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路学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公路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61-1313/U
国际标准刊号:1001-7372
主办单位:中国公路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查看中国公路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煤化工》化工工程师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造船》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中国公路学报》(双月刊)系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公路交通行业最权威的学术性刊物,自1988年创刊以来,一直走在公路交通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公路学报》已成为公路交通领域的名牌期刊,优秀的科技论文都投给了《中国公路学报》,大大提高了《中国公路学报》的社会效益。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提供的数据,2001年,《中国公路学报》总被引频次为146,影响因子为0.294,他引总引比为84%;2002年,《中国公路学报》总被引频次为199,影响因子为0.298,他引总引比为83%;2003年,《中国公路学报》总被引频次为280,影响因子为0.298;2004年,《中国公路学报》总被引频次为636,影响因子为0.539;2005年,《中国公路学报》总被引频次为1094,影响因子为1.308,居于公路运输类核心期刊的最前列。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1)美国Ei(Pageone)数据库;(2)美国UL国际期刊名录;(3)美国《剑桥科学文摘》;(4)俄罗斯《文摘杂志》;(5)《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鉴定的中国公路运输类核心期刊;(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7)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8)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9)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0)中国期刊网;(11)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2)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13)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14)中国道路文献服务中心(CRDS)核心报导期刊;(15)国际道路文献数据库(RRB);(16)国际道路科研信息书目文献数据库(IRRD);(17)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18)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万方数据(20)公路运输文摘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道路工程、桥隧工程、交通工程、汽车与汽车运用工程、工程机械、经济管理

  杂志优秀范例参考:

  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

  盐水环境下水泥土桩劣化效应及其对道路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崔新壮,龚晓南,李术才,汤潍泽,张炯,CUI Xin-zhuang,GONG Xiao-nan,LI Shu-cai,TANG Wei-ze,ZHANG Jiong

  刚柔复合式路面动测评价方法与试验研究 杨博,郑健龙,查旭东,YANG Bo,ZHENG Jian-long,ZHA Xu-dong

  考虑自愈合补偿的多种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比较 董瑞琨,郑茂,黄卫东,黄明,DONG Rui-kun,ZHENG Mao,HUANG Wei-dong,HUANG Ming

  配置HRB500E,HRB600钢筋的混凝土圆柱抗震性能试验 王君杰,苏俊省,王文彪,董正方,刘波,WANG Jun-jie,SU Jun-sheng,WANG Wen-biao,DONG Zheng-fang,LIU Bo

  预应力作用下箱梁桥的剪力滞效应研究 蔺鹏臻,方炜彬,杨子江,孙理想,冀伟,LIN Peng-zhen,FANG Wei-bin,YANG Zi-jiang,SUN Li-xiang,JI Wei

  模拟环境中混凝土与环境间水分传输边界条件 刘鹏,余志武,王卫仑,陈颖,LIU Peng,YU Zhi-wu,WANG Wei-lun,CHEN Ying

  基于安全与效率的交通事件下高速公路长大下坡限速值 梁国华,钱国敏,李瑞,张旭,陈志乾,LIANG Guo-hua,QIAN Guo-min,LI Rui,ZHANG Xu,CHEN Zhi-qian

  基于节能减排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处拥挤车流控制技术 崔洪军,张志磊,李霞,朱敏清,CUI Hong-jun,ZHANG Zhi-lei,LI Xia,ZHU Min-qing

  分包商过度自信及客户监督的物流服务创新机制 唐志英,周德苏,包晓英,TANG Zhi-ying,ZHOU De-su,BAO Xiao-ying

  计及发动机冷热效应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曾育平,秦大同,杨官龙,姚明尧,ZENG Yu-ping,QIN Da-tong,YANG Guan-long,YAO Ming-yao

  相关论文范文:新农村建设对沧州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研究

  摘要: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综合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对指标赋予科学权重,以沧州市青县、沧县、东光县、献县、盐山县的试点村与非试点村问卷调查为原始数据,对农村居民生活各层次进行综合测评,量化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居民生活的现实影响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的效果结果表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整体测评结果明显优于非试点村,但其内部测评结果分布不尽均衡,说明新农村建设切实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值得广大农民支持与积极配合,同时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个别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根据研究结果及沧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现状,提出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优化新农村建设推行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沧州市

