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视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当代电视

《当代电视》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322/J
国际标准刊号:1000-8977
主办单位: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主管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上一本期杂志:《聚氨酯工业》化工科技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应用化工》化工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当代电视》电视艺术专业刊物。介绍电视艺术发展概况,发表有关分析、评论文章。设有专稿特稿、新作品评、编导演之窗、争鸣园地、台长论坛、观察与思考等栏目。读者对象为电视艺术工作者、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广大的电视艺术爱好者。

  所获荣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0、2004、2008、2012)

  全国电影电视艺术核心期刊(1992、2000、2004、2008、2012)

  新闻出版社总署社科双效期刊

  中国文联十佳报刊

  杂志栏目

  当代电视杂志设有栏目有:本刊专稿,电视剧场,纪录片,新闻在线,研究与交流,栏目观察,一线心得,产业与管理,荧屏与杂谈,综合报道,TV动态,媒体文摘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观剧絮语——谈《平凡的世界》 刘旭东4-5

  电视剧《生死兄弟情》的三重启示 胡智锋6-7

  解读电视剧《红高粱》中的生命意识与民族精神 李倩8

  从《虎妈猫爸》看现实儿童教育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杨松山9+20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以音乐表达人物和剧情的艺术乐表达人物和剧情的艺术 刘永梅10-11

  电视剧《青衣》音乐审美特征刍议 王珊珊12-13

  从《新京华烟云》看时代变革下的女性群像 黄杰14-15

  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 刘婷16-17

  国产宫斗剧的审美价值、困境与出路 贾启红18-20

  宫廷剧对受众价值观的导向分析 高军梅;牛倩茹21-22

  新闻在线

  县级电视台舆论监督之“惑” 边振虎23

  试谈党性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 李志文24

  城市台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发展趋势和传播策略 梁晓玲25-26

  民生新闻的传播方式与价值 郭佳;杨锡27

  以“民本取向”为主体思想的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策划 张永28-29

  探索民生新闻“新常态”——以辽宁省本溪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为例 苏杭30-31

  地方媒体如何报道突发性灾害——以抚顺广播电视台抗洪救灾报道为例 刘薇32-33

  现代电力期刊投稿: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近年来,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迅速,且为推动我国电气工程产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作为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的关键部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关系着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精度,而且对于整个电气工程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从智能化技术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其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对其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智能控制器

  智能化技术的产生促进了社会各个生产、生活领域的发展,该项技术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专家系统、语言识别及处理和机器人系统等。而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主要是对同本领域相关的电子电气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进行研究,力求以先进可靠的技术实现更高精度的控制。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将智能化技术和电气工程技术相结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电气工程产业已成为智能化技术领域和电气工程领域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当代电视最新期刊目录

春节影像叙事的液态转向————作者:董广;

摘要:春节影像作为一种文化容器,随着媒介技术的演进经历了形态变迁,形成特有的运作机制。在流动的现代性中,代际关系发生了裂变,并由此导致春节影像传统的固态叙事范式被解构,其重要表征就是对个体叙事的强调和对时空秩序的重组。通过代际协商,春节影像叙事的解域与再辖域得以顺利实现,液态叙事构建的“情感共同体”也得以形成。数字叙事是春节影像叙事转向液态的一个重要面向,程序界面和语义重构造成了春节影像的记忆重构焦虑

中式美学、短剧思维与群像塑造——电视剧《九重紫》创新路径探析————作者:艾克热木江·艾尼瓦尔;李新燕;

摘要:电视剧《九重紫》凭借其独特的短剧思维与深厚的视听美学功底,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造性呈现,将长剧叙事与短剧思维有机融合,绘就了一幅具有中式审美特色的古代群像画卷,实现了影视艺术作品审美价值与精神内涵的统一

跨媒介互文叙事与价值输出——对近年来热播改编电视剧的述评与反思————作者:谢俊贤;彭雨晴;

摘要:随着近年来一系列文学改编影视剧的热播,原著与影像的互文性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跨媒介叙事下的影视剧改编应当对互文性的交互见义做出准确把握和实践,并在戏剧性建构的策略中兼顾价值输出问题。这对本土影视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建设性帮助

中国悬疑类网络剧的悬念叙事浅论————作者:李景泽;

