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原名《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创刊于1981年3月,1995年经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并公开出版。我刊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学术性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我刊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报道国内外有关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沉积学最新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综合述评,交流信息和指导学会工作。
该刊的特点是:快速、新颖,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成果报道准确、科学价值突出,起到了作为学会与会员联系的桥梁作用,是学会会员学术活动的园地。近几年来,紧跟国际前沿,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有关数据规范,严格审稿制度,强化编辑部内部管理机制,实行主编和编辑委员会负责制,是第一批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的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源期刊(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被中国期刊网(CNKI)、维普、万方和台湾华艺等检索数据库收录;同时被美国化学文摘(CA)和Elsever Geo Abs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成果、综述、专题讨论、学会之声、地学论坛、侯德封奖获奖者论文、新技术新方法新观点、学术动态。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编者的话--写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改版之时
特约主题:新生代火山
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活动 樊祺诚,赵勇伟,陈生生,李霓,隋建立,FAN Qi-cheng,ZHAO Yong-wei,CHEN Sheng-sheng,LI Ni,SUI Jian-li
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研究回顾与展望 徐义刚,樊祺诚,XU Yi-gang,FAN Qi-cheng
火山温室气体释放通量与观测的研究进展 郭正府,张茂亮,孙玉涛,成智慧,张丽红,刘嘉麒,GUO Zheng-fu,ZHANG Mao-liang,SUN Yu-tao,CHENG Zhi-hui,ZHANG Li-hong,LIU Jia-qi
年轻火山岩年代学研究进展、问题及展望 杨列坤,王非,YANG Lie-kun,WANG Fei
我会第15届学术年会在长春召开,千余代表与会交流
长白山火山研究进展 刘嘉麒,陈双双,郭文峰,孙春青,张茂亮,郭正府,LIU Jia-qi,CHEN Shuang-shuang,GUO Wen-feng,SUN Chun-qing,ZHANG Mao-liang,GUO Zheng-fu
磁铁矿单矿物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方向 陈华勇,韩金生,CHEN Hua-yong,HAN Jin-sheng
白宫科学展览节--优等生计划
金属元素同位素异常 秦礼萍,Qin Li-ping
陨石中锆石对地球总体 Lu-Hf 同位素组成和早期壳幔分异演化的制约 刘勇胜
云南者桑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代鸿章,陈翠华,刘家军,张燕,何朝鑫,DAI Hong-zhang,CHEN Cui-hua,LIU Jia-jun,ZHANG Yan,HE Chao-xin
我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长春召开 龚超颖
江西相山矿田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杨庆坤,黄强太,孙清钟,YANG Qing-kun,HUANG Qiang-tai,SUN Qing-zhong
5.2亿年前生命就开始自由地呼吸了
矿业论文发表:矿渣微粉远程集中发货系统改造
摘 要:对矿渣微粉现有发货系统进行改造,将现有的三维散装机的控制系统接入现有PLC系统,实现远程计算机控制。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三维散装机控制柜改造,PLC柜改造,地中衡数据采集改造,PLC程序修改,地中衡数据采集改造,计量软件升级,上位机监控画面设计。新增车号识别系统,发货点车号识别,车辆监控,车辆信息记录、数据管理及数据查询,报警功能等,通过改造提高发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发货系统人员配备,改善操作人员工作环境,提高劳动效率,为工厂创造了一个安全、文明的劳动环境。
关键词:矿渣微粉,发货系统自动化,计量软件升级
用矿渣微粉作为混凝土掺入料不仅可等量取代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又综合利用了冶金固废高炉水渣,为国家节约了大量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因而是一种“环境协调型绿色建筑材料”。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最新期刊目录
华南西部晚二叠世玄武质源-汇沉积体系的侵蚀演变与成矿效应————作者:杨江海;王彪;黄庆;王茂德;陈波;周寅生;邓旭升;覃永军;
摘要:源-汇沉积系统(S2S)通过沉积路径将侵蚀地貌区与沉积地貌区进行有机联系,通过沉积物从源到汇的传输和存储将侵蚀地貌演化转变为地质历史记录。本文在简述源-汇沉积体系地貌侵蚀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华南西部晚二叠世的源-汇沉积体系研究进展。该源-汇沉积体系的沉积物来源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风化侵蚀,向东南输送并堆积于右江盆地的不同沉积环境,保存了完整的从陆相、滨-浅海相到深水盆地相的沉积序列。利用陆相宣...