  到口前为止,沧州市地区新农村建设T作已逐步开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农村居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较低,对其现实意义的理解存在偏差,农民参干积极性术被充分调动,同时,沧州市新农村建没工作的均衡程度尚未明确,致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行效率较低,影响了沧州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与农村的综合发展。因此对沧州市农村居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娱乐各生活层次进行综合测评,量化新农村建设对村居民生活各方面的现实影响十分必要与迫切。

  中国公路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局部锈蚀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T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作者:曾有艺;肖骏逸;姚艳;彭建新;姚舒浩;

摘要:腐蚀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PC)结构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部锈蚀病害,这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为了探究局部锈蚀位置和锈蚀程度对P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了3根后张PC梁,并对其中两根梁的跨中和1/4跨位置进行了局部电化学加速锈蚀试验。在局部区域达到设计锈蚀程度后,对3根PC梁分别开展了弯曲加载试验,分析了局部锈蚀对梁挠度、裂缝扩展、截面应变及破坏模式的影响,并结合3D扫描技术和ABAQUS模型进...

基于对偶合作博弈与自适应控制的双层智能车辆换道策略————作者:陈峥;姜圣男;沈世全;刘永刚;郭凤香;

摘要:为了保证智能车辆在弯道动态场景下实现高效、稳定的自主换道并提高跟踪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双层智能车辆换道策略,该策略包括混合轨迹规划和自适应预测时域轨迹跟踪控制。在上层,综合考虑车辆运动学约束、轨迹安全性与舒适性等要求,将路径与速度规划问题视为对偶合作博弈问题进行并行规划,结合综合博弈收益函数和二次规划生成最优换道轨迹。在下层,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器(Linear Time-V...

可液化场地内竖井隧道节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机制试验研究————作者:张敬华;孙明卿;范泽旭;袁勇;孙清;宋扬;

摘要:强震液化是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场地失效现象,其导致的剧烈上浮对隧道等地下结构抗震安全有重大威胁。强震作用下可液化场地内竖井-隧道节点震害风险尤为突出。为了给复杂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提供科学数据支持,针对可液化场地内竖井-隧道节点在强震作用下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机制及节点结构差动响应规律,本文设计并实施了饱和福建砂场地中竖井-隧道节点1g振动台模型试验。在提出适用于可液化场地内复杂地下结构1g振动台试验的...

混行环境下面向联合专用车道的多车协同控制研究————作者:冯锐;白东轩;冯强;谷晓宁;姚宝珍;

摘要:为解决混行交通环境下专用车道资源优化配置难题,提出面向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CAV)与公交车辆的联合专用车道协同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港湾式与非港湾式公交站点的差异,构建考虑不同公交站点类型影响的公交清空距离模型,同时基于已建成的公交专用车道,设立适用于CAV和公交的联合专用车道。在联合专用车道部署的环境下,每一辆CAV均视为一个...

混合交通下骑行者与车辆交互行为识别方法————作者:吕超;王俊斌;崔格格;刘昱沛;孟相浩;龚建伟;

摘要:在混合交通环境中,骑行者与车辆之间的交互行为对车辆的安全行驶至关重要,成为影响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使车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有效识别此类交互行为,提出一种基于图表示学习的交互行为识别方法。该方法融合了人员的骨架信息和非机动车关键信息,通过对骑行者的时空特征进行建模,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车辆的关键信息,从而提取出骑行者与车辆之间的交互特征。针对不同复杂度的行为提出了不同的标签生成方法。对于简单且直接...

往复拉伸作用下自复位结构无黏结预应力筋应力损失试验研究————作者:贾俊峰;刘洋;赵建瑜;周智;邓贺丹;江昊;

摘要:为探究地震等偶然往复荷载作用下摇摆自复位(Rocking self-centering,RSC)结构夹片式锚具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规律及其计算方法,提出了锚具回缩理论模型,设计并开展了不同预应力筋数量及长度与不同加载制度下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RSC柱瞬时预应力损失与偶然预应力损失变化规律,并编写了新型锚具材料UMAT子程序。研究结果表明:锚具回缩为永久变形且仅随历史最大预应力值...