摘要:悬疑类网络剧深耕中国网络剧市场,具备一定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悬念叙事是悬疑类网络剧的主要叙事技法。中国悬疑类网络剧植根于中国社会文化体系的悬念叙事形构,从中观照人物及命运,反思社会与人性,审视道德和准则,进而强调“爱”的重要性,明确“法”的不可违

浅析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戏剧场域的建构————作者:崔亚卓;姜翼飞;

摘要:纪录片兼具纪实性与审美性,纪录片的真实是一种审美性真实,既是还原现实意义上的真实,也是美学建构意义上的真实。在场域理论视角下,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创作和审美接受呈现出突出的戏剧场域特征,这种戏剧场域建构,将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放置于假定性与拟真性的微妙平衡之中

《百年巨匠·教育体育篇》:影像中的历史回响与人文传承————作者:田维钢;刘阳;

摘要:纪录片《百年巨匠·教育体育篇》在梳理中国近现代教育与体育历史脉络、刻画历史人物形象、传承弘扬人文精神以及探索文化创新实践等方面进行积极尝试。纪录片不仅深刻揭示了文化传播与文明传承的重要价值,还为进一步全面掌握近现代教育体育史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资料与深刻的思想启示。同时,创新全球化传播路径与品牌价值构建渠道,为纪录片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小切口描绘宏大场景 多视角阐释深刻主题——纪录片《千万工程》全景展现浙江乡村万千变化————作者:姜岩辉;

摘要:纪录片《千万工程》以多元视角展现乡村蝶变,完整梳理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重大工程在浙江实施的全过程,深度凝练这项为民工程实施20年来积淀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好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的重要经验,全面反映了“千万工程”为浙江乡村带来的蝶变、嬗变

乡村文化活动运营传播创新路径探析——以永州“金洞村K”文化活动为例————作者:孙健;

摘要:永州市广播电视台策划运营的“金洞村K”活动火热出圈,创新了乡村文化活动运营与传播的新路径。该活动通过“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四个维度的运作,积累了资源整合、融合推广、持续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将活动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促进“农、文、体、商、旅”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正能量”与“大流量”的双向奔赴——以融媒直播《时间的力量》为例————作者:肖鲁怀;

摘要:融媒直播节目《时间的力量》探索了重大主题新闻直播从内容策划、场景设置、情感认同以及“直播+”有效链接等方面提升传播力的问题,并对如何通过融媒直播矩阵提升传播效能、增加传播效益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实现了重大主题“正能量”与有效传播“大流量”的双向奔赴

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成功举办

摘要:<正>3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福建省教育厅、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在福建成功举办。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国内联络部主任谢力,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江尔雄,中国视协主席阎晓明,中央电视台原台长、第十届中国文联副主席胡占凡,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闫少非,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立...

《当代电视》2025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摘要:<正>《当代电视》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电视艺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一)。现发布2025年度重点选题以供参考,诚挚欢迎学界同仁鼎力支持,踊跃来稿。投稿邮箱:dangdaitv@vip.163.com1.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电视和网络视听艺...

美兰德佐播咨询

摘要:<正>2025年3月电视综艺江苏卫视《种地吧3》本月开播,以青年视角体验乡村振兴,通过劳作纪实和文化传承展现农业魅力,聚焦多地农业实践获主流媒体点赞推介,位列本月榜单第一。家庭观察类综艺持续高热,湖南卫视《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通过四组跨文化关赛各自的互动交流呈现多彩婚姻习俗与文化差异,传递可借鉴的家庭相处方式,月芒果TV点击量超8.41亿次,跻身榜单第三,浙江卫视《我们的爸爸》位列榜单第六。湖...

从“展演”到“共创”:春节影像的国际传播模式及价值旨归————作者:陈寅;杨洛琪;

摘要:春节影像的生产传播是庆祝传统新年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春节成为全球共享、共创资源的支撑性力量。从春节影像构建及其国际传播的演变路径来看,主要形成了虚构和纪实影像、展示演艺影像、视频社交影像三种模式,并逐步拓展和凸显出日常价值、创新价值、世界价值、共享价值。在春节申遗成功后,春节影像更加成为讲好春节故事、展现中国形象、凝聚全球情感、促进世界发展的鲜活载体与有效方式

具身传播视域下VR技术对春晚仪式观的挑战与重构————作者:孙菡忆;苏玉波;

摘要:VR技术借助具身传播机制为春晚的媒介仪式观赋予了新的内涵。借助“感官数字化延伸”“液态共同体建构”“时空压缩再造”等机制,VR技术推动春晚仪式参与范式实现了从物理在场的身体经验向多模态交互虚拟在场的转变,推动春晚从单纯的文化展演迈向意义共构的新阶段。同时VR技术也给春晚仪式体验带来感官过载、技术焦虑、算法依赖、符号异化等多层面风险。为有效应对挑战,需通过多模态感官调控、重塑技术信任、构建算法伦理框...

