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素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炭素

《炭素》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23-1172/TQ
国际标准刊号:1001-8948
主办单位:哈尔滨电炭研究所;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碳石墨材料专业委员会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上一本期杂志:《化学工程师》化工工程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粘接》化工工程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炭素》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发行的技术类季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人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并荣狄首届《CAJ一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主要报道本行业最新科研、生产技术成果和先进经验,进行技术交流及刊登学术论文等。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艺研究、应用研究、设备研究、检测技术及与电炭和炭素相关的科学知识,国内外发展动态,文摘、专利介绍、简讯及综述文章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人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并荣狄首届《CAJ一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综合评述、设备研究、工艺研究、检测技术。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氧化石墨烯/聚丙烯酸钠吸水性复合材料的研究 蒋文平,陈建,龚勇,朱林英,胥会,朱晓飞,吴召洪,JIANG Wen-ping,CHEN jian,GONG yong,ZHU lin-ying,XU hui,ZHU Xiao-fei,WU Zhao-hong

  高导热C/C复合材料在X-43A高超音速飞行器上的应用概况 李崇俊,LI Chong-jun

  一种低污染可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 金燚翥,杨会利,王洋,JIN Yi-zhu,YANG Hui-li,WANG Yang

  浸渍磷酸盐对石墨材料抗氧化性能的改善作用 冯子文,殷景峰,曲春浴,FENG Zi-wen,YIN Jing-feng,QU Chun-yu

  乙炔浓度对疏松热解碳的影响 唐明国,吴世洪,刘海,刘桂良,杨静,TANG Ming-guo,WU Shi-hong,LIU Hai,LIU Gui-liang,YANG Jing

  低灰太西煤活性炭替代椰壳活性炭的工艺研究 查春梅,胡奇林,ZHA Chun-mei,HU Qi-lin

  各向同性石墨的发展与应用 曲春浴,冯子文,殷景峰,王羴,宁世红,QU Chun-yu,FENG Zi-wen,YIN Jing-feng,WANG Shan,NING Shi-hong

  提高特种电机用系列电刷可靠性的研究 葛泉江,冯子文,GE Quan-jiang,FENG Zi-wen

  石墨提纯方法简述 殷景峰,YIN Jing-feng

  通过控制物料平衡提高预焙阳极合格率和产品质量的探讨 田素兰,郭峻,TIAN Su-lan,GUO Jun

  浅谈空心炭球的制备方法 郭明聪,刘海丰,刘书林,何莹,王文婷,屈滨,GUO Ming-cong,LIU Hai-feng,LIU Shu-lin,HE Ying,WANG Wen-ting,QU Bin

  能源与节能期刊投稿: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应用

  【摘 要】地球化学勘查是通过系统测量天然物质的地球化学性质,发现各种类型的地球化学异常的一种调查方法。地球化学勘查的核心是方法技术,准确地认识自然规律和把握自然规律,将决定方法技术和选择方法技术的正确性,而正确的方法技术又反过来服务于自然界规律的新发现与新认识。本文将介绍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的原理和发展现状及在不同地貌景观下的应用来探讨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应用

  地球化学勘查诞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通过研究地球化学分散模式,根据分散模式所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去追踪和发现矿床。勘查地球化学继承了人类凭着经验用肉眼去观察矿化露头或矿化引起的蚀变标志进行直接找矿的传统,又凭借着分析技术,将辨认矿化直接信息的能力从人类肉眼的万分之几提高到百万分之几或亿分之几,使得对矿化信息的分辨能力大大提高。地球化学勘查采用科学的方法技术和地球化学异常的线索来找寻矿床,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它不仅可用于找矿,还可为解决环境污染、农业、畜牧业、地方病以及各种地质问题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以下本文将介绍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的原理和发展现状及在不同地貌景观下的应用来探讨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炭素最新期刊目录

煤焦油沥青改性炭纸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作者:程淳熙;刘琦;王啸东;黄启忠;张明瑜;

摘要:随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与发展,对内部作为气体扩散层基底材料的炭纸性能要求不断升高。传统使用纯树脂制备的炭纸力学性能较差且成本较高,难以满足工业需求。为优化炭纸的力学性能,使用残炭率更高、成本更低廉、来源更广泛的煤焦油沥青为粘结剂,改善炭纸的力学性能。实验采用分次喷涂煤焦油沥青,探究煤焦油沥青与树脂的结合方式对炭纸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煤焦油沥青增强了炭纸的力学性能和石墨化度,在结合方式为...

双金属CuNi修饰g-C3N4光催化剂制备及降解水中四环素性能研究————作者:马征;赵立双;魏立国;杨懿;

摘要:石墨相氮化碳(g-C3N4,CN)作为光催化剂具有光生电子-空穴分离效率低、电子传输差等难题,为解决这些难题,本研究中,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双金属Cu-Ni修饰的Cu-Ni@CN系列催化剂。通过XRD、FTIR、XPS等手段进行结构表征,表明成功制备双金属Cu-Ni修饰的g-C3N4复合结构。以四环素为模拟污染...