基于改进标签编码和RandLA-Net的盾构隧道点云逐管片自动分割和变形提取算法————作者:林威;谢雄耀;关振长;常佳奇;

摘要:盾构隧道是公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状态关系着区域交通和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三维激光扫描能够快速和准确地采集海量的结构表面三维空间数据,但沉重的点云处理负担阻碍了其大规模推广应用。为提升盾构隧道变形感知的智能化水平,本文以先进的RandLA-Net网络架构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计算机视觉的盾构隧道点云端到端分割方法。结合盾构隧道点云特性,本文对标签编码方式进行改进,并设计了相应的损失...

装配式地铁地下车站结构韧性设计方法————作者:林星涛;朱心诚;陈湘生;肖明清;苏栋;邱桐;

摘要:装配式地下车站结构受灾损伤后,其修复难度和成本要远高于地上结构。作为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地下车站结构韧性设计方法研究不仅能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防灾抗灾能力,更是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核心环节。本文首先对装配式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形式和设计方法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地铁地下车站结构韧性设计理念。其次结合工程经验,提出了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韧性设防目标,并明确了不同设防目标下的韧性极限状态。然后...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抗火性能及剩余承载力试验研究————作者:郑尚敏;刘翠琛;管冲;吴志强;赵贤齐;刘伟良;程海根;

摘要:为研究全过程火灾下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抗火性能及其火灾后的剩余承载性能,设计制作了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简支试验箱梁并开展了耐火试验及火灾后的静载试验,分析了试验梁在碳氢火灾下的截面温度场分布、跨中挠度变化和有效预应力衰变规律,并探究了火灾后试验梁的剩余承载力以及受弯破坏全过程。耐火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梁在火灾下和灾后冷却过程中沿梁高方向均存在截面温度梯度,受火时波形钢腹板的升温速度明显快于混凝土顶...

数据驱动的渗蚀-动载作用下粗粒土强度预测————作者:张玲;陈昀灏;王文涛;罗彪;刘长捷;谭景鹏;

摘要:泥岩粗粒土路基的长期稳定性与其强度密切相关。为准确预测泥岩粗粒土在渗透侵蚀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强度,本文开展了不同渗蚀程度泥岩粗粒土的动-静三轴试验,建立了包含300组数据的峰值强度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采用随机森林(RF)、门控循环单元(GRU)、K近邻算法(K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和高斯过程回归(GPR)等6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峰值强度预测,并以拟合优...

高速公路混合交通流动态协同汇入控制研究————作者:王正武;李西;李皓;陈涛;向健;

摘要: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IC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 Vehicle,HDV)组成的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将长期存在,将深刻影响高速公路入口匝道车辆的合流行为。为解决现有高密度混合交通流下因车辆汇入控制汇入序列和车辆轨迹交互关系、HDV动态性考虑不足导致通行效率低和能源消耗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高速公路车辆动态协同汇入控制策略。首先,根...

路网级桥梁可持续维养策略优化的强化学习方法————作者:雷晓鸣;孙利民;董优;夏勇;

摘要:为制定低碳可持续的路网级桥梁全寿命期维养策略,提升环境、经济与安全综合效益,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强化学习的优化方法。该方法结合桥梁结构特征、网络拓扑、交通数据以及风险态度,构建强化学习智能体,系统性优化桥梁维养决策。环境、经济和安全指标的评估综合考虑资源消耗、潜在结构失效引发的后果及车辆绕行的影响等,量化了桥梁维养对可持续性能的贡献。构建强化学习的奖励函数时,将可持续性...

钢-UHPC组合桥面板焊钉-钢板连接处钢板疲劳行为:失效机理与寿命预测————作者:苏庆田;刘凤瑶;史占崇;崔冰;

摘要:焊钉-钢板连接在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桥面板中保证UHPC层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协同受力进而缓解钢桥面板疲劳开裂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连接处局部受力复杂,往复荷载作用下诱发的钢板疲劳失效问题不容忽视。为探究该连接处钢板的疲劳行为,以焊钉推出试验中该连接简化的受力模式开展了钢板微元体应力状态分析,阐明了其疲劳失效机理。基于焊钉推出...

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轴拉开裂行为与计算方法研究————作者:魏川;张清华;耿波;崔闯;程震宇;

摘要:为探究不同纤维掺量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Reinforced 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R-UHPC)构件轴拉开裂行为的差异,并完善低纤维掺量R-UHPC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针对不同纤维掺量UHPC材料和R-UHPC构件开展了轴拉试验,确定了不同纤维掺量R-UHPC构件屈服前的宏观力学行为和开裂行为,分析了各组构件的轴拉开裂特征与机理,基于粘结-滑移理论讨论了低...

