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技术与工程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炼油技术与工程

《炼油技术与工程》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1-1139/TE
国际标准刊号:1002-106X
主办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主管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术经济研究院
上一本期杂志:《石油化工设备技术》化工工程师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炼油技术与工程》是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LPEC)主办的炼油和石油化工方面的科技刊物,是北京图书馆确认的国家级核心期刊,已进入国外权威检索系统,《炼油设计》创刊于1971年,月刊,标准大十六开(210×297mm),国内外公开发行,在国外权威文摘杂志如工程索引和化学文摘中收录率均超过80%。是石油化工行业各级领导、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阅读刊物,主要报道炼油、石油化工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新成果及其应用。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国家优秀期刊二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综述、工厂设计、加工工艺、机械设备、计算机应用、油品与添加剂、油品储运、数据图表。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CH4-SCR脱硝催化剂研究进展 张相俊,蔡卡莎,李岩,王虹,李翠清,宋永吉,Zhang Xiangjun,Cai Kasha,Li Yan,Wang Hong,Li Cuiqing,Song Yongji

  大型芳烃联合装置的优化设计 杨旭东,董海芳,Yang Xudong,Dong Haifang

  信息动态

  延迟焦化焦炭塔冲塔处理措施的探讨 姚坚刚,Yao Jiangang

  炼油厂火炬气补充燃料气系统优化改造 陈思,Chen Si

  哈油FCC汽油硫及烯烃含量分布特征研究 李凤琪,全瀛寰,朱凌辉,徐晓宁,别克,Li Fengqi,Quan Yinghuan,Zhu Linghui,Xu Xiaoning,Bie Ke

  FCCU单级旋风分离器料腿的负压差和蓄压计算方法 魏志刚,李晓曼,宋健斐,严超宇,魏耀东,Wei Zhigang,Li Xiaoman,Song Jianfei,Yan Chaoyu,Wei Yaodong

  催化裂化装置衬里-金属复合结构非稳态热载传热研究 刘铭刚,杨秀娟,闫相祯,闫涛,Liu Minggang,Yang Xiujuan,Yan Xiangzhen,Yan Tao

  制氢转化炉运行问题分析和对策 崔欣,杨玉国,柴保群,李明,Cui Xin,Yang Yuguo,Chai Baoqun,Li Ming

  DMTO反应器及催化裂化再生器内置三级旋风分离器的设计 张世成,Zhang Shicheng

  渣油加氢循环机蒸汽透平HT102结垢清洗分析 傅风雷,张磊,原栋文,Fu Fenglei,Zhang Lei,Yuan Dongwen

  基于pH值计算的加氢空冷器系统腐蚀风险分析 偶国富,孙利,朱敏,王凯,王宽心,Ou Guofu,Sun Li,Zhu Min,Wang Kai,Wang Kuanxin

  国产催化剂在50dam3/h制氢装置中的应用 朱赫礼,潘岩,陈金丹,Zhu Heli,Pan Yan,Chen Jindan

  S Zorb吸附剂失活问题的研究及对策 吴言泽,Wu Yanze

  国家级期刊投稿范文:地质矿产勘察的方法及防护措施

  【摘要】矿产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矿产资源总储量较大,但由于相对人口众多人均量较少使得我国矿产资源相对匮乏,加上我国矿产资源多分布于偏远地区开采难度大,部分矿石依靠进口来满足工业所需。由此可见,地质矿产勘察对于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地质矿产勘察的方法及其防护措施两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察,方法,防护措施

  一、矿产勘查内容

  首先地质矿产勘察是依据先进的地质科学理论,进行大量野外地质观察并搜集整理相关地质资料,在此基础上采用地质测量、物化探、钻坑探工程等手段和方法取得可靠的地质矿产信息资料并对所获信息进行研究分析最终找到所研究工作区的矿床。地质矿产勘查是一项性质特殊的生产劳动,它既具有科学实践性又具有生产实践性,是一项具有双重性质的科研生产性工作。其研究的对象是地下矿产资源,研究目的是最终形成储量已探明的工业矿床。对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进行分析,探究矿床赋存的规律,并且对矿体的变化特征进行熟悉和掌握,将其运用到矿山开采的过程中,为矿山生产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炼油技术与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封面照片介绍————作者:左铁;

摘要:<正>照片为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LPEC)作为EPCC总承包商承担的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油厂有限责任公司石油深加工联合装置“交钥匙”建设工程130万吨/年汽油选择性加氢装置(3206 UNIT),2018年5月该装置开汽一次成功。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油厂有限责任公司石油深加工联合装置交钥匙建设工程包括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柴油加氢精制等12套工艺装置及相关配套系统(共61个单元),2019年1...