微波液相合成rGO修饰的NiCo LDH及其储能性能研究————作者:曾晓辉;夏志宇;余洪强;邓哲文;邹继兆;

摘要:以六水合硝酸钴、六水合硝酸镍和尿素等为原料,采用简单快速的微波液相合成法,成功制备出二维纳米片状结构的NiCo-LDH@rGO-t系列材料,并通过对微波反应时间的调控,改善材料的形貌结构。其中,NCL@rGO-60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Rs=0.28?)和较大的比表面积(45.4 m2 g-1)。在电化学测试中,NCL@rGO-60...

电碳材料生产工艺的优化与成本控制————作者:霍达;程桂香;

摘要:电碳材料生产工艺优化与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通过优化原材料选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及加强财务管理等措施,可显著提升生产效益,降低成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双馈风力发电机碳刷异常磨损原因分析和改进策略————作者:李宗霖;王金宝;

摘要:本文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碳刷异常磨损问题展开研究,揭示了集电环振动诱发动态偏心这一核心致因。结果表明,集电环的高频振动和动态偏心会形成复合作用机制:一方面造成碳刷与集电环接触面的非均匀应力分布,产生持续性机械冲击;另一方面引发接触电阻的周期性波动,导致电弧放电加剧。这种机电耦合效应不仅使碳刷呈现指数型磨损特征,同时诱发集电环表面微裂纹和材料转移。此外,表面氧化膜破损、碳粉导电桥效应以及涡流热损伤等次...

锂电负极用箱板炭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王伦军;卢海洋;王维;祝慎;高德成;刘丁;张波;张永翠;

摘要:本文综述了锂电负极箱板炭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了石墨化炉的种类功能及其优缺点,概述了箱式石墨化炉在提高产能、降低能耗及增强结构稳定性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阐明了锂电负极箱板炭材料在负极石墨材料处理中的关键作用。鉴于炭材料具备电热转化属性和块体结构特征,使其成为负极材料石墨化的高性能容器的首选材料,尤其在箱式炉中不可或缺。此外,还概述了预焙阳极材料用于负极箱板初期选材中体现出的优缺点。本文提出...

有限差分法数值分析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滑动轴承材料的润滑特性————作者:安俊卿;张宝君;刘思航;梁泰贺;雷明凯;

摘要:采用有限差分法对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滑动轴承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重点分析碳纤维增强轴承材料及其表面织构对流体润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轴承材料在性能上明显优于聚醚醚酮材料,Sommerfeld数由1.8提升至4.1,轴承与轴径间摩擦系数由0.009降至0.006,碳纤维降低了PEEK滑动轴承的摩擦损失。表面织构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轴承的Sommerfeld数增至4.8,摩擦系数...

(Hf,Zr,Nb,Ti)C高熵碳化物改性C/C-SiC复合材料的等离子火焰高温耐烧蚀性能研究————作者:刘忠国;杨鑫;左远名;张夏翔;罗骁;黄启忠;

摘要: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了(Hf,Zr,Nb,Ti)C高熵碳化物粉末,同时结合浆料浸渗与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制备了(Hf,Zr,Nb,Ti)C高熵碳化物改性C/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高熵碳化物改性C/C-SiC复合材料等离子耐烧蚀性能与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主要由(Hf,Zr,Nb,Ti) C高熵相、SiC及C相组成;经30s的等离子火焰烧蚀后,复合材料的质量和线性烧蚀率分别为1.21 mg/...

影响碳/碳复合材料沥青浸渍-常压碳化过程的关键因素————作者:严科飞;付前刚;樊哲;张川;贺浩锐;陈富强;马悦;李聚龙;

摘要:针对碳/碳复合材料沥青浸渍-碳化过程常出现铺层滑移,增重率低的问题。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开展了试验研究工作。结果表明:预制体装炉方式、浸渍冷却的冷却应力和碳化工艺时间是铺层滑移产生的主要原因,采用随炉降温、隔层装炉的方式,同时延长碳化工艺时间是解决铺层滑移现象的有效措施。浸渍时间、碳化工艺曲线和石墨化处理是影响增重率的关键因素。延长浸渍时间能够有效提高浸渍效率,时间延长至16 h以后,浸渍效率...

石墨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进展————作者:黄江楠;王文东;吴新锋;

摘要: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大型机械系统的工作温度日益提高,迫切需要解决机械系统在高温条件下的润滑和耐磨等关键技术问题。高温下的摩擦磨损行为极其复杂,在大型设备运行过程中,常常采用石墨与金属组成摩擦副来避免金属之间的直接摩擦。石墨高温稳定性良好,具备优良耐摩擦磨损性能。将石墨与高温合金组合或复合,可形成高温合金自润滑复合材料,在高温摩擦磨损的过程中,这种自润滑材料能在摩擦表面形成由石...

树脂基复合材料自修复技术研究及性能表征————作者:任碧云;阮强;

摘要: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在航空航天、武器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研究表明自修复技术应用于树脂基复合材料可有效减缓损伤,达到性能修复的目的。课题组前期采用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分别微胶囊化的方法,开展微胶囊化树脂基复合材料缠绕单向板的裂纹自修复与基体强化研究。本工作主要延续前期成果,针对含有修复剂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进行修复效果的物理评估,检验胶囊在基体中分布状态及粘结作用,并探讨了胶囊匹配性对...