循环荷载下水泥与红黏土改良千枚岩土变形特性————作者:赵林浩;赵秀绍;章定文;王梓尧;程安;周志杰;邓琪;莫林利;

摘要:为充分利用千枚岩土和红黏土这2种不良土质,设计了红黏土掺和比分别为0、20%、40%、60%、80%、100%,水泥掺量分别为0、3%与5%,共18种组合改良方案,开展了水泥与红黏土复合改良千枚岩土频率为2 Hz的室内动三轴试验,分析了不同掺量水泥与红黏土对千枚岩改良土累积塑性应变、弹性应变与滞回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红黏土-千枚岩土混合土在振动次数达到600~800次后,最大总应变超过...

桥梁结构智能设计研究现状及展望————作者:周绪红;张喜刚;刘界鹏;许天祥;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桥梁结构的智能建模、智能优化、方案生成和智能深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预测了桥梁结构智能设计的发展趋势。当前的桥梁建模研究主要包括参数化BIM和有限元建模。参数化建模的BIM主要用于可视化,难以转换为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和优化;参数化建模的有限元模型可用于结构分析和优化,但较为复杂的有限元模型仍需人工布置荷载并设置边界条件,且有限元模型也难以精确地转换为BIM模型。桥梁结构的智能优化研...

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非线性动态特性建模方法————作者:郑益谦;上官利坚;刘湘楠;王志伟;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建立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动态特性理论模型,揭示其幅频相关性、动刚度峰值及振幅无关不动点现象的内在机理。方法:首先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激励振幅与频率下动刚度演变规律,基于热力学原理构建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非线性动态特性解析模型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接着,基于试验验证模型有效性,推导了振幅无关不动点频率、幅值的解析式及动刚度共振峰产生判据;最后,系统分析了主附气室刚度比与阻尼比对不动点特性的影...

反式聚辛烯橡胶对废橡塑改性沥青协同作用机制研究————作者:金娇;陈晖文;刘帅;文壮;肖梦承;钱国平;

摘要:为改善聚合物与沥青热力学相容性差导致的分散相自动凝聚离析,采用反式聚辛烯橡胶(TOR)促进表面处理废胶粉(NCR)、废旧聚乙烯(PE)与沥青的相容性,揭示各组分对性能影响规律和协同作用机制,以推动固废材料在道路领域的资源化发展与应用。本研究采用响应曲面法探索了NCR掺量、PE掺量和时间与沥青宏观性能的映射关系,确定了最优工艺配比,制备了反式聚辛烯橡胶-废橡塑改性沥青(NRPT沥青),从流变特性、储...

三层毛细阻滞结构覆盖膨胀土边坡模型试验研究————作者:陈冠一;肖杰;常锦;杨和平;吴逸康;

摘要:为进一步验证三层毛细阻滞结构覆盖膨胀土边坡“防渗保湿”的真实效能,以创新膨胀土边坡浅层坍滑防治技术,在获取了各结构层材料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制作“细(细粒土)-导排层(砂)-粗(碎石)”覆盖膨胀土边坡的室外模型,埋设含水率探头及张力计,安装自然气象监测系统,实施人工降雨模拟极端状况,研究自然干湿循环与人工极端降雨条件下模型边坡的水分迁移规律,分析其对边坡膨胀土的湿度调控效果,探究“防渗保湿”工作机理...

螺旋外观NPR锚杆预应力锚固体系工作机理研究————作者:杨军;詹家旺;边文辉;王科学;董美强;

摘要:螺旋外观的锚杆通常配合树脂粘结剂和机械式锚具进行使用,由于其可施加高预应力、锚固效率高等优势,逐渐被应用在高强度、高延伸率的锚杆设计中,目前关于机械式锚具和螺旋外观锚杆的锚固机理研究较少。本文基于一种高抗拉强度(950 MPa)、高延伸率(30%)的螺旋外观NPR锚杆,使用力学解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的方式,对机械式锚具预应力施加机理、使用机械式锚具时锚杆的荷载传递以及使用树脂粘结时的粘结机理进行了分...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