“秀才”类短视频:中老年女性粉丝的迷失与蝶变————作者:武斌;武子琳;

摘要:中老年女性粉丝因孤独、失落和空虚等个人情感困境而企图通过“秀才”类短视频寻求情感共鸣,她们与“秀才”类短视频博主形成特定的社交关系,数字鸿沟、在线社交压力和数字身份认同等导致她们在“秀才”类短视频的媒介按摩效应下越发迷失自我。探析“秀才”类短视频平台中老年女性粉丝的情感问题,揭示中老年女性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特点,有利于促进数字时代短视频平台的情感内容建设、社交功能设计、自我正向调适和社会组织干预

民族多样性与视听共同体:短视频媒介中的春节影像叙事————作者:周祥东;郭鹏飞;

摘要:短视频媒介重塑了春节影像的叙事形态与传播逻辑,塑造了具有民族多样性特征的视听文化共同体。通过将多民族符号的视觉修辞与听觉景观深度融合,短视频构建了春节影像的多维叙事空间。春节题材短视频通过竖屏化叙事和用户共创,革新了传统的春节影像生产模式,使春节文化符号突破地域限制,在数字空间中形成了一个流动的、可参与的文化共同体;通过国族一体的视觉意象、数字身份的情感联结与民族精神的符号整合,在虚实交融中铸牢了...

网络悬疑剧《错位》的跨国改编与叙事创新————作者:陈一诺;

摘要:小说的跨国影视化改编,是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跨文化、跨媒介传播与交流的有效方式。对日本悬疑小说进行中国本土化影视改编,是我国悬疑剧较为常见的创作方式之一。网络悬疑剧《错位》以刑警姜光明对案件的侦查为线索,以作家顾己鸣的奋斗跃迁经历为故事主体,构建出小说与现实交错的案中案故事。该剧对日本社会派推理作家松本清张的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创作,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本土现实质感和价值内核的影视故事,收获良好的...

枢纽、载体与催化:新媒体时代文旅事业中的短视频——基于文化资本理论的分析————作者:杨晗;高玉霜;

摘要:短视频在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旅游、天水麻辣烫等火爆全网的城市旅游热点事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文旅事业中消费内涵总体呈现从纯粹的商品化服务到效应式体验的转变,这为短视频介入文旅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可以为这一系列现象提供解释:短视频在促成游客消费倾向的转变过程中扮演了枢纽、载体和催化剂的角色;短视频的广泛传播和热议推动了城市文旅生成新场域,带动主体转换,进而使得城市能以不同形态积累...

中国纪录片通俗化的观念缘起、内在逻辑与路径探析————作者:王浚丞;刘悦坦;

摘要:通俗化作为中国纪录片走向观众的基本观念,缘起于20世纪90年代纪录片业界追求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主动探索,并在随后的大发展阶段出现了定位模糊的问题,暴露出“工具论”视域下纪录片通俗化的弊端,如急于求成、临场发挥等问题。中国纪录片的内涵和本质应当定位于电视传播艺术、诉求效率与品格的有机结合。基于当前我国纪录片类型化的“三驾马车”:历史文化、人文社会与自然生态题材创作,探索它们通俗化的创新思路,应当从历史...

符号、记忆与技术的三重奏:央视春晚文化符号的互文性建构————作者:王淳;

摘要: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仪式之一,央视春晚40余年嬗变呈现出媒介技术与文化符号的互文性演进。该文化实践以现代转译重构民俗文化基因,通过记忆编码激活代际对话,依托技术景观重塑仪式场景,持续建构民族共同体的动态认同机制。多屏时代的参与式文化并未消解春晚的仪式功能,反而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春晚从“国族仪式”到“科技艺术试验场”的转型,展现出技术与文化在数字场域中的共生博弈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