渣油加氢装置进料带水危害分析及对策————作者:陈健;

摘要:某采用两系列进料、两系列反应系统渣油加氢装置,实际工作中因罐区原料油带水常引起装置进料系统紊乱,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原料油过滤器滤芯损坏、高压进料泵机械密封损坏、进料泵及原料油加热炉联锁停运、催化剂床层压差升高、原料油过滤后缓冲罐罐顶安全阀起跳。针对渣油加氢原料油带水的情况,提出以下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原料渣油含水量;更换原料罐前,进行渣油供料的水和机械杂质含量分析;更换原料罐时应严格监视进料系统,做好...

常减压装置减压深拔运行问题分析————作者:涂连涛;邱皖龙;龚传波;李兴彪;顾涛;

摘要: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10.0 Mt/a常减压蒸馏装置减压深拔在2019—2024年运行周期末期,因减压塔洗涤段填料层压力降大幅上升、原油性质劣化等因素,减压渣油收率大幅上升,严重影响渣油平衡。分析导致洗涤段填料层结焦进而造成压力降上升加快的主要因素:洗涤油喷嘴堵塞、洗涤段填料层喷淋密度偏低、原油性质劣化、减压炉出口温度偏高。为保证装置5 a运行周期,建议装置在下个运行周期减压塔洗涤段填料层底部...

某气液两相流管道振动分析与对策————作者:张军文;王春鹏;南欢;

摘要:针对某装置胺液管道气液两相流管道振动的具体案例,通过与振动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振源暂时无法消除的已建项目采用改变振动管道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的方法来降低振动影响,对于新建项目则采用改变管道走向的方法降低或消除振源对于管道的影响。综上得出两相流振动管道振动影响程度的判定方法、已发生振动问题管道激振力的计算方法以及降低两相流管道振动的措施和方法,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

高丁烯选择性HBC-B催化裂化助剂的工业应用————作者:刘志凯;于善青;严加松;王寿璋;蔡凯;藏学昊;冯海春;

摘要:介绍了新型高丁烯选择性催化助剂HBC-B在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9 Mt/a MIP-CGP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情况。HBC-B丁烯助剂采用新开发的中大孔基质和多级孔特殊分子筛的原位改性技术,用于提高液化石油气中丁烯浓度,进而增产丁烯。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当HBC-B助剂占系统催化剂藏量的2.7%时,丁烯收率增加了0.71百分点,其中异丁烯收率增加了0.17百分点,液化石油气中丁烯体...

柴油加氢裂化装置全体相金属催化剂应用总结————作者:童军;黎臣麟;武宝平;郭晓雷;陈马奔;周杰;

摘要:为了提高柴油产品质量,降低柴油收率,某公司将3.5 M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改造为3.0 Mt/a柴油加氢裂化装置。采用全体相金属催化剂Nebula 20实现中压柴油加氢装置在单台反应器高空速工况下生产国Ⅵ柴油,增产部分重石脑油。在精制体积空速2.08 h-1,裂化体积空速4.39 h-1情况下,柴油收率为81%,达到了降低柴油收率的目的。控制原料中二次...

基于严格机理模型的催化裂化装置实时优化技术————作者:刘建;杨志鹏;李荣亚;康浩;辛华;李群勇;沈兴;徐焕;

摘要:介绍了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3.0 Mt/a蜡油催化裂化装置优化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过程。该项目基于严格机理建模技术,运用ROMeo软件包开发实时优化(RTO)技术系统。经标定测试,投用RTO系统后,稳定汽油收率降低0.15百分点,柴油收率增加0.60百分点,液化石油气收率增加0.07百分点,总轻油收率提高0.52百分点,估算年经济效益增加近4 000万元。结果表明:在先进过程控制系统支持下,该RTO系...