白云鄂博Nb-Fe-REE矿床中氟碳铈矿Th-Pb同位素定年及其指示意义————作者:许勇;朱飞霖;黄小文;孟郁苗;
摘要:白云鄂博Nb-Fe-REE矿床经历了复杂的成矿过程,其初始成矿时间基本确定为1.3 Ga,但对稀土改造时间的认识仍有诸多争议。本文通过对该矿床中的氟碳铈矿进行系统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电子背散射衍射以及U-Th-Pb同位素等分析,探讨重结晶作用对氟碳铈矿Th-Pb同位素定年体系的影响。同一薄片不同位置或同一颗粒不同部位的氟碳铈矿表现出三种结晶取向,表明其形成后可能经历了重结晶作用。同一结晶取向的氟...
西南喀斯特后寨河流域农田土壤农药残留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作者:李科研;葛金凤;孟令辰;戚羽霖;
摘要:本研究选取位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球关键带地区的后寨河流域及其子流域——陈旗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检测土壤中残留的45种典型农药,并定量分析研究该地区农田土壤中农药残留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陈旗地区农田土壤的农药浓度水平高于后寨地区,尤其是在表层土壤中。土壤中农药残留的浓度范围为未检测到(ND)~102.7μg/kg。降雨事件对农药残留分布有显著影响,...
滇东北早寒武世羊场磷矿沉积环境及稀土富集特征浅析————作者:杨海英;赵志芳;王涛;米云川;周骞;孙涛;
摘要:华南地区发育大范围的早寒武世磷矿床,随着近年来磷块岩型稀土矿床被广泛关注,羊场磷矿作为近年来发现的超大型矿床,其成矿环境及稀土元素+钇(REY)地球化学特征亟待揭示。本研究对羊场磷矿开展了矿相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原位微区地球化学等分析,以查明其REY组成特征,揭示形成环境及其对REY富集的制约。结果表明,羊场磷矿全岩REY含量(∑REY)平均为454.12×10–6,最高达12...
华南花岗岩中暗色微粒包体的岩组特征和成分分异:以江西灵山岩体为例————作者:朱孔阳;孙云浩;董传万;沈忠悦;佘琳琳;饶灿;夏群科;陈汉林;杨树锋;
摘要:本文以江西灵山花岗岩为例,利用宏观X射线荧光扫描分析(MA-XRF)和X光CT技术,结合暗色微粒包体-花岗岩的成分分析,探讨华南花岗岩中暗色微粒包体的岩组特征及其与花岗岩的相互作用过程。结果表明,灵山花岗岩中的暗色微粒包体与寄主花岗岩的矿物形状优选定向基本一致,说明两者曾以岩浆状态共同运移,存在岩浆混合过程。包体与花岗岩之间存在显著的物质交换,改变了两者的矿物组合及化学组成,如包体边缘亏损钾长石而...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幕式岩浆作用:来自粤东莲花山复式花岗岩基的证据————作者:赵梦婷;夏炎;徐夕生;何建强;麻志旺;谭竹;
摘要: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幕式岩浆作用是解析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动力学的关键窗口,相较于浙闽沿海,对粤东岩浆作用的研究仍较为薄弱。本文对粤东莲花山断裂带周边花岗岩及其中的暗色包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锆石U-Pb定年、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Hf-O同位素研究,结合已有的相关定年资料,厘定出粤东晚中生代的四期岩浆作用:早侏罗世(192~180 Ma)、中晚侏罗世(172~150 Ma)、早白垩世早期(14...
马里亚纳弧前Fantangis?a蛇纹岩泥火山形成的数值模拟————作者:李敏;陈琳莹;陈多福;
摘要:马里亚纳弧前蛇纹岩泥火山是认识板块俯冲作用的直接窗口,为了解该类型泥火山形成的动力学过程,针对Fantangis?a蛇纹岩泥火山,建立了形成动力学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蛇纹岩泥火山的泥浆源深度约8.4 km,蛇纹石化地幔厚度约为4 km,泥浆源区超压约为1.91×10~7Pa,泥火山流体运移通道半径约为1.12 m,平均流速约为66.00×10~4m3/a,泥火山累计喷发活...