NiCo2S4/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析氢性能的研究————作者:白海宏;魏立国;赵立双;张紫涵;

摘要:电解水制氢被公认为是获得氢能的主要能源转化方式之一,但其电解效率低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进程,因此,开发高电催化性能且成本低廉的电催化剂以提高电解效率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石墨烯(GO)因其独特的特性和内在的催化活性在电催化领域得到了研究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成功制备了金属镍钴基硫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催化剂,并对该电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探究了电催化剂的析氢反应(HER)性能,...

Fe3O4/EG磁性吸附剂的制备及研究————作者:沙金;

摘要:通过水热法合成纳米Fe3O4/膨胀石墨(Fe3O4/EG),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延长反应时间都会令复合材料中的Fe3O4纳米粒子自组装成尺度不均的微纳米类球形结构,吸附实验表明复合材料Fe3O

石墨烯/铜复合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作者:孙昊南;程淳熙;徐平;林祥宝;张明瑜;黄启忠;

摘要:随着润滑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复合润滑添加剂与单一添加剂相比,具有增强的协同润滑性能和优越的润滑效果。其中,石墨烯/铜(GR/Cu)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在润滑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石墨烯和纳米铜颗粒在润滑领域的应用受到易团聚、分散性差、石墨烯与铜之间界面润湿性差等诸多挑战的限制。本研究采用化学镀铜方法,用片状石墨烯(GP)和树枝状石墨烯(FG)制备了石墨烯/铜...

天然石墨的应用与发展————作者:金孟;

摘要:天然石墨因其独特的高导电、高导热、耐高温、自润滑等特性,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其在核工业中的应用尤为突出,主要用作中子减速剂、结构材料和辐射屏蔽材料,特别是在高温气冷反应堆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天然石墨还广泛应用于电池制造,以及电极和润滑剂等工业产品中。随着科技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天然石墨的提纯技术和加工工艺不断改进,促进了其在新能源、电子、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将在更...

0.2-13.0MPa·m/s pv值对70℃的2MPa水中纯石墨摩擦学性能影响————作者:刘思航;张宝君;王伟光;梁泰贺;雷明凯;

摘要:采用高温高压水润滑摩擦学试验机模拟屏蔽式核主泵推力轴承摩擦副水润滑条件,研究纯石墨与Stellite 12合金环-环式摩擦副,在70℃(2 MPa)水中,固定载荷900 N,转速100-6500 rpm,即pv值0.2-13.0 MPa·m/s下摩擦学性能。Stribeck曲线和连续磨损实验结果表明,摩擦副在0.2 MPa·m/s下处于边界润滑状态,发生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摩擦系数高于0.05,石...

竹子衍生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储能性能研究————作者:曾晓辉;夏志宇;余洪强;邓哲文;邹继兆;

摘要:以生物质天然竹子和活化剂KOH为原料,采用碳化后活化的方法制备Bam-KOHx多孔碳材料。通过调控前驱体Bam与活化剂KOH的质量比,优化样品的孔道结构。氮气吸脱附测试显示,当Bam与KOH的质量比为1∶5时,材料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1371.9 m2g-1)、最大的微孔体积。拉曼光谱显示了Bam-KOH5具有...

杏仁壳生物炭的改性以及性能的研究————作者:沙金;

摘要:铁基吸附剂作为一种常见的吸附剂,对水环境中的砷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因而受到环境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氧化铁载到杏仁壳生物炭上,对生物炭进行改性并研究了活化时间为3 h,煅烧温度为500℃,氧化铁负载量为3%的改性杏仁壳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及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杏仁壳生物炭具有有序的石墨结构,微孔比较发达,吸附性能好;氧化铁晶体嵌入大孔的内壁这使生物炭原有的大孔变成许多小的微孔,降低了...

碳化温度对煤液化沥青基碳材料储钠性能的影响————作者:周帮国;王春举;冯长福;刘清钰;窦睿智;裴晓姗;华宇航;史景利;马昌;

摘要:本文通过直接热解煤液化沥青制备了钠离子电池用负极碳,探讨了碳化温度对沥青碳结构和储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碳化温度由600℃增升高至900℃,所得沥青碳的石墨层间距逐渐减小。缺陷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储钠容量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碳化温度为700℃时,所得负极碳PC-700具有最优的储钠性能,在0.1 C下,PC-700的可逆放电比容量达到285.4 mAhg-1。在2 C下...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抗烧蚀研究进展————作者:李婷;严科飞;樊哲;李翔;张川;谢宗凯;刘禹竺;贺浩锐;何家宁;

摘要: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FRCMCs)在高温、有氧环境下的易氧化和易烧蚀问题,严重制约该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广泛应用。表面涂层与基体改性技术是提高该材料抗烧蚀性能的有效手段。综述了目前难熔金属碳化物和硼化物,如SiC,ZrC,TaC,HfC,ZrB2,HfB2等,CFRCMCs表面涂层与基体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CFRCMCs表面涂层与基体改性...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