某炼化企业低温热整体利用优化研究————作者:顾黎东;施俊林;郑建伟;

摘要:通过对某沿海炼化企业的化工型炼油项目低温热整体分析研究,结合装置工艺流程特点,引入回热循环理念,利用夹点技术,在炼油化工、公用系统以及装置内部不同区块,以水为热流媒介,创新性地全局构建串、并、混联换热网络。正常工况下可节约标准煤450 kt/a,减少CO2排放量1 115 kt/a,通过优化蒸汽平衡、增设热媒水系统及凝结水显热回收等措施,项目整体节能效益显著,减少循环水当量约...

氢能产业链安全事故分析与对策研究————作者:杜延年;王宁;李云飞;段永锋;张国信;

摘要:氢能作为清洁的二次能源,正成为全球能源焦点。氢气易燃易爆,对金属材料有潜在力学损伤,氢能产业链各环节均存在泄漏、火灾、爆炸等风险。通过对欧盟和美国涉氢事故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发现事故原因主要集中在系统设计、制造/安装、人为因素、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等方面。在氢安全事故预防方面,针对氢安全事故的高发领域进行了安全事故原因分析,总结了较为系统的防护策略。同时,为了有效预防金属材料氢损伤事故的发生,在材料选...

两段再生催化裂化装置非氨基SNCR脱硝技术应用总结————作者:王营;林德溪;刘建晖;

摘要:现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存在NH3逃逸和NH4HSO4结垢等问题;低温臭氧氧化(LoTOx)脱硝技术会将烟气中的NOx转化、带入洗涤塔外排含盐污水中生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二者均易导致总氮和化学需氧量(COD)超标。对催化裂化烟气中氮化物的转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某催化裂化装置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非氨基选择...

超声波技术协同处理含油污泥试验探索————作者:曹键;

摘要:探索基于超声波技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超声空化等与其他单元协同作用处理不同类型含油污泥,实现油泥中的油、水、泥三相深度分离的应用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落地油泥含油率在1%~2%;罐底油泥含油率低于1%;炼化油泥含油率在2%~5%;其他类型油泥处理后含油率全部低于2%。经分析得出:石蜡是影响落地油泥超声波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水的存在形式和含量是影响罐底油泥超声波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炼化油...

微气泡强化臭氧氧化处理含酚废水效能分析————作者:肖向群;何庆生;范景福;袁绍雨;

摘要:由于含酚废水可生化性差、难降解,采用常规臭氧处理法的臭氧利用率低、氧化效果差,因此开展了微气泡强化臭氧氧化小试研究,并与常规曝气盘式臭氧氧化(常规臭氧氧化)进行了对比。冷模实验结果表明:微气泡强化臭氧氧化反应体系的气泡粒径小,臭氧传质速率和氧化还原电位高。在相同条件下,微气泡强化臭氧氧化反应体系中的·OH(羟基自由基)贡献率比常规臭氧氧化大。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微气泡强化臭氧氧化和常规臭氧氧化的CO...

LS-05L低温型COS水解催化剂天然气脱硫应用总结————作者:徐秦川;刘剑利;朱超;刘增让;龙飞飞;徐翠翠;

摘要:中石化川西气田脱硫站的建设采用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天然气短流程低碳化净化技术,在LS-05催化剂基础上,采用多级成孔、分步集成的新型载体,合理匹配活性组分,定向调控了催化剂孔结构和表面弱碱性活性位数量及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的水解活性,开发出了低温型COS水解催化剂LS-05L。催化剂工业生产后在川西气田各脱硫站陆续进行了工业应用,各站开工后均运行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对装置进行了工业标定。标定结果...