中越边境龙脖河–新泉Fe-Cu成矿带:基本特征、时空格架及成因进展————作者:陈伟;刘磊;
摘要:沿中越边境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分布的元古宇中发育了一系列矿化特征类似的Fe-Cu矿床,形成了长约百公里的龙脖河–新泉Fe-Cu成矿带。这些矿床均具有早期Fe矿化(磁铁矿)和晚期Cu-REE-Au矿化(黄铜矿、富稀土褐帘石等)的特征;在蚀变类型上以成矿前区域Na化、Fe矿化期Na-(Ca)化及Cu矿化期钾化等为特点,与世界上典型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极为类似。最新定年数据表明,该成矿带赋矿火山...
多尺度特征融合算法及其在智能成矿预测中的应用————作者:杨娜;
摘要:智能成矿预测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挖掘多源地质找矿大数据与矿床位置耦合关系以探寻潜在成矿区域。深度学习自主提取深层次成矿相关特征,有助于发现隐含的重要找矿信息。其中,卷积神经网络保留多源控矿因素局部空间信息,对探寻找矿位置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智能成矿预测的任务转化与主要挑战:转化为含矿、不含矿多源控矿因素图像样本的二分类任务,以含矿概率量化成矿潜力;存在成矿相关特征提取单一而不能...
基于数据挖掘的安山岩构造环境判别研究————作者:刘欣雨;张成立;
摘要:准确识别岩浆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对揭示地质历史和板块构造演化具有关键作用。安山岩传统上被视为弧环境的指示剂,然而大数据研究表明其构造环境属性具有多样性。本文基于GEOROC和PetDB数据库全面整理了新生代洋中脊安山岩(MORA)、洋岛安山岩(OIA)、大洋弧安山岩(OAA)、大陆弧安山岩(CAA)和大陆裂谷安山岩(CRA)数据。根据数据降维可视化结果,采用数据挖掘分步构筑了3组安山岩构造环境判别图:...
新疆东准噶尔A型花岗岩与锡成矿: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作者:唐红峰;苏玉平;
摘要: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造山带发育与富碱(碱长或碱性)花岗岩共生的卡姆斯特、干梁子、贝勒库都克和萨惹什克4个独立锡矿床。为深入揭示锡矿床和花岗岩的成因,利用高精度锆石原位U-Pb定年、元素和同位素组成测定方法,获得了喀拉萨依(300±2 Ma)、卡姆斯特(301±2 Ma)、干梁子(296±3 Ma)、贝勒库都克(300±2 Ma)4个岩体的成岩年龄,以及与锡矿共生的花岗岩和干梁子锡矿萤石的元素和Nd...
邯邢地区富铁矿成矿岩体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约束————作者:张景辉;梁贤;张聚全;韩成;孟祥熙;王金贵;张君伍;汪方跃;
摘要:岩浆的物理化学性质对铁成矿和勘查具有指示意义。本文旨在用岩浆在不同演化阶段的物理化学性质来研究邯邢地区中部带大型矽卡岩型铁矿床的成因。以邯邢地区的矿山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成因矿物学方法,对其中二长岩中的角闪石及其包裹的磷灰石进行电子探针分析及物理化学计算。角闪石温压计计算结果显示,岩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三种角闪石形成的平均深度分别为14.1、4.7和1.6 km,对应熔体的平均氧逸度分别为?NNO...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火山活动与中-晚二叠世之交生物灭绝的耦合关系————作者:邓富昌;
摘要: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火山活动与中-晚二叠世之交的生物灭绝事件间的耦合关系是地质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本文从古生物年代学、磁性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归纳了ELIP火山喷发起止时间,讨论了可能引起此次生物灭绝事件的成因机制,分析了ELIP火山活动与此次生物灭绝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上研究表明,ELIP火山喷发从260.55 Ma左右开始,至少持续到257.10 Ma左右,中...
俯冲板片撕裂——东亚板内岩浆作用的根本原因?————作者:陈立辉;周中彪;
摘要:东亚地区发育大量的新生代板内玄武岩,这些玄武岩具有与洋岛玄武岩(Ocean Island Basalts,OIB)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空间上与滞留在地幔过渡带中的太平洋俯冲板片相对应。本文在梳理东亚新生代板内岩浆作用基本特征和近年来主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最近在中国东北东部的双鸭山地区开展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研究后提出的“滞留板片撕裂诱发地幔上涌”成因模型,并总结出该模型在解释东亚新生代...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表格数据的存储和分析:从本地到云端————作者:吕洋;何灿;赵健铭;张舟;
摘要:随着分析测试仪器的迅速发展,地球化学数据的规模急剧增大。大型数据集的应用成为推动地球化学研究进步的新动力。目前,有机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大气地球化学、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等细分方向均涌现出一批数据驱动型研究新成果。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作为地球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表格数据集的存储和分析,对地球化学数据驱动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领域的数据存储正向着共享、规范、高效、可...
