓玲;果佳慧;魏嘉蒙;

摘要:超学科研究是我国应对西方科技封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深入剖析超学科研究的中国模式,有利于推进我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超学科研究贡献中国智慧、为科技创新提供理论支撑。研究以“863计划”“973计划”“2011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技创新计划的政策文本,以及十万空分压缩机项目、大型全断面掘进装备、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装备三个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一手访谈资料,约40万...

数智化赋能企业双元创新的组态路径研究——以计算机及相关制造业为例————作者:王永贵;张思祺;张二伟;尚铎;

摘要: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企业仍在创新能力、持续创新、协调创新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数智化赋能成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与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新动力。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遵循TOE框架,以275家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为例,采用fsQCA方法,探究数智化赋能企业实现高双元创新的多种联动路径组合。研究发现:第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基于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实证分析————作者:胡慧芳;卢南安;赵志远;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研究其空间布局及其驱动因素对优化区际协调,提升综合竞争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微观企业的时空大数据,借助GIS可视化分析方法,全景式呈现产业发展图景,探索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动态演化规律,基于生态系统思想提炼产业区位布局的多维驱动因素,系统性搭建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解释框架。研究发现...

创新链视角下科技企业融通创新的模式与机制————作者:孙雨洁;闫淑敏;裘慧佳;

摘要:融通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中国式创新的关键着力点。本研究选取“纽脉医疗”进行纵向案例研究,从创新链视角探讨了融通创新的内在机理和演进路径。研究发现:(1)融通创新嵌入在创新链“发现—发明—发展”的递进演化中,呈现为纵向递进、横向延展、横纵交叉等多维动态特征;(2)融通创新具有多阶段关联交互和多主体共生竞合的双重属性,体现为吸收式、互补式、协同式等融通模式;(3)融通创新推动了“...

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的建设路径研究————作者:张羽飞;刘兵;原长弘;张树满;

摘要: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是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的最新创新模式,但当前建设仍面临着组织模式尚不清晰、体制机制尚不先进、组建路径尚不明确等问题。鉴于此,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四家典型的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最佳实践,深入剖析了政府主导型、高校主导型、科研院所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四类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的组织模式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提炼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的建设路径模型。研究发现: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由领军组织牵...

专精特新企业精一创业能力的演进路径研究————作者:任嵘嵘;路颖;王佳琦;王艺颖;

摘要:随着全球技术迭代加剧,提升我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专精特新企业依托“精一创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解决制造业“卡脖子”难题、嵌入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鲜有学者从管理者和资源视角探索精一创业能力的构建和跃迁过程。因此,本文基于注意力配置和资源编排理论,运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对制造业单项冠军——尼特的精一创业能力演进路径进行系统性探索。研究发现:(1)专精特新企业精一创业能力的演进遵循...

低碳战略规划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大数据模型的指标测度————作者:刘斌;刘彦文;李延喜;

摘要:低碳战略规划,是企业低碳战略转型过程的首要环节和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推动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基于ChatGPT等大数据模型测度“企业低碳战略规划程度”指标的计量方法;进而,以主板上市公司2016-2023年度“投资者e互动”问答和企业经营数据为研究样本,剖析低碳战略规划,通过低碳转型资金来源,助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的路径和机制。研...

能效信贷政策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作者:韩先锋;郑酌基;李雪琴;石大千;

摘要:既有文献多关注绿色金融对绿色创新的整体影响,却普遍忽视了能效信贷这一“升级版”绿色金融工具能否有效激发高质量的实质性绿色创新。本文以《能效信贷指引》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能效信贷政策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显示:能效信贷政策实施切实激发了高质量的实质性绿色创新,却未诱发低水平的策略性绿色创新,为“波特假说”提供了...

科技服务区域流动网络演化及驱动因素研究————作者:郑莹;傅裕;

摘要:研究科技服务跨区域流动规律对于从过程视角理解市场整合进程中的区域-区域层面互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200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专利代理服务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专利代理服务省际流动网络并分析其演化特征,采用QAP方法探究其驱动因素,以揭示区域间科技服务流动的“黑箱”。研究发现科技服务要素的省际流动呈现出四个关键特征:(1)网络规模、密度和平均度数持续提升,市场整合总体呈...

能效信贷政策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作者:韩先锋;郑酌基;李雪琴;石大千;

摘要:既有文献多关注绿色金融对绿色创新的整体影响,却普遍忽视了能效信贷这一“升级版”绿色金融工具能否有效激发高质量的实质性绿色创新。本文以《能效信贷指引》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能效信贷政策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显示:能效信贷政策实施切实激发了高质量的实质性绿色创新,却未诱发低水平的策略性绿色创新,为“波特假说”提供了...

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作者:徐晔;王志超;陶长琪;

摘要: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是确保成本控制、提升生产力、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新型生产要素,企业能否通过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赋能其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值得探索。本文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显著提高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其影响在市场分割程度高、要素流动强和市场竞争程度高区...

科技保险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研究————作者:潘光曦;郭冰;赵虎林;

摘要:促进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科技保险作为重要科技金融工具,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值得探究。基于2012-2023年上市高新技术企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科技保险对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科技保险能够显著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科技保险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更高、行业竞争更激烈、非国有企业及东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

科学家作为发明人:离群创新的来源、新颖性及扩散————作者:韩令晖;陈劲;李习保;

摘要:在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时期,离群创新作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关键来源,对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引领产业变革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尽管科学家在创新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关于科学家作为发明人的创新行为,特别是其离群创新的研究仍然不足。本文基于1993—2018年的中国专利数据,采用技术分类组合构建技术地形空间(technological landscape)以识别离群创新,并运用Logit和Negativ...

央-地政策协同对新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作者:韦铁;段至诚;李洪涛;

摘要:在央-地分权治理背景下,不同政府层级产业政策的有效协同对企业新兴领域的技术创新十分重要。本文以中国9492个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中央和地方产业政策协同对企业新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央-地产业政策协同对企业新能源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且重点支持协同的效果显著高于态度鼓励协同。(2)机制检验表明,央-地产业政策在重点支持协同条件下通过...

战略偏差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作者:吴东;李静雯;吴晓波;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微观机制有待探索。基于组织生态理论,本研究选取2010-2020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工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探索了战略偏差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战略偏差显著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2)产业动荡性越高,战略偏差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正向效应被削弱,即在产业动荡性较高的环境中,战略偏差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正向效应...

国有裂变企业组织身份跃迁机理研究——战略创业视角————作者:宋孟璐;刘瑞禹;杨忠;

摘要:国有裂变企业是释放国有经济活力的关键创新主体,要在协调母子关系的基础上,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但国有裂变企业实现组织身份跃迁的过程与路径尚不明晰。本文基于战略创业视角,选取中国移动下属的中移云能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研究发现:(1)受国家身份期望和初始身份依附的双重驱动,国有裂变企业实际身份与期望身份间产生能力落差,触发身份构建过程。(2)识别身份攀升缝隙是国有裂变企业身份构建的前序指导机制,通过当...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科研管理》科技期刊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4217.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