大处理量高效节能型硫磺液下造粒系统研发与应用————作者:王宏涛;杨立民;孙继鹏;张骞;

摘要:现有国产硫磺湿法造粒技术存在处理量较小、效率低、产品外形不规则、细粉率高、控制分散、操作复杂等问题。研发了新型硫磺成型模块、微正压惰化密闭振动筛系统、硫磺颗粒液下成型预结晶设施、硫磺液下造粒顺序控制系统等,开发了环保、高效、节能、可集中控制的大处理量高效节能型硫磺液下造粒系统,并搭建了试验平台,进行了试验验证。在某炼化企业进行了工业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处理量大,为100 t/h;硫磺粒径合格率不低...

加氢反应器裙座热应力及其厚度优化设计研究————作者:陈绍庆;

摘要:加氢反应器裙座顶部温度梯度较大,为揭示裙座厚度与裙座顶部应力的关系,针对典型加氢反应器,建立了11个不同结构尺寸的分析模型,分析其在5个载荷工况作用下的应力状况。结果表明:在内压+轴向拉应力载荷工况下,裙座最大应力随裙座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他4种载荷工况下,裙座最大应力随裙座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温度载荷工况下,裙座拐角最大应力随裙座厚度增加变为原来的3倍左右;在温度+内压+轴向压应力载荷工况下,裙...

成品油消费税后移对石化企业税收及效益影响分析————作者:郭杰;王金兰;

摘要:在现行的消费税制度下,石化企业的税收结构中消费税以及基于此税种衍生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消费税在生产等前端环节征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调节产品结构和引导消费行为方面的潜在作用。消费税后移至销售或消费端,以优化税收结构,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趋势,成为消费税政策改革的迫切需求之一。基于具体案例深入研究了消费税政策调整对石化企业税收结构和经济效益的显著影响。调整后,企业税...

人工智能在炼化领域的应用现状及思考————作者:王涵;

摘要:介绍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全球发展态势以及应用现状。目前,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从上游的勘探开发场景,到中游的炼油厂生产过程,再贯穿至下游的运营、销售、投资等领域,显著提高了石油化工领域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未来,人机协同所产生的融合智能,将更加高效地解决复杂问题,使人工智能成为人类智能的自然延伸和拓展,进一步推进石化领域工作模式转变

费托合成油α-烯烃与烷烃分离研究进展————作者:左佳乐;薛强;刘宏宇;贾振勇;刘翔;王旭;刘彤;刘雪;苏洋;解利军;张晓龙;李志飞;钱震;郑宏锋;

摘要:采用费托合成法制备的烯烃产品碳数分布广,主要为α-烯烃,不含硫、氮、芳烃等杂质。由于产物中存在少量烷烃,因此费托合成油中α-烯烃与烷烃的分离是制备高纯度α-烯烃的关键,主要的分离方法有液液萃取法、精馏法、膜分离法、吸附法。文中综述了上述方法的分离原理及研究进展:相较于极性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挥发性低、不易燃、更加绿色环保,可作为液液萃取法萃取剂;萃取精馏法和反应萃取精馏法常用于分离同碳数...

加氢裂化装置产品碳足迹评价方法研究————作者:田涛;

摘要:依据加氢裂化装置的产品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演化和化学氢耗进行碳足迹评价,提出了以搭建工艺流程、建立排放源清单、分析物料平衡、分配碳排放和碳足迹计算为过程的评价方法。以某1.8 Mt/a加氢裂化装置为案例,计算产品碳足迹,其中干气碳足迹最高,为1 124.370 kg/t,原因为干气比原料的化学耗氢高;喷气燃料和柴油碳足迹较低,分别为185.109 kg/t和226.584 kg/t;同时,由此方...

“吸收塔+膜组件+吸附罐”油气回收装置应用总结————作者:赵宇鹏;

摘要:介绍了某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的典型应用实例。采用“吸收塔+膜组件+吸附罐”油气回收组合工艺,采取更换吸收油、从源头上降低油气回收装置负荷、严格控制吸收塔液位、优化控制程序、严选吸附剂等措施,芳烃油气回收排放尾气中非甲烷总烃(NMHC)质量浓度降至11.36 mg/m3,装卸站油气回收排放尾气中NMHC质量浓度降至13.30 mg/m3。两套油...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