高温高压下MgSiO3的结构相变与物性研究进展————作者:王子兴;任政勇;柳雷;
摘要:MgSiO3是地球地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不同深度以不同结构形式存在,如上地幔的斜方辉石或单斜辉石、下地幔的钙钛矿和后钙钛矿结构。高温高压技术的出现为在实验室模拟地球的内部环境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利用金刚石对顶砧和各式大腔体压机,并结合先进的同步辐射技术,使在实验室研究在数百万个大气压和数千摄氏度下矿物的结构与物性成为可能,为理解地球内部的各种物理现象提供了关键的线索...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分割在岩石智能识别上的应用————作者:何陆灏;周永章;张灿;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目标检测和目标分割方面。传统的岩石识别方法受限于复杂的背景和岩石的多样性,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为岩石智能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本研究旨在应用深度学习模型YOLOv8-seg于岩石智能识别任务中,评估其在目标检测和分割任务中的识别效果和稳定性,以期为地质勘探和地质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研究采用YOLOv...
浙江芙蓉山复式破火山的形成与岩浆演化:岩石学与年代学制约————作者:贺振宇;颜丽丽;陆天宇;张进;
摘要:中国东南沿海晚侏罗世-白垩纪火山活动强烈,以分布广泛且类型多样的硅质破火山为显著特征。本文对代表性的浙江芙蓉山破火山开展了野外调查、岩石学、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等研究,以期深入探讨其形成机制与岩浆系统演化过程。芙蓉山破火山以环形断裂为界与围岩并置,其内部火山碎屑流相凝灰岩、同火山碎屑流滞后集块岩及沉凝灰岩的分布表明,芙蓉山破火山是经历了两次不对称塌陷(类似跷跷板)的复式破火山。对破火山形成...
花岗岩问题两百年:争论、演进与启示————作者:马昌前;
摘要:花岗岩(广义)作为地球上最常见且极具标志性的岩石,其岩石成因问题长期以来是地质学研究的核心议题。围绕花岗岩问题的争论贯穿了地质学发展的两个多世纪,不仅催生了多个理论学派,也推动了地质学理论的演进与技术方法的革新。本文系统梳理了花岗岩问题的科学争论与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对地质学理论与学科发展的深远影响。首先回顾了花岗岩问题的五个主要争论阶段:从18世纪末水成论与火成论的对立,到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变...
基于不同架构神经网络的煤系气合采产能预测与模型性能对比研究————作者:李映洁;杨永国;李耿;尚福华;张连昆;
摘要:煤系气具有储量丰富、热值高、清洁环保等优点,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能源。科学合理的产能预测是提升煤系气合采开发效益的关键环节,有助于优化生产计划、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深度学习以其在处理复杂数据模式方面的能力而著称,其中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因其在捕捉时间序列中的长期依赖关系方面的优势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本研究通过对煤系气合采方案的深入分析,设计并比较了单层与多层LSTM、单向与双向LSTM以及L...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 省级通信管理与技术
- 国家级石油和化工设备
- 国家级环球人物
- 省级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国家级肉品卫生
- 北大核心《天然气工业》
- 省级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 国家级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 省级《化工生产与技术》
- 北大核心《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 省级食品与发酵科技
- 省级《天津纺织科技》
- 省级中国建筑与土木工程前沿英文版
- 省级探测与控制学报
- 省级北京青年研究
- 省级《水利科技与经济》
- 国家级《工程机械与维修》
- 省级《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 北大核心《玻璃与搪瓷》
- 北大核心《应用数学学报》
- 北大核心《矿产勘查》
- 省级泰州科技
- 北大核心《西华大学学报》
- 国家级石油大学学报
- 省级城市公用事业
- 北大核心图书馆建设
- 省级食品研究与开发
- 北大核心《煤炭工程》
- 北大核心《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